14 对所得的课税_第1页
14 对所得的课税_第2页
14 对所得的课税_第3页
14 对所得的课税_第4页
14 对所得的课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 年 3 月 16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统一了外商字节投资企业、 外国企业所得税和国内企业所得税制度。新企业所得税法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原法同时废止。 1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及征税范围 在中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 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缴纳企 业所得税。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2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 25%。 第四节 公司所得税 四 中 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3 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 企业以货币 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 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 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 入;其他收入。 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包括: 财政拨款;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型基金;国务院 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4 对企业支出准予扣除的规定 企业 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 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 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 第四节 公司所得税 四 中国的企业 所得税制度 5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2008 年 1 月 1 日开始 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了各种形式的税收优惠, 主要包括: (1)免税收入 (2)免征、减免企业所得税的所得 (3)费用加计扣除 ( 4)投资额抵免应纳税所得额 (5)快速折旧 (6)减计收入 (7)税额抵免 第四节 公司所得税 四 中国 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6 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使 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式中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 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 纳税额。 7 境外所得应纳税额的税务处理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 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 应纳税额中抵免, 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 的部分,可以在以后的 5 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 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补偿: (1)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 所得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 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第四节 公司所得税 四 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8 企业所得税的特别纳税 调整 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 接受劳务发生成本,在计算应纳税额所得额是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 则进行分摊。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如果不符合独立交 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 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第四节 公司所得税 四 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2011 年 11 月 第十四章 对所得的课税 主要内容 引言 第一节 所得税概 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第三节 支出税替代所得税分析 第四节 公司所得税 定义: 通常所说的所得税并不是指一个单独的 税种,而是指以个人或法人的各种所得为课税对象的多个税种组成 的所得课税体系。 从各国的所得税实践来看,所得税主要包括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等具体税种。 历史发展: 1773 年,英法战争爆发,以消费税为主要税种来源的英国财政不能 满 足军费激增的需要。 1798 年,英国颁布以纳税人上年度的 纳税额为计税依据,并对富有阶 级课以重税,同时制定了各种免 减 1779 年,英国颁布了正式的所得税法案 引言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所得税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以中国为例: 清朝末期以提 倡征收所得税,但因清政府濒于崩溃,未得到实施。 1936 年国民 党政府提出了征收所得税的原则,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并于 1937 年正式实施。 1950 年,政务院发布了新中国税制建设的纲领 性文件全国税政实施要则 ,其中涉及对个人所得征税的主要是薪 给报酬所得税和存款利息所得税,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征。 1980 年 9 月,个人所得税法正式颁布,该法的征税对象包括中国 公民和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但由于规定的免征额较高 每月或每次 800 元 ,而国内居民工资收入普遍很多,因此绝大多数国内居民不 在征税范围之内。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为了有效调节社会 成员收入水平的差距,1986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业 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同年 9 月颁布了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上 述规定仅适用于本国居民。 1994 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个人所得 税法,初步建立起内外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1999 年恢复征收 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 2006 年和 2008 年两度提高工资、薪金 所得项目减除费用标准; 2007 年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 税率由 20%调减为 5%; 2008 年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 得税; 2010 年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征收个人所 得税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一 所得税的范围 所得税的课税范 围是指各国对纳税主体(纳税人)和课税主体(征税对象)行使税 收管辖权的范围。纳税人身份和所得归属的认定,是确定所得税课 征范围的关键。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管辖权的派生,是主权国家 在征税方面所拥有的权利。国际公认的税收管辖权大致可分为两大 类: 一类是根据属地原则确立的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或称地域 管辖权。其基本含义是,收入来源国有权对任何国家的居民或公民 取得的来源于该国领域内的所得课税。 另一类是根据属人原则确 立的居民税收管辖权。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有权对居住在其境内的 所有居民或拥有该国国籍的公民取得的来源于世界范围的所得课税, 而无论该国具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是否发生在本国领域,或该国公 民是否在境内居住,对居民或公民来源于世界范围的收入均有课税 的权利。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一 所得税的范围 税收管辖权 属 人原则 属地原则 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 地域税收管辖权 图 1 税收管辖权的分类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各国政府大多同时按属 人主义和属地主义原则,确立和行驶税收管辖权,只是强调的重点 不同。确定所得税的课税范围,不仅关系到税收收入的多少,而且 涉及国家的主权。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暂行 条例 ,对居民(公民)个人或居民公司身份的认定和收入来源的确 认做了明确的说明。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二 所得税的税基 所得税的税基即应纳税所得额。对个人来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 纳税人的各项所得按照税法规定扣除为取得收入所需要费用之后的 余额。对企业来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 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项目后的余额。 1 确认应税收入 个 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一般包括工资、薪金、股息、利息、租金、 财产转让、特许权使用费、资本利得等所得。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 入,一般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资本利息、股息、利息收入、财产 租赁收入和其他收入。 2 规定所得宽免范围和费用扣除项目 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纳入所得税征收范围的所得额,但它并不是所 得税的计税依据。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二 所得税的税基 2 规 定所得宽免范围和费用扣除项目 宽免和费用扣除的内容宽免和 费用扣除的内容主要包括: (1)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 用 (2)是需要鼓励或照顾的企业、个人的所得 (3)是各种公益 性、救济性的捐赠等。 费用扣除的方法费用扣除的方法主要 有两种: (1)根据应扣除项目的实际发生数进行扣除 (2)依据 一定的标准进行扣除。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三 所得税的税率 税率的设计包括税率形式的设计和税率水平高低的设计。 所得 税税率的形式主要有比例税率和累计税率两种形式。比例税率是对 同一课税对象,无论数额大小,均按相同的比例进行征收,这种方 式计算简便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使用累进税可能造成的抑制经 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不能体现安能负担的原则;采用累进税率能体 现安能负担的原则,有利于输小社会贫富差距,但计算复杂,存在 “鞭牛快打”的情况,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所以,所得税的税率 选择哪种形式合适,应该具体分析。 所得税税率的确定,首先要确 定所得税总的负担水平,然后根据国民收入在企业,个人之间的分 布情况,分别确定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整体税率。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四 所得税的特点 1 所得税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原 则 所得税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所得多的多征,所的少的少 征,无所得的不征” 2 所得税是直接税,其税负一般不能转嫁 所得税属直接税,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一般不会发生转 嫁税负和重复征税的问题。 3 所得税富有弹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稳 定发展 由于所得税的税基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纳税人收入水平 的提高而增加,随着经济衰退纳税人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因而 具有较强的收入弹性。 4 所得税能够对消费、储蓄和投资产生直接 影响 5 所得税计征方法复杂,要求有较高的核算和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计算准确,必须按照税法规定核算所得,并确定扣除成 本费用及减免数额等,相比其它而言复杂的多 个 人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两类。居民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