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二中高中化学 第1-4章课课练(打包27套)鲁科版必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6225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4-25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东营
高中化学
章课课练
打包
27
鲁科
必修
- 资源描述:
-
山东省东营二中高中化学 第1-4章课课练(打包27套)鲁科版必修1,山东省,东营,高中化学,章课课练,打包,27,鲁科,必修
- 内容简介:
-
第 3 课时 硝 酸 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硝酸可氧化 D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2下列有关硝酸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稀硝酸与铁反应,有氢气放出 B浓硝酸跟铜反应,有二氧化氮气体放出 C硝酸跟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D硝酸受热时,有二氧化氮、氧气放出 3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 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4铜与 1 1的硝酸反应,如果 下降 0.2 1,则溶液中 H 同时下降( ) A 0.2 1 B 0.4 1 C 0.6 1 D 0.8 1 5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 、 、 H B 、 、 、 C K 、 、 、 D 、 、 、 6在下列反应中, 表现酸性的是 ( ) A 2=S 2 2 2= 4= 4 2 38=3 2 4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 (洗涤剂中含有磷酸钠 )。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的污水排到自然水中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 8从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 B ) C ) D 气 9 北京 2008奥运会中 , 中国取得了 51块金牌的好成绩 , 本届的奥运金牌为金镶玉 , 直径为 70 厚 6 化学兴趣小组对金牌中金属的成分提出猜想:甲认为该金属是由纯金制成;乙认为该金属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该金属是由黄铜 (铜锌合金 )制成。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 取制造这种金属的材质粉末少量进行实验,加入下面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丙猜想的正误,该试剂应是 ( ) A硫酸铜溶液 B盐酸 C稀硝酸 D硝酸银溶液 10将 7 g 某铜、银合金与足量的 a 1 全溶解后放出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的氧气 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吸收,则此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 ) A 1.6 g B 2.4 g C 3.2 g D 4.8 g 不含其他成分。测定该样品中金的含量时,有两种溶解样品的方法: 用稀硝酸溶解样品, 用双氧水和稀盐酸溶解样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 已知金不与稀硝酸、双氧水和盐酸反应。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 (2)在铜与双 氧水和稀盐酸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_,若有 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_。 (3)方法 和 相比较,你认为哪种更好?理由是 _。 12将 g 0 1的 0 原产物中有 O,若反应后溶液中有 a ,则此时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为 _ 13装置 和装置 、装置 是有关硝酸和铜反应的实验装置示 意图: (1)若用装置 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最大的缺点是 _; 若用装置 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体,其最大缺点是不能与浓硝酸跟铜反应形成鲜明对照。简述原因 _。 (2)若用装置 进行适当操作,即可克服上述缺点,还能使上述两反应在同一试管中先后连续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组装好装置并 _后,加入 2 铜片接近酸液 ), 塞紧胶塞。 步骤二: _(操作 )使反应发生。当导管口有少量红棕色气体逸出时,_(操作 )使反应停止。同时将导管插入水中。稍后能观察到: 可能观察到下列 _(填序号 )等明显现象;解释产生现象 _ _。 步骤三:当试管中溶液体积约占试管容积 12时,此时铜片与溶液接触,从水中抽出导管,并伸入一试管中,管口塞上浸有浓碱液的棉花 (如装置 ) 。这样做的目的是 _和_。 步骤四:反应完毕后 (3)上述实验 “ 步骤四 ” 中反应完毕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_。 14一定量的浓硝酸和 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反应完全时,共收集到气体 (标准状况 ),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_ _ _ _ _ 第 3课时 硝酸 1 B C 1 (1)38H 2 =3 2 42) 3)方法 更好,因为方法 中产生污染大气的有毒气体 2 (a 13 (1)生成的 氮的氧化物 )扩散到大气中,污染环境 生成的 氧化成红棕色的 (2)检验气密性 将铜片插入溶液中 (或向左侧倾斜试管,使铜片浸在浓硝酸中 ) 抽动铜片使其和溶液脱离接触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