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4页
“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梁春生 李艳霞 2012 年 07 月 31 日 10:33 来源:人民网 花都区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乡村目标,加大城乡统筹 力度,点面结合,全面推动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生活互动互补,保持农村 元素和乡村特色,全力打造美丽乡村。为把“美丽乡村”建设好,在工作中应注意把握好 以下几个问题: 一、幸福安居与“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的宗旨是什么,这是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最核心、最 本质的问题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才会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否则,极有可能成 为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或半途而废的“半拉子工程”。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北一位乡镇党委书记李 昌平上书国务院总理反映“三农”问题的困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提高农民生活和环境质 量,从精神到物质上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为村民提供最 适用和便利的生活方式,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作为广东省会城市、国家中心 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州,以“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高度统筹城乡规划、城乡建设 、城乡发展,推动广州农业农村大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好广州现代化美丽乡村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说一千、道一万,“美丽乡村”建设的宗旨就是农民的幸福安居,如果不突出和强调 农民的幸福安居,就谈不上真正的美丽乡村建设。 农民的幸福安居,谁最有发言权?结论当然是农民最有发言权。以幸福安居为宗旨的 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让最有发言权的农民参与进来,一切依靠农民,一切为了农民。即便 有一些地方需要引导村民,相关部门和人员也要讲事实、摆道理,耐心说服、积极劝导, 让村民自己选择。正如市委书记万庆良同志在有关“美丽乡村”建设调研工作中所强调的 :规划建设部门和各级干部,做村庄规划,一定要深入村庄,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尊重 村民的意见,让村民自己选择。同时,也要做好引导工作,比如说,要让村民知道集中居 住有什么好处,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选择集中居住。 二、生态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注意克服土地浪费、规划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及不符合生态 原则的设计等问题,高扬生态文化理念,充分体现对环境的关爱乃至对整个生物圈的尊重 。 1、对自然的尊重 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说:“一个建筑师要学习的领域首先就是对自然的尊重。”尊重自 然,一方面尽量保持乡土风格的原貌,不为自我表现而设计,而为自然而设计;另一方面 ,让人工景观更自然丰富而又有变化,在尺度、功能等方面更具亲和力,人与自然有更亲 密的接触。 传统的村落往往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孕育而生,集山、水、田、宅为一体,有着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丽的田园风光。美丽乡村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条 件与地理环境,达到山地有山地的特色、水乡有水乡的风格、平原有平原的品位。 2、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保护民俗,尊重乡村文化和历史。民俗,即民间风俗,指某一民族或区域中广大民众 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 地域中形成个性,扩大和演变,服务于民众的日常生活。 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乡风村俗、质朴的伦理道德和紧密的邻里关系构成了看得见 、摸得着,有着巨大有形和无形影响力的民俗。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交融的和谐,是现 代人所追求的理想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 生活质量的同时,尽可能使村民体会到原有的熟悉生活与交往氛围,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 和归属感。 3、注重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属于典型的粗放模式,难以集约化、精细化。美丽乡村建设中,应 注意发展效益高、前景广、可持续的高效“都市农业”。也应变革农村生活方式中不适合 时代要求的某些传统,注重可持续发展。比如,集中设置生活服务区,减少占用多余用地 ;设置集中排污点、垃圾回收点、污水处理净化点,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利用生物能源减 少高负荷、高排放的化学能源,利用植物的净化与分解技术净化生活污水等等。 4、注重生态美 生态美包含整体美、共生美、动态美三个基本原则。注重生态美就是要求建设美丽乡 村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融、平衡适应、循环往复之美。可以这样讲,远 近闻名的古村落每一个都是生态美的典范。 21 世纪,注重“生态”与“美”的统一性,有助于树立顺应自然、着眼于人类长远生 存发展的思维观念,从而形成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明确要求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大力发 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大力推广应 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到 2015 年,肥料 、农药利用率均比 2010 年提高 5%以上,商品有机肥使用量提高 3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 农药推广使用面积达 8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97%以上,农作物秸 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80%以上。 三、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 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 业,这也是诸多美丽乡村发展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的一条重要举措。 乡村旅游与其他形式的旅游是有区别的,是发生在乡村区域的旅游活动,“乡村性( 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旅游。有学者研 究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从空间特征上存在城郊型、景郊型、村寨 型三大类型;从开发模式上看形成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体的格局;从开发层次上 看乡村旅游仍处于低水平开发阶段。乡村旅游开发及村落更新改造涉及的方方面面,绝不 仅是增加旅游接待设施这么简单,乡村旅游的开展需要更科学、更具前瞻性的理论作为指 导,随着旅游规划和建筑学相关理论的逐步引入和发展,由建筑师参与的前期调研和策划 工作,将成为必要和重要的环节。一般而言,应包括以下内容:区位条件分析;乡村 旅游资源的调查;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村落条件调查;旅游基础调查;政策 导向分析;开发目标定位;乡村旅游开发的形象定位;乡村旅游开发方案的确定。 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按照村庄规划要求,将一般意义的纯农业村打造成高标准、高品 位且具有科普文化功能的乡村旅游专业村,农业打造成具有景观农业效果的旅游农业,农 产品变为旅游纪念品,农民培养成为经营生态景观农业的能人。十渡镇蒲洼村依靠旅游带 动抓品牌,挖掘“隗氏宗族文化”和“蒲洼绿谷艺术文化”资源发展历史文化游和民俗文 化游,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基地;调整优化替代农业结构,主攻葡萄、毛桃特色林果业,大 棚滴灌草莓、食用菌;生态建设抓特色,抓住生态林业圈建设的有利时机,完善天龙狩猎 山庄、小木屋群等一批特色项目。这些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未来珠江三角洲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将为异常激烈,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应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 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譬如,可以考虑在花都区西部打造以丫髻岭“港中旅花都休闲度假 项目”(花都华侨城)、芙蓉嶂景区为龙头,圆玄道观、洪秀全故居、广州花卉之都、宝 桑园为骨干,以诸多美丽乡村为基础的“花都西部乡村休闲游”;花都区东部打造以王子 山森林公园为龙头,香草世界、红山村油菜花等景点为骨干,一批东部美丽乡村为基础的 “花都东部乡村休闲游”。 四、总体规划与“美丽乡村”建设 强调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的总体性,可从不同角度、不同结构、不同层次分为这样三个 方面: 1、乡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整体安排 大多数乡村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时期,农村的家庭类型与生活需求呈现多样 化态势,过去单纯的农业户转换为小型加工、农家乐、运输业、小型零售业等多种类型。 因此,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要以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住水平、生产要求的实态调 查与发展趋势为基础,综合考虑耕作半径、生产用具存放、生产用房、家禽家畜养殖等多 方面的根本需求来进行。 2、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整体考量 美丽乡村建设近期目标是做好整治工作,建设若干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从而带动全区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长远目标则是“项目进园、住宅进区、农民进城”,不断完善村一级 的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活配套,达到每一处美丽乡村都是大广州的一处“微缩城区”,美丽 乡村的村民不用进城即可享受城市市民一般的生活便利与福利。 达到“项目进园、住宅进区、农民进城”的长远目标,对农民的住宅小区可参照获得 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设计的“钱江时代”居民社区模式设计。 即在垂直的塔楼开辟出大量公共区域,每两层 68 户居民可以共享一块公共区域,让住进 小区高楼的农民继续享受原有的邻里交际。对各个美丽乡村集聚区可考虑学习英国一些城 市的做法,规划成为“乡村都市”。即马路上看不到房屋和传统的街景,道路两旁是绿地 ,丛林后面才是住宅区,住宅区内有完整的城市设施;工业区与住宅区相交错,中间有道 路和绿化带相隔,密度很稀,环境优美。 3、“一村一景”与“多景一区”的整体考虑 一处美丽乡村即是一处美丽景色。梯面镇红山村作为保持绿色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 然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打造新客家风情绿色生态名镇的一个缩影,是花都区新农村 建设的示范村。该村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先后建设了油菜花 观光木长廊、木凉亭、民间传统灰塑等旅游配套设施;近期,打造深谷、浅谷、红谷等旅 游景区,开发建设了“深谷幽峡”和“乡村休闲景点”等旅游景观,成为非常有代表性的 山村旅游村。 试想一下,将花都区的示范性美丽乡村,甚至所有乡村都打造成为与红山村一般模样 的美丽乡村,既没有可能,也无必要。这就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全区要统筹规划,一处美丽 乡村就是一处带有自己迷人特色的美丽景色,花都区多个美丽乡村就有多个有自己特点的 美丽景色,它们在一起构成了花都区一道道亮丽风景,正所谓“多种景色集于花都一区” “多景一区”。 五、政府支持与“美丽乡村”建设 如果单单依靠乡村自己的力量来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只能是“水中月” 、“镜中花”,一个美丽的神话而已。 打造美丽乡村,既需要高起点、宽视野的规划,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各项基础设施 之中,还需要总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打造自己的特色,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和强有力帮助。 就规划而言,需要将村容村貌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之中,推动镇村布局、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相互衔接,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镇村规划编制,使其布局合 理、功能完善、体现特色。同时,还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使镇村总体规划与土 地利用规划有机衔接;对镇容镇貌、村容村貌进行专项设计,明确镇村整体形象设计,总 结和提炼当地居民在院落布局、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色。 就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而言,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电力电信系统以及交通、文化 体育设施等等,其中排水系统还需要结合景观进行改造,所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 投入量巨大,仅靠村落自身力量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广州市在 2011 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确定并已启动建设的名镇有 10 个,名村有 28 个。其中市级名镇 3 个,市级名村 4 个,区(县级市)名镇 7 个、名村 24 个。据相关 部门初步统计,这 10 镇 28 村涉及总资金约为 131 亿元,其中市级名镇名村投资约 53 亿, 区(县)级名镇名村投资约 78 亿元。 花都区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花都区建设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中明确以 “点面”结合的形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抓好两个点的规划建设,一是梯面整个 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在目前红山村和镇区建设的基础上,在其他主要的村每个村投入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