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法二个人所得税中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的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减除费用由1600元调整为 2000元。因此,工资、薪金所得以个人每月收入额固定减除20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 税所得额。 (二)减除费用的具体规定月扣除4800元 1.附加减除费用。 附加减除费用所适用的具体范围是: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4)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2.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2.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额的计算 (1)雇主全额为雇员负担税款。应将雇员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 算单位或个人应当代付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雇主为其雇员负担部分税款 第一种:雇主为其雇员定额负担部分税款的,应将雇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换算成应纳 税所得额后,计算单位应当代扣代缴的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雇员所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二种:雇主为其雇员定率负担部分税款,是指雇主为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的工资应纳的税 款或负担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纳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 (1税率负担比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先将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 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 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 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述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计算公式如下: 雇员当月工薪所得够缴税标准,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雇员当月工薪所得不够缴税标准,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4)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上述规定执 行。 【链接】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职工少支付的差额也是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办法纳税 (P201、十一) 。 (5)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 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4.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个人所得税计算 3 (1)按照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查找相应适用税率 A 和速算扣除 数 A; (2)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速算扣除数 A) (1适用税率 A) ; (3)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重新查找适用税率 B 和速算扣除数 B;5.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实际在中国境 内的天数当月天数 6.对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的计税方法 (1)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 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 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 ,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 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 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平均计算。方法为:以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 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 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7.对无住所个人不同纳税义务计算应纳税额的适用公式 8.非居民个人企业高管人员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 1.准予在所得税前列支的其他项目及列支标准 (1)借款利息 (2)财产保险、运输保险 (3)修理费用 (4)缴纳的工商管理费、个体劳动者协会会费、摊位费 (5)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 (6)研究开发的费用,以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的单台价值在5 万元以下的测 试仪器和试验性装置的购置费。超出上述标准和范围的,按固定资产管理,不得在当期扣 除。 (7)净损失 (9)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10 )从业人员工资、薪金(据实扣除) (11 )三项经费(实发工资的2%、14%、2.5%) (12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 (13 )业务招待费支出 (14 )公益捐赠(应纳税所得额30% 的部分) (15 )家庭生活混用的费用 (16 )经申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用下一年度的经营所得弥补,下一年度所得不足 弥补的,允许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17 )低值易耗品 2.不得在所得税前列支的项目 (1)资本性支出; (2)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罚款; (3)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滞纳金、罚金和罚款; (4)各种赞助支出; 5 (5)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6)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 (7)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 (8)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支出; (9)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支出; (10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其他支出。 (二)资产的税务处理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全年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2000元12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费用扣除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 20%的费用。 (二)次的规定 (1)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按次确定应纳所得额; (2)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 额。 此外,获得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人从其收入中支付给中介人和相关人员的报酬,除另有规 定者外,在定率扣除20%的费用后,一律不再扣除。 (三)税率:有加成征税 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应实行加成征税,其应纳税总额应依 据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 (四)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计算方法 如果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应当将单位或个人支付给纳税人的不含税支付额 (或称纳税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规定计算应代付的个人 所得税款。计算公式为: (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 (1-20%)(1税率(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费用扣除与劳务报酬所得相同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 20%的费用。 (二)每次收入的确定 1.个人每次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不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付稿 酬,或者加印该作品后再付稿酬,均应合并为一次征税。 2.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的稿酬,则可以分别各处取得的所 得或再版所得分次征税。 3.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得为一次。连载之后又出书 取得稿酬的,或先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的,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征税。 4.作者去世后,对取得其遗作稿酬的个人,按稿酬所得征税。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减征3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 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130%) (四)合作出书的稿酬:先分、后扣、在缴税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 7 (一)应纳税所得额 1.方法与劳务报酬所得的相同。 2.对个人从事技术转让中所支付的中介费,若能提供有效合法凭证,允许从其所得中扣除。 (二)应纳税额计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应纳税所得一般无费用扣除 1.股份制企业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时,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 金额为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2.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3.对证券投资基金从上市公司分配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也暂 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20%) 八、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应纳税所得额 1.次的规定:一个月扣除一次费用 2.依次扣除以下费用: 3.税率: (1)财产租赁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2)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 的税率征收。 4.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九、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十、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 十一、个人所得税的特殊计税方法 (一)扣除捐赠款的计税方法 一般捐赠额的扣除以不超过纳税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的30%为限。 捐赠扣除限额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的捐赠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境外缴纳税额抵免的计税方法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抵免限额采用分国分项限额抵免法。 境外已纳税额抵免限额:不退国外多交税款; 境外已纳税额抵免限额:在我国补交差额部分税额。 (三)两个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计税方法 处理原则:先分、后扣、再税 (四)对从事建筑安装业个人取得所得的征税办法 (1)凡建筑安装业各项工程作业实行承包经营,对承包人取得的所得,分两种情况处理: 对经营成果归承包人个人所有的所得,或按合同(协议)规定、将一部分经营成果留归承 包人个人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对承包人以其他 方式取得的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2)从事建筑安装业的个体工商户和未领取营业执照承揽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建筑安 装队和个人,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3)对从事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其他人员取得的所得,分别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和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五)对从事广告业个人取得所得的征税办法 在广告经营中提供名义、形象,或在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过程提供劳务并取得所得的个 9 人,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纳税人在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过程中提供名义、形象而取得的所得,应按劳务报 酬所得项目计算纳税。 (2)纳税人在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过程中提供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视其情况分别按 照税法规定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应税项目计算纳税。 (3)扣缴义务人的本单位人员在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过程中取得的由本单位支付的所 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纳税。 (六)对演出市场个人取得所得的征税办法 演职员参加非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报酬,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按次计算纳税; 演职员参加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报酬,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月计算纳税。 (七)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行为 计税方法 员工接受股票期权时 一般不作为应税所得征税(另有规定除外) 员工在行权日之前 股票期权一般不得转让;因特殊情况转让,以股票期权的转让 净收入,作为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员工行权时 从企业取得股票的实际购买价(施权价)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 价(指该股票当日的收盘价,下同)的差额,应按“工资、薪金 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员工将行权之后的股票再 转让 获得的高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的差额,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的 征免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 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八)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行使股票认购权取得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办法 1.在行使股票认购权时的实际购买价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之间的数额,属于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 应税项目的所得。 2.个人在股票认购权行使前,将其股票认购权转让所取得的所得,应并入其当月工资收入, 按照“工资、薪金所得” 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3.对个人在行使股票认购权后,将已认购的股票(不包括境内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取得 的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九)个人财产对外转移提交税收证明或完税凭证的规定 (十)纳税人收回转让的股权征收个人 (十一)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有关各税规定 单位按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出售住房给职工,职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价部分,属于个 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职工取得的上述应税所得,比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征税办法,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即 先将全部所得数额除以12,按其商数并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表确定适用的税率和 速算扣除数,再根据全部所得数额、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征税。 (十二)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拍卖物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防腐保温工程技术难题解决方案
- 2024火电电力职业鉴定每日一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 辅警招聘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2025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联系单位招聘6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综合解析公务员考试《常识》定向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药店相关技能鉴定每日一练试卷附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才聚齐鲁 成就未来”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绿能有限公司及权属企业招聘18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建筑工地生活设施管理方案
- 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探索分析
- 钣金生产车间安全培训
- 核心素养视域下美术学科“五环式”教学研究
- 《财务大数据分析》教案
- 肥胖症诊断与治疗(2024版)指南解读
- 颅脑CT检查技术讲解
- 2025年高中数学说题比赛系列课件
- 临期品处理办法及流程
- 压裂泵往复密封动态磨损机理及失效自愈控制技术研究
- 消除三病反歧视培训
- 公司储备干部培训启动大会
- 初中英语1900词汇按词性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