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教案设计_第1页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教案设计_第2页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教案设计_第3页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教案设计_第4页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教案设计 一文本解读: 本文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是现代文坛的常 青树,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她以讴歌母爱、童真和自然为题材,温 柔脱俗的文字风格,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冰心相对于同时代的女作家,幸运得多。她成长于一个爱的家 庭,读遍中外白话小说的海滨童年,为她未来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 素材。 童年的冰心在奇幻的大海旁度过,北方的大海给了她最早的艺 术熏陶,给了她奇幻的艺术想象力,她长大以后的文学创作是从大 海的波涛声中汲取营养的。冰心的海是温柔的、秀美的,因而形成 了清纯、温柔、文雅的风格。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观舞记,又一次感受到冰心温柔的海。 读罢此文,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心中的感受美:卡拉玛姐妹 的舞蹈美,但冰心的语言更美。读此美文,我们从中获得了舞蹈形 象和语言艺术的双重美感。 文章开篇是先声夺人的美。用颇为作难的设问,引出四个假设 句形成排比,以准确而调和的色彩,勾画出这一对舞蹈家的旋舞、 服装、舞步、身形。作者觉得还不足以表达心头的惊喜,又重新设 喻“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森林中一只旋 舞的孔雀”来表达自己满心的欢喜和激动。 冰心对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总体感受是“飞动的美。冰 心对印度舞蹈颇有研究,但她却是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来写此文的。 冰心从气氛、外貌、服饰、舞姿、神态、身段等方面用语言文 字再现视觉形象,突出心中的美感。 气氛的静穆美。“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 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从背景的静穆突出印度古典舞蹈的 浓郁的宗教色彩。 出场的光艳美。“低头合掌”“她亮出她秀丽的面庞和能说出 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这一美妙的瞬间,人们屏住呼 吸,惟恐任何一丝声响会把这再生之光惊逝。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服饰的艳丽美、游龙般的曼舞美。轻歌曼舞,随着音乐响起, 卡拉玛开始舞蹈了,“从轻风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像游龙 一般。 传达出神韵的神态美。“忽而双眉颦蹙-”“忽而笑颊粲然- -” 随着舞蹈的演绎,卡拉玛姐妹的神态不断变化,她跳的是 心灵之舞,人与舞蹈完全融合。看着卡拉玛的舞蹈,作者仿佛在倾 听“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婀娜多姿的身段美。令冰心折服的还有小妹妹拉达表演的蛇舞。 身段“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視阔步”, 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写出拉达身段的精妙。“颈的轻摇,肩的微颤” 使人透过一连串优美的动作仿佛感到扣人心弦的旋律在心中激荡。 对卡拉玛姐妹,冰心是怀着赞美和感激的,这我们从文章结尾 可以感受到,同时冰心在结尾还揭示了另一种感受:民族艺术根植 于民族的土壤中,民族艺术是人们了解各国历史文化的窗口,民族 的才是世界的。 观舞记的语言,就象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样打动人心。文 中的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准确生动地再现了卡拉玛姐妹 精妙的舞蹈艺术。 二文本的教育价值 在新课标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其中重 要内容。本文是篇美文,舞蹈艺术的美、语言文字的美,无处不体 现美。让学生用他们的一双双慧眼,去寻找美,发现美,积累美, 挖掘美,再现美。 因此,教学目标就包括: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引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关注和喜爱,让每个学生都 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懂得欣赏美。 2知识和能力目标 通读全文,把握印度舞蹈的特点。抓关键词句,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本文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再现视觉形象的方法。积累 美词美句。 3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筛选信息,提炼概括信息的 能力。引领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领会舞蹈艺术及语言文字的美。 三文本资源利用 本文所在单元主题是“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单 元重点是通过阅读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感悟,由此提高自己 的文化素质及审美品位。 根据本文的内容和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舞蹈艺 术的美及语言文字的美,从而体会异国文化的魅力,引发学生对舞 蹈艺术的热爱,对民族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品位。 四教学设计及内容 (一) 教学思路:本文是一篇介绍印度舞蹈艺术的美文。但学 生对外国舞蹈艺术较为陌生,因而在学习本文时要充分挖掘学生的 想象力,引导学生抓住舞蹈的“美”及语言文字的“美”进行导读 尤为重要。 1读一读,找一找。学生筛选信息,整体把握课文。从中寻找 美。 2理一理,炼一炼。学生提炼信息,体会作者的思路写作手法, 从而发现美。 3问一问,想一想。理解开篇的先声夺人及作者的立意,从而 发掘美。 4理一理,积一积。整理美词美句,为仿写作准备,从而积累 美。 5学一学,写一写。从学到写,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再现 美。 (二)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课时为一课时,阅读理解本文内容,掌握写作手法,积累 美词美句。 (三)教学过程及安排 1导入:多媒体播放一段印度舞蹈,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问题:同学们,能谈谈观看印度舞蹈后的感受吗? 2老师在学生谈的基础上讲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要点提示:历史悠久,体态优美,宗教色彩浓厚。 3 读一读,找一找 学生整体阅读,筛选信息,寻找美 1听学生朗读课文 问题: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要点提示:语速中速,语调轻松而愉悦 2快速阅读,筛选信息,找出文中描写印度舞蹈的语句,并 用一个词精辟地概括。 要点提示:抓住作者对印度舞蹈的感受“飞动的美”,从 13 到 18 节逐一找寻,注意语句的准确。 4品一品,炼一炼 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从中提炼概括信息,理清作者的思路及写 作手法,发现美。 用“我欣赏这句,因为它通过的描写, 写出了印度舞蹈的美。”的句式概括提炼。 例句:我欣赏“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小桌上奉着一湿婆天的 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这句,因为它通过对舞蹈背景 的描写,写出了印度舞蹈气氛静穆的美。 要点提示:要求学生从前一环节寻找的描写印度舞蹈的句子中 提炼美点,分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印度舞蹈哪个方面的美。 2概括美。用“我发现飞动的美美在,美在 -”的句式对前一环节提炼的美点进行归纳。 例句:“我发现飞动的美美在气氛的静穆,美在出场的光 艳,美在服饰的艳丽,美在神态的传神,美在曼妙的舞姿,美在婀 娜的身段。” 5问一问,想一想。 分析文章的开篇及结尾,体会开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挖掘 美。 1问:这篇如诗如画的美文,开篇又美在哪里呢? 要点提示:以设问句,引出四个排比的假设句开篇,先声夺人, 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 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清纯的 语言、生动的比喻写出了作者心中“满心的欢喜和激动。” 2问:如果我们观看了精彩的表演,最想表达的情感应该是 什么?作者是否也表达了这种情感? 要点提示:赞叹、感谢之情。在 21、22 节表达了此种感情。 问:19、20 节起到什么作用?能否删掉? 要点提示:19、20 节作者所表达的是另一种内涵:民族的艺术 根植于民族的土壤中,正因如此,民族艺术才是最具活力,最具生 命力的,是人们了解各国文化历史的窗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 以不能删掉。 6理一理,积一积 这是篇美文,请同学们把美词美句整理在积累本上,为仿写做 准备。积累美。 要点提示;1动词美2量词美3反义词美4短 句美5比喻句美,6排比句美7感叹句美 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7学一学,练一练 我们通过冰心清新而活泼的语言,了解了印度舞蹈的特点,获 得了舞蹈艺术与语言文字的双重审美享受,感受到民族艺术的生命 力。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有多少民族的精华等着我们去吸收, 同学们,努力吧。 现在我们运用所学到的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文字的方法,融 进积累的词语,看舞蹈千手观音仿写一段。再现美。 要点提示:选准角度描写,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并把积累的 美词美句尽可能融入文中。 学生习作 一 假如我是个作家,我就要用美妙的词语,来描绘她们天衣无缝 的配合;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光艳的色彩,来点染她们金光闪闪 的服饰和神圣的面容;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用无暇的碧玉,来雕镂她们婀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