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虹口 2009 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 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葛剑雄先生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中说“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 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 ” 正因为如此,历史学的最大价值在于 A 丰富知识、提高学养、厚积薄发 B 回首往事、以古为师、传承文化 C 以史为鉴、服务现实、开创未来 D 借鉴古人、启发思维、开阔视野 2、在中国古代,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 三大因素。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 ”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 小农经济 B 佃农经济 C 庄园经济 D 商品经济 3、千百年来,诸多“马背上的民族”驰聘在横亘千里的亚欧大草原上,创造出草原文明。据此,对草原文明最本质的认识应为 A 游牧民族所创造的先进封建文化和发达繁荣的社会经济 B 通过暴力驱赶和征服广大农耕民族 C 建立在草原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之上的物质、政治、精神的成果 D 发展中客观上沟通东西文化交流 4、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A 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 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 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 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5、1861 年 4 月,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 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诚悦服,而于夷情最谙 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此书应为 A B C D 6、2007 年 10 月 28 日至 30 日第二届朱子文化节在福建武夷山举行,以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理学的 集大成者朱熹诞辰 877 周年。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有 压抑人的自然欲求 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 B C D 7、李鸿章说:“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 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 ”该段话表明李鸿章 A 反对改变中国的传统 B 主张革新落后的传统 C 建议大臣要逢迎君主 D 反对西方的革新活动 8、吕思勉在中国通史 “衣食”篇中提出, “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 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 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B 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C 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 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9、中国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于 09 年 2 月 25 日由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伊夫 圣罗兰与皮 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引起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反对。鼠首和兔首铜像流失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10、1918 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 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说明当时中国 A 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结束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C 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彻底的成功 D 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11、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本杰明基恩) 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A 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 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 C 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 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12、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 A 法律就是自由 B 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C 法律为保护人权而设立 D 依法限制政府的权力,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13、在旧石器初期,全人类的人口数约为 125000 人;到旧石器时代末期,即农业革命前夕,已迅速增为 532 万人,人口增长 42 倍以上。在这漫长历史过程中,推动人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是: A 手工业生产发达 B 工业革命的成果 C 社会生产力发展 D 医疗事业的发展 14、在古希腊文中, “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 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 A 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 B 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C 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 D 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 15、马丁。路德曾说:“除非用圣经里的箴言或明白的理性证明我错了,否则我不会放弃我的主张;我不相信教皇的也不 相信宗教会议的决定,因为它们不仅明显有误,而且相互矛盾。 ” 马丁。路德不相信的教皇属于 A 东正教 B 天主教 C 路德教 D 加尔文教 16、1618 年至 1648 年的三十年战争,是欧洲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国际性战争,这场为了宗教和国家利益的战争,最终却确立了 世界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一个欧洲国际秩序。这就是 A 威斯特发利亚格局 B 维也纳体系 C 凡尔赛体系 D 雅尔塔体系 17、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在睡眠或半醒状 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销云散。 ”“这层纱幕最先烟销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A 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意大利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C 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D 意大利思想领域出现各种反传统观念 18、1687 年 4 月和 1688 年 4 月,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先后发布两个“宽容宣言” ,给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徒以信 教自由,并命令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在各主教区的教坛上宣读,引起英国国教会主教们的普遍反对。同时詹姆士二世残酷迫害清 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者法国靠拢。詹姆士二世的做法 A 迎合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 B 违背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阶级利益 C 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D 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爆发 19、 “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 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 ”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苏俄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20、法国大资产阶级在人权宣言中宣称:“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在 1791 年宪法中又规定:“凡为积极公 民,必须至少缴纳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 ”这说明大资产阶级 A 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 B 反对专制王权 C 要求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D 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 21、有一材料写道:“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非)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 载即受代,一变占今官家(皇帝)之局。 ”材料中的“大酋”是指 A 英国国王 B 法国皇帝 C 德国皇帝 D 美国总统 22、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企图重新恢复罗马的关荣,出兵占领意大利北部,962 年,教皇为之加冕,称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件事表明 A 欧洲出现教权与王权“二元中心 ”政治格局 B 教皇权力已经在政治上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C 教权与王权出现裂痕并产生了严重的排他性 D 王权在征服过程中得到加强并迫使教会让步 23、金融危机来临,2007 年 8 月 15 日,美国股市收盘时仍然保持了连日以来的下跌势头,次日,欧洲、亚太地区的股市都反 应强烈,股指纷纷下挫,中国上证(上海证券) 指数也比前日下跌了 l0443 点。这一现象最主要说明 A 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B 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C 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 D 世界各国的普通群众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24、法西斯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中,它与正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实行“一党专政”抛弃议会民主制对外争夺殖民地强化思想文化控制 A B C D 25、二战后初期,有人提出“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北约组织的建立 对德国分区占领 A B C D 26、下图为 19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表 人均产量 中国(1950年) 美国(1950年) 印度(1950年)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为能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 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27、1946 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 “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 美苏冷战,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 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 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28、1955 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 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 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 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意见 29、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 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A 社会保障政策 B 强大的国防体系 C 劳动安全保护法 D 发展农业生产 30、20 世纪 90 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 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 。 。 。 。 ”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政治 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 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B 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美国和中国共同形成的五极世界 C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才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 90 分) 31、 “文史互证”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鲁提辖)便去身边摸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到:“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 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 摘编自水浒传 材料二:宋代铸造铜钱和铁钱的数量相当大。皇祐(公元 10491054 年) ,饶、池、江、建、韶五州铸钱百四十六万缗,嘉、 邛、兴三州铸大铁钱二十七万缗。 。 。 。 。 。 宋史。食货志。钱币 问题:(6 分) (1)结合材料判断,宋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货币是什么?(2 分) (2)结合材料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4 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 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是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 引自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材料三: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哪里输入的新产品, 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 ,冒险的远征,殖 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 段。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问题:(8 分) (1)概括材料一的基本观点。 (2 分) (2)通过材料二、三,指出“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含义是什么?(4 分) (3)材料三中“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指什么?(2 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承平以来二百年,不闻颦鼓闻管弦。 呼作花王齐下拜,至夸神国尊如天。 笑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 清驻日参赞黄遵宪樱花歌 材料二: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砷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 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 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8 分) (1)材料一樱花歌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社会状况?(1 分) (2)材料二中“美国人跨海而来”指什么事件?“这把烈火”的含意是什么?(2 分) (3)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日本近代思想家提出什么国策来摆脱危机?(1 分)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增强民族力量”的。举例说明 19 世纪末日本又 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4 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死前四天说:“在其它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 何希望。 ” 材料二:“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保证劳工有签订集体合同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这一法案的实施,使农民暂时得到好处, 农民收入由 1932 年底的 2285 美元增加到 1933 年底的 2993 美元。“新政”用于各种救济的费用共达 260 亿美元,占 全部新政费用的 74,占联邦政府 1933-1940 年平均预算支出的二分之一左右,从而使饥民得到最低的生活保证。给予工 人群众一定的民主权利,工人的政治处境也得到改善;工会运动也从此活跃起来。 材料三:在 1936 年总统大选中,罗斯福以压倒多数粉碎了美国法西斯组织的进攻,美国避免了法西斯化,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保 存下来。 以上材料引自罗斯福“新政”评析 材料四:2008 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房产、汽车行业等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极大影响。有人 说经济的寒冬已来临,各国要共同面对。 2008 年 12 月 23 日环球时报 问题(11 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发生何事让前总统柯立芝看不出任何希望?(2 分) (2)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渡过萧条时期的?(5 分) (3)在当时萧条时期各国的对策如何?2008 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各国又该如何面对?(4 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人果欲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等级制) ,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 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融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政治否决专制, 于家庭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 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 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 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问题(11 分) (1)材料一中的“纲常阶级制”实质指什么?为什么共和立宪制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融之物?(4 分) (2)材料二中“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中国人如何“学术觉悟” “政治觉悟”的?结果如何?(3 分) (3)陈独秀提倡的“伦理的觉悟”是什么?(2 分) (4)简要评价这种“伦理的觉悟” 。 (2 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文明演进坐标图 材料二: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 “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 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美国学者托马斯K 麦克劳在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一书中写道:“直到大约 17 世纪,经济 发展的停滞不前似乎是自然而然的” ;“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结束了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 。工业革命促进了 资本主义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对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问题:(16 分) (1)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在推动能源利用方面,分别有哪些革命性的发明?(4 分)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现代化进程阶段对世界和中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0 分) (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第二次现代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举出一例革命性的发明。 (2 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0 分) 材料一:17 世纪中叶清王朝定鼎北京以后,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下,国家统一、人丁兴旺、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中国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康乾盛世” 。 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三拓展型课程教材历史 材料二:雍正二年全国耕地已达 8.9 亿余亩,已远远超过明末崇祯时全国耕地总数 6.7 亿亩。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增 至 9.5 亿亩,至乾隆末年,已超过 10 亿亩。人口发展也快,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已突破 1 亿大关,雍正十二年则为 1.4 亿,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 ,又突破了 3 亿大关,人均占地 3.5 亩。粮食产量约计 2040 亿斤,人均口粮约 680 斤,如扣除饲料、酿酒、制酱等用途,人均口粮仍达 600 斤。 摘自清实录 材料三:康雍乾三朝开疆拓土,中国疆域再次扩大,远迈汉唐,亦超越元代。清代中国的疆域,其东北地区,北起自外兴 安岭以南,东北至北海,东含库页岛;其西北地区,西至巴尔喀什湖以西;其北部地区,北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恰克图;其南 部,至南沙群岛;其东部,达沿海地区。清朝盛世时疆域辽阔,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摘自罗文兴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材料四: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摘编自1793 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关于中国的报道 材料五:1793 年,英国的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虽然“乾隆可汗”曾指示:“俟该贡使到时,必须整列队伍,以肃观瞻。 ” 但马戛尔尼还发现清国的武装部队如同一群叫化子,不堪一击。马戛尔尼发现社会上普遍的贫穷和不安定这跟弘历可汗希 望他发现清国富庶的目的,恰恰相反,因为沿途他看见太多的乞丐和太多的破陋而荒芜了的建筑,以及大多数清国人过着低水 准的生活。马戛尔尼认为,这个“半野蛮的“ 帝国“声誉扫地“ ,清国人生活“ 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 “,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且残酷 “。 摘自爱丁堡评论文章 材料六:当代著名作家魏明伦说,康熙时期当然有其繁荣的一面,但远没有唐朝的思想开明,清朝最突出的是思 想禁锢,其对知识分子的残酷迫害是空前的,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负面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康乾时代对统治者 而言可能是盛世,而对人民则是非常残酷的灾难岁月。中国真正的腐败和衰落就是在清代。一个思想空前禁锢的时 代,怎么能叫盛世呢? 问题:(30 分) (1)根据材料三,说明康乾盛世,清王朝是如何完成国家统一的?(4 分) (2)根据材料指出关于“康乾盛世”哪些表述有矛盾?(6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康乾盛世”作一评价。 (20 分) 上海市虹口 2009 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 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C 2、 A 3、 C 4、 D 5、 C 6、 D 7、 B 8、 A 9、 B 10、 B 11、 B 12、 B 13、 C 14、 B 15、 B 16、 A 17、 A 18、 C 19、 B 20、 D 21、 D 22、 A 23、 A 24、 C 25、 B 26、 B 27、 D 28、 A 29、 A 30、 D 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 31、.(1)铜(铁)钱 (2)材料一源自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作者可能用自己时代的状况描写宋朝的情况,属于第二手资料。材料二源自正史, 属于原始资料,可信度大。 32、 (1)寻找黄金是西班牙、葡萄牙海上探险活动的主要动因。 (2) “美洲的发现”指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东印度航路” (3) 33、 (1)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2)美国通过黑船事件打开日本门户。日本民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境况;强烈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3)脱亚入欧 (4) “奉还版籍” 、 “废藩置县”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明治政府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如分别答具体主要内容,也可得分)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或侵略朝鲜 ) 342、 (1)美国 19291933 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2)宣布实行新政,通过紧急银行法 、 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经济调整法等法令。在金融财政方面,加强对银行的 管理,以稳定金融秩序。工业上,政府干预企业间的盲目竞争和劳资纠纷,扩大公共工程来恢复工业生产。在农村,缩减耕地 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实行“以工代赈”解决失业问题。 (3)1929 年危机中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德意日加紧法西斯 化,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各国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4) 35、 (1)儒家伦理道德。 “纲常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绿色物流功能优化与协同减排策略报告
- 商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成败关键因素
- 新建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 化工园区建设项目运营模式与管理方案设计
- 火力发电厂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考核试卷
- 西方艺术史解读考核试卷
- 西药批发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与业务流程优化考核试卷
- 证券市场波动性与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跨境现金管理服务创新与实施案例考核试卷
- 铝塑复合材料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2024年杭州良渚文化城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苏州苏州工业园区部分单位招聘5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 安徽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燃气轮机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老年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年下半年度云南云勤服务集团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1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新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6 A learn 教学课件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 地理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