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一、教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 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时首先要有目的,带问题进行阅读。即根据老师出示的预习提纲进行阅读 教材内容,把应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意义等 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预习包括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预习时要边读 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 二、教会学生找准学习重点。 由于历史学科课时较少,教学任务重,如果在学习中不能抓住重点,找准 关键,那么必然会在繁多的史实中迷失方向,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可以从两 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明确重点: 1、根据学案出示的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重、难点知识,使学生学习时做到心中 有数,学习时有的放矢。 2、教会学生掌握确定重点知识的原则或方法,下列一般都是重点:发生在历 史转折时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教材文字表达中具 有“最大” 、 “最早” 、 “第一” 、 “领先” 、 “标志” 、 “开端” 、 “序幕”等字眼的内 容;教材内容配有插图、补充史料,配有“说一说” 、 “想一想” 、 “试一试” 、 “找一找” 、 “智能开发”的知识大多是重点内容。 三、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著作和历史发展 的基本线索。 1、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有三类,第一类是那些对历史起过巨大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像 秦始皇、汉武帝、孙中山、毛泽东等。这类历史人物的共同的特点是在历史上 活动时间长、领域广、影响大,因此教科书在较多课文中写到他们的活动。对 这类历史人物在学习中要注意集中归纳,以便全面了解人物、评价人物。第二 类是那些在一时一事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像在甲午战争中牺牲的邓世 昌等,这类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对这类历史人物注意就事论人,人 事并记就可以了。第三类历史人物,是那些在某一方面对社会发展起过突出作 用,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像张骞、祖冲之、严复、詹天佑等。这类历史人物活 动领域单一,但成就突出,贡献较大,足以代表他们所处时代社会发展某一方 面的情况。对这类历史人物,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知道他的贡献。 对历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要把他 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评价,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 的行为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 步。 2、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的具体内容。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 后果六项基本要素。初中要求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 性质和实质、后果、历史事件的作用与影响、意义,要求学生能能够在理解的 基础上记忆。 (1)时间:初中学生要知道年代的表示方法,如公元纪年法,了解中国古代 2 的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初中学生只有重要事件要准确记忆其发生年分, 如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发生 1911 年等,其它一般历史事件只 要求知道其大概年代,或知道不同事件的先后次序。学生要会查阅使用教材的 大事年表。 (2)地点:初中要求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其大致的位置。要求 学生阅读历史地图,查找该地点在地图上的位置,或让学生制作方位示意图。 (3)人物:人物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主角。初中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 物。知道在该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的身份、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和主要事迹。 (4)事件的经过:初中学生须记重大事件的基本过程,知道事件的开端、 事件过程中有哪些主要事情、事件的结果。 (5)历史事件的原因: 历史事件的原因,一般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以五四运动为例,其根本 原因是青年学生、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市民阶层的人民大众与代表帝 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北洋军阀之间矛盾的激化;直接原因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在 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6)历史事件的后果: 它包括以下一些要素: a.历史事件的后果 后果则常指历史事件发生后所导致的进一步的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 1840 年前后, “英国在生产领域,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手工劳动”是英国工 业革命完成的标志,这是其“结果” 。而由此而产生的进一步影响就是后果。如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凭借炮舰与商品大规模侵略东方”便是其后果之一。 b.历史事件的作用与影响 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一般是指直接、积极的作用。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相比影响具有间接性。如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中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 入人心” ,由此推导出的“历史影响”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若有人敢于倒 行逆施、复辟帝制,就会招致国人众口指责、唾骂,它也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 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 c.历史事件的意义 历史事件的意义,指历史事件的正面的价值。如遵义会议的意义, “挽救了 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d.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实质 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有属性。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 属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 象挖掘到本质;性质则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 决定。如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的实质: 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掠夺战争。又如英国 权利法案的性质:英国资产阶级的宪法性文件;权利法案的实质: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限制国王权利、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法律文件。 3、历史著作 主要是各历史时期的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史学方面的杰出著作。这些主 要掌握著作的作者、主要内容、价值和著作在历史上的地位。 4、历史发展基本线索 初中历史课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3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和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线索,在中国历史,在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中,是按照一个个王朝不断地“改朝换代”的王朝发展 线索。在中国近代史则是经历了清王朝的中后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 府统治时期等几个历史时期。世界历史上,中古史也就是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 经历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发展到衰亡的历史进程;世界近代史则经历了资本主 义制度的确立时期、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等的历史发展进程。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又有更细一些的基本发展线索,如中国古代史上可 以有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线索,有社会经济的发展线 索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线索等;在中国近代史上,则有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从开端到逐步加深以至于最终形成的线索,还有中国志士仁人追求真 理、向国外学习,从失败、毁灭到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中国革命的 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线索等。 四、要对历史时期(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联系 一个历史时期(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因此, 在学习完具体的知识点后,要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整理,知道该时期的政治制度、 经济现象,文化现象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对该历史时期(阶段)一个总体的 认识, 五、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 历史学科是记忆为主的科目,帮助学生牢固准确地记忆历史基本知识。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自己理清知识线索,化繁为简,掌握知识的结 构,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广 泛而灵活地运用,增强知识记忆的准确性。如浓缩记忆法、歌谣记忆法、比较 记忆法、列表图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串字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 六、注意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考查能力已成为当今中考的主旋律。平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语文考场应用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2025年八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制定个人学习与发展路径计划
- 细分市场的品牌定位研究计划
- 提升领导力的实践方法计划
- 计算机科学专业进阶学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陕西科技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风险管理中的人才培养与发展试题及答案
- 公司师徒制、导师制管理办法(完整版方案)
- 解剖学公开课课件内分泌
- 家族财富管理
- 高中必修一英语单词湘教版
- 森林防火预警监测
- 银屑病临床病例讨论
- 涉密人员审查备案登记表
- 园林绿化员工安全培训
- 蛙泳教学课件教学课件
- 高层建筑汽车吊吊装作业方案
- 【初中历史】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