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综合症”问题_第1页
农村“空巢综合症”问题_第2页
农村“空巢综合症”问题_第3页
农村“空巢综合症”问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农村“空巢综合症”问题 摘 要:养儿防老,本是乡土中国的伦理基石之一,但是,延续 了几千年的乡村社会在这几十年间发生了巨变。当注重经验的传 统农业文明渐趋衰落,当城市化加速了传统农村社会的解体,当 那些进城打拼的儿女们有意或无力地离开家乡,空巢老人数量与 日俱增, “空巢综合症”也随之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关键字:城市化 农村 “空巢综合症” 引言 “空巢”一词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山林中的小鸟展翅高飞, 留下老鸟趴在窝中感伤凄凉。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 巢穴” ,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 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 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农村 空巢老人及“空巢综合症”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一、 “空巢综合症”的提出及成因 专家们认为,对于居住在子女不在身边且独自居住的老年人来 说,由于停止工作或劳动后难以同社会接触,就会加速他们精神 上的衰老,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也会迅速衰退,甚至会诱发老年 性痴呆、老年性抑郁症和其他老年性精神、心理疾病。对于因居 住在封闭环境中引发的各种心理症状,专家们起了一个相当形象 而准确的名称“空巢综合症” 。论其成因,从家庭社会学的视 角来看,子女长期在外打拼导致原有的家庭架构发生巨变,而 “空巢”在家的老年人由于未能及时调适心理状态产生适应不良, 由此引发寂寞、消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有可能对身体 健康产生危害。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 2010 年 11 月 7 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 设推进会上指出,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 50%,部分大中城市 达到 70%;农村留守老人约 4000 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 37%,城 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1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 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早在 1999 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 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 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 生活质量的目标。 “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 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目 前,农村养老仍然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的力度和普及度 有待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看病就医、交通出行、居家养老服 务等与城镇保障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大多存在着收入水平低、生 活质量差的问题。 农村空巢老人大多物质生活条件较差、年老力衰、体弱多病、 与外界的接触很少,生活的困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据 调查,大多数空巢老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空巢综合症” ,没有子 女陪伴让空巢老人很孤独失落,部分老人认为自己身体不好、没 有用处。特别是没有配偶的空巢老人,甚至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三、 “空巢综合症”不容忽视 1.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在老年期, “空巢综合症”可能表现为心情焦躁不安、消极避世、 拒绝人际交往,在各种医学报告中表明,抑郁的精神状态轻则引 发睡眠质量差、食欲不振、心慌气短等症状,重则可能导致老年 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病变以及便秘的发生,并且当疾病发生 时,势必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 不良的循环反应。 半月谈杂志曾以“空巢老人情感孤寂再婚阻力大成自杀率 最高群体”为题对空巢老人的情感问题进行过报道。报道称,据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统计,城市老年人中感觉幸福和比较幸 福的只占 56.9%,农村老年人的这个比例仅为 33.1%。中国 55 岁 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 10 万,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一 个群体2。 2.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及社会参与 “空巢综合症”容易导致老年人孤独、悲观、不愿意参与社会 活动,选择自我封闭。关于老年人价值的自我评价,可以概括为 两种比较突出的倾向,一是乐观派的老年价值观,另一个是悲观 厌世派的老年价值观。老年人对自身价值的不同评价与晚年是否 从事创造活动具有直接关系。日本心理学家严井曾把从事创造性 活动的老年人和不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老年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 究,发现从事创造获得的老年人的感情模式接近青年人,而“情 绪忧郁”者的自我评价明显低于从事创造活动的老人3。由此可 见,由“空巢综合症”而引发的老年人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的减 少将对老年人价值的自我评价产生消极作用。 四、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空巢综合症” 政府应加强老龄服务机构、队伍、项目建设,发动 npo、ngo 组 织并与志愿者协会共同建立农村空巢老人服务网,保障村级老年 协会正常运转,逐步培养专业服务人员。同时,逐步开展村级老 人活动室、文化图书室、健身运动场所建设,并发动志愿者定期 探望空巢老人,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 人”也能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