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文化的差异_第1页
中韩文化的差异_第2页
中韩文化的差异_第3页
中韩文化的差异_第4页
中韩文化的差异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韩文化的差异 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中国文 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 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 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 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 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 不挠,顽强生存。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像百科全书,将文治 武功熔于一炉;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本文仅从以下 几个方面对韩中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行举例说明。 1. 文化认知的差异 尽管汉韩两民族在认知视觉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他们对同一思维概念经常采用不同的 表达方式。耳熟能详的中国成语“对牛弹琴”是指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 在韩国都有类似的成语“对牛念经”,意义完全相同都有“与不可言者而言”的引申义,但一 个是弹琴,一个为念经,表现形式却不同;韩语里的大王八和醋坛子只有指称的概念意义,但 汉语中则还包括联想的御用意义,所以对汉族人说这两个词则显得不够尊重,甚至羞辱; 同时,汉民族的爱人是说妻子或丈夫,而韩语中则指情妇或情妇,不懂得这层意思那难 免会失礼了;中韩对“丈夫”这一指称对象从不同的文化视觉去认识和表达,也造成了文化差 异的障碍:汉语里的当家的,掌柜的和韩国语里的主人都指丈夫,韩国语里还有一种对丈夫的 称谓,翻译过来叫“外头的”,这种称谓都与分配方式有关,也与男尊女卑的宗法制度有关。 在中国自古便有“右为尊左为卑”的传统,成语“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胜过他或他 们”,这里的“右”指上意;而左迁,左降,则是下之意。另外,人们经常说南征北战,南辕 北辙,南腔北调,在说法上“南”常常置前,而由连战皆北,追奔逐北可知,北则与败相连。 在韩国文化中,对南北左右没有尊卑之分,所以这种表达方式会使韩国人感到困惑,甚至给韩 国人带来误解。 2. 习俗文化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多民族 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 1)社交礼仪 中国人的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 他人的尊重。见面和别人握手的时候,只要伸出右手就可以了。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 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 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和别人握手的时候,如果是长辈,就要用两个手去 握手,或者左手托着右手去握手。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2)颜色 韩国人喜欢白色,自誉为白衣民族,认为白色纯洁高尚,这种白色崇拜来自于北方阿尔 泰民族对天神的崇拜。新娘在婚礼上往往身着白色礼服,现代房屋装修也多用白色。而白色在 中国则象征死亡或凶兆,如披麻戴孝。 相反,红色代表喜庆,吉祥,成功和兴旺发达,在汉族中带有自己文化特有的意义和联 想。如传统婚礼贴喜字,新娘的红盖头,过年挂大红灯笼,贴大红春联,本命年穿红戴红等等。 韩国人本来对红没有赋予太大的文化意义,但近代以来,韩国人对红色有了不好的印象。一方 面他们认为红是共产党的颜色,是苏维埃的代表,容易让韩国人想起抗美援朝的伤痛和苦难。 3)数字 中国的节日大多是单数,如春节(1 月 1 日),端午节( 5 月 5 日),七夕(7 月 7 日), 重阳节(9 月 9 日),但是现在中国人更喜欢双数,尤其喜欢 6 和 8。而韩国人一直保留中国 的儒学传统,送礼,造吉日都是单数,而且双数中最忌讳 4,所以楼层中用 F 层代替 4 层, 或从 3 层直接到 5 层。但在中国来讲 4 是一个表示稳定的数字,如四平八稳等等。 3. 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国家,从东汉武帝时期就有了,儒家思想也是中国人意识最深处 的思想,但祈祷个人安宁幸福的道家思想也根深蒂固:做生意的拜关公像,老奶奶拜菩萨。文 革中传统道德观念被破坏,“孔子是劳动人民的敌人”这个口号当时很时兴。 韩国在朝鲜王朝时期一直是纯儒教的,1945 年独立后基督教迅速的兴起,35%国民信奉 了此教,代替佛教称为第一国教。 4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 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中国人一般为一日三餐, 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和晚上。中国人就餐主要用竹制的筷子或勺子,较为习惯将所有的菜摆 于餐桌上大家共同享用。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情调优雅,氛围艺术化,主要表现在美器、夸名、 佳境三个方面。 在韩国,赴宴时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韩国人习惯于席地而座,盘腿就餐。 其传统饮食比较简单,主食为米饭,爱吃泡菜,餐桌上的素菜多。韩国人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 惯,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韩国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饭碗和 汤碗,其他所有的菜则摆在饭桌中间供大家享用。韩国人注意节俭,无论是自己食用还是招待 穷人,都尽可能把饭菜吃光用净。 结束语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 中韩两国共同依山傍水,频繁的文化交流由来 已久,相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韩国处于朝鲜半岛,中韩两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 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 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两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通过对比不同民族间文化, 我不仅感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