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人士应具备的胜任力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人士应具备的胜任力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人士应具备的胜任力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人士应具备的胜任力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人士应具备的胜任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文献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胜任力模型视角 徐峰认为胜任力模型主要以冰山模型为理论基础。 各种胜任力特横被描述为两部分:一是表层特征,如 知识,技能,行为 和经验等,属于容易培养发展的部 分;二是深层特征,如态度,价值观,社会角色,自我 形象,人格特质,自我概念和内驱力等,这些都是相 对稳定的核心人格,不容易培养发展,但他们是决定 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性因素。 在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投资经理胜任力模型初 步探讨一文中刘提到只有满足以下三个重要特 征才能被认为是胜任力:绩效关联,可以预测员工未 来的工作绩效;动态 特征,与任务情景相联系; 显著性, 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与一般员。文章中还提到 Spencer的 研究,他得出的西方企业家通用胜任力模 型有主动性、捕捉机遇、信息寻求、组织意识、指挥、 自我控制、自信、自主学习、影响他人、系统性计划、 发展下属、分析性思维和关注员工福利等13项胜任 特征。仲理峰等人研究得出的我国家族企业高层管 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包括威权导向、主动性、捕捉机 遇、信息寻求、 组织 意识、指 挥、仁慈关怀、自我控制、 自信、自主学习、影响他人等11项胜任特征。时勘等 人研究得出的我国通信业管干部胜任特征模型包括 自信、主动性、信息寻求、 组织意识、影响他人、发展 下属、客户服务、人际洞察和团队建设等9项胜任特 征。文章最后得出结论风险投资经理胜任力素质模 型包括个人内部特质(主动性、捕捉机遇、信息寻求 及判断、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自信、系统性计划、分 析性思维、成就导向等)和个人对工作群体影响特质 (影响他人、人际或组织洞察、沟通协调等)。 2012年6月,斯琴在发表于经济论坛的中小企 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研究中提到理想状态的中 小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 力应有业务敏锐、顾客导向、外部导向绩效评估、 奖励系统、沟通、 组织设计建立人际关系、增进员工 价值、信任鼓励革新、创新、人 际影响能力、解决问 题的能力。他认为,企业成熟的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 是多重的,必须同时满足专家性和战略性的角色,必 须同时扮演推动者和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对于短期 和长期的质和量的目标必须负起责任。 发表在特别关注里的重铸HR 经理胜任力模 型中段磊提到他把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的表征维 度归纳为四个:知识、技能、经验、素质。他认为一个 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有政治与商业道德、冲击与影 响、组织认知、成就导向、主 动性、自信、培养他人、 职位权力使用、团队领导、概念式思考。 在管理论坛上发表的关于胜任力模型及胜任 力评估的思考中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的龚文谈到 人力资源部初级岗位管理者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可以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性 格开朗、随和,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具有团队合作 精神 发表在新西部201202-03合期中的 国内外 的胜任力研究综述巩键谈到,Boyatzis( 1982) 提出 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6 大类群: 目标和行动管理、 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下属、关注他人以及专 业知识。王重明认为政治管理者的胜任力包括价值 倾向、责 任意识,权利取向等8项,副职为6项。 6月发表在教育学术月刊的教育管理者胜任力 的MBA教育理念及创新探索中李 艳敏提到,通用 胜任力(有的称为元胜任力)是管理工作者综合自身 的管理知识与技能、组织角色、自我概念、管理伦理 与价值观、管理特质来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创造 优异业绩的一种实力。 发表在人力资源上的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的 人力资源管理中北京林业大学的高铭尉、汪雨婷提 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的胜任力有自身形象、 知识技能、特质、价值观、 态度、性格、内在 驱动力 (社会动机、动能)、自我概念、社会角色。 发表在长春教育学院学报的基于胜任力的领 导干部公开选拔研究中聂磊提到个体特征主要包 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和定位、自我概念、人格特 质、价值观 和动机七个层次。 发表在企业研究的如何测评人力资源经理的 胜任力中曹建佳谈到陈万思教授得出中国企业人 力资源管理经理胜任力模型是由:职能管理能力、变 革管理能力、员工管理能力及战略管理能力四个方 面,共计 34项指标构成。 发表在学术研究中的中外人力资源胜任力研 究的比较分析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郑庆辉、潘良 玉、王锴硕谈到等()得出新一代 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包含个人诚信、商业知 识、 战略 贡献、人力资源技术、人力资源实施。时勘 等人创造性的提出了高层管理的十项胜任特征,包 括:影响力、社会责任感、调研能力、成就欲、领导驾 驭能力、人际洞察能力、主动性、市场意识、自信、识 人用人能力。王重鸣提出了正职和副职的胜任特征: 正职管理者在管理素质纬度上具有价值倾向、诚信、 正直、责任意识、权利取向等特征;在管理技能纬度 上具有协调监控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激励指挥能力 和开拓创新能力等特征。副职管理者在管理素质维 度上是由价值倾向、责任意识、权力取向等个要素 构成,在管理技能维度上是由经营监控能力、战略决 策能力、激励指挥能力等个要素构成。 发表在,商场现代化的胜任力模型与人力资 源管理主要模块的关系研究中四川大学工商管理 学院的高颖他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士需要具备 的能力有动机、特质、自我形象、价值观、知识、技能 等。 发表在山东纺织经济的浅析胜任力理论与中 小型纺织企业高管人员的选拔与使用中张州平谈 到纺织企业高层人员需借助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使企 业做强做大。其中胜人力包括个人的知识、动机、特 质、自我概念、识 人知人用人、社会角色及技能等。 发表在经管视线的浅析胜任力理论与中小型 纺织企业高管人员的选拔与使用中贵州商业高等 专科学校的张可人谈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士需要 的胜任力既包括员工的知识、技能等表象素质,又包 括能力、特质等潜在的心理品质。 发表在经济经纬上的我国人才评测专业人才 的胜任力与培养机制研究中同济大学的经济与管 理学院的王慧琴、余海斌谈到人才评测专业人才胜 任力有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实践经验。 发表在管理实务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岗 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中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 有限公司的王慧谈到人力资源管理人士需具备的胜 任力有:动机、品行、能力、个性、知识、技能、经验、 学历。 发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体系构建: 胜任力模型视角中徐峰 谈道人力资源管 理人士的胜任力包含动机、人格特质、自我形象、态 度或价值观、社会角色、知识、 认知或行为技能。 发表在考试周刊里的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 效管理改革中引入胜任力管理的具体措施中施风 雷谈道公共部门管理者需要的胜任力有:知识、技能、 能力、个性特征。 发表在管理了论坛的关于胜任力模型及胜任 力评估的思考中袭文谈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 士需要的胜任力有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技能。 2011年文献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8月206期)中陈俊的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探析 提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胜任素质应具备以下 方面:1基本素质,包含基础能力和心理素质两个方 面。需要具备情绪稳定性、工作责任心、自信心和诚 信正直等良好的个性特征;2核心素质,包括专业知 识和专业技能两大能力要素;3沟通与团队素质,主 要体现为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4适应和发展素 质,主要包括环境适应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科技探索中(2011年8月总377期)晋永星的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到,胜任力包括可 观察和不可观察的特性,即外显胜任力和内隐胜任 力。前者是“知识、技能”等“应知、 应会”的特征,而后 者则是由“价值观、自我形象、个性、内驱力”等情感 智力特征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1 年第 5 期)中王娟的胜任力为基础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提到胜任力常用“冰山模型”的概念来说明一位员工 具有的外显特质与潜在特质。外显特质指的是知识 与技巧两种,也可称为硬指标;软指标是指一个人的 潜在特质,主要包括动机、人格特质与自我概念、社 会角色等,是属于个人较为深层的特性,又称为在水 面以下。 贾丽在胜任力在现代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的价值分析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动机表现、个 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 与技能水平等。 瞿群臻,王 萍在航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胜任力模型研究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 特质、 态 度、 动机、价值观、自我认 知等 年史东风在基于胜任力的人岗匹配研究综述 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商业胜任力、人力资源管理 技巧胜任力和变革管理胜任力 年黄秀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力问题探 究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 邓佐明在胜任力模型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 理中的应用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与行 为。 李斌在胜任力模型与地方高校辅导员人力资 源管理研究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能 力。 刘迎春在利用胜任力模型提升图书馆中层管 理者的执行力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 价值观、与 态度。 陈俊在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专业本科生培 养模式探析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动机、特质、自 我形象。 董玉杰在基于就业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 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基本 素质、核心素质和发展素质。 孙丽璐,何磊在基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胜 任力问题的实证研究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专业 知识、技能和人格。 周雨露在从诸葛亮身上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 理者的胜任力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动机、特质、 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 能。 吴道友,陈惠雄,蔡海珍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才核心胜任力的构建方法探析中提到胜任力主 要包括态度、技能、知识。 崔健在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定 位及学生入职潜力培养中提到胜任力主要包括个 性、知识 、技能。 蒋爱先、韦国燕、赵秋霞在基于胜任力的高职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提到胜任 力主要包括动机、自我形象、行为技能。 胜任特征模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蒋学东 认为胜任特征主要有物种类型的胜任特征:动机,特 质,自我概念,某 领域的知识, 执行特定操作的能力。 运用冰山模型将这些胜任特征分为两大类,知识和 能力属于表层的可见的胜任特征,而自我概念,特质 和动机则属于核心的隐含的胜任特征。 2010 年文献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的结构与 测量郑晓明,于海波,王明娇 人力资源管理者最关键的七个技能是:经营敏 感性,领导组织变革,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和知 识,全球化战略思维,变革管理, 问题 解决能力及财 务知识。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模型 是一个由 4 个维度 14 个胜任力因素组成的结构模 型:个人特质(认知能力,正直,亲和力,沟通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人员配置,核心人才管理,绩效 管理,人员开发,薪酬福利);战略性贡献(文化管理, 变革管理,参与决策)及经营知识(价值链知识,阻止 知识)。 中国最佳雇主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模型研究 陈万思,赵曙明 以中国最佳雇主为例,构建了人力资源总监胜 任力二阶,一因子一阶四因子模型:战略管理胜任力 包含组织调整,情绪管理,知识传播,系统监控和概 念思考;变革管理胜任力包含分析问题,领导典范, 内部顾问和影响他人;职能管理胜任力包含团队合 作,主动 帮助, 扩 展知识, 专业服务 和达成目标;员 工关系管理胜任力包含了解他人,关系建立,信息收 集和自信。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研究综述张德桂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者对人力资源管 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结果。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将 领导能力,管理职能与个人人力资源胜任力作为人 力资源专业人员获取成功的核心胜任力 人力资源管理胜任力素质模型浅论李春玲 人力资源管理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立包括:目 标管理体系,综合能力评定体系和业务考核管理体 系,通过 以上系列体系的建立,使胜任力素质模型能 在工作中发挥长期的,稳定的,有效的,科学的并符 合市场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作用。胜任力素 质模型目标管理建立包括: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岗 位评定,人员适合岗位测定,岗位要求设定等,而人 员适合岗位测定是胜任力素质模型的重要基础。胜 任力素质是由组织素质集,工作层次素质模型,工作 素质要点,工作素质 标准等四个要点组成。 基于胜任力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秦迎林 胜任力模型是由特定职位要求的优异表现组合 起来的,包含多种胜任力结构。基于胜任力的战略性 人力资源 3P 管理模式将胜任力构建运用于人力资 源管理的三个关键环节,即 3P 环节 职位分析, 绩效管理,薪酬管理。 基于胜任力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曾卫明 肖瑶 安沛旺 我国学者概括总结了胜任力的三个重要特征: 1,与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预测员工未 来的工作业绩;2,与工作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 3,能够区分 优秀业绩者与普通业绩者。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 建立赵永乐 王慧 胜任力是潜在的持久的个人特征。岗位胜任力 素质模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多维性,具体性, 动态性, 层次性,战略性。建立不同的胜任力素质模 型,大体可以从知识,技能, 资历,工作 风格等几个 方面进行考虑。 基于胜任力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 的创新研究张素红 Helley 提出,胜任力是包含知识,技能,能力, 体制,态 度, 动机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的广泛的特质群。 构建一个有效的胜任力模型通常需要符合以下 3 条 标准:1)能确认那些胜任力能带来优秀绩效;2)以帮 助实现组织战略为中心;3)满足组织未来的发展需 要 人力资源管理胜任能力构成因素实证研究李 文辉 笔者认为可把人力资源管理胜任能力指标体系 分为五个部分:个人自身特点:包括主动性,正直诚 信,值得信 赖, 责 任心, 亲和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 压力能力,服务意识等;人际沟通:即人际沟通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等;业务能力:包括组织与协调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学习适应能力:包括适应力,应变力,学习能力,创 新思维能力等;专业技能: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 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一 般管理知识,识人能力,英语写作与会话能力和计算 机操作能力等 基于情景分析的未来人力资源经历胜任力研 究肖剑科 赵曙明 陈万思在工作分析和广告分析的基础上,构建 了包括职能管理胜任力,变革管理胜任力,员工管理 胜任力和战略管理胜任力四个构面的中国企业人力 资源经理胜任力模型。2007 年最新一轮调查将高绩 效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核心胜任力分为六个维度: 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文化管理者,组织设计者,战 略变革设计者,业务联盟和日常工作战术家。 2009年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第10期)中鲁军虎、杨 坤的西部工科院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透 析提出现代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强调的“胜任力” : 即能甄别员工现有工作绩效,甚至可以预测其未 来的业绩;随工作情景而创新,能够区分优秀 业绩者与普通业绩者。据达夫特和雷蒙德A诺的 界定可知,管理者往往具有双重的身份:不管职位有 多低,在下属眼里往往是一位领航者,但无论职位有 多高,在上司的眼里永远还是一位管理者。 大观周刊(总541期)张兴梅的面向HR胜任 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中提 到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的描述通常集中在 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个人内在能力相关的能力 素质:可细分为八个能力模块:思维能力、决策能力、 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沟通能力、学 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专业技能模块,指人力资源 管理的从业人员所必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包含对人 力资源的选用育留等方面的技能。 中国人才(2009年7月)中陈江、林日鹏的胜 任力模型开发新法初探中提到胜任力需要对岗位 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特质。 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第36卷第6期)中邢培 志 ,廖磊 ,刘毅的运用胜任力模型进行疾控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之探讨提到胜任力也称核心能力,它 是一系列能够使工作成功的独特行为,这些行为是 由个人深层的特性,例如性格、行为、驱动力、价值 观及技术所引起。在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内所研究的 胜任力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 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 人格和动机,同时这些特质具有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行为特征。它是对员工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个性 特征、必备知识、工作技能和综合能力、工作经历和 经验以及行为特征标准的界定。 管理与财富(2009年06月)中贾轶的基于胜 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在胜任力应用研究 方面已经建立了一些相关模型,其中冰山模型被视 为胜任力的基本模型该模型将胜任力分为二部分, 一部分是是水上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 水面以下的价值观、自我形象,品质、态度、个性等。 岱宗学刊(第15卷第12期)中董玉杰的基于 就业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中提到胜任力模型主要由三个方面六大能力要素组 成:基本素质(个性特征和智力能力 )、核心素质(专业 知识和专业技能)和发展素质(创新能力和人际技能), 而各个能力要素又细分为具体的能力子要素。 人力资源中高颖的胜任力模型与人力资源 管理主要模块的关系研究提到所有不同胜任力要 素的集合,是一种胜任力的结构形式。典型的胜任力 模型主要包括: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冰山模型将人 的胜任力特征分为冰山上部分一显见的行为、技能 和冰山下部分不显现需要深度挖掘的即特质、 fcfl观、形象等。洋葱模型将人的 胜任力特征由内而 外像剥洋葱般的分解:最核心的是动机,层层向外扩 展,越是外层部分的胜任力要素越是容易被客观评 价,比如技能、行为。 出类拔萃中施风蕾的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管理改革中引入胜任力管理的具体措施中提到胜 任力的冰山模型,将胜任特征划分为六个层次,认为 知识和技能是水面上的冰山部分,即显性胜任力:而 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水面下的冰山部 分,为隐 性胜任力。1994年,美国学者R 博亚特兹 (RichardBoyatzis)进一步提出了洋葱模型,展示了素 质构成的核心要素,认为表层的知识和技巧易于培 养和评价,而里层的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 值观、特 质和动机则难以培养和评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2卷第2期) 中刘晓红,徐扬,史本山的基于胜任力的企业人力 资源评价模型提到冰山模型被视为是胜任力的基 本模型,该模型将胜任力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水面 以上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水面以下的价值观、 自我形象、个性和内驱力等情感智力部分. 管理纵横中胡建平的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 源管理提到胜任力不是技能、知识、个性等方面的 简单相加,它必须满足三个重要特征才能被认可它 们是:与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预测员工未来 的工作绩效;与任务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能够 区分业绩优秀者与一般者。 王睿于企业人力资源期刊上发表能力素质 模型的发展现状研究的文献中提到了胜任力主要 包括:思维定势和逻辑、性格、动机(社会性动机)、 信念、情结、价 值观 、自我概念(自我定义)认知(自 我认知)和技能(认知技能、行为技能)。此外还有社 会角色、知识(知识领悟、知识内涵)行为(行为状态、 绩效行为)、特性(特质)、态度、等。 贾轶于管理与财富B CM 2009年06月期刊上 发表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文 献,其中提到了胜任力包括动机、品质、特质、自我 形象、态 度或价值观、知识(某领域知识)、认知或技 能(行为技能)等。 李玥于湖北社会科学的期刊上发表了蓝海 战略与农业银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的文 献中提到了胜任力包括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 崔冰子于社会心理科学期刊上发表关于胜 任力的研究的文献,其中提到了胜任力包括动机、 特质、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能力和知识、技能、价 值观、个性或态度的方面,知识体系。 张锐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发表了基于 胜任力导向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法体系的 构建的文献,其中提到了,从人力资源的视点来看, 具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必备的胜任力个体掌 握知识,形成技能, 发展能力三种。 赵洁和彭原于经营与管理的杂志中发表了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文献,其中提 到了胜任力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知识, 技能, 社会角色 自我概念 人格特质 动机需 要 同时还提到的胜任力有工作动机和价值观等。 张建峰于综合管理的期刊上发表了组织和 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的文献,其中他提到 了胜任力包括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动机 和特质等。 王树巍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上发表了基 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的文献,其中提到了:胜任力 包括员工的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 和知识、价值观等。 王建忠于人才培育杂志上发表了人力资源 经理胜任力分析的文献,其中提到了人力资源总监 的胜任能力应包含这样几个方面。1.沟通协调能力2 . 诚信3 . 对于人的关注4.高瞻远瞩的能力5.学习能力 6.拓宽视角 龚劲锋和王益宝于经济论坛期刊上发表了 胜任力研究综述与展望的文献中提到了胜任力包 括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自我概念、动机、社会角 色、自我认知、工作习惯等。 赵宝龙和王秀海于北方经济期刊上 发表了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其中提 到的:胜任力包括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 能力、和知识等。 邢培志, 廖磊, 刘毅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上 发表了运用胜任力模型进行疾控系统人力资源管 理之探讨的文献,其中提到了胜任力包括性格、态 度、经历 、经验、行为、驱动力、价 值观、知 识、技能、 能力、人格和动机等。 罗帆和肖文娟,吴江涛,赵玉玮等人于水运管 理期刊中发表了海事执法人员胜任力模型设计 的文献,其中提到了胜任力是包括个体人的知识、技 能、个性和内驱力、社会角色、自我形象、态度、价值 观、品质、 动机等。 刘晓春,许庆华于生产力研究期刊上发表了 企业组织绩效管理胜任力研究的文献,其中提到 了胜任力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 观、某领 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个性、内驱力 等。 邱春叶和廖才安于企业管理专栏的杂志中发 表了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分析的文献,其 中提到了胜任力,包括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技能、 能力( 传输人力资源实践活动的能力、管理变革的 能力、管理文化的能力)和特质、个人诚信。 陈健平于经济师的期刊上发表了基于岗位 胜任力的旅行社计联业务课程教学研究的文献, 其中提到了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 力和工作动机、生产品质、作业态度、社会角色、专 业知识等。 刘嫦娥和易华于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的期刊上 发表了多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企业人力资源从业人 员胜任力研究的文献,其中提到了胜任力包括动力、 特质、自我概念、技能和知识。 吴慈生和江曾于Management 期刊上发表领 导胜任力研究述评的文献,其中提到了胜任力包括 知识(知识本身)、技能、能力、特质 或动机、自我形 象或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个性、自我概念等。 孙琪于人力资源的期刊上发表了基于胜任 力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研究的文献,其中提到了胜 任力主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 知识( 某领 域的知识)、 认知或行为 技能、社会角色、 个性等。 韩勇于内部管理的期刊上发表了浅析基于 胜任力的商业银行人力姿源管理体系的文献,其中 提到了胜任力是指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 价值观、知 识、技能等 顾卫扬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上发表了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文献。 其中提到了胜任力包括动机、特性、自我概念、态度、 价值观、知 识、可识别的行为技能和个 人特征。 张兰霞和王俊、刘杰等人在东北大学学报的 期刊上发表了人力资源经理的主客观评价方法的 文献,其中提到了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的胜任力主 要包括知识(知识结构)、个人诚信、能力(管理文化 能力、管理变革能力、知识经营能力、传导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的能力)等。 张建宁在人力资源管理一书发表胜任力模 型的“ 过度现代化 误区的文献中提到胜任力包 括知识、技能,价 值观、 认知(自我 认识)、特质,动机 等。 吴海燕和饶惠霞、张立镇等人于管理纵横的 期刊上发表了胜任力模型在我国中药企业管理现 代化中的应用分析的文献。其中提到了胜任力 (competency)包括知 识(某领域的知 识)、技能(行为 技能)、态 度、价 值观 、特 质(人格特 质)及动机(社会 动机)、自我形象、 认知、社会角色、行为或个人特点 (个性)、自我概念、内在驱动力、品质。 胜任力模型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赵新星 胜任力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 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 2008 年文献 王懿王振维在重点学科创新人才胜任力素 质模型及其 数据库构建中提到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 力的个体特征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 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 朱迪 ,王大文 ,田立启,胡 义瑛 ,胡雁在医院 高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中提到人 力资源的胜任力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 价值观、管理知识、认知或领导素质。 沈磊在我国商业银行胜任力模型构建和应用 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指出胜任力包括动机、 特质、自我概念、 态度或价值、知 识 或认知行为技能。 周翠霞。井西学。王佳丽孟肖路。颜秋实在胜 任特征模型护理管理研究的新方法中根据对护理 工作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特征表现在以 下5个方面:(1)专业 知识, (2)专业技能,(3)动机,(4) 人格特质, (5)自我概念。 沈 磊 ,郝辽钢在企业能力、 竞争 优势与人力 资源管理关系研究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与整合中指出人力资 源管理的胜任力包括经验、知识、技能、关系、心态、 判断力等能力。 于海琴在基于胜任 力的高 校职员人力资源 管理创新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包括显性 和隐性两部分。前者指知识和技能,是胜任工作、产 生绩效的基本保证,可以通过学历教育和实践锻炼 获得;隐性胜任力,指个人的态度、动机、自我概念、 价值观及个性等潜在的、深藏于内的素质。 董玉杰在基于就业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 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 力包括: 1.专业知识是学生职业胜任力形成的理论基础, 专业技能是职业胜任力形成的实践基础。 2.战略分析能力、创新与变革能力、管理文化的 能力。 3.服务意识、知识传递的精神,还有人际能力、 沟通能力、影响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万敏在关于中小民营企业团队胜任力特征的 访谈研究中指出创新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 力包含了团队思维、主动学习、沟通协作、自主管理 目标承诺等维度。 于海琴在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职员人力资源管 理创新中提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有三个核心 特征:(1)行为特征;(2);情景特征;(3)与绩效关联 陈菲,栗美娜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医院核心 竞争力建设中提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包括:知 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需要。 胜任能力模型,是通过行为事件法提炼出的优秀人员 所需要的一组胜任素质集中在一起,并按照重要性进 行排序,最终形成的书面文件。 于姝在交叉层级式胜任力对人力资源价值创 造的影响中指出,交叉层级式胜任力是从人力资源 管理的胜任力概念引申而来,其对于人力资源价值创 造(1)延长最佳职位终结点;(2)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 价值创造的动态化管理;(3)优化人力资源价值创造的 选任机制。 蒋庆正在某制动企业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构 建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素质包括个人的知 识,技能,品质,价值观和态度等, 王年军在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的应用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具有三大特 征:(1) 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紧密联系;(2)与员 工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3)运用 胜任力这一概 念能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加以区分。 周梅花在最佳HR之四大个性胜任力中指 出企业里最佳HR 的表现体现在以下四大个性胜任力: 外向优于内向;感性由于理性;精明优于直率;务实 优于创新。 王 懿, 王中强, 王振维在重点学科创新型人 才胜任力探析中提出工作成功最常见者有如下人 力资源管理的胜任特征, 主要分为7 大类, ( 1) 成就 特征: 成就欲、主 动性、创新、关注秩序和质量; ( 2) 助人/ 服务特征: 人际洞察力、服务 意识; ( 3)影响特 征: 个人影响力、 权限意识、公关能力 ; ( 4) 管理特 征: 指挥、 团队协 作、培养下属、 团队领导; ( 5) 认知 特征: 技术专长、 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 息寻求; ( 6) 个人特征: 自信、自我控制、灵活性、组 织承诺; ( 7) 技术前瞻: 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 能力、专业 能力。 王懿王振维在重点学科创新人才胜任力素 质模型及其数据库构建中提到影响人力资源管理 的胜任力的个体特征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 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 朱迪 ,王大文 ,田立启,胡 义瑛 ,胡雁在医 院高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中提 到人力资源的胜任力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 度或价值观、管理知识、认知或领导素质。 沈磊在我国商业银行胜任力模型构建和应用 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 胜任力包括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知 识或认知行为技能。 周翠霞。井西学。王佳丽孟肖路。颜秋实在胜 任特征模型护理管理研究的新方法中根据对护理 工作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特征表现在以 下5个方面:(1)专业 知识, (2)专业技能,(3)动机,(4) 人格特质, (5)自我概念。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王年 军 胜任力的特征:具有行业特色,企业特色,记忆 阶段性。 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起着 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它分别为企业的工作分析, 人员招聘,人员考核,人员培训以及人员激励提供了 强有力的依据。 2007年文献 葛利荣 刘叔才在构建基于胜任力的卫生人力 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具 体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人格特质、 动机( 需要 )等 王敏在基于胜任力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包括个性、价值观、能力 和知识等, 许祥秦, 闫俊宏在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中的应用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特征 自上至下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构成要素: 知识、技能、 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 曾国平,白坤在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规划中 的应用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是知识、技能、 性格特质行为特征及其他个性化能力要素, 王丽丹, 江启成, 陶意传, 方素珍, 徐飞, 汪时 东胜任力研究与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影响人力资源 管理的胜任力的个体特征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社会 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等6 个层次。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在央行分 支机构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研究指出人力资源管 理的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 念、人格品质和动机/ 需要等内容。 秦 黎 邢丹花在组织成员胜任力研究方法的 对比分析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主要包括智 力、认知和身体能力、价值观、人格特征、动机、兴趣 和情绪特点。 胡建平胜任力职务分析与传统职务分析比较 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是指在工作情境中员 工价值观, 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或知识等 关键特征。 魏钧,张德在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客户经理胜任 力模型研究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包括动 机、特质 、技能、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认知、自我管 理、人际协调、 处 理问题等方面。 刘业政 杨洁琼 赵勇 王卫在企业人力资源主 管人员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中将人力资源管理的 胜任力归为知识、技能和素养三大类。 胡建平 吴浩东在基于胜任力的职务分析与传 统职务分析之比较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是 指在工作情景中员工的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 技能、能力、和知识等关键特征。 赵曙明杜娟在化工行业管理者任职资格比较 研究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应当具备的能够创造 企业高绩效的心智模式、价值观、个性、兴趣, 以及 能够胜任岗位的知识、技术、能力等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刘跃,巴玄 建立胜任力模型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定义绩 效标准 2 选取分析样本 3,获取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数 据资料 4,信息的整理与归类编码 5,建立胜任力模型 6,验证胜任力模型。而建立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 理创新,首先,要对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对各类、各层 次符合胜任力要求的人力资源数量所做的谋划;其次, 通过对优秀员工的关键特征和组织变量的两方面分析 来确定岗位胜任要求和组织的核心胜任力来进行工作 分析;再来,以员工的只是与技能的考核来进行选拔, 还要与组织匹配;接着,建立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 体系和价值管理体系;还要建立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 制以及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系统。 2006 年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的企业实 践陈万思 Marquardt 内隐胜任力主要包括价值观、态 度、自我形象、个性、动机等, 是胜任力冰山结构中 的水下部分, 也被叫做鉴别性胜任力。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刘颖、钱永 坤的基于胜任力概念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建提 到胜任力是指绩优者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 胜任力是指任何直接与工作绩效有关的特质、特点 或技能;胜任力是工作情景中个体的价值观、动机、 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和知识等关键特征;胜任力 包括职业、行为和战略综合三个维度。 科技进步与对策3 月号2006中陈万思人力 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的企业实践提到 Marquardt & Enge(1993)提出,人力 资源管理人员必 须具备态度、技能和知识3类胜任力。Way(2002)的 调查发现非常重要的8 项胜任力是:正直、有能力在 组织内部以及人力资源部以外与一些人一起有效地 工作、沟通技能、前瞻性预先行动、有能力运用对组 织和政策实际的清晰理解处理问题、谈判技能、决策 以及想象自己与人力资源职能之间的敏感性。 Johnsona 等人(2002)基于文献回顾,人力资源从业 者的个人胜任力依次为正直、人际沟通、关系管理、 解决问题、技术能力与正式沟通。 专栏(2006年)中胡艳曦的人力资源 管理之胜任力研究与方法探新中提到胜任力主要 被看作是由工作者所拥有的属性所构成的。 Veres(1990)这些属性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和有效工 作的个人品质。Boyatzis(1 982)工作胜任力是一种潜 在的特性,可以说具有通用性,这种通用性可以出现 在不同的工作活动中。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顾琴轩朱牧的人力资 源专业人员 胜任力研究提到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 任力由17个指标构成,即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识人 能力、问题 解决能力、服务意识、 值 得信赖、亲和力、 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压力能力、适应力、 主动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基本计算机技能、 外语语言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一般管理知 识。 北京青年报(2006.02.20)中胜任力模型人力 资源管理新思路提到胜任力从品质和能力层面论 证个体与岗位工作绩效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指员 工身上能够带来有效结果的潜在特质,包括动机、性 格、技能、自我感觉、社会角色和知识结构等。 2005年文献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张兰霞 闵 琳琳 方永瑞认为胜任力可以分为两类:外显胜任力 和内隐胜任力。外显胜任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等,内隐 胜任力主要包括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个性,动 机等。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由三大 部分组成,即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胜任 力管理和胜任力整合。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规划 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数量规划,人力资源质量规划,人 力资源结构规划。 2004 年文献 胜任力模型:战略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新 平台 曹松 严进 MeClelland 将不能区分高绩效与一般 绩效者 的知识,技能,称 为基准性胜任力,也就是从事某项 工作所起码应该具备的胜任力,而把能够区分高绩 效与一般绩效者的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称为鉴别 性胜任力。 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模型朱端明认为胜任力 模型由六个关键胜任力领域构成。着六个关键性领 域分别是:经营知识,人力资源实践活动,管理变革, 管理文化,个人诚信,战略绩效管理。 2002 年文献 基于胜任力的职务分析及其应用陈民科 本文介绍了基于胜任力的职务分析的特点和一般程 序并初步探讨了基于胜任力的职务分析应用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胜任力是多维 度,多层次,跨 职业的。在阻止中不同层面的职务不 同职务系列的职务所要求的具体胜任力的内容和水 平是不同的。 针对以上 12 年的文献,笔者以表格的形式总结 了从事人力资源的人士应具备的胜任力。如下表: 项目 检索 文献总数 提到 的次数 所占 百分比 知识 129 95 73.63 % 技能 (行为技能) 129 92 71.31 % 动机 (内驱力) 129 63 48.83 % 能力 129 29 22.48 % 态度 或价值观 129 63 48.43 % (个人 特征) 特质 129 71 55.04 % 自我 概念 129 31 24.03 % 品行 或职业道 德 129 10 7.75% 自我 形象(社会 角色) 129 43 33.33 % 认知 (价值观态 度) 129 29 22.48 % 识人 用人 129 7 5.43% 经验 129 9 6.98% 主动 性 129 3 2.32% 学历 129 3 2.32% 业务 敏锐 129 1 0.78% 管理伦理 129 8 6.20% 战略 贡献 129 4 3.1% 人际 关系 129 8 6.20% 素质 129 8 6.20% 综上所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士应具备的能力中 知识技能所占百分比最大,其次是个人特质、价值观、 动机、自我形象。剩下的能力如人际关系、战略贡献等 所占百分比均在 30%以下。由此可知,知 识技能一个 低层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士必备的能力。另外中层管理 者应该具备的能力有个人特质、价值观、动机、自我形 象。高层人力资源管理理者应具备的能力有自我概念、 品行或职业道德、认知(价值观态度 )、识人用人、 经验、 主动性、学历、 业务敏锐、管理 伦理、 战略贡献、人际 关系等能力。 已参考文献: 2012年文献 关于胜任力模型及胜任力评估的思考龚文 国内外的胜任力研究综述巩键 国内外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综述华珺 黄 焱 基于创业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创新教学管理高晓 霜 罗鄂湘 基于管理者胜任力的MBA 教育理念及创新探索 李彦敏 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高铭尉 汪雨婷 基于胜任力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蒋爱先 韦国燕 赵秋霞 基于胜任力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研究聂磊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结构化面试研究巩键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 王慧 如何测评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力曹建佳 实现一流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赵宝元 沈军 我国人才测评专业人才的胜任力与培养机制研究王 慧琴 余海斌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王林雪 郑莉莉 杜跃平 以胜任力和留任为双核心特征的行政前台素质模型 聂铁力 梁栩凌 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引入胜任力管理的 具体措施施风蕾 中外人力资源胜任力研究的比较分析郑庆辉 潘良 玉 王锴硕 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测评方法的分析及应用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_胜任力模型视角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综述 劳动关系氛围和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的调节作 用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研究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建立 破坏的动力学分析徐岩 胡斌 王元元 基于可雇佣性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皮建华徐明 祥 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苗莉 赵 婉莹 社会交换理论下的劳务派遣员工绩效形成机理研究 蒋建武 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组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倪渊 林健 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投资经理胜任力模型初步探讨刘 龚 重铸HR经理胜任力模型段磊 (2011)利用胜任力模型提升图书馆中层管理 者的执行力刘迎春 (2011)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专业本科生培 养模式探析陈俊 (2011)基于就业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董玉杰 (2011)基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胜任力问 题的实证研究孙丽璐,何磊 (2011)从诸葛亮身上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者的胜任力周雨露 (201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核心胜任力的 构建方法探析吴道友,陈惠雄,蔡海珍 (2011)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定 位及学生入职潜力培养崔健 (2011)动态职业环境下职业成长与组织承诺 的关系翁清雄、席酉民 (2011)工会实践、劳资关系气氛与双承诺问关 系实证研究陈万思 ,姚圣娟 ,钟 琳 (2011)基于胜任力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蒋爱先、韦国燕、赵秋霞 (2011)零售企业销售人员的收入水平对于工 作投入的影响周文霞, 潘静洲 (2011)销售绩效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江 若尘 、陈 宏军 (2011)员工工作时间对工作满意、组织承诺 和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张升飞 (2011)员工心理资本与对组织承诺传到机制 的实证研究孔芳、赵西萍 (2011)织学习文化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 究蒋秀娟、赵晓康 2011年 陈俊的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