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强做大我市特色经济_第1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强做大我市特色经济_第2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强做大我市特色经济_第3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强做大我市特色经济_第4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强做大我市特色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强做大我市特色经济 潮州市经济贸易局 魏清潮 “发 展才是硬道理” ,改革开放 总设计师邓 小平同志这一英明论 断,阐明了历史的发展方向,指引了前无古人的历史大变革,推动 了生产力的大解放,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历史的长河中,生产力 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 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生产关 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要被打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 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社会变革,正是印证了 这一科学论断的无比正确性。 广东在 20 世纪最后 20 年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在实 践中先行一步,从原来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迅速变成一个经济比较 发达的省份。潮州也深受其惠,从改革开放前 GDP 只有几亿元的手 工业城市,全市人民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奋斗,目前已形成了陶瓷、 服装、食品、电子、塑料、不锈钢、印刷包装等七大支柱产业,成为 支撑潮州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03 年,实现 GDP236.46 亿元, 比 1978 年的 4.27 亿元增长 54.4 倍;规模上七大支柱工业产业共实 现产值 102.7 亿元,所占比重为 68%。以枫溪为中心全市一齐发展 的陶瓷生产基地、以庵埠为中心的食品生产基地、以市区为中心的 婚纱晚礼服等服装生产基地、以彩塘为中心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 2 以整机和元器件为主的电子生产基地,还有塑料皮革、印刷包装材 料等一批特色产业经济已明显形成。 我市特色经济能够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 邓小平“发 展才是硬道理 ”这一科学论断 为指导,坚持大力发展特色 经济的结果,特别是今年来, “中国瓷都 ”和“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等 区域性品牌的获得,大大地提高了潮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陶瓷方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卫 浴陶瓷生产基地,是全国出口量最大的产区。加上“中国瓷都” 称号 的获得和举办北京陶博会取得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带动效应,潮州 陶瓷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今 年上半年,全市陶瓷工业发展快速,规模以上实现增加值 5.17 亿元, 增长 33.1%。服装方面,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最大的婚纱、晚礼服生产 集聚地和出口基地。 “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 ”品牌的获得,使潮州服装 业的发展如虎添翼,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服装批发商、经销商将眼光 投向婚纱名城,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使婚纱晚礼服产 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滚雪球效应。今年上半年,仅潮州市湘桥区 属下城西街道,新办的婚纱晚礼服生产企业就有鸿泰服饰有限公司、 雅丽、莉黛等 6 家。 总的来说,我市目前特色产业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不少企业 已基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影响力 和占有一定的份额,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经济总量不大,仍处于前工业阶段, 经济实力薄弱,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 3 论为指导,坚持“发 展才是硬道理” ,充分 发挥“中国瓷都”和“ 中国婚 纱晚礼服名城”等区域性品牌的 综合效应,努力发展特色经济。在陶 瓷产业方面,围绕市委江书记提出的打造“陶瓷产品研发中心、制造 中心、集散中心”的工作目 标开展工作,真正做强做大“ 中国陶瓷”这 个特色品牌。在服装产业方面,在已形成国际婚纱晚礼服最大的制 造基地和集散地的基础上,打造国际婚纱晚礼服商贸中心、设计中 心和时尚发布中心。此外,还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 组织人力开展我市工业支柱产业竞争力调研活动,摸查我市陶瓷、 服装、食品、电子机电、不锈钢、塑料、印刷包装等支柱产业的基本 情况,分析基本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建议,努 力促进我市特色经济的做强做大。围绕做强做大我市特色经济这一 目标,必须着重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打造陶瓷产品“三个中心”,使“中国瓷都”的品牌更响、更 亮。 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乘势而上,认真落实中央李长春常委、 省委张德江书记的重要指示,举全市之力,努力打造成为我国陶瓷 产品“ 研发 中心、制造中心、集散中心 ”,真正做强做大“中国陶瓷”这 个特色品牌,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围绕打造“三个中心 ”为目标,制定一个陶瓷 产业发展规划,把 潮州陶瓷产业这个品牌做强做大。 根据潮州的特点,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发展陶瓷产业,注 重规划和合理的定位,并且根据时势的变化和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创新,形成一个具有很强指导性和前瞻性的产业 4 规划。 一是在产业的布局上,应把枫溪定位为我市打造“三个中心” 的 核心层,发挥枫溪现有优势,把研发、制造、集散功能相对集中在枫 溪。为此,必须理顺枫溪现有体制,进行适当的区域调整,让枫溪有 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把潮安定位为以卫生洁具为主的制造基地, 统一规划,竞相发展;把饶平定位为以日用陶瓷为主的制造基地,加 大力度扶持引导,发展高、中、低档配套的日用陶瓷。 二是要高度重视技术和文化的研发、人才的培养和招聘工作。 市、县、镇应逐步研究解决共性技术和文化的基地、研究所,龙头骨 干企业要设立研发中心、研究室,研究本企业个性技术和文化的发 展,并且要与时俱进,与变化万千的市场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另 一方面,要广泛招聘和培养人才,我市近期对工艺美术师的评比工 作,要在省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条件,评选出一批工艺美 术师。同时,对具备的条件的工艺美术师要向上推荐,力争在我市 涌现出更多的工艺美术大师。要招聘高校科学技术人员,组织研究 工艺技术配方、窑炉技术改造等项目,努力壮大我市陶瓷技术骨干 队伍。 三是在技术创新的目标上,要重点加大技术装备改造的力度, 努力研究开发新产品,集中力量开发攻关技术含量高、拥有自己核 心技术的项目,特别是对窑炉的改造、产业的配套项目必须加以重 视。 四是在集群产业的培育上,针对规模上企业偏少的实际,要着 力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广泛影响的龙头骨干 5 企业,致力打造一批国内驰名的品牌,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明 显比较优势的地域陶瓷经济。近期,将组织企业参加在北京举办的 “2008 北京奥运 经济 研讨会” ,帮助企业 开拓奥运市场。力争在本世 纪的头十年,保持领先其他瓷区;并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 陶瓷产区;在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向世界陶瓷生产强国的水平迈 进,铸造潮州陶瓷的新辉煌。 五是要营造特色产业环境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根据县、区 和企业的强烈反映,目前,市经贸局已做了初步方案,报请市委、市 政府审批,建议近期在我市各大出入路口设立大型广告牌,设立宽 幅陶瓷幕墙、灯柱、灯箱、雕塑等,宣传我市城市品牌和一批重点企 业,使人们一进入潮州就感受到一种特色经济的氛围,从而促进我 市特色经济产业的发展。 二、以婚纱晚礼服为主攻方向,向建设国际服装名城迈进。 服装方面要以女装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婚纱、晚礼服,并积 极发展时装、睡衣睡袍、内衣、绣衣、床上用品、刺绣、抽纱、机织、 梭织、珠绣等以及蕾丝等现代化产品。打造国内外著名品牌,引领 世界服装消费新潮流,打造国际婚纱晚礼服商贸中心、设计中心和 时尚发布中心,致力于建设一个规模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创 新创业活跃、科技设计人才荟萃的以婚纱晚礼服为主产品的国际服 装业名城。 一是要与国内外服装批发商、经销商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合 作,招引一批国际纺织服装制造业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前来投资, 招引高科技研究机构与纺织服装企业展开合作,吸引高层次服装设 6 计和技术人才落户潮州。 二是举办或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服装展销会、洽谈会、博览会和 服装设计大奖赛等。支持帮助企业参加在美国、法国和香港等国家 和地区举行的各种专业服装经贸活动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服 装博览会、展销会等。努力举办在国际有影响力的时尚发布活动。 广邀国内外知名服装经销商、批发商和服装设计师以及国内外著名 教授、专家学者等参加潮州服装各种展会和表演活动。 三是要引导有实力的服装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相连结, 实现企业间的纵向联盟,优化产业链条。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小 企业和工区发展,双方优势互补;通过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吸 纳潮州境外资金和本市社会民间资金,迅速壮大企业规模;鼓励和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创业板和海外上市;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 组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迅速做强做大。 四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 依托名瑞集团建立的广东省工艺服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作 用,集中力量研究服装设计、服装面料、服装生产工艺技术,服装 CADCAM 的应用等。 五是实施服装品牌战略,将品牌战略列入服装产业进一步扩大 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在目前已拥有不少省级名牌名标的基础上,争 创国家级名牌名标,加快企业从贴牌加工型向国际名牌的转变。要 争取在 2010 年前创出 510 个“国内名牌 ”,“国际名牌”实现零的突 破。 六是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进行生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 7 SA8000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等,争取在 2010 年以前,我市服装产品 以直销的形式打入美国、欧洲和日本等高档市场。要根据近几年产 品出口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尽快研究制定行业应对“反倾销、反 补贴、保障措施”的 预警机制,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按国际惯例保 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巩固壮大现有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特色产业。 对列为我市支柱产业的电子、食品、塑料皮革、印刷包装、不锈 钢五个行业,我们要发挥现有优势,积极引导,运用先进适应技术 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大力推动电子、印刷包装、塑料皮 革、不锈钢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是电子行业。要以三环、创佳、响石等企业为龙头,通过运用 高新技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推进规模化、系列化生产。引导企业 积极开发生产精密、高质、高附加值的电子器件和微电子产品,集 中力量突破通信设备、应用软件、新型电子元件和光电子器件研发 生产的关键技术,使我市的信息产品和技术逐步形成产业化,促进 电子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二是食品行业。要以新华海、雅士利等企业为龙头,根据营养、 卫生、食用方便的消费趋势和国内外需求变化,结合潮州资源和技 术特点,大力发展果蔬、水产品的速冻保鲜加工,努力开发生产保 健食品、功能食品、绿色食品等新技术产品。政府应有选择地支持 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扩大出口和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 平的食品工业示范项目。 同时,要通过大力扶持华业印务、宏泽印务、金汉、众利、创生、 8 思宝等龙头企业,带动包装印刷、塑料皮革、不锈钢制品等行业的 发展。 此外,必须培育新的工业支柱产业,壮大我市特色经济。除上 述七个行业外,我市工艺美术业行业有着深厚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