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意见_第1页
任城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意见_第2页
任城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意见_第3页
任城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意见_第4页
任城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 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 意 见 近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 战略部署,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 策,充分发挥 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重推进都市农业,新农 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区位优势和广大农 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城乡二元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尚有薄弱环节,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继续提高。为加 速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加 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区委、区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实施农村六 大重点工程,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 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一体化新格局。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 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城市化、 农业现 代化“ 三化”同步,紧紧围 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 设任务目标, 立足“ 抓重点、攻关键、打基础 、管长远”,坚持“ 政府引导、 典型带动、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原则,加快 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农 村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 和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六大重点工程, 加快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全 区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 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 进步的现代化新农村。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把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作为农业农村 工作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 农业、富裕农民,初步形成种植业、养殖 业、园 艺业、观光农业“ 四位 一体”的都市 农业生产 体系,开辟市民休闲观光新空间,拓 宽农民致 富增收新渠道。增加农民的生产性收入。全面启动石桥生态农业文化 园、李营生态园、 长沟葡萄园、南 张花卉园四大农业园区,着力提升四 大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依托李营苗木、南张花卉产业基础,加快 名优品种引进,规划建设苗木花卉交易大市场,实现绿化苗木、观赏 苗木生产经营区域化、规模化;依托廿里铺、南张等镇(街道)蔬菜产 业基础,进一步增加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设施蔬菜规模;发挥 济宁市原种猪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畜禽生产区域化布局,着力 打造奶牛、生猪、家禽生产集中区,建 设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增加农民的经营 性收入。加快产业延伸融合,推动农业“接二 连三”。培植壮大农产品 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 成“区超对接 ”,实现超市“ 直购”、农产品直供,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 3 业化经营带来的收益。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 训、就业服务和权益保护,有序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增强小城镇的吸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推动 农民向城镇集聚,加快农民变市民,更大力度地通过转移农民、实现 富裕农民。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通过开展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 营、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深化集体经济产权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渠 道,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各项直接补贴。增加农民 的保障性收入。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新农保、新农合、被征地农民基本 生活保障等制度,完善农村保障体系,提高农民保障水平,有效增加 农民收入。抓好农民负担监管,严防农民负担反弹。 (二)实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 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 为契机,顺应城乡统筹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 研究制定和全面启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建 成现代新型的农田水利、饮水安全、防洪抗旱、水源地保护、水系生态 保护等五大体系。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排灌站更新改造,搞好井 站配套,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 喷灌、滴灌和射频卡控制等技术。 抓好排灌站更新改造,搞好井站配套,建设一批标准灌区。突出天宝 寺洼、于白洼等传统大洼治理,达到水电路、沟路渠相配套,确保旱能 浇、涝能排;突出农业综合开发,探索创新市场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 管护机制,加强新老项目区的管理维护,确保发挥效益。突出南北跃 4 进沟、幸福沟、泥沟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全面提高抗灾能力,达到 20 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制定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建立社会化与专业 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队伍,建强区镇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积极推 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 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强化全社会节约用水 意识,科学调配各类用水,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不断优化用水结构,充 分发挥水资源效益。 (三)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程。以淮河流域治污迎查和 “创城夺杯”活动为契机,强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健全 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问 题。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按照“条块结合、规范有序、监督有力、 权责清晰、事费一致” 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管理体系,建立 统 一领导、专业队伍与基层组织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开展综合执法队伍 派驻镇(街)试点工作,推动综合执法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根据村庄 大小、人口多少配齐村居专职保洁人员,建齐配全垃圾储运设施。推 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和“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 处理”的保 洁模式,实现城乡垃圾日产日清。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提高农村道路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标准,集中清理 “三大堆” ,搞好农村污水处理,抓好秸秆综合利用, 净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 强路域环境治理。全面清理建筑材料、乱倒垃圾和其它堆积物,清除 沿线违法砂(石)建材、煤场、废旧回收等经营场所。宣传普及环卫知 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强环卫意识,切实提高文明素质,积极 5 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林业六大工程, 全民发动植树造林,新建完善农田林网,建设一批生态农业观光区。 实施养殖业“退村进区 ”工程,推广生 态环保健康养殖技术,依托规模 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实现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无害 化处理。 (四)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围绕“三年大建设,三 年大变样”的 总体目标 ,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促互动,政 府主导、村为主体,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先建后拆方式,因情制宜, 分类实施。突出抓好城中城郊村、镇街驻地村、园中村、经济强村、压 煤搬迁村等重点,鼓励具备迁建条件的村庄先行启动,发挥示范带动 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村庄变社区、农民变 居民,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集约经营集中,逐步 实现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现代化。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配套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切实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创新社区管理手段,加强社区党组织、 居民自治组织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法制化、精细化、科技化、 人性化管理,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创造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社区环 境。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五)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科学制定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围 绕“通路、通电、通水、通气、通信息网 络”,扩面提标,完善功能。建立 长效管护和运行机制。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体系,巩固行 6 政村通油路成果,加快推进老油路改造升级,推动由“ 村村通”向“网络 化”、 “村内通” 延伸。 坚持建管并重, 强化养护 管理。配齐日常养护人员 和道路维修队伍,加大养护投入,提高城乡道路优良率。巩固扩大农 村电网改造成果,加快实施改造升级,完善一批供电设施,建成一批 标准用电村。推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和 12316“三农 ”服务热线 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建立和完善 农村信息网络, 整合信息资源,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六)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贯彻落实中央两办关于进一步加 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大力弘扬“崇仁尚诚、开 放包容、强毅力行、 负重奋争”的任城精神, 广泛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 建活动,着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加快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 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集市创建和“城乡文明结对共建” 活动,继续 抓好文明小康村建设,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全面提升文化阵地建设水 平。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扎实开展 “文明新风户”等创评活动。大力推 进文明社区创建,制订关于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实施方案和考 核体系,加强社区精神文明软硬件建设,经常性开展内涵丰富、形式 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努力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生态 环境优美、社区秩序井然、服务设施完备、文化生活丰富、道德风尚良 好、群众生活安逸的现代文明社区。 三、资金保障 建立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投入保障制度,适应农村基础设施 7 “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大提升”要求,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 业生产经营单位投入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 元化投入机制。 (一)增加财政投入。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三农” 投入“三个重点、三个确 保”的要求,区财政加大对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的投入。从今年起, 每年从新增地方财政收入中列支 6以上用于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 设,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 15%用于农田水利建 设。水利的各项规费 全部用于水利建设与管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 投入农村重点工程。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 变、集中投入、统一拨付、 各记其功”的原 则,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捆绑 使用,集中用于农村重点 工程建设。设立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专项资金,采取“ 项目配套、先 干后补、以奖代补” 等形式,对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 设进行奖补。各镇 (街)要相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专项资金, 保障工程建设投入需求。 (二)用足用好上级强农惠农政策。抓住中央和省市加大基础设施特别 是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的重大机遇,认真组织实施好中央和省市下达的 计划项目,做好涉农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争更多的中央和省市涉农建 设项目在我区实施。 (三)广泛吸引金融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金融产 品和金融服务,积极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合 作社等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信用体系,健全 农村信贷担保抵押融资机制;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支柱和骨干作用,抓 8 住政策性银行优先支持水利建设,重点支持农村土地治理、新型社区 建设、流通体系建设,适度支持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机遇,落实金融 支农优惠政策,增加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风险补偿和奖励,积极引 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的信贷投入。鼓励引导各类 企业参与农村六大重点工程,支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鼓励支持 社会资本投资经营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一事一议办法,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的原则,加大村级公益事业 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按照不低于筹资筹劳总额 的 50%给予财政奖补。 四、组织保障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成立区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 组,下设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农村环境综合 整治和生态建设工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基础 设施提升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六个推进组和综合协调、宣传 报道、考核三个工作组,从区直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门班子,具 体负责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的组织推进、综合协调、宣传报道和考 核奖惩。 (二)选树典型,包保推进。按照好、中、差三种类型,选择 40 个村作 为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的示范先导村,确定 60 个重点项目,集中 9 推进、率先突破。建立区、部门领导联系点制度,实行包办责任制,各 负责同志要铺下身子,真抓实干,积极协调解决工程推进中的重要问 题。镇(街)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抽 调专人具体抓。结合新农村建设帮扶和城乡联建创五好活动,全力推 进六大工程建设。 (三)创新形式,加强调度。加强对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的督导调度, 通过专题会议、现场观摩等方式,强力推进工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