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复习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复习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复习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复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概述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反过来它们又 在实践的过程中, 。印证、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突出三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 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命 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理解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 同时,又通过各国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自身。 课标要求 (1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 )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读教材,理结构 第 18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条件: (1 )社会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 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 )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 亚纺织工人起义)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3 )思想基础: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代表人物:法 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也是其思想来源) 2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 )发表:1847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由正义者同盟改组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同纲领, 即共产党宣言 ,于 1848 年初发表。 (2 )主要内容:阐明规律: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提出作用: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揭示使命: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号召联合: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 )意义: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 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 (二) 巴黎公社 1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的腐朽统治。 2过程:1871 年 3 月 18 日,国民自卫军打败偷袭的临时政府军队;临时政府仓皇逃 往凡尔赛,国民自卫军占领了巴黎市政厅,取得了革命的胜利。3 月 28 日巴黎公社宣告成 立。 3公社的革命措施: (1 )政权建设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取消旧军队、旧 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队,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规定公职人员由民选产生,人民有权监 督和罢免。其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2 )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的权利,实行八 小时工作制等。 3、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4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 没有同外省取得联系,更没能发动广大农民; 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向上发展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根本原因) 。 2)客观原因:临时政府得到法兰西银行的支持; 临时政府得到普鲁士军队的支持; 5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 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 富。 第 19 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 历史条件: 1 客观条件: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发展远远 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由于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 强,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 薄弱的环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 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 主观条件: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 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的贫苦 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二 革命进程: 1 二月革命: 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用: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 ;工兵代表 苏维埃(监督性的) 2 四月提纲: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领袖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提出了从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希望以和平 方式取得政权。 3 “七月事件”: :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表明革命和平发展不可能 4 十月革命: (1 ) 1917 年 11 月 6 日,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发动起义, (2 ) 7 日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取得胜利。 (3 )同时全俄工人代表苏维埃二大在彼得格勒召开, 大会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正式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 生。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十月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三 十月革命的意义 (1 )十月革命是人类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 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2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 阶级 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 )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 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概括:二月革命掘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研教材,勿混淆 易错点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 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 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 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3、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 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不是新中国的成立,而是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新中国的“过渡时期”不是从 1953 年开始的,而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止于三大改造的完 成。 5、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不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是 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当堂练,查漏洞 一2013 高考试题(精选) (2013 江苏单科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 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 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C 二2012 高考试题(精选) (2012 全国大纲卷21)1917 年 4 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 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 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答案】A (2012 江苏单科16)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 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 革命。 ”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B (2012 海南单科卷20)1917 年 7 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 失惨重。同年 9 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 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 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B (2012 上海单科卷21)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 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答案】B 三2011 高考试题(精选) (2011 全国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