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人类历史以来的两个最伟大_第1页
孔子在人类历史以来的两个最伟大_第2页
孔子在人类历史以来的两个最伟大_第3页
孔子在人类历史以来的两个最伟大_第4页
孔子在人类历史以来的两个最伟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在人类历史以来的两个最伟大 把孔子放在整个世界的背景下考察,人类文化史以来,孔子创造了两个最伟大,第一个是 最伟大的文化承传者,第二个是最伟大的伦理思想家。 文化承传作了两方面的工作,收集、整理、鉴别、研究、删定、选编“六经”是其一。 “六经”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周游列国之后, 感慨道:自己既不能“博施济众”以立德,又不能克敌拔城以立功,那就著书立说来立言 吧。他自叹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者也!” (太史公自序)于是选编古代文献,这就是孔子古今流誉删修“六经”的千古宏业!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孔子这个丰功伟绩做了如下记载: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 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 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 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 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 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 我于易则彬彬矣。” 舒大刚先生考证认为: 孔子对六经用功深浅不一,对诗、书是删订,对礼乐是修起,对易 是赞颂,对春秋是修撰。删,即删除杂芜,选录精华;订,即订正讹误,编次顺序。 对这一工作,司马迁称之为“论次”和“修起”。史记儒林列传:“孔子闵(悯) 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孔子对诗、 书、礼、乐的删订与修起,大致始于中年时期,而成于返鲁之后。史 记孔子世家说:“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 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当时, 孔子方 40 多岁。孔子 68 岁自卫国回来,又继续完成修订之业,他尝自谓:“吾自卫返鲁, 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史记又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 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 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相传中国上古时期遗留下的文诰有三千余 篇,孔子选取其中唐虞至秦穆公时的文献数十篇,加以排列整理,这就是书,又称 书经或尚书。诗也如此,据传孔子从三千多首古诗中,删重去复,去粗取精, 得 305 篇,内容涉及殷周始王和周幽王、厉王时事,称“诗三百”,孔子都配乐弦歌,重 加整比。礼,古时礼节繁缛,不相统一,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 今传礼仪远没有这样多,可能其间也有孔子选编删取工作。乐,是声响材料,其文本今已 不传,孔子订乐的具体工作不详,但从他“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的自白,已足可证明 孔子正乐实有其事。 孔子对易的钻研大致伴着他认识史上“50 而知天命”的进程开始,随着“60 而耳顺, 70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加深的。孔子自谓:“加我数年,50 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述而)易兼三才,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学易可以知 晓这些形形色色的道,掌握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进入“知天命”的境界。汉书 曰:“(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1973 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系辞 曰:“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足以证明孔子与周易曾发生过千 丝万缕的联系。孔子对易的贡献在于“赞”。赞,助也。易本卜筮之书,但其中 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孔子赞之,即赞助圣贤阐发易经中的哲理。孔子赞易之迹,当时 或付之口说,或书之简端,后来弟子集腋成裘,遂组合成十篇解易的文字,合称易 传或“十翼”。易传中难免不有孔子之前的旧说和孔子之后的新说搀杂其间,但其主要 的内容当属于孔子。因而史记明云“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象、 说卦、文言”;汉书亦称“孔氏为之象、象、系辞、文言、 序卦之属十篇”。直接将易传的著作权归诸孔子。 对于春秋则是修撰。在齐田氏弑君那年春天(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 年),鲁哀 公西狩获麟。麟为仁兽,有道乃见。但当时“天下无道久矣”!麟何以出现呢?于是乎悲 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吾道穷矣!”,“莫我知夫!”(史 记孔子世家)更加加深了他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于是想把自己的政治理想系统地表 达出来,遂据鲁史记春秋,根据自己的是非标准,“笔则笔之,削则削之”,以褒贬 历史的方法来隐微地托古见意。上自隐公,下迄哀公,凡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是鲁国 的近代史和当代史。用人们记忆犹新的历史进行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大概是中国人的独创, 而首创者则是孔夫子。 “六经”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文学艺术方面、礼仪方面、音乐方面、社会历史地理方 面、哲学方面。孔子对“六经”的汇集整理是古代中国文化积淀的一次大规模清仓入库, 对于保护文化、抢救文化、继承传播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孔子汇 集的这些文化是“非物质文化”。远在数千年前,孔子就有这样高远的认识和伟大的行动, 无疑使今人感到汗颜。历史上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优秀文化已经失传,就是后人没有较好 地继承孔子的精神和美德。孔子收集、汇编、修撰的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在世界历史以来, 中外的学者没有哪个有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大。世界历史上的几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华文化 没有中断,与孔子的贡献不无关系。 传播文化是其二。文化如果没有人进行传播的工作,那么,文化就会长期沉睡在那里,实 际上就是死文化。这样的文化没有意义。应该让优秀的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与实践中放射 出活力与光彩。孔子在这方面淌下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很多的。他周游列国,也是传播文化 的活动。特别是他开办学校,所教的学生成百上千,留下“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美丽 佳话。史记里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 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他的如此众多的学生又形成文化传播的大大小小的支流, 一代一代广泛地流传,润泽华夏大地。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许 多教育的经验。史记中记载:“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 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弗复也。”这些教育经验绝大多数都极富有永恒的真理性,因而对后世影响很大。对人们 科学的教育学生有重要指导意义。 孔子所做的工作一为承接,二为传播,所以说,孔子是最伟大的文化承传者。 孔子的第二个伟大是创建伦理人格学。 哲学首先的问题是解决人的问题。人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人类社 会实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孔子对人的研究不是集中在人的生命科学方面,而是集中在人 的社会学方面。古今中外的学者认识人的概念都是站在生物学或自然科学的角度,而独有 孔子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他规定人性修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亲和”,用现代的 话叫“亲爱友好”。修养到了这个境界的人就叫“仁”人。当然,“亲和”只是人格发展 和建设的纲领,其具体发展、建设还有很多要求,由于我在把孔学作为特殊宗教向世界 传播、谈文化的孔子和文化的孔子等文章中有较多的论述,在此不赘述。 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的发展和建设是第一位的,其它发展建设是第二位的。这个逻辑顺 序,当代主流哲学并没有清醒的认识。用物质主义压制精神力量,将人的发展和建设置于 经济建设之下。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这些年,中国社会腐败成风,诚信、道德危机深重。 与人们在哲学上的处于迷雾之中大有关系。 孔子的哲学思想比较丰富,但最主要的就是讲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抓住了社会发展的纲 领,抓住了一切文化建设的纲领。其系统性和完备性,在世界思想史上,也没有哪个超越 了他。因此完全可以说,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伦理家。 孔子这两个伟大是事实,谁也否定不了。韩愈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话正 好适合那些全面否定孔子的人。 全面否定孔子的人大概有四类。要么是说些违背良心的话,他们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故 意色厉内荏的样子,向众人景仰的圣人倾泼污秽,哗众取宠,欺世盗名;要么是人格上的 “佝偻”病患者。他们心里想对某种政治表示出自己的意见,但由于没有勇气,不敢直接 向政治权力提出意见,于是采取迂回战术,批判孔子以达到批判某种权力运行机制的目的。 为了打鬼,借助钟魁。不少中国知识分子都有这个毛病。这实际上是知识分子的人格软骨 症。儒家人格精神的核心是为人刚正、中正、正直,你对政治有意见,痛痛快快直接表现 出来方为英雄,拿儒家作替罪羊是狗熊。否定儒家的人说儒家虚伪,实际上是自己虚伪; 要么是某些西方人的文化间谍或就是某些西方人在直接否定孔子。否定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文化,无异于打断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这个用心非常阴险毒辣。文化安全也有深层次的。 从文化上瓦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这是国际政治斗争最高明的搏弈手段之一。许多人或 许认识不到这一点。否定孔子的还有一种人,这种人文化素质很低,对孔子非常陌生,跟 着人家瞎起哄,象苍蝇逐臭一样。 第一类人最可恶,第二类人最可悲,第三类人最可怕,第四类最可哀。 全面否定儒家的人,你自己对对号吧,属于哪一种。 美国大百科全书曾这样评价说:“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圣贤和伟大的哲学家。用不着丝毫神 化或把他抬高到神奇的地位,事实上孔子的学说已发挥了这种造型影响,以至于要把中国 人的生活之道用一个词概括起来的话,那么这个词就是孔夫子主义(或儒家化的东 西)。”这段话如实地反映了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司马迁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 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