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场、工厂和公司_第1页
工场、工厂和公司_第2页
工场、工厂和公司_第3页
工场、工厂和公司_第4页
工场、工厂和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分工视角的商业组织 形式的演化历史 工场、工厂和公司 公司治理 郭璨 2014-12-4 基于分工视角的商业组织形式的演化历史 1 基于分工视角的商业组织形式的演化历史 当下公司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 公司左右着市场经济运行的今天,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 公司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公司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 的社会文化;公司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建设。但同时,公司也放大 了人类的贪欲,带来了权利的失衡和贫富悬殊。公司是什么?公司从哪 里来?公司与市场经济究竟有什么关系?是功,是过,公司如何改变了 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人类天生就是生意人,正如亚当斯密所说:交易可能是人的本性之 一,它的历史可能和语言一样古老:从两河流域的神庙银行,到古埃及 的奴隶制工场;从丝绸之路上栉风沐雨的阿拉伯商队,到北欧繁忙的行 会、作坊;从中国明清时期兴盛的商帮,到欧洲近代的各种商业同盟, 几千年来,世界上有过各种各样的商业组织。在这里,我们从斯密的经 济学视角,采用 分工协作和权利分配两条主线,探究工场、工场和公司 的发展进程。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 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其特点是工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 协作为基础,在手工工场主雇佣下进行生产。早在 1416 世纪中叶,西 方的工场手工业已在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以及尼德兰、法兰西、德意志 和英格兰各地萌芽和成长,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封建社会内部 产生。16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海外贸易的扩大和毛纺织业的发展,手工 工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工场手工业从其起源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集中的手工工场。其中有些是不同工种的手工业工人被一个工场主所控 制;也有的是同工种的许多手工业者(如制针业者)在同一工场为同一 资本家所雇用,各人按工序分担一种工作,制造产品。这也是分工基础 上的协作。另一种是分散的手工工场,手工业工人接受包买商人的订货 在自己家里劳动,而这些手工业工人则支配“家内工业 ”。随着工场手工业 的发展,产生了手工业行会与手工场主的矛盾。14 世纪中叶16 世纪中 叶,英国城市各种手工业行会反对城乡商人雇主的斗争持续了约 200 年 之久,结果商人雇主取得了胜利。英国 1555 年关于织工的立法,实际上 有利于城市商人雇主向工业资本家转变;1575 年的立法则使农村呢绒商 可以自由发展。16 世纪中叶以后,集中的手工业遍及采矿、冶金、玻璃 制造等部门。无论分散的或集中的工场手工业,都可以减少工人的必要 劳动时间,扩大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资本家得以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同时,工场手工业提高了劳动效率,完善了劳动工具,在物质、技术上 为产业革命准备了条件。在手工工场里,手工业者有能力决定自己是否 生产、生产多少,这完全取决于他的效用函数,可以不受其他任何人的 影响和干预。 工场已经有了初级分工,但是,这一十分重要的分工不会凭空发生, 它只能在资本预先积累起来才有可能出现。在对积累的追逐中,需要雇 佣更多的工人,而为了要雇佣工人,他便将工人工资抬高至“自然”价 格之上,在成本控制动机的激励下,逐渐转为对机器动力的渴求。 基于分工视角的商业组织形式的演化历史 3 工厂,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 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场所。1819 世纪,经过工业革命,机 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凭借机器化大生产,最终战胜封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确 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最初的工厂(例如在 1771 年建于英国殖民地的工 厂)并没有大型的自动化机器。那时的工厂纯粹是让一大群从事手工业( 如 纺织业) 的工人聚集起来,一起进行生产。这种做法令工序易于管理,而 原料也能更有效地分配。1840 年前后,英国蒸汽机 和自动织布机等机械 发明后,开始出现以机器生产的工厂。机械和可替换的零件使生产较有 效率和减少废物。美国福特公司创在 20 世纪初创立了 量产模式(生产流 水线),使工厂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每组工人 只负责某产品生产的一项工序,它大大地减低了生产成本,且为后来的 消费时代奠下了基础。踏入 20 世纪中后期,两项新的技术为工厂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出路。它们都在日本首先发扬光大起来:一是利用统计原理 及方法来进行产品的品质管理,该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成本效率以 及产品的质量。另一项是机器人的广泛使用,电脑控制的机械能快捷且 准确地执行一些简单的工序,有效减低人为错误带来的影响。在工厂里, 劳动者收获劳动带来的收入,土地所有者收取地租,投资人分享利润。 各个利益相关者按照自己所投入的资源的重要性决定工厂的权利分配, 以及工厂利益的配给状况。 其实,工厂与公司的历史并没有鲜明的时间的先后关系,它们之间 的差异更多的体现在法律概念和组织形式方面。现在普遍认为,世界上 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是成立于 1602 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其背后是数家 工厂以及发达的贸易支撑。就法律概念而言:公司是按法律程序建立起 来的企业组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企业法人, 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 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 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负债承担责任。公司的典型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与 经营权分离。公司股东推举一些人作为董事,组成董事会以代表股东利 益,董事会成员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决定 公司重大事项,日常经营授权经理进行管理。 在古罗马时期,公司就已经有雏形了。近代公司存在于 15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下半叶,也就是封建制度逐步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 15 世纪末,随着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商 业贸易空前繁荣,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英法等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 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生长,各国相继进入资本的原始积累阶 段。继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又进行了“产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 业,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和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 物质基础。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迅速 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现代公司始于 19 世纪末,也就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的过渡 时期。这一时期,有两个因素强烈刺激了欧美各国在公司规模和数量上 基于分工视角的商业组织形式的演化历史 5 的急剧发展。一是科学技术新发现和新发明在工业上的应用发展;二是 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公司组织以其筹资和联合的优势,在资本集中和加 速垄断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杠杆作用,与此同时,公司自身也获 得了迅猛发展。正如列宁指出的:“19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是自由竞 争达到顶点的最高阶段。”企业为在竞争中取胜,也纷纷采取股份公司形 式,以扩大其规模和实力。特别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爆发的五次经济危机,激发了竞争,带来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 猛烈、规模巨大的企业兼并与合并浪潮,使工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得到 了巨大的发展。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作为实现生产和资本集中的有 力工具,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 入垄断阶段,以股份公司、特别是大公司之间的各种联合为特征的垄断 组织,如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大量出现,迅速遍及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各主要工业部门,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同时跨国公司 大量出现。基于上述原因,股份公司得到了普遍发展,不仅数量激增, 而且公司分布范围也大大扩展,规模日益扩大。 公司的发展史表明,公司并非一开始就在所有产业部门全面展开的。 从公司的发展进程看,它在部门和产业的扩展有个客观的历史顺序,即 公司最初起源于海上贸易(16 世纪以前),接着扩展至交通运输业和金 融业(1718 世纪),最后,公司大量地、普遍地出现在制造业部门 (19 世纪下半叶之后)。股份公司发展的这种顺序表明,在社会化大生 产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往往是从第三产业,即贸易 (特别是对外贸易)和金融业的发展开始。百业兴办,投资为先。外贸 和金融是解决资金积累的两大工具,经济起飞从这里开始是合乎经济发 展规律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晚于贸易的发展,又先于制造业的发展, 因为制造业的产品及其所需生产要素广泛而大量的流通,依赖于交通运 输业的先行发展。股份公司发展的这种顺序性还表明,证券市场是资源 合理配置的一种有力机制,它能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自动地、有 条不紊地把社会上的有限资源按照先后顺序和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产业 部门。 无论是工场、工厂还是公司,分工都是重要的特征,分工可以提高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力的最大的提高以及生产中技能、熟练程度和 判断力的进一步完善看来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还明确指出“分工的 程度必然总是要受到交换能力的大小,换句话说,要受到市场大小的限 制。”劳动分工使资财成为必不可少的东西。只有在预先积累的资财越 来越多时,劳动分工才能越来越细。同等数量的工人所能加工的原始数 量随着分工的愈来愈细而越来越大,更由于工人操作的逐渐简化,于是 为简化这类操作的各种新机器也就应运而生。随着劳动分工的推进,为 了给予同等数目的工人以经常的工作,预先积累相应数量的食品,生活 必需品也势在必行。积累资财,能使同量的劳动生产更多的东西。资财 的积累是发展生产的必备条件,它和分工是相互促进的。 分工为什么会有这种作用呢?深度阅读斯密的国富论,可以得 到这样的答案:首先,从当时的主要生产形式手工工场的特点出发,总 基于分工视角的商业组织形式的演化历史 7 结了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和专业化而增 进;分工可免除工人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费的时间;分工使操 作简单化,可促进机械发明。 其二,考察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指 出文明国家的一切工业品,从生产原料、制造工具到加工成品、运输出 卖,都是由各行各业分工协作而成。这种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使劳 动生产力提高,产量增加,各生产者之间通过交换,互相供给需要,使 社会各部分联成一个协作的整体。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