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和谐社区报告会上的发言(定)_第1页
全国和谐社区报告会上的发言(定)_第2页
全国和谐社区报告会上的发言(定)_第3页
全国和谐社区报告会上的发言(定)_第4页
全国和谐社区报告会上的发言(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举服务大旗 走特色之路 不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水平 在樊城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在这冬日高照的美好时刻,樊城区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我们 红光社区也迎来了大喜的日子。前不久国家民政部在苏州召开的 全国和谐社区颁奖大会上,我们红光社区被授予了“全国和谐社 区”光荣称号。喜讯传来,我们社区上下一片欢腾,居民群众载 歌载舞。我们沉浸在欢歌笑语中,我们流出了喜悦的泪水。这项 殊荣来之不易,也更是无比珍贵。它既是我们红光社区的荣耀, 也是樊城区乃至襄樊市的骄傲。此项荣誉的取得,也是市、区相 关部门、辖区单位、屏襄门办事处及兄弟社区大力支持、配合的 结果,更是市民政局和区委、区政府领导亲切指导、悉心关怀的 结果。 在此,我代表红光社区居委会党委,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 我们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市、区领导以及兄弟社区的领导和同志们 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全国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我们感慨万千,心里有很多话 要说,千言万语也无以言表。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追溯过去, 我们在做好社区服务的道路上走得并不顺利。服务滞后一度让我 们红光不“红” ,红光 “失色” 。居民群众感觉有“五难”: 一是行路难。我们社区位于樊城区市中心,辖区有单位 27 个、居民小区 5 个,面积 1.5 平方公里,居民一万多人。辖区内 人流量大,流动人口多,加之属老城区,基础设施差,社区道路 狭窄,一遇雨雪天就泥泞难行。 二是排水难。由于社区排水设施老化,原先社区内的垃圾堆 长时间无人清运, “晴天苍蝇飞,雨天污水流” 。许多巷子的下水 道堵塞,晴天异味熏人,雨天积水不能排走。 三是平安难。社区原来黑灯瞎火的巷子里时常发生抢夺、抢 劫案件,社区居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四是办事难。我们社区 2004 年以前一直在大庆东路原元件 厂内办公,因招商引资房屋扩建,原办公楼拆除,后来居委会办 公又搬入红光饭店五楼,因楼层过高,居民到社区办事不方便, 特别是年老体弱的老人更是叫苦不迭。居民群众反映来社区办事, “看不到牌,摸不到地,找不到门” 。 五是沟通难。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之间不能正常沟通,当时居 民中流行的话是:“你说你的,我搞我的” , “干部事情大如天, 百姓办事等半年” 。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关系错位,日常服务不能 很好开展,居民也不愿配合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老百姓心中的怨 气越积越多,居委会工作越来越难做改变红光社区落后面貌 成了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共同的心愿和强烈的要求。 痛定思痛,我们新一届党委一班人坐下来认真思考,仔细研 究和分析了社区的现状及原因,拿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并到 武汉、宜昌等地学习考察,到我们身边的典型去观摩取经,然后 根据我们社区实际,在社区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质量 上下功夫。通过 23 年的努力,社区面貌有了根本改观,服 务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和新的飞跃。 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突出“三化” ,实现由“五难”到 “三亮”的新跨越。 一是路灯“亮化”让小巷亮堂起来。我们社区小街小巷有 30 多个,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安装路灯,晚上居民群众不敢行走,有 些路段被附近的群众称为“鬼路” 。2008 年以来,我们多次找市 路灯管理处汇报和协调,在路灯管理处的支持下,分批为回收道 子等背街小巷安装了 67 盏路灯, “黑路”变成了“亮巷” 。同时 在各居民小区关键部位、复杂路段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 8 个。 二是管网“粗化”让小巷干净整洁起来。旭东巷等老居民区, 排水系统老化,管网狭窄,一遇下雨天道路、居民家到处是污水, 好几户老房子被水浸泡倒塌。从 2007 年开始,我们自筹资金 40 多万元,陆续对旭东巷等老居民区的下水管道进行了加粗和改造, 彻底解决了排水不畅问题。为了省钱,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我们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节假日不休息,义务奋战在排水改造现场, 和施工人员一样开挖地沟、搬抬管件,手磨破了,脸晒黑了,人 累病了,但没人叫苦,更没人退缩。 三是路面“硬化”扩建让道路畅通起来。几年来我们社区先 后投资 70 多万元,对社区小街小巷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原来 泥泞小路变成了水泥大道,路两边也栽上了树木和花草。我们社 区的唐家台巷,因为投资大,社区一直没能力改建,是社区的一 块心病。该巷有 700 米长,路面坑洼不平,加之临街单位和居民 乱搭乱建,居民群众出行困难,车辆更是无法进出,群众反映强 烈。为解决唐家台巷的改造问题,我们多次找市、区建设部门反 映和呼吁,因该路段未纳入城市道路建设总体规划,问题一直未 能落实。今年初,我独闯市领导办公室,直言社区行路难的困难, 请求领导解决。市领导对我工作的执着和对居民群众的爱心、热 心所感动,特批示市建设部门给予照顾解决。接着我和社区其他 人员一起,又数次向建设部门领导汇报,终于征得了市、区建设 部门的支持。今年“十一”前夕,建设部门对唐家台巷进行的改 造正式启动。 近几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社区共为居民群众办实事 30 多件,社区路平了,灯亮了,气顺了,居民关系也变得和谐了。 居民们都说:“孟书记带着一班娘子军干了一件件大事情,给咱 老百姓解决了大问题。 ” 二、在阵地建设上,突出 “两高” (高标准、高起点) ,实 现了由“找不到门,摸不到地”到“一门式办公,一站式服务” 的新跨越” 。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硬件建设是社区服务的基本前提, 也是实现社区服务常态化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手段。为了给居民提 供一个优美便利的办事环境,我们科学谋划社区发展,高起点定 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社区自筹、建筑方垫资等渠道,投资 300 多万元,新建了一栋 2400 多平方米的三层办公楼,设立了高 效便捷的“一校” ( 市民学校) 、 “两厅” (一站式服务大厅、 民情维权及议事厅) 、 “三站” (劳动保障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 站、好姐妹家政服务站) 、 “五室” (社区电教室、党员活动室、 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警务室) ,并建造了设施一流的多功 能大会议室,有效地解决了社区阵地建设薄弱的问题。目前社区 阵地建设走在市、区前列。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一站式服务让 居民感受到明显的变化,享受到了便捷优质服务的无限温馨。 2008 年底,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处刘勇处长来社区视察时感 慨的说:“一个小小的基层社区做的这么好,了不起,真是了不 起!” 三、在为民服务上突出居民的所想、所需、所求,实现了由 “门难进、事难办”到“打造 24 小时不下班社区居委会”的新 跨越。 一是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便捷服务,打造 “15 分钟社区便民服务圈” ,着力建设不下班社区居委会。为了 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效率,拓宽社区服务渠道,我带领社区一班 人,建立了居民服务中心,开设了社区党建、志愿服务、妇联计 生、城管卫生、慈善募捐、民政优抚、劳动保障、信访接待、权 益保护、治安调解、社区警务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窗口, 实行“一站式”公开服务,全程式跟踪督办解决。同时,编印了 4000 多份便民手册,将社区概况、服务指南、服务代理工作流程、 志愿服务信息、服务联系单位等情况发放每个居民手中,便于居 民随时了解咨询,在第一时间找到要找的人,办成能办的事。居 民原来办事要爬 5 层楼,现在在一楼的大厅里就能全部办好。真 正达到了“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把事办成” 。 为进一步方便居民有事及时反映,及时答疑,我们社区筹资 3 万多元,设立了“红光社区服务网站” ,把服务项目、服务程序 等在网上公开,固定专门人员,24 小时接受网上咨询、答疑和投 诉,随时在网上办理有关服务事项。自网站开通以来,网站点击 率持续上升,共网上办理事项 90 余人次,咨询、答疑 260 余人 次,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特别是外出务工的人员。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区志愿者队伍。社区服务范围广,涉及事 项多,仅靠“专业化”干部队伍已不能满足居民各方需求。为此, 我们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建立 了 14 支社区自愿者服务队伍,义务宣传员、巡逻员、信息员、 陪护员、值勤员、卫生员、维修员、咨询员等“八大员”参与人 数达 160 多人,居民有需求随时可以就地就近找志愿者帮助,基 本做到了随时有事随时反映,15 分钟解决到位。近几年来,社区 先后为居民提供咨询70 人(次) ,办实事0 多件。特别是 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组成的文艺宣传队,经常在社区大街小 巷为居民群众义务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并多次代表屏襄门办事 处和樊城区参加全市的庆典和演出活动。 三是推行个性化社区服务,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做居民群众 贴心人。 “拥有一方热土,奉献一片爱心” ,这是我们全体社区工 作者共同的心愿。社区服务对象涵盖广泛,为了提高社区服务的 满意度,我们着眼于不同群体不同的生活需求,强化工作创新, 有针对性地推行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社区居民享受满意服务的 过程中,对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 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青山无言水 无声,危难之处见精神” 。为了更好的解决困难弱势群体的各种 困难,社区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通过低保救助、就业培训、 社会帮扶等多种方式开展服务。对暂住人口子女入学难、看病难 等问题,及时与辖区单位联系,方便其子女就近就地入学,解决 其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让其享受到社区居民的同等待遇,做社区 的主人。对下岗妇女就业难问题,在市、区妇联的支持下,成立 了好姐妹家政服务站,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咨询、岗位中介、 劳务输出等服务,主动搭建下岗失业妇女培训转移平台,促进妇 女再就业。家政服务站开业来,已培训襄樊市、区下岗失业妇女 850 人次,推荐上岗 520 人次,其中有 150 人次被成功推荐到沿 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对居民生活困难问题,开办了慈善爱心超 市,免费为困难群众发放了价值 2.3 万余元的粮油等生活必需品。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子女健康成长 是社区每个居民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社区针对辖区青少年玩无场所,学无地方的情况,专门建立了 80 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每个 星期接待青少年 30 余人次;请专家对 3 名心理不健康的儿童进 行了心理矫正。同时,投资 40 万元新建了一栋 150 平方米的两 层小楼,设立社区“绿色网吧” ,购置电脑 70 余台,对上网软件 进行改造,杜绝黄色和恐怖暴力内容,由社区退休老党员管理, 方便青少年上网学习,深受青少年和家长的好评。 关心老年人生活,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莫道桑榆晚, 微霞尚满天” 。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关心老年人生活、帮助老 年人解决困难,让老年人发挥余热,已成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 任务。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社区将 180 平方米的 办公用房改造为老年大学,开设书法、绘画、园艺等课程,满足 老年人不同的生活情趣。目前已有 60 多名老年人参加了学习。 社区老年大学现以成为市级示范学校。同时,为进一步帮助老年 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我们建立了社区三老义务服务队,对空巢 老人、丧偶老人和离异老人上门聊天,交心谈心,帮助其解决日 常困难,让其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推行了以“进千家门、 认千家人、想千家事、解千家难”为内容的“社区服务千家行” 活动。社区采取干部上门入户,了解每个家庭情况,并对每户居 民、弱势群体、困难居民及困难党员建档立卡,做到情况清,底 子明。同时发动社区党员和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目前社区 17 名党员分别与社区内 32 名残疾人、7 名困难党员、15 户困难家 庭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了多项扶贫帮困活动。 几年来,因我们工作扎实细致,我们社区未发生一起越级和 集体上访事件,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 四是热爱公益事业,奉献无私爱心,和困难群众结亲交友, 做居民群众的“娘家人”和“知心人” 。 “一滴水虽小,但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从小事做起, 从细微处关心、关怀他人,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信条。我们社区女 性工作者作为母亲,在把自己的爱献给家人的同时,更是把自己 的爱心和温暖献给了社会、献给了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在 2007 年初,我了解到太平店镇中心小学 12 岁的李哲,在一场大火中 父母双亡,小李哲浑身大面积烧伤造成残疾,现无人照顾,我立 即自愿当上了李哲的“妈妈“,用自己博大的母爱去关心、呵护、 帮助他,工作再忙也经常过去看看他,为他购买学习用品,生活 用品,不定期贴补生活费。每个节假日把李哲接到自己家里改善 伙食,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去年的 8 月 26 日,还买了蛋糕和 小李哲一起庆祝他的 12 岁生日。为此,2008 年我荣获了湖北省 “爱心妈妈”光荣称号。 去年 9 月,社区的初中生齐庆因交不起学费,己辍学在外流 浪。齐庆爸爸去世,妈妈改嫁,齐庆和爷爷相依为命,经济上十 分困难。社区得知这些情况后,几个社区“阿姨” ,一边联系学 校,一边为齐庆筹集了学费。往日只有在网吧和游戏机室才能看 见的齐庆,现在已经改邪归正,过上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齐庆说 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现在的一切都是社区阿姨给我的,我 感激她们,尊重她们,将来也一定会报答她们。 ” 四、在服务理念上突出“服务就是文化”理念,实现了由 “服务是需求”到“服务是文化,服务是品牌”的新跨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 王昌龄留下的千古佳句,它真实反映了古代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纯 洁感情和完美品格,显示出了很高的语言技巧和文化品位。现代 社会服务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感动人、感染人的 方式。作家靠作品感动人感染人,教师靠教育来培养人引导人, 社区居委会就是要靠服务来满足人的需求,规范人的行为,感化 人的人格,提升人的品位。原来那种办证收费、走访开会这些社 区服务中的常规动作已经越来越显得单薄生硬,程式化的办公室、 职业性的笑脸越来越不受欢迎。我们倡导“社区服务是文化”理 念,将社区建设和服务融入文化元素,体现以人为本,对社区环 境建设和工作人员服务要求进行了全面改进。从居民进门第一眼 感受开始细致考虑,设计出清晰明亮的指示牌和社区服务内容公 示牌;入眼的地方悬挂充满人情味的宣传标语牌;服务大厅的背 景墙上不再是严肃的办公制度,而是红光社区居委会给居民的温 情承诺;服务人员规范文明用语,倡导轻声服务;宣传橱窗不再 是零乱堆砌,而是主题鲜明,一目了然。现在居民与社区居委会 的关系明显融洽亲近了许多,他们在认同居委会工作之后,又积 极投身到社区公共服务中来,开展邻里互助、门栋关照等活动, 主动为社区分忧,社区服务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过去居民因为 办事才不得不来,如今居民没事也来唠唠嗑、串串门,发表一些 意见、看法,社区成了居民真正的“家” 。 在 2008 年“樊城和谐社区论坛”会上,红旗出版社总编高 度评价了我们“社区服务文化”理念,并殷切希望我们社区能够 把“服务文化”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工作,逐步得到了全体居民和 辖区单位的认可。盲人看不见,但听到我们的脚步声就知道是谁, 老远就喊我们到家里去坐坐;居民碰见我们,亲切地把我们年龄 大的称为“阿姨” ,年轻的称为“丫头” ;在我们治安巡逻、改建 道路、整治环境时,居民群众自发端来了茶水,送来了慰问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