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798的特色餐厅_第1页
开在798的特色餐厅_第2页
开在798的特色餐厅_第3页
开在798的特色餐厅_第4页
开在798的特色餐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 798 艺术区,又称大山子艺术区, (英文简称 DADDashanzi Art District) ,艺术区形 成于 2002 年,前期是 798 工厂,总面积为 60 万平方米,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地区 的一个艺术园区。艺术区的名字是由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的名称沿用而来。在 798 艺 术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798 共识” ,因此,今天,798 也指代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 化概念,以及 LOFT 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简称 798 生活方式或 798 方式。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 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 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 798 艺术区。 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 开在 798 的特色餐厅,美食与艺术的激情碰撞 798 这座废弃的工厂变成中国当代艺术最繁盛的基地,即便我们不懂得艺术,一进大门也 能感受到那种前卫奇特又带点慵懒的气氛。就连在里面吃饭,似乎也不再是果腹那么简单, 每一间餐厅,都是风格独特的艺术品。 沈记菜馆 沈记菜馆在 798 里算一个另类餐厅,因为它的风格非常不现代,非常不 798,走进去 就像走进了民国时期江南的小酒馆。一进门就能感觉到浓浓的人情味。 老板号称从小就在 798 长大的,目睹了这几十年间 798 的变迁,所以不少客人特爱来 找他聊天,他从不说自己是开饭馆的,号称:“我是玩餐饮的。 ”也从不把客人当上帝,他 说:“进门都是朋友。开饭馆也是为了高兴,一年到头只要挣了一块钱,就不算白忙活。 ” 所以客人来了常感觉是在朋友的家里吃饭。老板人缘甚好,所以有不少朋友把好东西存在 店里寄卖,民国的瓷器、名家的书画、上等的好茶,您要来吃饭,不留神还能淘到宝贝。 老板家传了一手做淮扬菜的好手艺,他家有一道非常知名的红烧肉,选用五花肉中最 好的部位,用家传手艺秘制而成,肥而不腻,香糯可口。不少客人大老远地过来吃饭,就 为尝这一道菜。您要来了可千万别错过,不过因为品质严格,每天出品有限,来之前最好 预定一下。 料阁子 厅 重要当代艺术家毛栗子所开,如果你有感触,还可以在墙板留言。著名当代艺术家张小 涛,陈文波,彭禹,孙原,庆庆,白宜洛,苍鑫,付磊,马树青,邢俊勤等工作室汇聚于 此。 料阁子的门不太好找,要经过一段长长的,幽暗的走廊,然后眼前豁然开朗,纯白的 空间,好像美术馆一样干净明亮,要不是中间摆着桌子,客人一定会以为误入了一间画室。 这家店的主人的确也是一位旅法的画家,回国后在 798 开了一个画室,由于夫妇二人 是对食物颇为挑剔的美食家,常常不满意外面的菜肴,于是在家里雇了私人的厨师。来家 里做客的朋友都对他家的菜肴赞不绝口,来享受美食的人越来越多,画室慢慢变成了现在 对外营业的餐厅。 虽然是开了餐厅,但主人依然保持着给自己和朋友做菜的苛刻要求,随时要检验菜单, 对味道稍有不满的菜肴或者调整,或者就要撤掉。为了保持原料的新鲜,菜经常是半斤半 斤地买,可谓精挑细选,绝不因为顾客盈门而放松品质。 料阁子总地来说是一家西餐厅,但是并不限定地区和风味,法餐、俄餐、还有许多私 家菜式,保持着私家厨房的味道,出人意料的是,不同于其他私家菜,价格并不贵,一罐 耗时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的红焖羊肉,也只卖 30 多块钱,与其说是在做生意还不如说是在 招待朋友。 70 年代食堂 名不副实的食堂 老听朋友说起 798 里的一家餐厅,叫“70 年代食堂” 。我以为会像现在只能在电影里 看到的工厂食堂一样,空档的大厅,客人在打饭的窗口前排着队,最好还穿上蓝色的工作 服,手里拿个铝饭盒 找到地方一看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哪里能有这么舒服的食堂?地方不大,很典型 的 798 风格,简约而雅致,椅子也很舒服,让人很想坐在这看看书、发发呆,耗一下午。 而且人家也不叫“70 年代食堂” ,而是七食年代食堂。 “七食”是清代石成金留下的养生格 言。总之,一个字:满拧! 菜做得不错,虽然都是家常菜,但是用料很精良,味道也恰到好处。老板原来是个摄影师, 所以菜端上来视觉效果也很漂亮,一点也不“食堂” ,唯一和食堂能联系上的,就是价格不 贵,而且量够大!便宜又实惠。 老工厂餐厅 在老工厂餐厅体验旧工业时代的味道 老工厂是最早一批入驻 798 的餐厅,也是最能代表 798 风格的地方,装修的时候保留 了老厂房的不少设备,改装成了桌子,上面甚至还留下了上个世纪那个特殊时期的标语。 “十五年超英赶美”之类,在旧工业时代的痕迹上创造出最现代的风尚。 餐厅里还有个小书店 经人介绍才知道,原来这里是 798 里著名的时态空间的一部分,餐厅后面就是一个 1200 平方米高架构活动空间,常常有最现代前卫的艺术展览,走廊旁边还有一个小书店, 买艺术类的书籍。可谓兼顾了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餐厅里也有一个小房间,沙发很舒服, 架子上摆满了书籍,要是有时间,坐在这看看书,喝一下午的咖啡,一定无比惬意。 餐厅后面就是著名的时态空间。 老工厂的菜肴一点也不怀旧,主要是意大利菜,除了有意大利传统的菜肴,比如菠菜芝士 饺子,还有特创的特色老工厂披萨,另外咖啡和鸡尾酒也很受客人欢迎。 At Caf 爱特咖啡 他说这里特色是意大利咖啡,比星巴克强多了。比萨、三明治不错。建筑风格突出厂房原 貌。 天下盐边上有个叫 at cafe 的咖啡馆,这家绝对值得推荐。里面的环境布置的“很对抗”, 正面看很时尚,满腔的洋酒映衬着插着粉红的百合花的大花瓶,还有一吧台的新鲜水果。 艺术家们大多经历过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成名前食不果腹的时期。最常听说的 他们的伙食无非就是馒头,咸菜,稀饭。多年后的今天,也许是被那段日子吓怕了,他们 中的许多人在功成名就之后,纷纷开起了餐厅万一哪天艺术搞不下去了,至少肚子不 会遭殃。 At Caf 的老板是大名鼎鼎的当代艺术风云人物黄锐。黄锐,北京人,是 1979 年“星 星美展”的发起者之一。 “星星美展”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端,是中国当代艺术家 独立性的象征。他的作品通常会利用中国现代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政治标语口号、文献和 二锅头酒等日常元素,用这些具有年代特征的符号表现当今社会虚幻的一面。他的艺术作 品涉及装置、行为、概念、摄影等艺术形式。 由他创立的“798 艺术工厂心脏”的 At Caf 可以说他的作品的一个变相的实体形式, 内部装修同样运用了诸如标语等符号体现了黄锐鲜明的个人特征。建筑风格突出了厚实的 包豪斯厂房原貌的,配以白色的石桌。外间挑高的空间被最简单的红砖墙分隔开来,中间 刻意凿开不规则的空洞,给人空间错落和时光穿越的感觉。热爱艺术的人将这里当作膜拜 艺术和近距离感受艺术的场所,而常客必然是那些常驻 798 艺术工厂的中国艺术家们。 这里的装修很有风格。墙上写的是毛主席语录。估计这样的装修很受老外的喜欢!每个 餐桌上都放着一个花台,里面用清水泡着几只野菊花。野菊花两三朵笑着,两三朵睡着, 很惬意的样子!到过这儿的人恐怕都忘不了店子中间的那面破墙。墙上用工整的毛笔字写下 的毛主席语录,透过墙上的洞口,你可以看到隔壁墙上贴着的“红星二锅头”商标,以及 那个年代的很多杂志封面。AtCaf 也是历史与现实碰撞的地方,看着邻座叼着烟的漂亮女 孩,坐在印着红五星的木头凳子上,这儿真是一座迷宫。 推荐菜品:咖啡 金枪鱼三明治 披萨新加坡炒面 爱特三明治 匈牙利牛肉饭 俱乐部三 明治 香草泡沫咖啡 天下盐 天下盐在二层高高的厂房里,虽说只有二层,但是要有四层高,房顶高高 的,特豁亮。一层用粉红色和黄色当底色在墙上画这劳动工人的光辉形象。这 里的座椅都是实木的,特沉。 怀旧的大环境里隐藏了一些时尚的因素 天下盐的老板一定对毛主席有着特殊的感情,整个餐厅随处可见毛主席的头像。 树上咖啡 二万五千里长征文化传播中心(中国) 著名当代艺术家卢杰,这里记录了他早期做过的一个活动:带领许多艺术家沿长征的路线 与当地艺术家交流。大部分路线现已走完。这里民间艺术展很有意思,像陕西的剪纸老艺 人高凤莲的作品满墙全是。 北京季节咖啡店(VINCENT CAFE) (法国) 艺术区最值得去的法国家庭式小酒店。店主法国人温森曾在北京一家著名法国餐厅当总经 理。他十五岁起在法国巴黎学习烹饪和管理。这里法国煎饼很地道,可以放肉和菜,也可 以放冰激凌和水果。温森做的 SHOOTER 特别好,就是把三种酒调在一个小杯,一口干下 去。温森人特有意思,他想对来的人说:“我们只有一生,必须试着每天都快乐。 ” 它是中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 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 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 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左右共 16 条胡同,齐白石故居,矛盾故居。中央戏 剧学院原是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在中央戏剧学院墙外, 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有着非常特色的酒吧街,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这里的酒吧 大多更贴近生活,区别与其他地方的酒吧,偏近安静、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 来到南锣鼓巷,其实你可以漫无目的的去溜达下,感受下它的古老韵味和宁静。与三里屯、 后海不同,这里的酒吧大多比较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 于生活。客人以国外游客、 “明日之星”中戏学生和成熟的泡吧爱好者为主,客人在这里体验 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息,远离喧闹、享受身心的放松,或看书、或带着电脑来加班,或者朋 友小聚、甚至洽谈公务。 文宇奶酪,时光慢递 乐天陶社: 在乐天陶社,可以一边平味咖啡,一边欣赏这里的陶制品,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哦 地址:南锣鼓巷 23 号 创可贴 8 特色 T 恤店: 走进“创可贴 8”,让人感觉如同置身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北京,搪瓷红脸盆、老铁皮玩具、儿 童三轮车 文宇奶酪店: 别看店面毫不起眼,但却是北京最好吃的奶酪 奶酪、奶卷儿、双皮奶、杨梅豆腐单听这些名字,就让人流口水。店主小田年纪轻,可手 艺却不亚于“梅园”。另外,一年四季都供应的“酸梅汤”更是这里的特色。 过客 南锣鼓巷里 最早出名的餐厅,以口味特殊的 PIZZA 和富有尼泊尔风情的饮料小吃著名。因为 有个小院子而吸引了许多喜欢在庭院里进餐的食客们。餐厅的墙壁上贴满了店主人小辫几次骑 车去尼泊尔时旅途上留下的照片,有很多人就因为去过了那里才爱上了尼泊尔。 吃喝推荐:“过客”自创的两款“羊肉串”披萨和“宫爆鸡丁”披萨非常棒,中西口味 兼顾,每份 50 元;鸡尾酒里面,男士较适合喝一款名为“过客”的特饮,口感浓烈,32 元/杯 ;女士则可尝试一下“曾经失去的鞋子”,这款特饮是为了纪念小辫儿在旅行时丢失的一双心 爱的鞋子,32 元/杯。 九点半咖啡:老港客的电影馆,与香港 80 年代记忆有关的电影咖啡馆。每晚九点半都会放映 一部经典老片,店内有块小黑板写电影预告。 兴穆本本店: 兴穆店时专门卖本儿的。有近百种的本子,清一色的牛皮本,麻绳装订,封皮图案有京剧脸 谱,十二生肖 小新的店: 怀旧情调。 店面并不大。80 年代早期风格的桌椅、沙发将室内分隔为六七个独立的小空间 。茶几上用清水养了金鱼和绿色植物。厨房小而敞开,与吧台合二为一。咖啡与食物的香气由 此暖暖地飘散开去。 这里 “这里”的主人原先做过摄影师,因此里里外外都能找到与摄影相关的道具:黑白照片、 各式各样的相机等。不过,“这里”最出名还便宜香浓的日常咖啡。 红人坊 据说红人坊开张前,光装修就花了半年时间,可见对于环境设计极其重视。内部风格充满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