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和县生态保护和建设情况汇报 共和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共和县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一)明确责任,全面推进节能减排 一是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门方案。以县 2005 年环境统 计数据为基准,综合考虑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和削减潜力等因素,按照“整体控制、 属地管理、突出重点、分区要求、适当预留”的分配原则,制 定了“ 十一五 ”共和 县主要污染物减排方案 。二是责任细化。 县政府与 24 家减排企业签订了减排责任书。做到量化有目 标、落实有措施、责任有单位、推进有计划,狠抓工程减排, 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主体作用。 “十 一 五 ”期 间 我 县 主 要 污 染 物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二 氧 化 硫 排 放 量 为 4000 吨 ,实 际 排 放 量 为 2718.2 吨 ;化 学 需 氧 量 6700 吨 ,实 际 排 放 5199.38 吨 ; 氨 氮 排 放 量 1080 吨 ,实 际 排 放 为 647.71 吨 ;烟 尘 排 放 量 8740 吨 ,实 际 排 放 为 5196.6 吨 ;粉 尘 排 放 量 8100 吨 ,实 际 排 放 5957.74 吨 。经 省 环 保 厅 核 定 ,2006-2010 年 全 县 削 减 化 学 需 氧 量 和 二 氧 化 硫 分 别 为 330.15 吨和 83.8 吨, 全面完成了“ 十一五 ”减排任务。 (二)加强督促检查,优化结构促减排 一是针对 11 家国控和省控重点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定 期检查,从源头上杜绝了污染源的蔓延。近年来,对建设工 程“ 三同 时 ”制度执行情况 专项检查 684 次,办理环境影响评 价手续 85 份。二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关、停、并、转、 改等综合措施,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设 备减排。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我县关停了铁合金 2 台 8000KVA 矿热炉,报废拆除了一台 3600KVA 冶炼炉,依法 2 关停了 5 家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督促 6 家企业投入 技改资金 4270 万元,对环保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督促企业安 装污水处理环保设施 5 套,更新废气处理设备 2 套,新建废 气处理设备一套并同步安装在线监测设备,使我县环境污染 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三是积极在县域内排污企业中推行了环 保设施运行管理台帐,确保了各排污单位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率达到 95%以上,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已发放排污许可证 企业 13 家,其中工业企业 6 家,非工业企业 7 家。严格执行 环保法律法规,环评执行率达到 90%,“三同时” 执行率达到 85%,处理环保投诉率 100%。 (三)污染源普查工作成效显著 2008 年 4 月以来,全县共普查重点工业源 24 家,一般 工业源 11 家,生活源 360 家,集中式污染防治设施 3 处,农 业污染源 314 家,填报普查表 712 套,基本上摸清了全县污 染源家底。2010 年又进行了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动态更新。这 项工作的圆满完成为制定“十二五” 环境保 护规划奠定了坚实 基础。 (四)在完成春灌防止水污染事故、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 控制、重点案件后督察、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危废产生和处 置单位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制度等专项检查活动的基础 上,按照省、州的总体部署,有序、有效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 12000 人余(次),检查排污企业 2280 家 (次);同时,共受理环境污染来信来访 22 件。查处 22 件,污 染事故、纠纷来信来访案件查处率 100%。 (五)深入开展“六、五 ”世界环境日宣传 活动。组织有关 单位和企业在青海湖广场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展 板展示,环保知识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 传手段,设立咨询台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环保法规政策,热 点、难点问题。共发放环境保护小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 的宣传资料 16000 余份,悬挂横幅 110 条,展板 76 块,接受 3 群众咨询 700 多人次,受教育群众达 14000 余人次。 二、生态治理情况 多年来,共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作 出了“ 治理生 态促发 展” 和生态立县的战 略决策,把林业生态 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到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全县 上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黄河流域 治理“ 一河 ”、“一库” 、“两滩”区域生态为着力点,逐步遏制土地 沙化和水土流失,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和管理,全面提升林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形成了造林、保护、 封育整体推进的林业建设新格局,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生态保 护和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一)强化行政推动,确保责任落实 2000 年以来,县政府把生态工程建设纳入全县年度总体 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分别与各乡镇、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 书,明确职责,严明奖惩。建立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 领导亲自抓,乡镇部门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制。 每个项目都明确牵头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包技术、包质量、 保进度。为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 积极争取生态建设项目,不断拓宽生态投入渠道 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和实施西部大开 发的良好机遇,争取实施退耕还林、 “三北 ”防护林四期、天然 林保护和国家重点公益林等项目。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到 2010 年底累计完成国家投资 2.63 亿元,完成退耕还林任务 工程 58.75 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 20.75 万亩,周边荒山 造林 33.9 万亩,封山育林 4.1 万亩,工程建设覆盖 11 个乡镇, 4 个国有农牧场(站),涉及 89 村 14451 户 73724 人。国家重 点公益林工程从 2004 年开始实施,到 2010 年全县 11 个乡 镇,管护面积已达 56.96 万亩,中央生态补偿基金达 1674.98 万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自 2000 年开始实施,截止到 2010 4 年底,完成投资 653.7 万元,实施天然林管护面积达 32.42 万 亩,完成人工造林 1200 亩,飞播造林 7700 亩,封山育林 78400 亩;“三北” 防 护林四期工程于 2000 年实施,截止 2010 年底,投资达 1178.26 万元,完成人工造林 9.74 万亩,封山 育林 10.4 万亩。 (三)加强林业科技支撑,提高林业科技含量 2000 年以来,我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累计投入 130 多万元。充分利用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 设科技支撑。在东巴 214 国道两旁、幸福滩、恰卜恰东西出 口、铁盖乡完成汇集径流 23000 亩;在塔拉滩和沙珠玉实施 杨树深栽 14000 亩;完成 GGR 应用技术 240 万株,地膜造 林 2000 亩,乡土灌木树种造林 3500 亩。同时,在东山坡苗 圃、库区苗圃培育乡土灌木树种 70 万株,在沙珠玉娘堂苗圃 繁育小叶杨 5 万株,青杨雄株 10 万株;在一塔拉滩和二塔拉 滩建立省级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点两处。通过实施科技推广工 作,提高了造林科技含量,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推动 林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建 设,一手抓保护。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县政府以政府令的形 式出台了关于实行禁牧的决定,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执法体 系,加大禁牧执法力度。聘用 223 名专(兼)职护林人员,对重 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区进行死看死守。对青海湖周边和塔拉滩 等生态脆弱区的 9 个乡镇 711 户 3030 人村民进行移民搬迁。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城镇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目前除已建设垃圾处理场、 污水处理厂和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各一座外,其他污水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等甚为空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依然艰巨; 同时,污染物废物处理设施运行费用大,如每年要保证恰卜 5 恰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需420万元的处理费用,但每年通 过向城镇居民和排污企业征收的排污费仅有20余万元,而且 加之我县财力有限,无法保障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建议加 大对青海湖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切实保护青海湖流 域生态环境和安排专门的工作经费,保证公益性的环保处理 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污染源多,全县现有工业污染源 26 家、生活污染源 单位 685 家、医用垃圾污染源单位 21 家,特别是由于小型企 业资金困难,新上排污处理设施难度大,时有发生偷排漏排 现象。建议省有关部门加大对小型企业环保技改资金支持力 度,确保我县节能减排工作能顺利推进。 (三)林业投入少,造林质量不高。由于近两年来,人民 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务费用的提高、种苗价格的上 涨等因素,仍按五、六年前的造林标准来投入,各大工程难 以实施。因此,建议按照不同地区条件制定造林投资标准, 我县乔木造林投入标准应当提高到 3000 元/亩以上,灌木造 林提高到 1000 元/亩 以上。 (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林业队伍建设滞后。基础设施 建设设备落后,建议省上能解决我县林业工作基础设施建设 设备落后问题,解决我县森林公安分局、林业站、森防站办 公场所修建所需资金。 (五)沙珠玉地区农田林网死亡严重,难以发挥防护作用, 特别是受水源无法保障的制约,树木枯死现象越来越突出。 为有效地利用沙珠玉农田林网的经济效益和解决林木枯死 严重的实际问题,建议省上加大林网更新和低效林改造支持 力度。一是解决林木更新、抚育、采伐指标和更新造林的资 金;二是通过国家和省上相关部门争取实施沙珠玉地区灌区 渠系配套工程,确保林网更新需水量。 (六)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问题突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 为因素(大面积垦殖,不合理开采资源,土地载容量过大), 6 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问题突出,全县沙化总面积 712.66 万亩, 占总面积的 28.6。其中:流动沙丘 115.47 万亩,半固定沙 丘 86.57 万亩,固定沙丘 165.03 万亩,露沙地 57.14 万亩,潜 在沙化面积 288.43 万亩,非生物治沙工程地 0.016 万亩。建 议上级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我县治理土地荒漠化和沙漠 化治理工程项目,尽快启动实施塔拉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为加快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四、今后工作打算 1、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快 县城污水处理厂城区的排污管网改造和恰卜恰镇污水处理 二期建设设计步伐,同时抓紧做好环湖各乡镇污水处理厂的 规划和筹建工作,争取早日上马;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 和帮助原有企业增加治污投入,提高污染处理能力,新办企 业必须依法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前置审批和一票 否决制度,严格实行“ 三同时” 措施,严 防造成新的污染,严厉 打击偷排漏排污染物的不法行为,严禁在青海湖流域、主要 交通道路和主要城镇周围开矿采石。 2、加强环境监管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尽快解决环 保监察及监测机构和人员编制,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管理 和污染监测被动局面,完善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和监控手段, 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的监测能力,加强监测和信息网络 建设。完善环境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行监督和 监察工作,提高执法效果,规范监理行为,提高监理队伍和 装备建设。 3、努力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 教育,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和导向作用,开展环境普法工作 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 道和机制,积极鼓励民间团体参与环境保护决策和污染监督。 4、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治理水平。本着因地制宜、因害 7 设防、综合治理、注重效益的原则,针对我县沙漠化土地分 布的特点,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坚持带、片、网结合,乔、 灌、草结合,封、飞、造结合。特别是加大封育的力度,充分 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施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材解析水利水电工程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心理健康成长教育
- 物理学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知识集萃
- 高尔夫运动基础技能培训指南
- 教育科技产品研发合同
- 探索市政工程考试领域的试题及答案
- 企业临时用工劳动合同
- 经济师中级考试重要试题及答案提醒
- 物理实验答辩报告设计规范
- 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
- 出生证明英语翻译模板
- 历史中考热点专题
- 游泳运动比赛宣传PPT模板
- IATF16949内外部审核资料清单按条款
- 武汉市房屋拆迁补偿方案实施细则
- SPC八大控制图自动生成器
- 石膏几何体组合素描课件
- 河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0医院内VTE防治护理管理
- 猴痘科普课件
- DB23T 3414-2023 黑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