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第三章 数列.doc

2010届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精品教案:(9套)(附高考预测)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7910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9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关 键 词:
高三 数学 高考 第一轮 复习 温习 精品 教案 预测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精品教案:(9套)(附高考预测),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温习,精品,教案,预测
内容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2010 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数列(附高考预测)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回顾 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定义: 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表示方法: 列表法、解析法(通项公式法和递推公式法)、图象法 ()分类: 按项数有限还是无限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按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可分为单调数列、摆动数列和常数列 ()11( 1 )( 2 )n n 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比较 ()定义: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常数的数列叫等差数列;从第2 项起 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不为 0)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第 2 页 共 10 页 ()递推公式:11 0n n n na a d a a q q n N, , , ()通项公式: 111( 1 ) a n d a a q n N, , ()性质 等差数列的主要性质: 单调性: 0d 时为递增数列, 0d 时为递减数列, 0d 时为常数列 若 m n p q ,则 ()m n p qa a a a m n p q N, , ,特别地,当 2m n p时,有 2m n pa a a ( ) ( )a n m d m n N, 2 3 2k k k k S S S, , , 成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主要性质: 单调性:当 1 001, 或 1 01时,为递增数列;当 1 01,或 1 001时,为递减数列;当 0q 时,为摆动数列;当 1q 时,为常数列 若 m n p q ,则 ()m n p qa a a a m n p q N , , ,特别地,若 2m n p ,则 2m n pa a a ( 0 )q m n N, , 2 3 2k k k k S S S, ,当 1q 时为等比数列;当 1q 时,若 k 为偶数,不是等比数列若 k 为奇数,是公比为 1 的等比数列 三、考点剖析 考点一: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例 1. ( 2008 深圳模拟) 已知数列 2项和的前( 1)求数列 ( 2)求数列 .|和的前解: ( 1)当 111112,1 211 ;、 当 1()1(12)12(,2 221 时, 形式也符合 , 的通项公式为数列所以 、 ( 2)令 0213 * 得又 2121 12|,6 时; 当 |,67621 nn 时 87621第 3 页 共 10 页 2()6612(22 2226 212,6,1222本题考查了数列的前 n 项与数列的通项公式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 n时情况,在解题时经常会忘记。第二问要分情况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例、( 2008广东双合中学) 已知等差数列 且3 5a ,15 225S . 数列 2 3 2 5, 1 2 8b a a b b (其中 1, 2, 3,n ) . ( I)求数列 , n n n n nc a b c n T 求 数 列 前 项 和. 解 : ( I)公差为 d, 则,22 571515,5211 da 12,2 ,11 1, 2, 3,n ) . 设等比数列 q , ,12 8,82333 3 33 ( 1, 2, 3,n ). ( ,2)12( nn 232 3 2 5 2 ( 2 1 ) 2 , 2(2)32(252322 1432 作差: 11543 2)12(22222 31 12 ( 1 2 )2 ( 2 1 ) 212n 3 1 1 2 2 12 2 ( 2 1 ) ( 2 1 ) 2 2 2 8 2 2n n n n 16 2 ( 2 3 )n n 1( 2 3 ) 2 6 ( 1, 2, 3,n ).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第二问,求前 n 项和的解法,要抓住它的结特征,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之积,乘以后变成另外的一个式子,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考点二:求数列的 通项与求和 例 3.( 2008 江苏)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 一个 三角形数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 4 页 共 10 页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 n 行( 3n )从左向右的第 3 个数为 解 :前 n 1 行共有正整数 1 2( n 1)个,即 22,因此第 n 行第 3 个数是全体正整数中第 22 3 个,即为 2 62 点评 : 本小题考查归纳推理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难点在于求出数列的通项,解决此题需要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例 4.( 2008 深圳模拟) 图( 1)、( 2)、( 3)、( 4)分别包含 1 个、 5个、 13个、 25个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 娃迎迎”,按同样的方式构造图形,设第 n 个图形包含()“福娃迎迎”,则 (5)f ;( ) ( 1)f n f n 解 : 第 1 个图个数: 1 第 2 个图个数: 1+3+1 第 3 个图个数: 1+3+5+3+1 第 4 个图个数: 1+3+5+7+5+3+1 第 5 个图个数: 1+3+5+7+9+7+5+3+1=41 , 所以 , f() f(2)= , f( ) )=, f( ) )=, f( ) )= ( ) ( 1)f n f n 4( 1)n 点评 :由特殊到一般,考查逻辑归纳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第二问是一个递推关系式,有时候求数列的通 项公式,可以转化递推公式来求解,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考点三:数列与不等式的联系 例 5.(届高三湖南益阳)已知等比数列 a,公比 q 满足10 。又已知 1a , 35a , 59a 成等差数列。 ( 1)求数列 第 5 页 共 10 页 ( 2)令,求证:对于任意 ,都有1 2 2 3 11 1 1 1. . . 12b b b b b ( 1)解:3 1 52 5 9a a a 241 1 11 0 9a q a a q 429 1 0 1 0 10 13q 11 3a q ( 2)证明: 133l o g l o g 3na , 11 1 1 1( 1 ) 1b n n n n 1 2 2 3 11 1 1 1 1 1 1 1 1. . . 1 12 2 3 1 1b b b b b n n n 1 2 2 3 11 1 1 1. . . 12b b b b b 点评 :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清晰的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本题中的第()问,采用裂项相消法法,求出数列之和,由 n 的 范围证出不等式。 例、 (2008 辽宁理 ) 在数列 |, ,且1n n na b a , ,成等差数列,11n n nb a b, ,成等比数列( n *N ) ( )求 此猜测 |证明你的结论; ( )证明:1 1 2 21 1 1 512b a b a b 解:()由条件得 21 1 12 n n n n n nb a a a b b ,由此可得 2 2 3 3 4 46 9 1 2 1 6 2 0 2 5a b a b a b , , , , , 猜测 2( 1 ) ( 1 )n n b n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 n=1 时,由上可得结论成立 假设当 n=k 时,结论成立,即 2( 1 ) ( 1 )k k b k , , 那么当 n=k+1 时, 222 2112 2 ( 1 ) ( 1 ) ( 1 ) ( 2 ) ( 2 )kk k k b a k k k k k b , 所以当 n=k+1 时,结论也成立 由,可知 2( 1 ) ( 1 )n n b n ,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 ()111 1 56 1 2 n 2 时,由()知 ( 1 ) ( 2 1 ) 2 ( 1 )b n n n n 故1 1 2 21 1 1 1 1 1 1 16 2 2 3 3 4 ( 1 )b a b a b n n 第 6 页 共 10 页 1 1 1 1 1 1 1 16 2 2 3 3 4 1 1 1 1 1 1 1 56 2 2 1 6 4 1 2n 综 上,原不等式成立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学归纳法,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推理、论证等能力 例 . ( 2008 安徽理) 设数列 *010 , 1 , ,a c a c c N c 其 中为实数 ( )证明: 0,1对任意 *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0,1c ; ( )设 103c,证明: 1*1 ( 3 ) ,c n N ; ( )设 103c,证明: 2 2 2 *12 21,13na a a n n 解: (1) 必要性 :120 , 1a a c , 又 2 0 , 1 , 0 1 1 ,即 0,1c 充分性 : 设 0,1c ,对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0,1当 1n 时,1 0 0,1a 0 ,1( 1)则 31 1 1 1c a c c c ,且 31 1 0c a c c 1 0,1 ,由数学归纳法知 0,1对所有 *成立 (2) 设 103c,当 1n 时,1 0a ,结论成立 当 2n 时, 321 1 1 11 , 1 (1 ) (1 )n n n n n na c a c a c a a a 103C,由( 1)知1 0,1 ,所以 21113 且 11011 3 (1 )c a 2 1 11 2 11 3 (1 ) ( 3 ) (1 ) ( 3 ) (1 ) ( 3 )n na c a c a c a c 1*1 ( 3 ) ( )c n N (3) 设 103c,当 1n 时, 21 202 13a c ,结论成立 当 2n 时,由( 2)知 11 ( 3 ) 0 2 1 2 1 2 ( 1 ) 1(1 ( 3 ) ) 1 2 ( 3 ) ( 3 ) 1 2 ( 3 )n n n c c c c 2 2 2 2 2 2 11 2 2 1 2 3 ( 3 ) ( 3 ) a a a a n c c c 2 ( 1 ( 3 ) ) 2111 3 1 3 点评: 本题是数列、充要条件、数学归纳法的知识交汇题,属于难题,复习时应引起注意,加强训练。 考点四:数列与函数、概率等的联系 例题 . (2008 福建理 ) 已知函数 321( ) 23f x x x . 第 7 页 共 10 页 ()设 正数组成的数 列,前 n 项和为 中 11( , 2 )n n na a a(nN*)在函数 y=f (x)的图象上,求证:点( n,在 y=f (x)的图象上; ()求函数 f(x)在区间( a)内的极值 . ( )证明 :因为 321( ) 2 ,3f x x x 所以 f (x)=x, 由点 211( , 2 ) ( N )n n na a a n 在函数 y=f (x)的图象上 , 又 0 ( N ),所以11( ) ( 2 ) 0 ,n n n na a a a 所以 2( 1 )3 2 = 22n n n n ,又因为 f (n)=n,所以 ()nS f n, 故点 ( , )y=f (x)的图象上 . ( )解 : 2( ) 2 ( 2 )f x x x x x , 由 ( ) 0, 得 02 或 . 当 x 变化时 , () () 注意到 ( 1) 1 2 ,从而 当 21 2 , 2 1 , ( ) ( 2 )3a a a f x f 即 时 的 极 大 值 为,此时 () 当 1 0 , 0 1 , ( )a a a f x 即 时的极小值为 (0) 2f ,此时 () 当 2 1 0 1 , ( )a a a f x 或 或 时既无极大值又无极小值 .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极值、等差数列等基本知识,考查分类与整合、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例 、(江西理)将一骰子连续抛掷三次,它落地时向上的点数 依次 成等差数 列的概率为( ) 解: 一骰子连续抛掷三次得到的数列共有 个,其中为等差数列有三类:( 1)公差为 0 的有 6 个;( 2)公差为 1 或 有 8 个;( 3)公差为 2 或 个,共有 18 个, 成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选 B 点评 :本题是以数列和概率的背景出现,题型新颖而别开生面,有采取分类讨论,分类时要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考点五:数列与程序框图的联系 例、 (广州天河区模拟)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将输出的 x 、 y 值 依 次 分 别 记 为1 2 2 0 0 8, , , , ,nx x x x;x (- ,) 0 (0,+ ) f (x) + 0 - 0 + f(x) 极大值 极小值 第 8 页 共 10 页 1 2 2 0 0 8, , , , ,ny y y y()求数列 ()写出 此猜想出数列 的一个通项公式 证明你的结论 ; ()求1 1 2 2 ( , 2 0 0 8 )n n nz x y x y x y x N n 解 :()由框图,知数列 2,111 , 1 2 ( 1 ) 2 1 ( * , 2 0 0 8 )nx n n n N n () , , 6, 0. 由此,猜想 3 1 ( * , 2 0 0 8 ) n N n 证明:由框图,知数列 , =3 )1(311 nn 11 3 , 1 3 数列 是以 3 为首项, 3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3 3n 1=3n n 1( * , 2 0 0 8n N n) () zn=nn 2211=1( 3 1) +3( 32 1) + +( 2n 1)( 3n 1) =1 3+3 32+ +( 2n 1) 3n 1+3+ +( 2n 1) 记 3+3 32+ +( 2n 1) 3n, 则 3 32+3 33+ +( 2n 1) 3n+1 ,得 2+2 32+2 33+ +2 3n( 2n 1) 3n+1 =2( 3+32+ +3n) 3( 2n 1) 3n+1 =2 13)12(331 )31(3 nn n= 11 3)12(63 nn n 63)1(2 1 1( 1 nn +3+ +( 2n 1) = 12( 1 ) 3 3 ( * , 2 0 0 8 )n n n N n . 第 9 页 共 10 页 点评 :程序框图与数列的联系是新课标背景下的新鲜事物,因为程序框图中循环,与数列的各项 一一对应,所以,这方面的内容是命题的新方向,应引起重视。 四、方法总结与 2010 年高考预测 (一)方法总结 1. 求数列的通项通常有两种题型:一是根据所给的一列数,通过观察求通项;一是根据递推关系式求通项。 2. 数列中的不等式问题是高考的难点热点问题,对不等式的证明有比较法、放缩,放缩通常有化归等比数列和可裂项的形式。 3.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而函数又是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所以数列这一部分是容易命制多个知识点交融的题,这应是命题的一个方向。 (二) 2010 年高考预测 1. 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最为常见的题目,要切实注意关于递推公式,在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要求是:“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但实际上,从近两年各地高考试题来看,是加大了对“递推公式”的考查。 2. 探索性问题在数列中考查较多,试题没有给出结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0届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精品教案:(9套)(附高考预测)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7910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