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风类中成药 1 一、概念: 组成:以辛散祛风或滋潜熄风的药物为主; 作用: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治证: 风病 。 *风邪致病的特性: A:善行而数变(起病急、发展迅速) B:风性主动(眩晕、震颤、抽搐、角弓反张) C:风为百病之长(证型:风热、风寒、风湿、风痰等) 治风剂 2 二、分类、适应证、代表方: 1、疏散外风 风邪侵犯人体肌肤、筋骨、关节、经络所 致之证。 *侵犯肌表:头痛,恶风等表证(参见解表剂) *上犯头目:头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 (头风) 川芎茶调散 *中于经络:口眼歪斜,手足不能运动 大秦艽汤 *与湿热相搏于肌肤:皮肤瘙痒、湿疹 消风散 风邪 *与痰湿瘀阻于肌肉、筋骨、关节:肢体挛痛,麻 木,屈伸不利(风湿痹证) 独活寄生汤(参见 祛湿剂) *中于经络:口眼歪斜(风瘫) 牵正散 *风毒阻于经络:口噤不开,手足拘急,角弓反张 (破伤风) 玉真散。 治风剂 3 2、平熄内风 肝肾功能失常所致之内风病。 *热极动风(肝经邪热炽盛,热极动风): 高热抽搐、痉厥 羚角钩藤汤 *阴虚阳亢、气血上逆(肝肾阴虚,阳亢化 脏腑 风):眩晕头痛,中风昏倒,半身不遂 功能 镇肝熄风汤 失常 *阴虚风动(肝肾阴血亏虚、虚风内动) 瘛疭神疲,脉气虚弱 大定风珠 *血虚生风(血虚风动):筋脉拘挛,手足 阿胶鸡子黄汤 治风剂 4 三、使用注意: 1、治风之法首辨风病的类型。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 2、辨别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性的虚实,配伍相应的药物, 可与祛痰、清热、化湿、化痰、活血祛瘀等法配合。 3、外风与内风兼夹者,立法用方,应该分清主次,全面 照顾。 治风剂 5 第一节 疏散外风 适用病证:外风致病。 风为百邪之长,六淫之首,病位广泛 ,病多兼挟。 6 风邪袭人 善行数变 阻痹气血 痒证(皮肤病) 痛证 中风(中经络) 口眼歪斜 祛风药 清热药祛湿药散寒药 和血药 养血活血 朱丹溪: “ 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 。 组方思路 疏散外风7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 以川芎为主药,用时以 清茶调下,故名。 治风剂 8 【 组成 】 川芎 荆芥 (去梗,各四两) 白芷 羌活 甘草 (各二两) 细辛 (一两) 防风 (去芦,一两半) 薄荷叶 (不见火,八两) 【 用法 】 薄 荷 川芎茶调散 9 风邪循经上犯 阻遏清阳,气血逆乱 头痛、目眩。 伴见表证 恶风发热,鼻塞、舌苔薄 白,脉浮。 外风头痛 特征 痛无定处、游走性 巅顶头痛 偏正头痛(头风) 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腑,风乃清阳之邪,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腑,风乃清阳之邪, “ 伤于风者,上先受伤于风者,上先受 之之 ” ,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部,阻遏清阳,故见头痛。,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部,阻遏清阳,故见头痛。 主证病机分析:外感风邪,上犯头目。主证病机分析:外感风邪,上犯头目。 10 【 主治 】 外感风邪头痛证或头风头痛证。 循经上犯头目: 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 袭表,邪正交争: 恶寒发热,目眩,鼻塞; 风邪外袭之征: 舌苔薄白,脉浮。 【 病机 】 风邪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 【 治法 】 疏风止痛。 风邪 川芎茶调散 11 【 方解 】 君: 川芎 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尤善治 少阳、厥阴经头痛。 臣: 羌活 祛风止痛;善治太阳经头痛。 白芷 祛风止痛;善治阳明经头痛。 * 羌活、白芷与川芎相须为用,增强祛风邪,止头痛 之力,以祛少阳、厥阴、阳明、太阳四经之风邪而治 四经之头痛。 川芎茶调散 12 佐: 细辛 辛散搜风,散寒止痛,通鼻窍, 并治少阴经头痛。 薄荷 辛散疏风,清利头目。 荆芥、防风 疏风止痛。 清茶 苦寒清上降下,清利头目,且 制约诸祛风药之温燥、升散。 使: 甘草 调和诸药。 细 辛 川芎茶调散 配伍特点: 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为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疏风 止痛而不温燥。 13 随证加减: 外感风寒:减薄荷,重用川芎,加苏叶、生姜以散 寒祛风; 外感风热:去羌活,加菊花、蔓荆子以疏散风热; 外感风湿:重用羌活,加苍术、藁本以祛风湿; 头痛久而不愈,邪深入络:可配僵蚕、全蝎、桃仁 、 红花等以通络活血。 14 【 临床应用 】 1、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邪头痛的常用方。 *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头痛,鼻塞,脉浮等。 3、现代运用: 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鼻窦炎所 引起的头痛,属风邪上犯者。 4、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镇痛、镇静、抗炎、解热、抗 缺氧能力等作用。 川芎茶调散 15 小活络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风剂 16 小活络丹 风寒湿痹 中风手足不仁 日久不愈 气血郁滞气血郁滞 津液凝聚津液凝聚 痰瘀痰瘀 交阻交阻 肢体筋脉疼痛肢体筋脉疼痛 麻木拘挛麻木拘挛 关节屈伸不利关节屈伸不利 舌淡紫,苔白,舌淡紫,苔白, 脉沉弦或涩脉沉弦或涩 17 酒地龙没药乳香天南星草乌川乌 功用:功用: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散 寒 化 痰 化 瘀 通络 温通 18 辨证要点: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 舌淡紫,苔白。 使用注意: 药力峻猛,宜体质壮实者 。 用之不可过量。阴虚有热及孕 妇慎用。 19 一、 疏散外风: 方 名 功效特点 主治病证 川芎茶调散 长于疏散上部风邪而止头痛 外感风邪,上犯头部而致的偏正头痛 独活寄生汤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痹证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腰膝疼痛之证 大秦艽汤 祛风清热,养血 活血 风邪初中经络之证 小活络丹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痹证而偏于寒湿血瘀者 牵正散 长于祛头面之风 痰 风痰阻滞经络而引起的口眼歪斜 玉真散 祛风化痰,定搐 解痉 破伤风 消风散 疏风养血,清热 除湿 风疹、湿疹常用方 20 二、 平熄内风: 方 名 功效特点 主治病证 羚角钩藤汤 平肝熄风,清热熄风之力较大 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证 镇肝熄风汤 平肝熄风,镇肝 潜阳熄风之功较 强 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 动之证 天麻钩藤饮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安神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致的头痛,眩晕、失眠 大定风珠 滋阴熄风 温病后期,热灼真阴、虚风内动,手足瘈疭之证 21 【 复习思考题 】 ( 1) 试述疏散外风剂配伍的基本规律。 ( 2) 试述镇肝熄风汤中配伍茵陈、川楝子、 麦芽的意义? ( 3) 桑叶、菊花在桑菊饮与羚角钩藤汤的配伍 意义有何不同? ( 4) 试述川芎茶调散的制方原理。 ( 5) 天麻钩藤饮与镇肝熄风汤在功效、主治上 有何异同? ( 6) 结合方证病机分析大定风珠的组方配伍特 点。 治风剂 22 【 病例分析 】 1、患者,男, 52岁。有高血压病史,近日来头目眩晕, 目胀耳鸣,面色如醉,脑部热痛,心中烦热,口苦咽干,左 上肢渐觉不利,舌红少苔,脉弦长有力。 * 分析: 辨证: 治法: 选方: 处方: 治风剂 23 【 病例分析 】 2、患者,女, 21岁。昨日去公园游玩后,出现皮肤瘙 痒,颜面及四肢皮肤有红色斑疹,部分呈现云片斑点,抓 破后渗出津水,微恶风发热,舌苔薄黄,脉数。 * 分析: 辨证: 治法: 选方: 处方: 治风剂 24 【 病例分析 】 3、患者,男, 15岁,学生。因冒雨参加学校运动会后, 遂觉头痛发热,几天来持续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 ,舌绛而干,脉弦而数。 分析: 辨证: 治法: 选方: 处方: 治风剂 25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 下。常服清头目。 【 用法 】 川芎茶调散 26 上十六味,锉,每服一两,水煎, 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 用法 】 大秦艽汤 27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 【 用法 】 消风散 28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入阿胶烊化 ,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 【 用法 】 大定风珠 29 长于凉肝熄风,清热止痉,并 能柔润舒筋。 羚角钩藤汤 多用治肝热盛,引动肝风而见高热烦躁,四 肢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等证者。 均具有平肝熄风的功效。用治肝风内动而见 头目眩晕,烦躁,脉弦有力者。 善于重镇降逆,潜阳熄风,并能滋阴液,舒 肝气。多用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而动风, 镇肝熄风汤 气血逆上之类中风证。临证以头目眩晕,脑 部胀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等为特征。 而且不论中风之前,中风举发或中风之后, 凡其病机相符者,均可应用。 镇肝熄风汤 30 *外生(外受风邪而致) 外风证(真中风); “ 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 内经 *内生(由内脏病变所致) 内风证(类中风); “ 肝风内动 ” 、 “ 风从内生 ” 素问 “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 素问 病机十九条 风病 治风剂 31 “此足散阳药也。羌活治太阳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 治少阴头痛,防风为风药卒徒,皆能解表散寒,以风热在上 ,宜于升散也。头痛必用风药者,以颠顶之上,惟风可到也 。薄荷、荆芥,并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故以为君,同诸 药上行,以升清阳而散瘀火。加甘草者,以缓中也。用茶调 者,茶能上清头目也。 ( 医方集解 ) 汪昂 名医论方 川芎茶调散 32 “此六经中风轻者之通剂也。以秦艽为君者,祛一身之风也 ;以石膏为臣者,散胸中之火也。羌活散太阳之风,白芷散 阳明之风,川芎散厥阴之风,细辛、独活散少阴之风,防风 为风药卒徒,随所引而无所不至也。大抵内伤必因外感而发 ,诸药虽云搜风,亦兼发表,风药多燥,表药多散,故疏风 必先养血,而解表亦必固里,当归养血,生地滋血,川芎活 血,芍药敛阴和血,血活则风散而舌本柔矣。又气能生血, 故用白术、茯苓、甘草补气以壮中枢,脾运除湿,则手足健 矣。又风能生热,故用黄芩清上,石膏泻中,生地凉下,以 共平逆之火也。 ” ( 医方集解 ) 汪昂 名医论方 大秦艽汤 33 “肝藏血而主筋,凡肝风上羚,症必头晕胀痛,耳鸣心悸, 手足躁扰,甚则瘛疭,狂乱惊厥,与夫妇妇子痫,产后惊风 ,病皆危险。故以羚、藤、桑、菊熄风定痉为君。臣以川贝 善治风痉,茯神木专平肝风。但火旺生风,风助火势最易劫 伤血液,尤必佐以芍、甘、鲜地酸甘化阴,滋血液以缓肝急 。使以竹茹,不过以竹之脉络通入脉络耳。此为凉肝熄风, 增液舒筋之良方。 ”( 重订通俗伤寒论 六经方论 ) 何秀山 名医论方 羚角钩藤汤 34 “治内风证,其脉弦长有力,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 ,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 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 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苏醒;或醒后不得复原 ,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偏枯。 是以方中重用牛膝 以引血下行,此为治标之主药。而复深究病之本源,用龙骨 、牡蛎、龟板、芍药以镇熄肝风,赭石以降胃、降冲。玄参 、天冬以清肺气,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 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发其反 动之力。茵陈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阳升发之气,与肝木 同气相求,泻肝热兼舒肝郁,实能降顺肝木之性。麦芽为谷 芽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将顺肝木之性是不得抑郁。川楝子善 引肝气下达,又能折其反动之力。 ”(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上册) 张锡纯名医论方 镇肝熄风汤 35 “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钩藤、生决明之平肝祛风 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肝肾之 桑寄生、杜仲等,滋肾以平肝降逆;并辅夜交藤、朱茯神以 安神镇静,缓解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 良方。 ”( 杂病证治新义 ) 胡光慈名医论方 天麻钩藤饮 36 “方中阿胶补肺阴,五味子收肺气,白芍和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健康课件大赛决赛
- 二零二五年度LED灯具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合同
- 2025年度某公司电子商务事业部智能化物流服务合同
- 2025年房地产咨询服务合同证明书
- 二零二五年度租赁房屋租赁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 2025版FIDIC规范下环保设施土建工程施工合同
- 2025版房地产收购项目应急响应与处置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乡村道路建设简单施工合同示范
- 二零二五版殡葬遗体处理承包服务合同
- 排污管道改造施工方案
- 《廉政风险防控培训课件》
- 2024年汽车驾驶员(高级)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升降机安全培训
- 急性肾衰应急预案
- 医用制氧机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教程
-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知识培训
-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管理类A类)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水土保持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法律法规常识讲解》课件
- 36种流行病学调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