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误纠词语拾零_第1页
易于误纠词语拾零_第2页
易于误纠词语拾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于误纠词语拾零 来源: 日期:2006-12-14 09:23 作者: 李建飞 网络编辑: 李蕾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 词语纠错是报纸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在已见报的文字错误中,有些错误的产生并不在 来稿,而是由于编辑修改不当造成的。为来稿纠错是编辑的职责,但如果编辑不能把好稿 件质量关,反而误纠,这是很难让人原谅的事。 编辑在编稿中遇到疑难时,总习惯于翻找身边的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最为常用。 该词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曾多次修订,对于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的规 范化,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相当的权威性。然而,这本词典并不能包罗报纸上的所 有词语,尤其是一些专用术语。 本文收集了几个报纸上出现频率较高、且编辑容易误纠的词语,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释 义。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或没有做出相应的解释,或不在其所收录的条目内。 当然,编辑容易误纠的词语会有很多,这里所举仅是其中的点滴。 “突出”与“突发” 例:新华社昆明 7 月 31 日电(记者王长山)记者从云南省富源县委获悉,位于该县境 内的白龙山煤矿 29 日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 11 人死亡。 编辑(尤其是年轻编辑)拿到这篇新闻稿时,往往会习惯性地将标题和文中的“突出” 改为“突发” 。 现代汉语词典 (第 1378 页,商务印书馆 2005 年 6 月版,下同)对于这两 个词是这样解释的: 突出动冲出:重围。 突出动鼓出来:悬崖的颧骨。形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成绩。动使 超过一般:重点个人。 突发动意外地突然发生:事件山体滑坡。 根据词典解释,这两个形同音同而义有区别的“突出” ,都不能和“事故”一词搭配; 而“突发”作为动词与“事故”搭配应该是不错的,表示“突然发生事故”的意思。但是, 在这篇新闻稿件中,却并非“突发”之意。因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是一个专业术语, 是特指煤矿行业中经常发生的一种事故现象。工人在井下采掘作业过程中,当煤矿与岩石 或煤体大面积瞬间分离时,常常会喷出大量瓦斯,极易造成事故。这种现象叫“煤与瓦斯 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不仅会造成采掘工作面和通风系统的破坏,同时大量煤与瓦斯以 极快的速度喷出,还可能会充塞巷道,造成人员窒息和瓦斯爆炸、燃烧及煤(岩)埋人事 故。所以,在这篇新闻稿件中,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用法是正确的。 “表见”与“表现” 例:一对再婚夫妻感情出现危机。妻子背着丈夫将公房买下,接着又转手卖给了自己 的亲生女儿,丈夫遂将妻子和房产局告上法庭。法院认为, (妻子)何某将家庭成员的 利益都归于自己,房产局没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何某能代表家庭所有成员,该房产为家庭共 同利益,因此不构成表见代理,房产局与吕某妻子所签合同无效。(2005 年 9 月 25 日新 闻晚报) 如果编辑缺乏法律常识,在修改这篇通讯时,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表见”是“表现” 之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表现”的条目,却找不到对“表见”一词的释义,而 且“现”与“见”的字形也比较相像,所以非常容易让缺乏经验的编辑产生错觉。 其实, “表见代理”是一个法律专用术语,是指代理人虽不具有代理权,但具有代理关 系的某些表面要件,这些表面要件足以使无过错的第三人相信其具有代理权的民事行为。 “表见代理”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有权代理”一样,均由被代理人承担。因此,在这篇 通讯中的“表见代理”的用法并没错。如果将其改成了“表现代理” ,反而让人不知所云了。 “归正”与“归来” 例:为曾沦为法律严惩对象的归正人员从户口簿上抹去污点记录,是西安市公安局本 月开始推出的一项新举措。该局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刑释、解教人员落户时,户口簿上 不会再出现“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少管”等字样。 (2006 年 1 月 18 日华商报 ) “归正”也是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集的词语, “归正人员”特指“刑满释放人员” 和“解除劳教人员” 。2002 年 10 月 1 日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 ,首次将沿用了几十年的对这两类人员的称谓改为“归正人员” 。顾名思义“归正”有“归 上正途”的意思。将“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的称呼改称“归正人员”的做 法体现了对这些人的人权保障,标志着我国人权的制度化保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后来这 一称呼也在我国其他省份流行。但是,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无法找到,却能找到 “归来”一词(第 512 页): 归来动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海外。 一些经验不足的编辑很可能对“归正”一词感到陌生,顺手将其误纠为“归来” 。从上 下文来看似乎也能读通,岂不知完全曲解了原稿所要表达的意思。 “适格”与“合适” 例:备受关注的南大副教授陈堂发状告中国博客网站侵犯名誉权一案,昨天上午 9 点 在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未曾料到的是,案件尚未开庭审理便出现一波 三折。先是原告告错了对象,中国博客网站不是适格的被告,原告随后撤诉,并重新将杭 州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告上法院。 (2006 年 6 月 15 日法制日报 ) “适格”一词也是经常见诸报端,多出现在案例报道中。编辑千万不要以为“适格” 是“合适”之误。诉讼双方的原告和被告,被称为“诉讼当事人” 。诉讼当事人是否正当或 者合格,在法庭上被称为是否“适格” 。适格当事人是指对于特定的诉讼可以自己的名义成 为当事人的资格,其作为原告或被告,具有进行诉讼的诉讼实施权。提起诉讼的当事人未 必是适格的当事人,法院只有针对适格当事人作出的判决才有法律意义,也只有适格当事 人才受法院判决的约束。对于不适格的当事人,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或者更换。因此,当 事人是否适格是法院作出有效判决的前提。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没有“适格”的条目, 却有对“合适”的解释(第 549 页): 合适形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这双鞋你穿着正/这个字用在这里不。 编辑在案例报道的稿件修改中,遇到“适格”一词,如果不理解其含义, 现代汉语词 典上也找不到相关解释,往往会将其改为“合适” ,读起来似乎也“合适” ,其实已造成 错误。 编辑如何避免误纠词语?应在这几方面下工夫:一是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编辑在修 改稿件时,对于似曾相识的文字,宁可多一点怀疑,多加推敲,多加核对,千万不要想当 然,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二是尽量扩大知识面。编辑要处理好各种稿件,必须具备丰富 的知识,尤其是一些专业知识。报纸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是多方 面和多领域的。编辑要获得丰富知识,除向书本学习、向实际学习外,还有一个得天独厚 的条件,就是可以向来稿者学习。虚心向来稿的行家里手求教,就能尽快掌握各种相关的 专业知识。三是不能过分依赖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毕竟是一本语言词典,它不可能对 一切专业词语都作出严密的解释,不要认为,词典上没有的词语就是错别字。作为编辑手 头应该多备几本工具书,以便编稿时参考。但是,所有的工具书都有其局限性,过分依赖 反而容易出错。 (作者单位: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江苏法制报) 编后: 易于误纠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