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_第1页
农户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_第2页
农户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_第3页
农户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环境 2006, 15(1): 99-102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52);壳 牌 中 国 集 团 农 村 能 源 调 研 项 目 组 资 助 作者简介:赫晓霞(1977),女,满族,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环境问题。Tel: (86. E-mail: 收稿日期:2005-09-23 农户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 变化: 某贫困山村薪炭林利用案例研究 赫晓霞 1,李文龙 1,张晓 楠 2,朱慧武 1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农户能源利用状况与农村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一个贫困山村进行了为期 15 天的实地考察。通 过问卷 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收集了 50 余份问卷和大量原始数据、图片资料,发现当地农户在利用薪材能源作为燃料直接燃烧时 并不会带来对当地森林资源的破坏,但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而在用薪材能源作为香菇培养基原料时显著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 率,却也严重影响了当地森林 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由此可 见,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为了保证农 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人 们需要同 时考虑农村环境的承载能力, 这就决定了改善 农户能源利用状况不能单纯以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为目标。在结 合当地客观条件,综合当地政府、当地农户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地能源利用的最佳方向 应该是:在不 增加农民支出前提下,鼓励农民改善薪材能源的利用方式,力图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森林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双赢”目的。 关键词:农户能源利用;能源利用方式;能源利用效率;农村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1-0099-04 1 研究背景 出于对农村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关注,我 们小组 4 人对一个偏远地区的贫困山村进行了调查。当地 农户们正在努力摆脱贫困,他 们目前的主要收入来 源,就是通过改变薪炭林的利用方式,利用薪柴能 源作为培养基原料来种植香菇。 这一过程一方面增 加了当地农户的收入,另一方面却威 胁到当地森林 的可持续利用。为了更好的促 进当地长期的经济发 展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 们小组进行了这一 调研活动。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我们将调研过程分为 3 个阶段。 第 1 阶段明确考察地点。通 过与当地农业 局、能源办、农经委负责能源方面的专家座谈,了 解该村所在县农村能源利用状况,确定 调研重点放 在生物质能的利用方面。考虑 到地理位置、人口状 况、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我们在三个备选考察地 中确定了考察对象。 第 2 阶段田野调查的初步展开。考察 组进 驻该村后,我们首先对村长和支 书进行了访谈, 对 村子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然后,考察组内部 讨论, 设计了预调查问卷,确定调研重点为包括家 庭基本状况,能源利用基本状况以及村民的环境意 识三个方面。预调查对象为各生 产小组组长等村干 部,以及考察组居住地附近的几个 农户。 经过两天的预调查,我们共收集了 8 份访谈样 本。在对预调查样本进行分析之后,考察 组发现该 村能源消费基本以薪炭林的直接燃烧为主,砍伐方 式为“剪枝育林 ”。这种利用方式基本上不会造成对 当地森林资源的破坏,但存在利用形式单一,能源 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该村农户 收入来源以种植香 菇为主。薪炭林在这里同时被用作生产香菇的培养 基原料,实现了一林多用,但存在 对原料用材的过 度使用的问题。 第 3 阶段田野调查的正式展开。 为了进一 步揭示问题,获取量化和代表性数据,考察 组根据 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了一份正式 问 卷,希望得到有 关农民经济收入、薪炭林存量、薪材燃烧、薪柴用 于种植香菇等方面的具体数据,以及农户对我们预 调查后所提出的对薪材能源利用改进方案可行性 的反馈意见等 9。 10 月 26 日晚到 28 日,采取发 放问卷和口头问 卷相结合的方式,考察组共发 放问卷 59 份,回收 问 卷 59 份。其中种菇户 43 份,非种菇户 16 份,回收 率 100;获取有效问卷 54 份,其中种菇 户 41 份, 有效率 95.3,非种菇户 13 份,有效率 81.2,总 有效率 91.5。 3 案例研究: 3.1 考察地概况 我们调查的村子是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 100 生态环境 第 15 卷第 1 期(2006 年 1 月) 山区县, 离县城约 35 km,县级公路经由该村。全 村 143 户,人口 496 人。人均耕地 0.02 hm2,人均有 林地 0.71 hm2。耕地种植以黄姜 为主,受市 场价格 全面下跌影响,村民收入微薄。其它粮食生产较少, 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况。林地生 长林木主要是栓皮 栎(俗名花莲树),马尾松次之,果树较少。该村村 民人均年收入 1400 元。收入来源主要 为种植香菇 和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 全村分七个组,农户散居于山 间。一、二组较 为集中,临近县级公路。部分六、七组的农户临近 县级公路。其余农户都在山里,最远组五组离公路 2.5 km,通过山路与外界交通。 考察组从交通状况和农户集中程度考虑,考察 对象重点在一、二、六、七组,三、四、五组随机抽 样调查,使问题更简化,便于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和 比较。 3.2 考察地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3.2.1 主要能源类型及利用方式 当地森林资源丰富,以薪炭林 为主。 该村人均 有林地 0.71 hm2,林木主要是栓皮 栎。栓皮 栎是一 种主要的薪炭林树种,在当地山区属于材薪两用林。 栓皮栎为落叶乔木,是阳坡的 优势树种,根系 强大, 能适应多种土壤。栓皮栎耐砍伐,萌芽力强,经多 次砍伐后仍有旺盛的生命力。3 年生幼树平茬截干 后,可形成 12 个萌条,萌条当年生长高度可达 75 cm90 cm。 根据当地农户对栓皮栎不同部位的不同利用 方式,我们将当地的薪材能源分成两 类:树枝(当地 称树毛子)、直径 5 cm 以上树干。其中直径 5 cm 以 上树干特指 3 年(及以上)生栓皮栎的树干,即已成 材的栓皮栎树干。 树枝(树毛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作为燃料直 接燃烧。直径 5 cm 以上的栓皮栎树干则主要被打 成木屑作为当地农民种植香菇的培养基原料。 3.2.2 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树枝(树毛子)的直接燃烧。据考察 组调查, 该村农户能源的主要来源是薪柴,全村有超过 95% 的农户全部能源来源为薪柴。 该村人均年薪柴消费 量约 873 kg。农户 燃烧薪柴的用途包括家庭一日三 餐、烘干香菇、烧水、煮猪食、取暖等。 农民直接燃烧的薪柴主要来源于树枝(树毛子) ,其次为自然死亡的林木。 农民主要通过对栓皮栎树枝的修剪来获取用 于直接燃烧的薪柴,此种获取方式在当地被称 为 “剪枝育林”。 从获取方式来看,考察组认为这 种“ 剪枝育林” 的获取方式符合薪材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因 为 在剪枝育林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去莠存优的选择 机制,有利于树木的生长,而且这种砍伐方式不会 造成森林资源的过度利用。但是从利用方式来看, 树枝(树毛子)的直接燃烧仅是对薪材能源的初级 利用,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薪材能源的全部价值 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不符合薪材能源可持 续利用的 要求。 (2)直径 5 cm 以上树干的综 合利用。 该村农户 的生产方式以种植香菇为主。 综合多方资料统计, 全村超过 70%的农户种植香菇。养菇户中 80%的农 户用直径 5 cm 以上的栓皮栎树干作为种植香菇的 培养基原料。 农民经过林业部门审批,直接砍伐直径 5 cm 以上的栓皮栎树干,加工成木屑,制成菌棒,作为 种植香菇的培养基。香菇收获 后, 废弃的菌棒晒干 后作为燃料燃烧。 考察组认为该村农户用树干作为种植香菇的 培养基原料,使薪材能源的经济 价值得以体现,同 时废弃的菌棒仍然能够作为燃料燃烧,而且燃 烧效 率和原本直接燃烧树枝的燃烧效果基本相当,在很 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薪柴直接燃烧的方式,既减 少了作为燃料的薪柴的需求,也 节约了农民用于获 取薪柴的时间,实现了对薪材能源的 综合利用,符 合薪材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 但农民在实际砍伐树干的过程中,受 经济利益 的驱使,未进行合理计划,导致对树干的过度砍伐。 根据调查的结果,村民普遍认为 自家林地成材的栓 皮栎树干只能再种植香菇 02 a(见表 1)。我 们认为 农民对香菇培养基原料的获取方式不符合薪材能 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 3.3 可能的解决途径与可行性分析 3.3.1 从农民的角度提出解决途径与可行性分析 从农民的角度来说,农民需要自身提高 认识, 自主改变薪材能源的利用方式。 第一,倡导种植方式转变。利用农民身边用树 枝作培养基原料种植香菇成功的例子为示范,倡 导 农民用树枝全部或部分代替树干作原料。加 强宣传, 普及知识,使农民认清目前用 树干作培养基原料存 在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后果。 事实上,部分农民已经意识到 现有的生产方式 表 1 农户对现 行香菇原料的可持续使用时间估计 Figure 1 the estimate time of sustainable use of raw material for cultivating mushroom by rural household 可持续使用年限/a 0 1 2 3 4 5 5 持不同看法农户的户数 10 13 8 6 0 3 3 各类农户的比重 23% 30% 19% 14% 0% 7% 7% 赫晓霞等:农户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某贫困山村薪炭林利用案例研究 101 不可能维持长久;但另一部分农民对此持乐观态度。 解决方案在于通过知识普及,使持 乐观态度的农民 意识到,如再不改变原料获取方式,将威胁自己生 计。 农民互相学习、模仿的能力非常 强。据 调查, 该村有 35 户村民用树枝打成木屑作为栽培原料, 获得香菇的收益并无显著降低。 这就为农民之间互 相取经,传授种植香菇经验提供了身 边的范例,能 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二,实行分批采伐。提高农民的资源可持续 利用意识,对成材的栓皮栎进 行有计划的分批采伐。 具体做法是:将林区分为 n 个区,第一年采伐 1 区 的栎树,第二年采伐 2 区,依此类推,第 n1 年再 回头采伐 1 区,如此循环,使每个区都有 n 年时间 的成长期,以保证栎树的再生。 现行的无计划采伐方式使成材林木无法自然 再生,从而蓄积量持续减少。分批采伐的方式使成 材林木有再生的时间,以恢复其蓄 积量。 调研中我们也就每户的具体情况对分批采伐 栓皮栎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 农户的普遍反应是, 目前整体采伐所获得的木材仅勉强够使用,如果再 分块采伐,则采伐量会远远不 够需求;如果一定要 分批采伐,为在这一块林地里 获得所需求的木材量, 很可能栎树被全部砍光,即使很多年再生也难以恢 复。也有些农户承包山林的栎树 比较多, 认为这个 办法可行,表示会考虑在自家林地里 试用。因此, 这种分批采伐的方法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 统一规定,否则无异于竭泽而 渔。 3.3.2 从政府的角度提出解决途径与可行性分析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政府需要加 强管理,制 订 相关政策,引导农民采取合理的采伐行 为。 第一,监督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控制农 民对成材栎树的采伐活动。林 业管理部门直接控制 木屑加工环节,将木屑加工点由特 许经营转为林业 管理部门专营。 该地区山区幅员广阔,监督每一家 农户的砍伐 行为有难以实现的工作量。而采取突 击检查等方式 抽查仍然会增加管理成本,增大林业管理部门的人 力、财力负担。但从林业管理部门多年的实践经验 来看,严格监督管理,始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农民种植香菇的整个过程,从用木材 审批,到 袋料上架,都受林业管理部门 的监控,但在很多 环 节上,难以实现有效管理。由于农民必然通过林业 部门特许经营的私营木屑加工点加工木屑,所以林 业部门应加强对木屑加工点的统一管理,由特 许经 营转为林业管理部门专营,在此 环节上严格把关, 可以实现对加工木屑的原料实行有效管理,将采伐 量限制在可行的范围内。 第二,税费调节。 通过税费政策调整,使农民更多地使用 树枝做 培养基种香菇。具体做法是:降低或免除用树枝加 工木屑做香菇培养基的农户的育林金和特产税,以 补偿树枝代替树干为培养基原料种香菇可能造成 的产量减少所带来的收入损失,并使 农民用树枝比 用树干种香菇获得更高的整体经济收益,从而鼓励 农户逐渐用树枝取代树干做培养基种香菇。 在香菇的种植过程中,管理部 门已经以征收育 林金的形式干预了农民的生产, 这就为通过税费的 进一步调整来改变农民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由于目前征收的育林金基本上已达到了农民 继续从事这项生产的上限,因此税 费调节方法的可 行性建立在目前征收的税费可以涵盖由于生产方 式改变而可能带给农民的收入损失的基础上。即, 不是通过提高对树干使用者的税费来调节,而是通 过降低甚至免除树枝使用者的税费来引导农户的 种植行为,从而改变他们对原料的 选择。 3.4 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与分析,考察组发现该 村农户在 薪材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上,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 资源环境状况。当地农户在利用薪材能源作 为燃料 直接燃烧时并不会带来对当地森林资源的破坏,但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而在用薪材能源作为香菇培养 基原料时虽然显著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却也严 重影响了当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为了 保证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政府和 农户都在努 力改善农户能源利用状况的同时,也需要考 虑农村 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政府与 农户的双重努力,真 正实现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保 证森林资源可持 续利用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郭焕 成. 中国农 村能源与开发利用研究J. 经济地理, 2004, 24(4): 502504. GUO Huan-cheng. The Research Of Using And Developing Of Rural Energy In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 2004, 24(4): 502504. 2 王效华, 冯祯民.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7(1): 108110. WANG Xiaohua, FENG Zhenmin, Biofuel Use And It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Rural Areas Of ChinaJ.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4, 27(1): 108110. 3 翟辅东.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调整问题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1): 8186. ZHAI Fudong. On Adjustment Of The Rural Energy Development Policy In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3, 18(1): 8186. 4 陈甲斌. 我国农村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及其策略J. 可再生 能源, 2003(6): 4547. 102 生态环境 第 15 卷第 1 期(2006 年 1 月) CHEN Jiabin. Analysis And Strategy About Rur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veloping Harmony In Our CountryJ. Renewable Energy, 2003(6): 4547. 5 祝学范, 杨克美. 木质能源的地位及开发利用前景J. 农村能源, 2001(6): 3032. ZHU Xuefan, YANG Kemei, Status of Wooden Energy Resources and Its Developing p ProspectsJ. Rural Energy, 2001(6): 3032. 6 杨克美, 何小东, 唐伟. 生物质能在农村能源中的地位与薪炭林建 设J.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29(1): 103105. YANG Kemei, HE Xiaodong, TANG Wei. The Status Of Biologic Energy In Rural Energy Sources And Fuel Rorest Establishment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1, 29(1): 103105. 7 戴林, 李子奈.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及可推广性评 价方法探讨J.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17(2): 115118. DAI Lin, LI Zinai. Methodology of Socioeconomic Effectiveness and Extension of “Integrated Rural Energy Development Project” 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1, 17(2): 115118. 8 王久臣, 方炎. 农村能源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 效途径EB/OL. 中国 农村研究, 2001(22),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 心2001-08-13. /dyfx/zgncyj200122.htm. WANG Jiuchen, FANG Yan. Rural Energy Development: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crease of Peasants IncomesEB/OL. Research On Rural Area In China, 2001(22), Research Center For Rural Economy2001- 08-13./dyfx/zgncyj200122.htm. 9 韩克武 . 走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道路的启示J. 生态经济, 1999(6): 3234. HAN Kewu. Learning From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EnergyJ. Ecological Economy, 1999(6): 3234. 10 邓可 蕴, 张鲁江 , 贺亮. 中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研究(I): 中国农村地区能源形势分析J. 农业 工程学报, 1998, 14(2): 1925. DENG Keyun, ZHANG Lujiang, HE Liang. Study on Energy Stratag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 of China (PartI) Analysis of Energy Conditions in Rural Area of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1998, 14(2): 1925. 11 贺亮 , 戴林, 刘 鸿鹏. 中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研究(III): 建立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技术改进对策J. 农业工程 学报, 1998, 14(3): 2127. HE Liang, DAI Lin, LIU Hongpeng. A Study on Energy Stratag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 of China (PartIII): Counterm easures of Technology Improvement to Build the Energy Stratagem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Rural Areas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1998, 14(3): 2127. 12 王革华, 贺亮, 邓可蕴. 中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研究 (IV): 建立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模式 J. 农业工程学报, 1998(4): 1921. WANG Gehua, HE Liang, DENG Keyun. Study on Energy Stratag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 of China (PartIV): Policy and Developing Mode to Build the Energy Stratagem of China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1998(4): 1921. 13 许传 德. 我国薪炭林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 防护林科学, 1997(4): 2527, 33. XU Chuand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uel Forest In ChinaJ.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s, 1997(4): 2527, 33. Rural household energy use and rural environment change: case study on fuel forest use in a village in depressed area HE Xiaoxia, LI Wenlong, ZHANG Xiaonan, ZHU Huiwu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100871, China; 2.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55, China Abstract: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household energy use and rural environment change, the team work of four students carried out a field work for 15 days in a village in depressed area. After days of hard work, we collected more than 50 questionnair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