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差距的思考 文/ 陈其灿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差距不断加大,已 成为当前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各方面要求缩小差距的呼声 越来越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有增无减,企业退休 人员对此意见非常大。对于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国家高层 的高度重视,近期国家有关部门也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和 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水平重点调查工作。对机关事业单位和 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差距问题是到了该解决的时候。本文试 通过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的比 较分析,提出缩小两者待遇差距的初浅建议。 一、两种不同的退休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 2006 年国务院出台了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政策,同时 人事部、财政部也下发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的实施办法。根据国 务院的决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也从 2006 年起进 行改革。从 1996 年至 2006 年期间两种退休待遇计发办法始 终并存着,今后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仍将继 续并存着,这将给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规范和 完善形成重大的制度障碍。 1、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 人事部、财政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 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60 号)规 定,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下列办法计发机关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的离退休费。即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 资和级别工资之和或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技术等级工资) 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基本工资 的一定比例计发。工作人员退休后,各地津贴、补贴多数 地方也是按相应的比例或者一定标准发给。 在职人员调整工资标准时,离休人员相应增加离退休 费,退休人员适当增加退休费。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计发办法,目前仍延续执 行国发(1978)104 号的有关规定。具体计发比例(在此将 计发比例理解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的替代率,下 同),见表 1。 表 1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费计发比例表 工作年 限 10 年以 下 满 10 -20 年 满 20 -30 满 30- 35 年 满 35 年以 上 替代率% 身份 年 退休人员 50 70 80 85 90 退职人员 50 60 70 - - 为了便于比较,取每个工作年限段的最高年限、最低 年限和中值年限,并将各工作年限段的计发比例分别除于该 年限段的最高年限、最低年限和中值年限,分别计算出各年 限段的退休费的年均计发比例,见表 2。 表 2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费各工作年限的年均 计发比例表 满 10-20 年 满 20-30 年 满 30-35年 满 35 年以上 工作年限 年均替代率% 身份 10 年 以 下 10 15 20 20 25 30 30 35 35 40 退休人员 5 7 4.67 3.5 4 3.2 2.67 2.83 2.43 2.57 2.25 退职人员 5 6 4 3 3.5 2.8 2.33 从表 1 可以看出,总体退休费计发比例与工作年限成 正比,但从表 2 可以看出,工作年限越短,年均计发比例 越高;工作年限越长,年均计发比例越低。这说明机关事 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与其计发基数成正比,但随着工作 年限的增加,其年均计发比例逐步递减。 2、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和调整办法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200538 号)规定,在国发199726 号文件实施 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 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 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 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 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年发给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 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在国发199726 号文 件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 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 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本决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 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 系。 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 变动等情况,国务院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 平,调整幅度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企业在岗职工平 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 新的计发办法下,缴费指数和年限与基本养老金替代 率关系,见表 3。 表 3 缴费指数和年限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关系表 替代率% 指数 缴费年限 06 1 15 2 25 3 15 18 25 34 43 52 61 20 24 34 46 58 70 81 25 30 42 57 72 87 102 30 36 51 69 86 104 122 35 43 59 80 101 122 143 40 49 68 91 115 139 163 以上数据参考中国社会保障2006 年第 10 期的基 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改革测算与分析江西省社保局测算 小组。 为了便于比较,也将上述各缴费年限的养老金替代率 除于各缴费年限和各自的指数,计算出各个指数在相当于 指数 1 时的养老金的年均替代率,见表 4。 表 4 相当指数 1 时的缴费指数和年限与基本养老金 的年均替代率关系表 年均替代率% 指数 缴费年限 0.6 1 1.5 2 2.5 3 - 相当 1 的 1 相当 1 的 相当 1 的 相当 1 的 相当 1 的 15 2 1.67 1.51 1.43 1.39 1.35 20 2 1.7 1.51 1.45 1.4 1.35 25 2 1.68 1.52 1.44 1.39 1.36 30 2 1.7 1.53 1.43 1.39 1.36 35 2.05 1.69 1.52 1.44 1.39 1.36 40 2.04 1.7 1.52 1.44 1.39 1.36 从表 3 可以看出,养老金的替代率是随着缴费年限的 增加和缴费基数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但从表 4 中可以看 出,在同一缴费指数下,年均替代率是基本相同的,但随 着缴费基数的提高,其年均替代率是逐步递减的。这说明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与缴费年限成正比,随着缴费基数提 高而其替代率逐步递减。 二、两种退休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的差别 通过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两种退休待遇计发和 调整办法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种办法在待遇构成、计 发基数、待遇替代率、调整机制、享受资格等方面迥然不 同。 (1)待遇构成不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项目 由基本退休(职)费和各类津补贴组成,而各类津补贴的 比重已占到退休待遇总额 32%左右(三明)。 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 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组成。显然企业退休人员不能 享受各类津补贴的待遇。 (2)计发基数不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计发 基数以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为基数,也就是说以本人一生 中工资最高值为基数,且与其待遇成正比关系。 企业职工的待遇计发基数则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 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 这个平均值存在三种情况:当个人平均缴费工资高于在岗 职工平均工资时,平均值小于本人退休前的指数化平均缴 费工资;反之则大于本人退休前的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 只有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的,这个平均值才等于本人 退休前的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也等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这第三种种情况一般是理论上存在的,实际中出现的概率 很小。这个平均值具有缩放功能,致使缴费基数与待遇替代 率呈递减关系。 (3)待遇替代率不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的年均 替代率与工作年限呈递减关系。工作年限低的最高年均替 代率达到 7%,而工作年限长的最低也到达 2.25%。 企业职工退休待遇的年均替代率在同一缴费指数情况 下,不同缴费年限是相同的,其替代率与缴费年限成正比。 而与缴费基数呈递减关系,最高年均替代率为 2%左右,而 最低只有 1.36%左右。年均替代率相差最大的是缴费年限 (或工作年限)15 年为 3.32%;相差最小的是缴费年限 (或工作年限)40 年为 0.21%。 (4)调整机制不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是随着在 职人员工资调整而调整的,从近几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 员退休待遇调整办法来看,调整标准都是以身份和职级高 低来确定标准的。 企业退休待遇调整多年来都是按一个标准增加的,不论 身份与职级,也不论工作年限长短。当然这二年也加入身 份因素,如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军转干部、复退军人、原企业 高级专家和人才等在待遇调整方面已有所照顾。企业中的 “老人”和“中人”在我国计划体制下,原来是有身份和 级别的,但却不能与机关事业单位享受同样待遇。 (5)享受资格不同。公务员工作年限不满 10 年的可以退 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或 者满十年以上的但达不到退休年龄的也可以退职,其退休费 或退职生活费的计发比例为 50%至 70%,还可以参与待遇调 整。 企业职工缴费不足 15 年的只能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且只能领取原本就属于本人的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养老金, 享受不到按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更没有机会共享社会经 济发展成果。相对于机关事业的退职人员来说,企业这部 份职工确实有点冤,有交了钱不能退职,没有交钱的却可 以。 三、对缩小两种待遇差距的建议 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平均学历高,平均职务高、 专业技术人员多,总体退休待遇水平适当高于企业退休人 员是正常的。但因两种退休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所造成的 同等条件的同一职务(职称或职级)层次退休人员的不同 待遇,而且这种制度性待遇差距还在不断加大的局面,则 是应当尽快加以控制。由于这两种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已 经并行十年多,要想在短期内消除两者的待遇差距是不现实 的,需要从根本上或今后的待遇调整中逐步加以解决。 1、制定统一的待遇计发办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待遇计发办法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而我国现 行的两种退休待遇计发办法,在待遇构成、计发基数、待 遇替代率、享受资格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不尽 快统一,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退休待遇差距,因制 度造成的不公平,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从有利于我国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待 遇(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统一的计发办法在待遇享受资格方面要体现公平性。 不论是在机关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工作的人员,基本养老保险 享受资格应统一,否则制度本身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就会失去 公平。 (2)统一的计发办法在计发基数的确认方法上要相一致。 要体现缴费基数高也就是缴费多,待遇高的特点。 (3)统一的计发办法在计发比例上要统一。要与缴费年限 或者工作年限相挂钩,体现缴费长,待遇高的特点。 (4)统一的计发办法在待遇构成上要统一。各类津补贴主 要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而 实施的,在同一制度框架内的人群应当一视同仁。 只有制度统一,办法统一、机制统一,才能形成全国 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才 能使人有公正感。当然对于特殊群体如公务员,国家可以 按公务员职级高低和从事公务员年限长短建立退休补助费 办法来解决。对事业单位、企业则可通过建立职业年金、 企业年金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来不断提高事业单位、 企业职工的退休待遇水平。 2、建立以工作年限或者缴费年限长短为依据的待遇调 整机制 退休待遇调整的目的是让退休人员分享社会经济发展 的成果和在物价变动时确保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稳定而建 立的。待遇调整的依据不应以退休前身份是什么、职级的 高低来确定,也不能什么时候大家都“一碗水”端平。而 应以个人对国家、社会贡献大小和长短以及工资和和物价 等因素为依据来确定待遇调整标准。 (1)在体现分享发展成果时,可以按工作年限或者缴 费年限长短来确定待遇调整标准,如按照缴费年限每五年 分一个档次,每个档次调整标准适当相差,缴费年限短的 加少一些,缴费年限长的加多一些。这种与缴费年限长短 挂钩的调整办法,不仅有利于鼓励人们多工作、长缴费、 多缴费,促进长效的缴费激励机制的形成,而且也能体现 国家、社会对个人贡献大小和长短的回报。 (2)当因物价变动而需要确保基本生活时,可以按公 平原则来确定待遇调整标准,这个时候可以按一个标准进 行调整。这种调整办法体现了社会保障公平原则。 3、通过加发历史养老保险权益补偿金逐步缩小待遇差 距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差距,主要是 由于两种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形成的同等条件同一职务 (职称或职级)层次的退休人员制度性待遇差距。这是当 前社会反映最强烈的,也是企业退休人员最不满意的。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特别是统账结合养 老保险模式的实施不过十来年,目前企业已经退休的人员 基本上是统账结合模式前的“老人”和“中人”,“新人” 还没有达到退休的条件。在 1993 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 企业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而且在 1996 年前的退休待 遇(养老金)计发办法也基本上是相同的。鉴于企业退休 的“老人”和“中人”的基本养老金主要是由基础养老金 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的,其比重占到基本养老金的 85%以上, 甚至 100%(1995 年前退休的),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占基本 养老金比重还很低。因现行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待 遇年均替代率明显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待遇年均替代 率,造成企业退休人员整体养老金水平偏低,而且多数的 “老人”和“中人”偏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数学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数学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大冶市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模拟语文试题
- 《医疗规范管理》课件
- 《幼儿服装设计》课件
- 山东卷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
- 高级会计国际准则试题及答案
- 食堂诺如病毒防控专题培训
- 2025年白兰地相关饮料酒合作协议书
- 1-如何做好今年中考语文的复习备考
- 精神病学课件躯体治疗(精神病学)
- FeNO测定及应用演示版课件
- 考试焦虑主题班会课件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寓言成语故事多》课件
- 英语演讲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课件共课件
- 建设工程防渗漏验收检查表
-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栽培 试验 实验
- 中国联通cBSS系统使用培训-第一部分
-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 森林防火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