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4届高三第五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2014届高三第五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2014届高三第五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2014届高三第五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2014届高三第五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大联考 2014 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试试卷 地 理 分值:100 分 时量:90 分钟 范围:综合(人文地理为主,选修除外) 第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下图为某古镇分布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 13 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河流在 ac 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古镇在该区域 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河岸 d 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岸 c 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 a、b 和 d;河岸 a、b、c 、d 四地中,河岸 d 处坡度最陡 A B C D 2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街区与冬季南下冷空气垂直,利于古镇疏风 防寒 C与夏季盛行风向平行,利于街区的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3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 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Aa Bb Cc Dd 解析:1.B 2.C 3.B 第 1 题,古镇选址河流 a 岸-凸岸,主要是地势相对较高,水患威胁较小,取水方 便;ac 段形成曲流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平原地区)河床易摆动,而多曲流;河岸 d 岸为凸岸,泥沙淤积作 用明显,夏季为汛期,河流上游带来的泥沙更多,沉积作用更显著;河岸 c 岸为冲刷岸,受河水侵蚀作用 强,容易决堤;第 2 题,古镇巷道走向的设计除了更好的采光外,街区的布局走向与夏季风风向一直,我 国南方夏季比较闷热,这种设计更利于通风散热。第 3 题,城市新区若选建在 d、c 两处,容易影响湖泊, b 岸相对来说影响较小,而且又位于凹岸,可新建码头发展航运。 右图中的四地代表拉萨、昆明、重庆和贵阳,读图完成 4-5 题。 4. 地纬度比较低,但冬季比较冷湿,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太高 B受准静止锋的影响 C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大 D距海洋近 5地气温特征的形成主要是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森林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D较低的纬度和较高的海拔 解析:4.B 5.D 图中代表贵阳,代表拉萨,代表重庆,代表昆明 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如图的虚线为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一天气系统的两条槽线。读图,回答 6-7 题: 6.用上述谚语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最适用的一处是 2 A. B. C. D. 7.若此图为南半球的某天气系统,受、之间槽线影响, 处将可能出现 A.晴暖天气 B.台风 C.连绵阴雨 D.寒潮 解析:6.B 7.C 第 3 题,材料中描述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图示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处即将受到 冷锋的影响,故 B 项正确。第 4 题, 处位于暖锋前,受暖锋影响,将出现连续性阴雨天气。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 13.71 亿人,比 10 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数 约增加了 7600 万人,其中各年龄段百分比构成变化如表所示。据此回答 89 题。 我国(不包括港澳台)人口年龄构成(单位:%) 年龄段构成 014 岁 1559 岁 60 岁以上 第五次 22.89 66.78 10.33 第六次 16.60 70.14 13.26 8.上述资料表明( ) A近 10 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 5.7% B014 岁人口数量最少,但数量变化最大 C1559 岁人口数量最多,但数量变化最少 D60 岁以上人口数量变化小于 014 岁变化 9符合我国近期国情的是( ) A接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在增加,劳动力价格呈下降趋势 B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社会就业形式十分严峻 C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人口养老负担压力比较小 D我国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生育政策有了新的变化 解析:8.D 9.B 第 8 题,根据题干及表格信息,近 10 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量总体增加了 5.7%, 而不是年均增长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1559 岁,最少的是 60 岁以上;变化量最多的是 1559 岁,最 少的是 60 岁以上。第 9 题,根据表格信息,虽然 014 岁人口数量在减少,但是劳动人口数量在增加, 随着就业培训等教育活动开展,受教育的人口数量不一定会减少,甚至增加。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价格在上涨;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虽然最低,但是已达到人口老龄化标准,而我国面临未富先老局面, 赡养老人的压力很大。 某城市三大主要功能区完备,读该城市某社区在某年的人口(分年龄)移动状况统计图,回答 1011 题。 10据图判断,该社区最应该增加哪种职业的人力资源 A幼师与中小学教师 B高科技人才 C建筑工人 D医院看护工 11从社区(分年龄)人口移动状况看,该社区最可能 属于城市地域中的哪个部分 A郊区 B文化区 C行政区 D中心商务区 解析:10.A 11.A 第 10 题,根据题干及表格信息,该社区移入的人口中 0-24 岁的比重最高,因而最应 增加幼师和中小学教师 第 11 题,城市外来人口一般选择在城郊,无论从地租还是生活压力方面,均比 市区要小。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和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示意图,回答 12-13 题。 12从城市的发展方向判断,影响该城市空间拓展的根本因素是 ( ) A交通条件 B河流条件 C地形条件 D人口分布 第 3 页 13若要在 a、b、c 三处布局疗养院、钢铁企业、服装厂,则 a,b,c 三处应分别布局( ) A钢铁企业、服装厂、疗养院 B疗养院、钢铁企业、服装厂 C疗养院、服装厂、钢铁企业 D钢铁企业、疗养院、服装厂 解析:12.A 13.D 第 12 题,城市地租沿交通干线向外凸出,与城市发展方向一致。 第 13 题,钢铁工 业对城市会产生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向下风向地带,a 地附近又有铁矿,适合发展钢铁;疗养 院需要环境好的地方;服装厂对劳动力需求多,c 地位于市区,人口多。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当地城市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气 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415 题。 14指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上图时出现的一处错误是( ) A降水总量 B气温柱状图 C地下水水位变化 D降水柱状图 15下列措施中,可能会加剧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的是( ) 为解决生活用水,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城市地面大量使用水泥或沥青等硬化措施 A B C D 解析:第 14 题,随着总降水量减小和气温的升高,该地的总水量减小,而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增大, 故 20002010 年地下水水位应呈下降趋势。第 15 题,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下降,地面的硬化会 导致雨水不能下渗,地下水等不到补充。 答案:14.C 15.A 山顶上一片森林,山中一群村落,村落下面是梯田.“ 红河哈尼梯田” 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哀牢山。图 3 的 甲图为红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 摄的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图片。 读图完成 1618 题。 16某摄影爱好者站在甲图中朝南拍照,应站在何处能拍摄出乙图的景观图片 A B C D 17灌溉乙图中梯田的水源主要来自 A生活废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山下河流 D山顶森林 18红河地区按乙图修建的梯田给当地带的主要经济效益有 扩大耕地面积 增加旅游收入 防止水土流失 解决水资源短缺 A B C D 解析:16.B 17.D 18.A 第 16 题根据材料,地拍摄图片中应该有森林,地位于坡脚,乙图为高处向低处拍 摄,地向南拍摄的图片应为山顶森林。第 17 题,哈尼梯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山顶森林涵养的水源,经过村 庄后在进行农田灌溉。第 18 题,哈尼梯田成为我国著名的梯田文化景观,很具有观赏性质,带动了当地旅游 业的发展。 图 3 4 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 ,回答 1920 题。 19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地形 C技术 D劳动力 20黄土高原与山东半岛苹果产区都位于“主要产地” ,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二者相比,黄土高原苹 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土壤肥沃,土质疏松 劳动力成本 较低 A B C D 解析:19.B 20.D 第 19 题,从图中可知苹果主要产地在温带地区,在热带地区也能生长,只能在地势较 高的地方,故选 B 项。第 20 题,黄土高原位于内陆,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且劳动力成本较 低。 下图是某山区村镇分布略图。读图并回答 2122 题。 21在铁路修建之前,最适合建集贸市场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2铁路修通后,最适合建火车站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21.C 22.B 第 21 题,丙地位于三条公路的交会处,且地势开阔,易发展成较大的村落,因此在铁 路修通前,这里最适合建集贸市场。第 22 题,乙地附近有煤矿,货物运输量大,最适合建火车站。 左图示意水泥工业的布局要求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城市的区域条件。读图完成 2325 题。 23该区域发展水泥工业市场条件不够理想,能对此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A水资源 B政策 C工厂用地 D运输条件 24该区域发展水泥工业需要优先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A提供优惠政策 B提高资源运进能力 C建立火电厂 D招募劳动力 25若右图中城市布局水泥厂,最适合布局在图中的 A B C D 解析:23.D 24.B 25.B 第 23 题,水泥厂布局对资源的要求高,而当地资源条件差,交通条件优;第 24 题,区域布局水泥厂最大的问题是资源不够,运输条件好,所以水泥厂要发展,必须解决资源问题;第 25 第 5 页 题,水泥厂对城市大气有污染,而区域最好的条件是运输、用地、燃料和水资源,综合考虑地交通运输 条件最优,符合题干意思。 第卷 综合题 本部分共 4 道题,50 分。 二、综合题(50 分) 26. (19 分)图 12 示意 H 市及周边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百万人口的 H 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 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表 2 H 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 (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3 分) (1)山地多(1 分);相对高差大( 1 分); 河谷海拔较低( 1 分) 。 (2)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6 分) (2)纬度较低,河谷地形,年均温高(2 分) (或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基本无寒潮影响(2 分) , ) 冬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2 分) 。 ;干燥,多晴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2 分) , (3)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地理原因。 (6 分) (3)运输方式以公路、铁路为主,线路少,密度低(2 分) ;山地多,地表起伏大,运输效率低(速度慢) (2 分) ;运输距离长,蔬菜易腐烂(2 分) 。 (4)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除了有政策的支持和本地丰富的农产品外,试分析其他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4 分) (4)水电充足(1 分) ;市场需求量大(1 分) ;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技术支持力度 大(1 分) ;劳动力较丰富(1 分) 。 27. (14 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小麦主产地分布和贸易情况统计图 6 材料二:2007/2008 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份额 俄罗斯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其国土_部,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3 分) (1)西南(1 分) 俄罗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1 分) ;西南部纬度相对较低,水热条件较好(1 分) 。 (2)比较中国和美国小麦产量和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6 分) (2)特点:中国小麦总产量较美国多(1 分) ;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大量出口(1 分) 原因:中国小麦播种面积较大,总产量多(1 分) ;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产量较少,消费量大,需大量进 口(1 分) ;美国人均耕地多,人均产量多(1 分) ;生产量大于消费量,可大量出口(1 分) 。 根据材料分析世界小麦生产和消费特点(请从大洲情况进行分析) (5 分) (3)从各大洲的分布看,小麦生产相对集中,主要在亚洲,其次是欧洲(1 分); 亚洲和欧洲既是生产大 洲,也是消费大洲(1 分) ;北美(含中美)洲和大洋洲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洲内消费比例较低大部分用 于出口(1 分) ;非洲产量最低,但消费量相对较高,需要大量进口(1 分) ;南美洲生产和消费总量基本 持平(1 分) 。 28. (17 分)振兴区域经济,加强区际联系,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 问題。 材料一:华北地区简图。 材料二: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 金水道” ,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 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的 16 倍,巴拿 马运河的 33 倍。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方的经济和文 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 “十一五”期间,山东、江苏、 浙江三省计划投资 200 亿元用于京杭大运河航道整治。 整治完成后,京杭大运河最低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