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唐、宋)益母草——夏至草生长周期的物候观察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古代(唐、宋)益母草——夏至草生长周期的物候观察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古代(唐、宋)益母草——夏至草生长周期的物候观察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古代(唐、宋)益母草——夏至草生长周期的物候观察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古代(唐、宋)益母草——夏至草生长周期的物候观察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唐、宋)益母草夏至草生长周期的物候观察 摘要:唐、宋代益母草夏至草生长周期的物候观察绪论:近年李佳等经过考证认为唇型科植物夏至草【lagopsis supine (steph.) ik.-gal】即唐、宋代的药物益母草的基源。古代益母草夏至草为治疗外伤及妇科常用的中草药。并认为现代中医临床所用,也是药物法典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益母草与此唐、宋代所用益母草非同种植物。经本文合作者考证唐、宋代益母草为夏至草。具有如下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35cm。茎直立,方柱形,分枝,被倒生细毛。叶对生;有长柄,被细毛;叶片轮廓近圆形,直径1.5-2cm,掌状3深裂,裂片再2深裂或有钝裂齿,两面均密生细毛,下面叶脉凸起。春夏开花,花轮有花6-10朵,无梗或有短梗,腋生;苞片与萼筒等长,刚毛状,被有细毛;花萼钟形,外面被子有细毛,喉部有短毛,具5脉和5齿,齿端有尖刺,上唇3齿较下唇2齿长;花冠白色,钟状,长药7mm,外面被有短柔毛,冠简内面无毛环,上唇较下唇长,直立,长圆形,内面有长柔毛,下唇平展,有3裂片;雄蕊4,二强,不伸出;花柱先端2裂,裂片相等,圆形。小坚果褐色,长圆状三棱形,有鳞粃。花期3-4月,果期5-6月。据本课题合作者通过大量文献引用和精确细致地考证证明唐宋代益母草为夏至草。并由他近十余年的连续观察夏至草物候发现,它是由以下生长期所构成,秋天长出实生即种子发出的幼苗、活体状态越冬即严寒枯死,稍暖即恢复生长出新叶的连续不断地过程、它也是蚜虫越冬所依凭的寄主、春季花期、农历夏至即公历6月22日生命前后全部枯死,完全符合唐宋代记载物候学记录。由于古代观测是那个时代的气候特征,但气候随历史发展物候有所自然变更,所以到现代的北京大概是是5月左右枯黄,从而结束一个生长周期。本文负责观察并记录合作者未曾做过的夏至草物候,即持续观察、记录,即用canon 数码照相机(power shot s3 is、sx10)中普通,微距,超微距三种功能拍摄它的秋天幼苗(立题是去年秋天以后,所以这部分证据图片由本课题合作者提供去年秋在天坛所拍摄照片来弥补之)、活体状态越冬及不断复苏及枯死的过程、越冬蚜虫的寄主、春季花期、5-6月22日前后枯死的这一个完整生长周期的所观察到图像记录、并新鲜夏至草压制植物标本(清华园分布极少尽量寻找完成),文字记录内容包括拍摄的日期、气温、有无雪、雨等。得出其物候期特征以支持以上观点,它的物候在本课题整体中至关重要,是重中之重。实验材料与方法:1 材料: 植物选自清华园照澜院及天坛公园的路边荒地 实验器材:canon 数码照相机(power shot s3 is、sx10)2 方法:观察夏至草物候,由它的秋天幼苗、活体状态越冬、越冬蚜虫的寄主、春季花期、夏至6月22日前后枯死的一个生长周期的拍摄、压制植物标本,观察并记录、拍摄的日期、气温、有无雪、雨等。由2009年9月到2010年的6月中旬持续观测、记录,期限为间隔一个月左右观察一次,或有特殊天气如下雪以后。实验结果:表:古代益母草夏至草物候期观察结果序号拍摄日期(年、月、日)温度()天气状况物候12009.11.241刚刚立冬初雪后出苗后活体越冬22009.12.125晴活体越冬32010.1.12阴,干旱枯萎42010.1.171雪后补充水分,情况稍转好52010.2.53晴长出新叶62010.2.74雪继续生长72010.2.277晴正常生长82010.3.134晴长出多片新叶92010.3.217晴叶片全部更新102010.3.1320室内开花112009.12.125晴活体越冬期(标本)122010.3.247晴春季生长期(标本)插图:图1:2009.11.24 1 1-1 1-2 1-3 1-4图2:2009.12.12 5 2-1 2-2图3:2010.1.1 2 3-1 3-2 3-3 3-4图4:2010.1.17 1 4-1 4-2 4-3 4-4图5:2010.2.5 3 5-1 5-2 5-3 5-4图6:2010.2.7 4 6-1 6-2 6-3 6-4 6-5图7:2010.2.27 7 7-1 7-2 7-3 7-4图8:2010.3.13 4 8-1 8-2 8-3 8-4 8-5图9:2010.3.21 7 9-1 9-2 9-3图10:室内移栽夏至草花(2010.3.13) 10-1 10-2图11:夏至草标本 11-1 11-2 11-3 11-4讨论:1,由这一时期的的观测发现,唐、宋代所谓益母草夏至草是在秋季生长(图1),以活体越冬(图2,3)。如遇严寒干燥即枯萎(图3,4),天气转暖,水分得到补充时,又长出新叶(图59)。同时发现它是蚜虫的越冬寄主(图1-3,1-4)。春季为花期。2,图10是本文作者将夏至草移栽在室内,室温较高,因此把4,5月花期提前到3月。3,本课题应观测至6月22夏至,由于论文提交时间限制,截止于2010年3月27日停止观测。此植物应在6月22夏至左右枯死(北京地区应在5月左右),因此并未观测到全过程。此后本文作者仍将继续观测,以完成夏至草整个生长周期的观察。结论:唐、宋代所谓益母草夏至草,是在秋季长出幼苗,以活体越冬。如遇严寒干燥即枯死,天气转暖,水分得到补充时,又长出新叶。同时发现它是蚜虫的越冬寄主。春季为花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