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_第1页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_第2页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_第3页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抗战名将王铭章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有一枚抗战名将王铭章的印章,这枚印章的背后有一段悲壮的故事。 1938 年 3 月,日军第 10 师团沿津浦路南下,企图进攻徐州。为了固守滕县,阻止日军南进,41 军 第 122 师师长王铭章统一指挥第 122 师、124 师在滕县御敌。王铭章所部装备很差,常用的武器是 步枪、手榴弹、大刀,步枪多系土造,性能不稳定。王铭章临危受命,他激励将士说:“以川军薄 弱的兵力和窳劣的武器,担当津浦线上保卫徐州第一线的重大任务,力量不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 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 ” 3 月 14 日,日军第 10 师团第 33 旅团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向滕县外围发动猛攻。15 日,日军突 破中国守军界河阵地,进入滕县境内。16 日,日军在飞机、坦克及重炮的配合下,向滕县城内发起 总攻。王铭章冒着枪林弹雨,亲自登城督战,指挥守军用手榴弹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3 月 17 日, 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滕县,几十门大炮向城内猛轰,20 多架飞机低空扫射,全城硝烟弥漫, 火光冲天,城墙多处被炮火轰毁。战至下午 5 时,日军攻入西城,王铭章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滕县的中国守军,除极少数突围外,大部分阵亡。 王铭章牺牲后,他的随从副官李少坤找来几块木板,将王铭章的遗体掩盖起来。待到深夜,他避开 进城日军的围捕,返回徐州,找到了军长孙震将经过作了汇报。孙震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 当即命令李少坤并另选 8 名精壮士兵潜回滕县找回王铭章遗体。日军攻陷滕县后,守备甚严,入城 非常困难。李少坤等 8 人化装成当地老百姓,又在群众帮助下,于 3 月 26 日潜入滕县城内。滕县城 内满目疮痍,几日过去,这里已面目全非,硝烟战火,残垣废土。阵亡的将士很多,李少坤等人已 无法辨认出哪个是王铭章师长的遗体了。后来有人提议看看遗体身上有没有什么信物,大家在一位 死者的衣袋里,找到了一枚刻有“王铭章印”四个字的水晶章,遂确定这就是师长王铭章遗体,大 家把遗体偷偷地运出了滕县。王铭章遗体抵达武汉时,武汉有 6000 多名各界人士到车站迎接英灵。 国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和追悼会,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送了“奋战守城视死如归是革 命军人本色;决心歼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挽联。张澜为其遗像题词:“席卷青徐势正危, 孤军捍寇苦支持,一城守死悲罴家,千载留名说豹皮。部属半为猿鹤侣,魂归应是雨风时。恍然纸 上须眉动,酣战犹惊飒爽姿”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在追悼会上发表了题为 把有限的个体生命融化进无限的民族生命里去的讲演。武汉公祭仪式结束后,王铭章灵榇被运 回四川老家,灵柩所到之处,群众路祭络绎不绝。忠骸运到新都县后,新都县各界人士举行了盛大 的迎灵仪式,随后,王铭章被安葬于专祠墓园。 1938 年 4 月,国民政府发出褒扬令,追赠王铭章陆军上将。1984 年 9 月 1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 王铭章为革命烈士。1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对其遗属颁发了烈士证书。而确定王铭章遗体的 水晶印章则被送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王铭章印” ,呈长方体,无钮,印面为边长 2.2 厘米的方形,印高 5 厘米,印面阳刻,有缘,以极 为工整的铁线篆刻。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 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 习,1874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 “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 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 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 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 、 “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 、 “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 200 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 年 11 月安然 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 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 为“扬威”舰管带。 1887 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 、 “靖远” 、 “经远” 、 “来远”四艘 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 任“致远”舰管带。1888 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 10 月,北洋海军正式组 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 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 萨巴图鲁”勇名。 1894 年 9 月 17 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 “致远”多 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 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 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 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 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 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 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 250 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并赐予邓世昌“壮 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 ,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 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 。清廷 还赐给邓母一块用 1.5 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 10 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 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 1899 年在成山 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 年年 12 月 2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 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 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 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 年逝于无锡。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 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 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 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 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 年调任广东 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 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 台。另铸 6000 斤以上大炮 40 门,安置各炮台。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 年,在镇远、 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 年,钦差大臣 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 钦差大臣琦善至广东,一意主和,懈于防务。1841 年 1 月 7 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 善屈服,出动舰船 10 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2 月 26 日,英军又以战舰 10 艘、汽船 3 艘,配 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 6 炮台。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 力战殉国。其办理广东海防的奏折公牍,辑为筹海村集。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 年 10 月 26 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 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 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 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 “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 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 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 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 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 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 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 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 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歌颂祖国的诗文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