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新格局(理工大经济学院)_第1页
国际经济新格局(理工大经济学院)_第2页
国际经济新格局(理工大经济学院)_第3页
国际经济新格局(理工大经济学院)_第4页
国际经济新格局(理工大经济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新格局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新格局 一、金融危机的背景介绍一、金融危机的背景介绍 2007 年 8 月,美国五大投资银行 贝尔斯登宣布旗下对冲基金停止赎回,引发投资 者撤资行为,从而 产生了流动性危机,这 被视为美国次贷危机( subprime lending crisis)全面爆发的标志。紧接着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 股市剧烈震荡 2008 年 9 月是美国次贷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转折点。 (一)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一)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1、直接原因逆转的货币政策 (对上次危机的救赎) 互联网泡沫破灭 美联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利息降到 1% 担心房地产市场泡 沫过大 自 2004 年 6 月美联储连续加息 17 次,联邦基金利率从 1%提至 5.25% 次级 抵押贷款的推迟偿还和违约率不断上升 以次贷为基础的 RMBS 和 CDO 的价格下跌 2007 年 8 月引爆了危机。 图 1 20002008 美国利率变动图 2、根本原因 过度消费和储蓄不足的发展模式 3、深层次原因 金融监管相对于金融创新的严重滞后 4、实体经济角度 全球经济的发展模式 5、迅速传染扩散的体制基础 全球经济一体化 (二)金融危机的新预判(二)金融危机的新预判 学者们对世界经济的看法大多倾向于悲观。这是因为,美欧日几个主要经济体的衰退 尚未有见底迹象,下表将各方针对对金融危机的观点总结如下: 1、金融危机是否结束的专家观点: 2 2009 年 8 月 12 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对 52 名美国经济学家的调查,有 47 名作了 答复,其中 27 人称危机已经结束,11 人认为最低点将出现在本月或下月,8 人认为需要进 一步出台大约 6000 亿美元的新的刺激政策。彭博社也表示其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四季度 美国经济折合年率将增长 2.4和 2.1。预测美国经济三、四季度将增长 0.9和 2.0, 而 15专家认为危机在三季度还将持续。 表 1 金融危机是否结束的 不同观点 专家专家是是/否否/不确定不确定观点观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 研究所金融市场 研究室主任 曹曹 红辉红辉 否否 全球经济全球经济 L 型将坚持较长时间型将坚持较长时间 经济在短期内会有一定反弹,但仍可能会恶化。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各国 应对危机的方略基本还属于“凯恩斯式”刺激,即利用财政和货币手段 来强行拉动需求、注入货币。这种方式可以短期内克服困难,但难以治 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金融研究所 综合研究室主任 陈道富陈道富 否否 世界与中国经济呈世界与中国经济呈 W 型复苏概率更大型复苏概率更大 金融对经济的紧缩影响还在持续,世界经济从整体上看,更可能出现的 也是 W 型。 法国巴黎证券亚 洲有限公司首席 经济学家 陈兴动陈兴动 否否 世界经济复苏呈世界经济复苏呈“大锅底大锅底”型型 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是一个大的“锅底”型。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按季 度来看,可能是 U 型;按年度来看,2009 年仍然是走低。对于世界经济 而言,2009 年经济整体上都处于底部。 中国社科院工业 经济研究所研究 员、研究室主任 陈耀陈耀 否否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没有终结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没有终结 就目前的观察,无论是国内经济还是国际经济状况仍不乐观,美国作为 金融危机的源头,还在不断出现银行倒闭、企业大量裁员现象,新政府 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后的成效如何受到广泛质疑,这种危机由美国向欧洲、 亚洲新兴工业国的蔓延还没有终结。 国家发改委宏观 经济研究院副院 长 陈东琪陈东琪 是是金融危机来得快、去得快,全球经济下半年复苏已成定局 瑞士央行乔丹不确定不确定金融危机是否结束并不明朗 美国花旗集团总 裁W.彼斯考夫彼斯考夫 是是 我们接近危机的结束我们接近危机的结束 美国房地产和通胀有所缓解 世界银行首席经 济学家 弗朗索瓦弗朗索瓦-布吉尼布吉尼 翁翁 是是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将在几个月后结束,对美国整体经济影响不会太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将在几个月后结束,对美国整体经济影响不会太 大大 美联储主席 伯南克伯南克 是是 世界经济正在走出危机,美国经济衰退很可能已经结束世界经济正在走出危机,美国经济衰退很可能已经结束 世界银行副行长 林毅夫林毅夫不确定不确定 目前的金融危机,由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采取了大力度的应对措施,进 入市场的崩溃可以避免,但是不是完全稳定或触底,仍有很多不确定因 素。 美国联邦储备委是(不完全)是(不完全)美国经济危机并未完全结束,但已近尾声。整体经济已经触底,虽然经济 3 员会前主席格林格林 斯潘斯潘 危机还不能说已经完全结束,但已经“非常接近(结束)”,认为经济崩溃 已经不可能了。 2、金融危机一周年,全球经济复苏了吗? 2008 年 9 月 15 日,美国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一场席卷全球的 金融风暴就此拉开了序幕。应对这场危机,全球主要经济体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采取了 前所未有的刺激措施来挽救经济。时隔一年,金融危机到底是“超跌反弹”还是真的触底 回升?全球经济是否已重回复苏之路?专家观点不一: 表 2 全球经济是否复苏的 不同观点 专家专家是/否/不确定观点观点 中国银行副 行长 朱民朱民 否 美国的经济是消费主导型经济,消费占 GDP 的 71%。金融危机 使得美国的富人消费垮掉了,美国的消费很难回到原来的水平, 美国的消费不回升,经济就难以复苏。 GE 全球副 总裁、中国 区总裁 罗邦民罗邦民 否 判断经济是否复苏,第一步要看金融市场是否已经企稳,利率 是否稳定,流动性是否已经回来。现在的确出现了一些复苏的 迹象,但是他并不认为会很快有反弹, “这个复苏将是一个缓慢 的复苏,会经历很长的时间” 。 新加坡国务 资政 吴作栋吴作栋 不确定 吴作栋说,世界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正在康复过 程之中。吴作栋认为有必要继续实行经济刺激计划,坚持宽松 的货币政策。 中国社会科 学院世界经 济与政治研 究所所长助 理 何帆何帆 否 全球重振增长的动力现在看的很清楚,只有爆发一次新的技术 革命才能拯救全球经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在寻找新的制造 产业,要抢占制高点。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 样的新兴大国,一定要寻找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不能 都靠出口。要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要有自己的国内市场,有自 己的研发能力,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大公司,有自己的跨 国金融机构,这种能力是我们要培养的。 中国社科院 国际金融研 究中心秘书 长张明曾张明曾 是 美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实现增长后,将在 1%左右的低增长 率水平徘徊两至三年,摆脱低增长的关键取决于清洁能源和生 物医药等何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世界银行行 长 佐利克佐利克 不确定 世界格局或生变 美元地位将松动 中国正在逐步的让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和主要国家正在实施货 币互换,并开始在海外发行主权债券,在未来 10 到 20 年内, 人民币竟成为金融市场的一支力量。 中国社会 科学院副院 长李扬李扬 否否 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对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发挥了巨大作用,多 项经济数据指标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但经济结构调整在中 国是一个老问题,很难一蹴而就得到解决,因为它涉及多方面 因素。 前摩根士丹 利董事总经 理谢国忠谢国忠 否否 2009 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由于存货消耗和投资下降会有自 然的谷底,因此世界经济会在第二和第三季度趋于稳定,但这 并不意味着世界经济从此步入正轨。 4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历史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历史 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相互隔绝,独立发展的局面,把世界联结成为一 个统一的整体。世界经济中心沿着大西洋由南向北转移,经历了从西班牙到比利时再到 荷兰,最终落脚到英国伦敦。(西班牙 比利时荷兰英国) (一)英镑主导下的世界经济格局(一)英镑主导下的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18 世纪 60 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一系列发明、创造促进社会生产力得到巨 大发展。英国是工业革命最早爆发的国家,从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英国独霸 世界经济整整一个百年的时间。 1、英英国国“世世界界工工厂厂”地地位位的的确确立立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两个多世纪里,英国人均 GDP 远远超过荷兰和世界其它国 家。19 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的总和 。 2、英英镑镑主主导导下下的的国国际际货货币币体体系系 1694 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由此诞生。 1821 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 制。金本位的确立,加上英国当时的经济实力,逐渐通过战争和殖民扩张确立的海上霸 权和自由贸易政策,奠定了英镑的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时代。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各国纷纷停止了金币铸造和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兑换,也禁止黄金输出和输入,这 就从根本上破环了金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 ,使得“日不落帝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英镑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趋于衰落,并最终逐渐被美元所取代。 (二)美元主导下的世界经济格局(二)美元主导下的世界经济格局 一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加速向美国转移 。美国的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是美元国际 霸权形成的基础,两次世界大战等事件为美元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加速了美元霸权的形 成。并最终形成麦金农所说的 “世界美元本位”。 1、布布雷雷顿顿森森林林体体系系下下世世界界经经济济格格局局 美美国国掌掌握握世世界界经经济济霸霸权权 美国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 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 “二战后” ,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建立了战 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它的建立标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 主地位的确立。 (1)美美国国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141945 两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美元由强势货币成为霸主货两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美元由强势货币成为霸主货 币。币。 首先,一战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美元逐渐成为强势货币。 其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美元成为霸主货币。 二战使得主要国家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德国、意大利、日本遭到毁灭性打击,英 国、法国受到重创。相比之下,美国在战争中通过贷款、出卖武器、后勤物资等,获取了 大量财富。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 50 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 产的。黄金储备也最丰富。 5 1944 年 7 月,44 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新罕布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达成布雷顿森林协定 ,标志着美元初步获得了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45 年二战结束至年二战结束至 20 世纪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美元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美元 成为国际货币。成为国际货币。 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一方面,美国政府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建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GATT) ,大幅度削减关税及消除其他贸易障碍目的是大量输出美国商品,抢占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另一方面,美国加强政府经济职能,大规模更新固定资产,扩大社会福利,使国内需求 旺盛,再加上侵朝战争的刺激,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高速增长。最后最后,对外进行经济渗透, 实施马歇尔计划” ,在帮助西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贷款和援助,竭力对它们 进行经济渗透和控制。总之总之,在这一时期美国凭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 构筑起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多边经济体制,也夯实 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世纪60年代至年代至70年代中期,国际收支逆差加剧,美元危机频频爆发年代中期,国际收支逆差加剧,美元危机频频爆发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霸权由盛相对转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霸权由盛相对转衰。 1960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这意味着二战后建立的美元霸权开始动摇 。此后,美元危机频频爆发。迫于形势,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 策” ,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 系的一大支柱坍崩。到1973年3月,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 均已倒塌,二战后实行了近30年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美元的霸 权地位遭到极大削弱。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霸权盛极而衰的表现是美元危机频频爆发,衰落的标志是该 体系的最终瓦解。美元霸权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实力持续减弱和国际经济地位下降 ,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恶化。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是不容忽视的制 度因素。 (2)欧欧盟盟 战战后后初初期期到到 50 年年代代初初,经经济济迅迅速速恢恢复复阶阶段段 战后初期,西欧大地一片废墟,各国经济损失严重。1946 年工业产量只及 1937 年的 70%。由于欧洲各国幅员狭小,资源匮乏,这给西欧经济的恢复带来极大困难。但是欧洲 各国有较高的生产力基础,各国针对性地实施了一些经济措施;美国对西欧推出了“马歇 尔计划” ,西欧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50 年年代代初初期期到到 70 年年代代初初,经经济济高高速速发发展展阶阶段段 科技革命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获取了廉价 的能源、原材料和海外市场;西欧各国经济的联合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东东亚亚 这一时期东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日本经济的复苏和振兴上。 首先,首先,1945 年1955 年间,东亚经济在美国扶植下恢复国民经济时期。到 1955 年, 日本经济的各项指标(对外贸易除外)均已达到或者超过战前最高水平。 其次,其次,1955 年1973 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为了赶上欧美陷阱国家,提出要 实现“经济自主”和现代化,日本以重化工业为中心,从欧美工业国引进先进技术,进行 6 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并积极发展电子、石化、人造纤维等新型工业,国民经济 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还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提出“贸易立国” 、 “出口第一”的 口号。这期间日本经济发展年均增长率高达 9.7%。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日本实现了“高 速跳跃式的赶超欧美”的夙愿,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牙牙买买加加体体系系下下的的世世界界经经济济格格局局 多多极极化化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欧、日三 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发展程度不同, 主要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四类。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 的是欧洲、北美和亚洲三大区域化经济集团。 (1)美美国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的国际地位虽然已明显削弱,但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80年,里根在竞选总统时提出建立包括加拿大、 墨西哥和加勒比海诸国在内的“北美共同市场”的构想,经过一系列努力,1992年12月,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 ,199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又呈回升之势,逐渐恢复到国 际储备的23左右。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美国经济的转机,也是美元地位的转机。 首先首先,美国经济在90年代出现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使得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有 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元地位的回升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第二,美国通胀降至多年来低点,财政赤字状况改善甚至出现赢余,使人们对美国经 济的信心增强,也间接增强了美元地位。 第三第三,美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较为开放,国内市场规模和成熟程度都堪称世界第一 ,金融市场完善和发达程度是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取代的,这进一步提升了美元的国际地 位。综合来看,当今美元霸权依然拥有领先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美元的国际地位依然 稳固。 (2)一一体体化化进进程程的的西西欧欧 70 年代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经济 1974 年到 1982 年进入经济的“滞涨”时 期。 1982 年到 90 年代初,低速增长时期。 90 年代初至今,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温和谁退和缓慢回升时期。这一时期最明显的特 征是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欧共体建立之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经历了一个从经济一体化 逐步走向政治一体化的过程。欧盟自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 6 次扩大,成员国从最初的 6 国发展到目前的 27 国。欧盟目前已成为一个拥有 27 个成员国,人口超过 4.8 亿的大型区 域一体化组织。 入盟后,两国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两国经济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 罗、保两国入盟后也需履行诸多承诺,按要求定期向欧盟委员会报告其在各领域改革的进 展情况。 7 表三 欧盟发展历程 时间发展动态 1951 年 1951 年 4 月 18 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 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 ) 。 1952 年1952 年 7 月 25 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1957 年 1957 年 3 月 25 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罗马签订了建 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 1958 年1958 年 1 月 1 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 1965 年 1965 年 4 月 8 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 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布鲁塞尔条约于 1967 年 月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73 年1973 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 年1981 年 1 月 1 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个成员国。 1986 年1986 年 1 月 1 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 12 个。 1991 年 1991 年 12 月 11 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 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 ,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简称“马约” ) 1993 年 1993 年 11 月 1 日, “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5 年 1995 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 15 个。 2002 年 2002 年 11 月 18 日,欧盟 15 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 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10 个中东 欧国家入盟。上述 10 国的入盟谈判是从 1998 年月开始的,2002 年 10 月结束。 2003 年 2003 年月 16 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 10 国正式签署加入欧 盟协议。 2004 年 2004 年 5 月 1 日,这 10 个入盟协议签署国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 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欧盟以往的扩大都是向西方国家开放,而这次 入盟的 10 国多为中东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此次扩大后的欧盟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 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2005 年 2005 年月,欧盟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署入盟条约,并于同年 10 月启动了与土耳 其和克罗地亚的入盟谈判。同年 12 月,马其顿被欧盟接纳为入盟候选国。另外,欧盟还 于 2005 年启动了同波黑、塞黑(现为塞尔维亚、黑山两个国家)关于签署稳定与联系 协议的谈判。 2006 年 2006 年 6 月,阿尔巴尼亚与欧盟签署了稳定与联系协议 (签署这一协议是阿尔巴尼 亚、波黑、克罗地亚、塞黑和马其顿个西巴尔干国家加入欧盟的第一步) 。 2007 年 2007 年 1 月 1 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这是欧盟历史上第六次 扩大。欧盟目前已成为一个拥有 27 个成员国,人口超过 4.8 亿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 入盟后,两国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两国经济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罗、保两国入 盟后也需履行诸多承诺,按要求定期向欧盟委员会报告其在各领域改革的进展情况。 (3)东东亚亚 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最早在60年代初,日本提出“环太平洋合作构想” ,试图建立以日本为首的“环太平洋 经济圈” ,并于1967年1月,组成了“太平洋地区经济理事会” ,成员国有日本、美国、加拿 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个国家。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的倡议下,召开了由澳 8 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东盟6国共12个国家的外交、经济部长参与 的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当今世界跨洲际的影响最大的亚太经合组织诞生。 东亚经济圈东亚经济圈雁行模式雁行模式 日本从 70 年代初期起,就提出了“雁行模式”,旨在组建以日本为头雁的“东亚经济圈” 。 “雁行模式”通过梯度产业转移,拉动了东亚国经济的起飞和发展,也推动了东亚经济 一体化的进程。亚洲“四小”从中获得了经济的腾飞并步入新型工业化国家(NIEs)的行列, 亚细安和中国也步入了经济的起飞阶段。 *日本经济日本经济“雁行模式雁行模式”领头羊领头羊 日本自 60 年代以来一直充当亚洲经济发展领头大雁的作用。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科技、 教育。日本抓住战后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在赶超口号下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 术。同时日本还强调开发具有独创性的自立技术,注重基础性、开拓性的科学研究,并采 取政府、企业和大学三位一体的办法来攻克高科技难题。 *亚洲四小亚洲四小“雁行模式雁行模式”雁身雁身 “雁行模式”通过梯度产业转移,拉动了东亚国经济的起飞和发展,也推动了东亚经济 一体化的进程。亚洲“四小”从中获得了经济的腾飞并步入新型工业化国家(NIEs)的行列。 *亚细安和中国亚细安和中国“雁行模式雁行模式”雁尾雁尾 近年中国经济惊人的发展象征性地表现在贸易结构的改变上。中国占全球出口额的比 重从 1990 年的 1.7%到 2002 年的 6.0%,占全球进口额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1.3%到 2002 年 的 4.1%,均有巨大的增长,与同期呈现减少的日本、仅呈现微小增长的 NIES 各国以及增 长不到一倍 ASEAN 各国相比,表现也是突出的。 美国学者 Dooley 等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国际经济格局,可以划分为三类经济区: 由中、日、韩等亚洲国家及地区组成的贸易账户区由中、日、韩等亚洲国家及地区组成的贸易账户区,由欧洲、澳洲、加拿大及部分拉美国家由欧洲、澳洲、加拿大及部分拉美国家 组成的资本账户区组成的资本账户区,由美国单独构成的中心区由美国单独构成的中心区。美国处于国际经济支配者和调节者的地位,可 以基于投资动机成为资本账户国,也可以基于增长动机成为贸易账户国,其经常账户赤字可以 得到贸易区官方流入和资本区私人流入的融资支撑。其他国家相对于美国都处于外围国地 位。 三三、金金融融危危机机背背景景下下世世界界经经济济格格局局的的新新发发展展 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严重的挫折,全球 各国央行和政府联手推出力度空前的金融救援和财政刺激计划。在超大规模的政策激励下, 2009 年 2 季度,全球经济深度衰退态势得到了初步遏制,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主的原有世 界经济格局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我们面对的将是怎样一个世界,这些都是目前多方关注的 问题。 (一)金融危机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一)金融危机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金金融融危危机机对对美美国国经经济济的的冲冲击击 全全方方位位的的 9 美金融业元气大伤,支柱产业陷入困境,GDP 产值在 2008 年第三、第四季度出现了 18 年来首次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 *GDP 增长增长:美国 2008 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 6.3%,为 1982 年第一季度以 来美国 GDP 的最大跌幅。2009 年一季度的下降 1.6%,二季度实际 GDP 环比降幅窄收, 同比名义下降 2.4%。 *财政赤字财政赤字:2009 年上半年政府财政预算赤字预计高达近 1 万亿美元(9568 亿) ,而 2008 年这一数字仅为 3130 亿美元,2009 财年美国总预算近 4 万亿美元,预计预估本财年 赤字总额可能超过 1.8 万亿美元。 *就业就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大量机构和公司裁员,去年 12 月份的失业率达 7.2%,2009 年上半年,美国失业率仍在增加,4、5、6 月份失业率分别为 8.9%、9.4%、9.5%。美国的失业率仍会增加,预计美国失业率 09 年下半年或将到达 10% 的高点,之后逐渐回落。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2008 年 12 月底,全球银行约 1 万亿美元的不良资产,其中美国占到了 一半左右。英国泰晤士报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数据显示,到 2010 年 底,源自美国的不良资产或达到 2.2 万亿美元。全球知名基金经理人索罗斯公开发表言论 认为,美国银行业“基本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 (2)美美国国政政府府经经济济复复苏苏政政策策 表 4 美国政府救市政策 财政方面 出台日期方案名称主要内容 2008 年 2 月 Economic Stimulus Act1680 亿美元减税。 2008 年 7 月 Housing and economic recovery act 帮助购房者再融资, 避免出现持续违约。 2008 年 10 月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将 FDIC 存款保险上限由 10 万美元提高到 25 万美元;引入 7000 亿美元问题资产纾困方案, 购买金融机构问题资产以及帮助金融机构注资。 2009 年 2 月 American Recovery an Reinvestme act 总额 7870 亿美元,包括 2880 亿美元减税、 1440 亿美元用于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医疗与教育 开支,以及 3550 亿美元用于联邦开支与社会项 目。 2009 年 3 月 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 for legacy assets 吸引私人部门资金参与,剥离金构资产负债表上 的不良资产。 表 5 美国政府救市政策 货币方面 出台日期方案名称主要内容 2007 年 7 月至 2008 年 12 月 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由 5.25%下调至 00.25% 2007 年 12 月 Term Auction Facility (TAF)用于向存款类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放宽抵 押品范围) 2008 年 3 月 The 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 (PDCF) 向交易商提供短期贷款(抵押品包括公司债、 市政债券、 MBS 和 ABS) 10 2008 年 10 月 The 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CPFF) 向商业票据的合格发行者提供流动性 2008 年 11 月 Term Asset-Backed Securities Loan facility 协助基础资产为信用卡贷款、助学贷款、汽 车贷款等的 ABS 的发行 2009 年 3 月 TALF美联储决定将 TALF 的规模由 2000 亿美元 提高到 1 万亿美元 2009 年 3 月美联储直接购买证券 美联储宣布购买 3000 亿美元长期国债、将 对 MBS 的购买由 5000 亿美元增加到 1.25 万亿美元,以及购买 2000 亿美元机构债。 (3)近近期期美美国国复复苏苏迹迹象象不不断断显显现现 2009 年上半年,美国经济走势“先抑后扬”:前半段,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经济衰退 幅度加深;后半段,金融市场企稳恢复,经济反弹迹象频现。美国经济有望在 09 年下半年 开始复苏,但步伐将是缓慢的。 *GDP 季度增长率回暖季度增长率回暖 2009 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继续收缩,但幅度有收窄趋势。美国经济 08 年四季度 GDP 下降 6.4%,创下近 27 年来新低,09 年一季度美国经济负增长 5.7%,降幅回升,出现缓慢 回升迹象,预计下半年经济将继续回暖。摩根大通摩根大通经济学家上调了美国下半年国内生产总 值(GDP)的预期。经济学家目前预计,美国第三季度实际 GDP 折合成年率增长 4%,此前 预计为增长 3%;并预计第四季度实际 GDP 折合成年率增长 3%,此前预计为增长 2.5%。 高盛高盛集团预测,09 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年率增幅将为 3.0%,2010 年上半年放缓至 2.0%,并 且 2010 年下半年放缓至 1.5%(较此前的 2.0%下调) 。 *工业制造业生产现回升趋势工业制造业生产现回升趋势 09 年上半年经理人采购指数(PMI)连续五个月回升,5 月份达到 42.8。指数高于 40 并 且持续稳步回升,制造业下滑的程度已明显改善。 *消费者信心指数复苏消费者信心指数复苏 09 年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回升迹象。美国消费信贷指数下降幅度逐步缩减。两 项数据表明,美国消费正在企稳回升。 2、欧洲经济恶化程度超过美日、欧洲经济恶化程度超过美日 (1)金金融融危危机机对对欧欧盟盟的的冲冲击击 2008 年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欧盟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减速,形势不容乐观。欧盟 2008 年的经济困境对其政治、社会等方面已经产生负面影响。 *实体经济全面恶化实体经济全面恶化欧盟四大经济体陷入衰退。 *发生信贷危机发生信贷危机欧盟银行“惜贷”和企业、消费者“慎贷” ;东欧国家 2009 年 4000 亿美元的债务违约,将会重创欧洲金融体系。 *贸易赤字扩大贸易赤字扩大据欧盟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2008 年欧盟对外贸易赤字为 2413 亿欧元,较 2007 年增加了 489 亿欧元。 (2)欧欧洲洲应应对对危危机机的的政政策策 11 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创欧洲经济,欧洲各国和欧盟采取共同行动,对 此进行了强力救援。欧洲在危机救援上目标较为明确,行动较为迅速,加大经济刺激政策 的联合实施力度,提高危机救援政策的协调性、统一性和有效性,打破欧洲内部的冲击反 复循环(feedback loop) ,扩大欧洲内部总需求。主要包括流动性支持、放松货币政策、减 税、基础设施投资、培育新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等 (3)金金融融危危机机对对欧欧洲洲经经济济的的影影响响 “前前深深后后缓缓” 下下滑滑速速度度放放缓缓 在金融危机深度演变、全面扩散以及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下行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的 背景下,自 2009 年以来,欧洲经济陷入持续衰退。2009 年上半年,欧盟和欧元区实际 GDP 增长率为负值,特别是第一季度,欧洲经济衰退程度达到“二战”后前所未有的“高 度” ,成为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地区。2009 年第一季度,欧盟 27 国经济环比下降 2.5%,同比下降 4.7%,经济形势较 2008 年第四季度更加严峻;第二季度,经济环比下降 0.3%,同比下降 4.8%,经济衰退程度趋缓,初步呈现企稳态势。8 月 17 日,欧盟统计局 公布,6 月份欧盟 27 国经季节调整后的出口总额环比下跌 0.3%,进口总额下跌 1.4%,对 外贸易逆差 43 亿欧元,同比收窄 150 亿欧元,比 5 月份收窄 29 亿欧元 (4)欧欧洲洲经经济济前前景景展展望望 以目前情况判断,欧洲经济略显好转趋势,2009 年下半年经济降幅有可能进一步减缓。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欧洲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第二季度的略显好转并 不能视为其率先复苏的依据,其中短期内难以重现 2003 年至 2008 年上半年经济高速增长 的态势。从各方做出的预测来看,无论是欧洲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欧洲经济复苏 是一个相对缓慢的渐进性过程。 表 6 多边组织与经济研究机构对欧洲经济的预测 欧盟经济增长率欧盟经济增长率 机构机构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20092009 年年20102010 年年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7-4.8%-0.3%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9.6 EU(欧盟委员会)2009.5-4.0%-0.1% EIU(经济学人智库)2009.8-4.4%-0.6% 3、金金融融危危机机对对日日本本经经济济的的影影响响 (1)对对日日本本经经济济的的冲冲击击 *金融机构方面金融机构方面金融机构倒闭破产 *房地产方面房地产方面房地产价格下挫 *股票市场方面股票市场方面日经平均股价指数均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接近泡沫经济崩溃后 的最低水平。 表 7 日经指数变动情况 时间日经指数 2007 年 7 月 9 日日经 225 指数在创下 18262 点的阶段性高点后出现连续下跌, 12 2007 年末报收于 15307.78 点 2008 年 9 月 12 日日经 225 指数报收于 12214.76 点,此后的下跌速度之快几乎令所有的投资者 都始料未及 10 月 8 日、10 日、16 日单日跌幅都超过了 9%,其中 10 月 16 日的跌幅更是高达 11.1 %。 2009 年 4 月 24 日日经 225 指数已经狂泻至 8707. 99 点,较 2007 年底下跌了 43.11 %。 2009 年 9 月 28 日日经指数收盘下跌 2.5%,报 10009.52 点 2009 年 10 月 5 日日经指数上涨 0.1%,报 9736.63 点 *外汇市场方面外汇市场方面阶段性升值,出口形势严峻 日元在 2008 年 8 月 15 日创下 1 美元兑换 110.66 日元的阶段性低点后一路升值,2009 年 1 月 21 日最低成交价达到 1 美元兑 87.10 日元,目前美元兑日元汇率仍维持在 197 左 右。日元的大幅升值对日本企业的出口成本形成了巨大压力,出口形势十分严峻。 (2)日日本本应应对对危危机机的的政政策策 其一,日本向金融系统注入了大量短期流动性资金,并且提供各种融资政策 其二,加强对股票卖空行为的监管。 (3)日日本本复复苏苏之之路路依依然然漫漫长长 09 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在一季度到达底部,并于二季度有所反弹。 *一季度一季度 GDP 大幅下降二季度回暖大幅下降二季度回暖 2009 年第一季度日本 GDP 季环比增长年率由前一季度的-13.5%降至-14.2%,创下 1995 年该数据公布以来最大跌幅。第二季度(46 月)的 GDP 实质增长率比第一季度增 长了 0.9%(换算成年率为增长 3.7%)。这是日本自 2008 年第一季度以来 GDP 首先实现了 正增长。这也意味着日本经济已走出最低谷。 *工业生产触底回升工业生产触底回升 09 年二季度,内外需求均出现回升,出口贸易出现下滑趋缓的迹象,各工业生产产量 也出现降幅缩小趋势。预计 09 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将继续复苏回暖,由于外需对日本经济的 支撑作用相当有限,在内需不足、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在 09 年下半年仍会比 较艰难。 4、金金融融危危机机背背景景下下中中国国经经济济 2009 年二季度,东亚新兴市场经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亚洲经济领先于发 达经济体和其它新兴市场步入温和复苏,韩国经济触底反弹,中国香港、新加坡和台湾地 区经济均有所企稳并出现回暖迹象。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 GDP 增速从一季度的 6.1%增加到二季度的 7.9%,上半年为 7.1%。三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国家统计局将于 10 月 22 号公布,但 经济学家普遍预测宏观数据将继续向好,经济增长速度会较二季度进一步上升,中国经济 回升力度加大,已触底反弹,全年实现 8%的经济增长目标几乎无悬念。 表 8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机构预期调高的具体情况 IMF 7 月 8 日调高了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预期,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增长率由 4 月的 6.5%上 调至 7.5%,明年预期由 7.5%调高至 8.5%;其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兰查德近日称, 世界经济已开始复苏,但进程能否持续取决于“精妙的”重返平衡措施。 13 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金融研 究所 其所长夏斌 8 月 13 日指出,复苏趋势已经出现,今年的 GDP 增长达到 8%是有希望的; 其副所长巴曙松 8 月 9 日称,从今年上半年增长的情况看,基本可以确定中国经济是 形反转,今年第四季度,中国 GDP 增长可达 10%,明年一季度很可能达到 11%左右。 摩根士丹利 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将 2009 年 GDP 增长预测调高至 9%,2010 年增幅调高至 10%。 高盛 8 月 10 日上调内地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至 9.4%,是迄今最“牛”的看法,亦是高盛 4 个 月内两度调高内地经济增长预测。 申银万国当前经济形势好于预期,调高 2010 年 GDP 增长率至 8.5%。 中金 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已经超过美国,充足的经济刺激力度缩小了“产出缺口”,中 国未来将先于美国出现通胀。预计居民消费价格(CPI)将在 10 月或 11 月摆脱负增长,明 年甚至将攀升至 3.5%至 5%。 十七届 四中全会 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下滑趋 势得到遏制,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 中国国家统计 局总经济师姚 景源 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状态,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情况好于美国、日本、欧洲、俄 罗斯以及“金砖四国”中的其他国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好的。 亚洲开 发银行 预计中国 2009 年和 2010 年的增长率将超过 8%,将成世界经济复苏的“领头羊”。明年中 国政府将继续保持财政刺激政策,而世界经济也会温和复苏,这将推动明年中国经济增 长率达到 8.9%。 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金 融研究所副 所长巴曙松 2009 年四季度中国经济会有十分强劲的复苏,如果美国经济复苏带动出口恢复,这种复 苏强度还更大。预计 2010 年 1 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超过 11%-12%,2010 年二三季度 与 2009 年二三季度同比会有轻微下降,但是同比下滑不会太大。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世界经济新格局美国霸主地位会动摇吗? 金融危机的对世界个大经济体而言是无一幸免,不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 不同程度的遭受到了金融危机的破坏。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新格局将何去何从,是否撼 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这是目前金融市场上最为担心的,因为一旦美元的地位出现动摇, 那么未来全球的货币市场将遭遇无秩序状态,关于金融危机对美元霸主地位影响的各方观 点: 表 9 金融危机对美国霸主地位影响的各方观点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 争力网络”主管布莱克 中国竞争力领跑金砖四国,美国失去霸主地位。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世界格局或生变,美元地位将松动。 赖经邱美国的霸权地位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 尼迪 拥有如此强大的经济生产力和军事与战略力量的美国不可能是一个在一夜之间 就被倾覆的帝国。 德国财政部长泰因布吕 克 美国将失去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世界将变成多级世界 德国世界政治研究所美 国问题专家普特曼教授 美国依旧是“世界董事会”的董事长, “无论如何,美国的各方面都仍走在世界 的前列。 ” 14 美国纽约大学的教授托 尼居特 这场金融危机并不意味着欧洲多年来倡导的“政治多极化”真的能够实现,美 国的实力伴随着经济危机的打击在衰退,但是还没有到“衰落”的地步。 新加坡海峡时报 “美国时代的终结还没 那么快” 尽管美国现在面临很多困难,但是美国经济依然是傲视群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王逸舟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国的衰退是相对的,但它的超级大国地位在中短期内是不 会被撼动的。 日本 JCC 新日本研究所 副所长庚欣 美国遭遇金融危机,如同一个有才能但喜欢赌钱的“浪子的一次重大失手,虽 然损失很大,但只伤及皮肉,并未伤及“国之根本” 。尽管一些制度及习惯上的 弊端改起来不易,但并不是“命伤” ,属于“可以改造好”的“子” ,因此说美 国是“衰而不落”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法博士,中央党校国际 战略研究所教授 洪华 自战结束以来,美国的霸权一直处在一个衰落的过程,这体现在美国发动对外 战争的能力下降、美国政治文化影响力的下降、美国在国际经济领域主导力的 下降等。但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取代美国的霸权地位。 纵观世界经济格局及国际货币演变的历史,其背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演变,金融危机 后从各国经济实力的比较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仅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没有引起实质性的变化。 1、美国经济总量仍高居世界榜首、美国经济总量仍高居世界榜首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3 万亿美元,约占世界 25%,比排在其后的日、中、德、英四国 的总和还多。 2、金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