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2年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南省2012年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南省2012年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南省2012年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南省2012年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机密 启用前启用前 湖南省湖南省 2012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语 文文试试 题题 时量 12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 分。其中,1-6 题,每小题 3 分;第 7 题,6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毕发 bng 不屈不挠 roB. 跻身 j 岿然不动 ku C. 创造 co 风调雨顺 tioD. 教诲 hu 千篇一律 bi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抱欠 山清水秀B. 迟缓 通肖达旦 C. 扫描 历精图治D. 洋溢 一如既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目前,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 B. 瀑布从悬崖上奔腾而下,冲击着大小石头,飞溅着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C. 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使我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D. 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成为了卓有成就的企业家。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和本质是基 本稳定不变的。 B.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问题奶粉” 事件的处理工作。 C. 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藏书多的家庭里,孩子往往阅读兴趣较浓,阅读习惯较好, 阅读量较大。 D. 优秀科普作品不但能传播科学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而且还能激发青少年探索未 知世界的兴趣。 5、下面对联中,适合作春联的一项是 A.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B. 白马素车愁入梦 青天碧海怅招魂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72 C. 坐看溪云忘岁月 笑扶鸠杖话桑麻 D. 皓月描来双影雁 寒霜映出并头梅 6、下列作家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将进酒B. 孙梨雷雨 B. 关汉卿窦娥冤D. 荀况劝学 7、2010 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内中小学校园禁烟令。如果你是学校值日生,发现有人在校园 内抽烟,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的对象,分别写出劝阻的话。 (6 分) (1)对吸烟的学生 : (2)对吸烟的老师 :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起来。如今,一些科学家已经开 始把课题转向人体能的开发利用上。 所谓人体能,简而言之就是由人体散发出来的生物能量,它主要表现为机械能和热 能。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人体能随时随地作用于周围环境,如运动时大量发热,行走时 的体重施压于路面等。据科学家测算,一个人一昼夜所产生的人体能,如全部转化为热 能的话,可以把相当于他自身体重的水由 0C 加热到 50C,而全世界 60 多亿人每年浪 费掉的人体能,则相当于 12 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人体所具有的生物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比如, 当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会产生持续的重力能。如果釆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把重力 能转换成电能,就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工程师, 将一种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商场和火车站等处的地毯下面,当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 走过时, 与踏板相连的摇杆不停的被压下,使中心轴持续地旋转,从而带动发动机发电。 英国一家超级市场,特意在市场入口处转门下方的地下室里,安装了一套发条式能量收 集转换装置。熙熙攘攘的顾客不停地进进出出,其推动门的能量统统被收集起来,并转 化为电能,借此为公司提供了照明、打字、电梯、空调等用电。 将人体热能收集起来,然后转换成电能,也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美国新泽西州 建造的美国电信电话公司总部大楼,每个房间的内壁都具有一种特殊功能,它能够有效 地吸 收全楼 3000 多名员工身体所散发的热量,随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储入蓄电池,用以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73 提供照明、 电脑操作及调节楼内室温所需的电力。美国匹兹堡大学也设计了一个热量收 集系统,该系统将学生和教师释放的热能,电灯、厨房以及从窗外射入的阳光等所产生 的热量,统统聚集到一个中央设备中,再由地下的管道重新分散。据说,此系统在寒冷 的冬季,完全可以供学校的 10 座大楼取暖之用。其实,这一系统完全可以具备双重用途, 即在炎热的夏季里,还可以当做制冷设备使用,从而使大楼中的环境非常舒适。 科学家们认为,人体能价廉而无污染,且收集转换并不复杂,既能自收自用,也能 零存整取,如能将人体能充分地利用起来,无疑将为人类生活做出极大的贡献。相信人 体能 将会得到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发利用。 8、下列关于“人体能”转换成电能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我们人体所具有的生物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 B. 人坐着或站着时产生的重力,直接输入蓄电池,就能成为电能。 C. 行人踩在踏板上,与踏板摩擦产生的电能,可带动发电机发电。 D. 特制的能发电的门被顾客推动,所产生的电能可满足城市照明。 9、对第 4 自然段段意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 美国很多公司在大楼里安了人体能设备供电系统。 B. 美国的一些公司和学校已开发利用人体电能照明。 C. 将人体能收集转换成电能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 D. 热量收集系统具有的双重功能可使环境更加舒适。 10、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在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的背景下,一些科学家着手进行人体能的开发研究。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体能的开发利用前途将越来越宽广,对人类贡献会越来越大。 C. 人体能价廉而无污染,收集转换并不复杂,所以它的开发利用得到人们的认可。 D. 人体能在美国虽被各州广泛开发和利用,但它只能转换成电能,其发展潜力不大。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3 题。 (15 分。其中,11 题 3 分;1213 题各 6 分) 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 西藏的天,天天都是蓝的。 天天,天蓝,白天黑夜地“蓝”着地球之颠的人们。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74 我头顶的蓝天,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它当然是无声的,一只鸟便可以划破它的宁静。 天,把心情蓝得很高,很畅,像天边的经幡,随着风的节奏而摇曳。 天天,天蓝,像一块蓝丝绒,把全部答案裹起来,让人们以各种姿势在天底下猜测 它为何蓝得让人生疑。你常常会看到,有人满腹狐疑地盖上相机镜头,说:“我不相信 天能蓝到这种地步。 ”也有人一下飞机,抬头就会问:“西藏的天干吗这么的蓝呀?” 我说:“当然是因为你的远道而来,你一定会爱上它,对吗?” “但是你必须回答我,它干吗如此的蓝?” 是呀,天之蓝总得有个答案吧。 我习惯地将两手放入衣袋,望着湛蓝湛蓝的天,紧张地思虑,让腾起风暴的脑海去 筛选一个精确的解答,一时感觉满眼全是正确答案。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静止。抬头 望天,天还是那么蓝,丝毫没有哪怕微乎其微的变化。面对无限的蓝,瞬间,想好的答 案又全部消失了。 多数时候,我们会刻意去寻找一个完美的答案,以便对自己和对方的疑问做个解释, 可实在是困难。初来西藏的人时常会为诸如天为什么那么蓝等问题冥思苦想而导致大脑 缺氧,反不能轻松享受天然风光的美丽。所以你不必过分去深究太多问题,在你抵达之 前,西藏的天就这么蓝,在你离开之后,它还依然蓝下去。我在西藏看了八年天,只求 与蓝共度,以免褒读了天天天蓝的纯洁和真诚。 反过来,我倒想问你了:天蓝点儿有什么不好吗?天天天蓝,多么美好的生活呵, 难道你还担心它这样蓝下去不是件好事?难道你真不知地球原本就是一个蓝色星球?我 不否认天空的不同色彩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情绪,特别是成都那座成天灰得一塌糊涂的城 市,灰得十分潮湿,潮湿把小伙们潮得一个个细皮嫩肉,看上去很“白” 。严格地说,这 就是自然的作用,它很容易左右一个人的审美视野、感觉习惯、心理情绪,思想态度, 影响着人和自然的相处方式,制约着人的生活状态。 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天天天蓝,与谁都有关。人在天下看天,天在天上看人, 俯瞰着天底下悲欢离合的戏剧表演,包容着大千世界的纷纭变幻。 我常常爬上大地的阶梯,看见闪电划过天边,雷声惊走天的睡眠,一丝忧蓝之情裸 露心底,我想去看看天 天天,天天还蓝吗? 请不要问我。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75 A. 本文通过对西藏天之蓝的赞美,集中论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B. “我”在西藏看了八年的天,从来没有享受过天然风光的美丽。 C. 文章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天是否能永远这么蓝下去的隐忧。 D. 西藏的天非常的蓝,是因为远道而来的人冥思苦想后才变成的。 12、文章“反过来,我倒想问你了”这一自然段中用了三个颜色词,请根据文意解释它 们的含义。 (6 分) (1) “蓝”: (2) “灰”: (3) “白”: 13、文章倒数第 4 自然段中,作者说:“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天天天蓝,与谁都有 关。 ” 通观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下面的问题。 (6 分) (1)为什么说:“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 答: (2)为什么说:“天天天蓝,与谁都有关”? 答: (三)应用文改错。 (4 分) 14、下面是某同学在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自我介绍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两处措辞不恰当, 请加以修改。 (4 分) 敝人叫王龙,今年 18 岁,是某某职高的毕业生。我身高 1 米 80,身体健康,爱好文学、 体育;性格坚强乐观,不怕困难;学习努力,喜欢钻研,动手能力强。我十分喜欢你们 学校,希望你们能慧眼识金。 修改: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三、古代诗文阅读三、古代诗文阅读(1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7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 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76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 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 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 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 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拜:授予官职 B. 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 C. 吾羞,不忍为之下忍:残忍 D.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钝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 且庸人尚羞之 B. 臣等不肖,请辞去 C. 而相如廷叱之 D.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7、翻译: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译文: (二)诗文填空,完成 1820 题。 (3 分,每空 1 分) 18、江山如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19、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 20、多情自古伤离别, 。 (刘永雨霖铃 ) (三)诗歌赏析,完成 2122 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21、对这首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77 A. 本诗的体裁属于七言律诗。B. 诗作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 第三句由上句绘景转入怀人。D. 本诗语言浅近,意境开阔。 2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点题,既写出诗人所处的地点,又抒写了情怀。 B. 第三句写友人未如约归来,表露出诗人的遗憾和谴责。 C. “同来”与“独上”相对比,表现出了诗人落寞的感受。 D. 本诗既描绘了月夜所见的美景,又抒发了怀人的情感。 四、应用文写作四、应用文写作(20 分)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