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一川:我看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王一川:我看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 在规范中走向创造的境界 我看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 摘要 研究生有必要学会适应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目前学位论文写作难的原因,在于过去资源共 享的学术传统和政治照抄体制与现在的严谨而独立的学术体制之间的不协调。学位论文的 基本要求体现为他、材、小、新、厚、面、实、透、反。了解这一要求有助于在学术规范 中走向创造的境界。 关键词 学位论文;资源共享;政治照抄;学术体制;创造的境界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第一,他 学位论文不是要直接表达著者观点,而是要把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包括历史事件与人物) 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只能借助对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的阐释而间接地透露自我观点 学位论文评审,考察候选者研究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的能力,而决不简单看其个人观点。 学位论文首要的应是“他”性而非“我”性,是借助“他”性而间接呈现“我”性。 每位学位候选人在撰写论文前首先应懂得这一点,否则会走许多冤枉路,也会给导师带来 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损耗。 第二,材 学位论文要有丰富的材料,其突出表现就是必须援引足够的文献注释。有时还指自己去作 实际调研或田野作业,占有第一手材料。 学位论文评审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看候选人是否具有收集、梳理和引证文献材料的能力。 一看评述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时能否提出足够的材料作为论据。 二看所引证材料是否可靠而翔实。 三看是否能按规范的方式引证材料即作注释。材料及注释是学位论文的若干支撑点。失去 它们,整个论文大厦就会崩溃。评委看论文,常常就看注释。治学功夫是否到家,注释见 分晓。 第三,小 小是指学位论文选题不是广博而是窄小,即选取一个有着特定的范围、边界或程度、并具 备一定的材料基础的具体对象加以研究。 可以选择一个作家、理论家或批评家,或者一个概念、流派或形态的历史等,而不应自己 新提出并论证一种理论主张。 研究生可能以为学位论文就应该写得大。不大怎么成硕士、博士论文呢?持这类看法的人 不在少数。 近 20 年前,一位已故著名学者生前曾告诫他的硕士生弟子:一个名家是不够硕士论文份量 的,要写就写一群作家或一个时代的文艺思潮。 但我们在当时听到一件新鲜事:一位从美国某名校来收集资料的博士生,要以吴组缃为博 士论文题目。在当时的主流文学史体系看来,吴组缃连“三流”都不算,哪能够学位论文 份量?笑话!以吴组缃这样的现代文学史上“末流小作家”做博士论文题目,是我辈当年 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这种分“流”法在现在看当然难以成立了)。 在今天看来,选吴组缃做博士论文十分正常。吴组缃算小?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本事从“小” 中写出东西来。 学位论文不是要写一个广阔的“面”,而是要聚焦到一个窄小而深厚的“点”上。 学位论文不是要修筑一个巨大的知识水库、张开大口储蓄思想资源,而是小心翼翼地挖掘 一口窄而深的深井,在深井中令人想见大江长河的壮阔波澜。 这就要求聚焦集中而不分散。 第四、新 不新则不成学位论文。新是指学位论文必须是前人从未染指的新选题。这是学位制度的 “游戏”规则所决定的。 研究生在确定选题前,需要首先全面查找现有文献资料,直到弄清楚该题目确实还没有人 做过。求新,是唯一选择。新,有三种不同情况: (1)全新的“发现”。“发现”一个“冷门”题目,或在故纸堆里“刨”出一个被遗忘的 大家,或根据已知材料推断出新的重要结论。 林毓生博士论文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进的全盘反传统主义、李欧梵的中 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应属此类。一举奠定一世英名。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鲁迅和综论突破过去将鲁迅 政治化的传统,显示了鲁迅的独立思想家风范,宣告“鲁学”的人文主义转向。 (2)或多或少有创新意义 前人可能已经做过这个人或问题,但还没有选取这样一个角度、运用这种方法、或分析如 此全面和系统等,所以可以见出某种新意。 张爱玲已有不少人做过了,但邵迎建的“传奇”的文学、“流言”的人生能从 “identity”(认同)角度切入,新颖而别致,在“张学”上独辟蹊径。 (3)当代社会文化中正在出现的新问题 这是指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新现象,前人不可能做。 这样的题目容易实现创新,但也容易流于“学术时尚”的展览,而无法实现扎实的开掘。 上述三种中,比较而言,第一、二种较为常见,比较稳妥。第三种虽有,但风险大,敢冒 此风险者寡。 第五、厚 厚是指厚重、沉厚。 学位论文虽然小,但不单薄;虽然新,但不浮泛。小而新的题目,需要以厚实的材料和严 谨的分析去使其丰厚、沉稳。它走的是厚重、沉厚之路。 这就应了前面说的:不是修造一座水库而是挖掘一口深井。 如何实现厚?厚不是指一味堆砌材料,而是指对问题采取多方面的、立体的或层层推进的 研究,使人感到由此获得丰厚的洞见和知识。 第六、面 面是指论文的“点”可以牵涉宽广的平面。这是说要以论文所论之焦点性问题,带出它所 涉及的广阔的文化平面。要想使小的题目不显小气、窄小,就需要注意将焦点置放到宽广 的平面上去分析。 研究文学人物(作家或理论家),需要将他与其他同类或相近人物加以比较,在比较中显 示其独特地位,并且纳入他所处的时代文化语境或历史情境中去考察,把握它所受影响以 及反过来向文化语境或历史情境施加影响的具体状况。 一方面通过面而更好地阐释了点,另一方面,又通过点而更好地阐释了面。如此,实现了 点与面的互赖性阐释。 如果说,不小无以厚重,那么可以说,不面无以广博。面,要求的是宽广的视野、比较的 眼光、全局的胸怀。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紧紧聚焦到点上。 第七,实 对整个论文的严实提出总要求。实,是指论文处处求实、实证。学位论文须以丰厚而可靠 的学术研究基础、翔实的材料和严实的论证取胜。 一是说要有厚实的相关学术素养作基础。如果你缺乏从事这一选题的厚实的学术背景或基 础,最好别选此题目。 二是说要对研究对象有足够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运用理论、分析问题,首先要了解并吃透 它。 三是说要处处小心论证,不说空话。在具体论文写作中,判断必有根据并提供实在的证明。 四是说要有丰富、翔实而可靠的材料,这与前面说的第二条接通了。严谨抄袭。 附录:什么是抄袭及如何避免 你无论何时把非自己所为之物当作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就构成欺诈罪名(You are guilty of cheating whenever you present as you own work something that you did not do)。或者当你协助他人欺骗世人时,其行为性质也是一样的。欺诈的最常见形式之 一就是抄袭(plagiarism,或译剽窃),即利用他人的语句或观点而不标明出处(using anothers words or ideas without proper citation)。 一般而言,抄袭有如下六种方式。 1、使用他人的语句(words)而未标明出处。在使用他人的语句时,应在引用的材料前后 加上引号,并标注脚注或其他指明出处的标志。 2、使用他人的观点(ideas)而未标明出处。在使用他人的观点时,应使用脚注或其他方 式表明信息来源,导师希望了解哪些观点和判断是你自己得出的,哪些又是参照他人观点 得出的。甚至是当你完全独立得出同样的判断时,你也应声明你参照的作者所得的观点。 3、引用材料时复述(reproducing)原材料的主要语句而未加注引号(without quotation marks)。很显然,你已转述(have paraphrased)而非借用(borrowed)原句。 4借用某作者的词组或句法结构(borrowing the structure of another authors phrases or sentences)而未标明作者本人。通常这种抄袭行为源于怠惰。与重复某一作 者的行文方式这一行为相比较,仔细思考所写的东西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要难一些。 下面的例子均来自于 Diana Hacker 的 A Writers Reference (New York, 1989, p. 171) 5 借用其他学生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all or part of another students paper), 或使用他人论文提纲(outline)而撰写自己的论文。 6 让论文“服务”机构或朋友代写论文。不论是支付他人酬金还是让朋友代写,都是对 学术信誉的破坏。只要所交的论文不是你自己写的或利用了别人论文的内容。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问题。我主张突出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 第八、透 透是指说理透彻、分析透辟。 学位论文是现代学位制度的产物,不要求深不可测,而要求透彻、透辟。在现有条件下全 力以赴地寻求透彻地说理论道。 与其讲深不如说透,与其论玄不如揭穿。 评委必须在短暂的时日里决定是否投赞成票。如果论文“深不见底”,他凭什么在短暂时 间里就做出肯定或否定的明确判断? 应当清楚地看到,有些著作的价值不适于由评委去判断。限于自己的眼光和偏见,可能看 不到一部杰作的深厚价值而做出错误的评判。 第九、反 反是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随时随地回头反思,反复思量或追问自己已经从事的研究是否合 适、匹配、恰当或有效,从而做出校正或调整,包括颠覆先前结论。“反者道之动”。反 有三层: 一是返回原初起点去再思,调整研究方案; 二是反过来从相反方向去质疑,自我反驳或颠覆; 三是返回去把自身当作研究对象,返观自我人格投影。 经常“自反”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做出调整,提高学术素养并促进人格修养。 九条之间的关系: 他和材是指论文的内容特点 小和新,分别指选题小而新颖 厚,指论证厚重 面,指分析面广 实,指论证求实 透,指整个研究透辟 反是指具体研究中的随时反思 小和新是就选题而言,厚、面、实、透是就研究路径和具体写法而言,反是针对上述方面 的调整。 九条彼此相连,互为依托与补充,体现对学位论文的总体学理要求。 不能单独突出一条而忽视其他。 其实,明白学位论文的规范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学会并且善于运用这些规范去实现学术创 造。 严格的学术规范非但不是学术创造的桎梏、更不是它的坟墓,而是孕育学术新蕾的温床, 是新的学术创造的模子。 研究生尽早弄懂并掌握了学位论文规范,就可以将主动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使自己 从如何写学位论文的低级尴尬、担忧和焦虑中解脱出来,转而把三年研究工作的重心,置 放到如何以严谨学风推动学术创新、在学术规范中走向创造的境界这一目标上。果真如此, 那就不仅是莘莘学子的幸事、而且也是导师的欣慰,更是学术事业的可喜收获了。 上面九点,即“他、材、小、新、厚、面、实、透、反”,如要记忆方便,不妨记成一句 顺口溜: 他才小心后面石头翻 如此说来,每一位攻读学位的研究生,他要想顺利取得学位,都得“小心后面石头翻”啊! 不过,“小心”不等于担心。鲁迅说得好:“纵令不过一洼浅水,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老人阅读题目及答案
- 现代刑侦推理题目及答案
- 葡萄糖知识培训课件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3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 2025计时工的劳动合同
- 物权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电气设备采购合同
- 新实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 课件 U6 China and the World
- 营销师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 2025联营企业合作协议
- 2025届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七下数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北师大计算机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会计法培训课件
- 环保机构舆情处理机制流程
- 皮划艇旅游线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光保真度(Li-Fi)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全册知识点(素材)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资料汇编
- 心衰患者的麻醉处理1例课件
- 电竞酒店服务礼仪与职业素养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