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张浩雷 指导老师:朱美玲 摘要:摘要:随着生态林工程的不断展开,为了保证其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并评价其 各方面的效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日趋必要。本文通过 分析研究前人的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自己的看法建立了生态林的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关键词:生态林 指标体系 效益评价 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给本就十分脆弱的 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在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到生态环 境的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生态林体系关系到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这一思想越来越成为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并且积极努力 的探索。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的自 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 系。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 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林系统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投入的资金数目大,产生的收益亦是十分巨 大且回收期较长。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一般民众都很关心效益问题,因此对生 态林的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建立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的重 要。 1 生态林效益评价的研究现状生态林效益评价的研究现状 1.1 国外方面的研究国外方面的研究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均在开展森林的效益观测和调查,并进行 理论探索和研究。前苏联 20 世纪 50 年代末, 曾提出以森林的公益效能的作用 程度与自然形成的公益效能最大作用程度之比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20 世纪 60 年代,M.Claw -son 提出了关于城郊森林游憩价值的评价方法。日本林 业厅 20 世纪 70 年代,通过森林的公益效能计量调查,对全国森林进行了公益 效能的计量和评价,这次评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此外,德国、法国、 印度、南非等国都在森林资源效益研究方面作了一些工作。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研究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而对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评估则是在 20 世纪 80 年 代末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目前对生态效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林业经 济学家和生态学家的重视,很多国家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 成果。以 Daily 主编的生态功益: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一书 为标志,一个研究生态效益的热潮又在西方兴起。国外生态效益评价方面的研 究,主要分两个学派, 以 Costanzia 等人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学派认为生态功能 价值可以计算总价值,并且提出恰当的计量方法为:市场价格法和替代成本法; 而以 Pearce 等人为代表的环境经济学派认为生态功能价值难以计算总价值,并 且认为恰当的计量方法为:支付意愿(WTP)。 1.2 国内方面的研究国内方面的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在东北、四川等地开展了生态系统的定位 计量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计量参数资料。而国内对森林生态效益系统地研究, 见于 1990 年中国林学会召开的森林综合效益计量评价学术讨论会。这一时期, 很多林业经济工作者和生态学者的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大量涌现。孔繁 文等(1993)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森林资源核算问题,大体形成了中国森林资源 核算研究的整体框架;侯元兆等(1995)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森林资源价值 进行了评估,其中包括 3 种生态价值:即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等的 经济价值,并首次揭示了森林的这三项环境价值是立木价值的 13 倍。周冰冰、 李忠魁等人(2000)对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进行的评估,其中包括 7 种生态价值: 即涵养水源、 保育土壤、固碳持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景观游憩、生物多 样性价值的核算。郎奎建等人(2000)对 10 种森林生态效益作了总体初步估计, 除了上述 7 种生态效益以外,还涉及了森林改善小气候、减轻水旱灾害、消除 噪声等方面的研究;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先后进行了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一些案 例研究和理论思考( 张建国, 1994; 徐嵩龄,1998;欧阳志云, 2000 等) 。但是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生态林的效益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研究才起步不久,仅对生 态林的综合效益定量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且尚处于起步阶段。 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生态林的效益评价体系应该是一个由多个评价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 构和功能的复杂、科学、合理的有机系统,其中各个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共同发挥效益评价的功能。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并具有 可操作性的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设计指标体系,要求所选的指标能够作为一个有 机整体在相互配合中比较全面、科学、准确地覆盖、描述和反映林业可持续 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不遗漏重要的方面,又突出重点。既要能体现可持续经 营的基本准则,又要反映全局的综合特征。 2.1.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能反映评价对象 的本质内涵。指标名称、定义、解释、分类、计算方法规范,选取的指标稳 定性强、相关性好、能较好地反映生态林的效益评价,以保证评估方法的科 学性、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1.3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反映生态林的效益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时序上的动态变化, 保持时空的协调、统一。因此要求建立的指标尽量采用已有的统计标准,计 量和计算的范围、口径必须一致,以便于在不同区域对同一类型生态林的效 益评价时进行比较。 2.1.4独立性与稳定性原则独立性与稳定性原则 指标间不应有很强的相关性,不应出现过多的信息重复。但指标间完全 独立很难做到,因为指标间若没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就无法构成一个有 机整体。实际工作中,一般需要从不同角度设置指标,这里说的独立性是指 反映同一角度、同一方面的指标应尽量避免信息重叠。同时,指标体系内容 不宜变动过多、过频,应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2.1.5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设置的评价指标概念应当明确,评价指标数据易获取且来源切实有效, 其计算和测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实用可行。从而实现理论科 学性和现实可行性的合理统一。 2.1.6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能够反映和测度被 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以全面正确地评价生态林的综合效益。 2.2 评价指标的筛选评价指标的筛选 2.2.1指标筛选思路指标筛选思路 生态林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须要由多个指标组 成指标体系来完成这个使命。筛选评价指标时,必须遵循一定原则主要有完 备性、独立性、主成分性和针对性等原则。但不能仅由某一原则决定指标的 取舍,而要综合考虑。个人认为,指标筛选的思路一方面应吸收前人的研究 成果中的优良指标,同时,根据评价对象的结构、功能以及区域特性,提出 反映其本质内涵的指标。以便科学、公正地进行评价工作。 2.2.2指标筛选方法指标筛选方法 指标体系的筛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评价者对评价系统有充分 的认识及多方面的知识。当前,筛选指标的方法主要有专家咨询法、理论分 析法和频度分析法等。本文采取这三种方法的综合,首先采取频度分析法, 从国内外研究文献中,对各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选择那些使用频度较高的 指标,同时,结合我国生公益林的背景特征、主要问题以及不同区域的社会 经济条件等,进行分析、比较、综合选择那些针对性较强的指标。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调整,最终得到生态林的效益评 价指标体系。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森林的主要功能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空气、改善水质、改良气 候、美化环境等。生态林的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森林的这些生态效益和社会 效益。对于生态林的效益的划分,通常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包括生态效益、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内,之前很多林业研究人员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 防护林效益进行了计量评价,提出了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按照生态林 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作为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其经济功能、社会功 能及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对指标再次认 真分析,使指标能充分体现生态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建立了三级评 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即 A 级 3 个,,B 级 10 个,C 级 43 个指标。如下图所示: 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 3 个等级,如图: 资金投入 劳动力投入林业生产投入指标 间接费用(地租与管护费等) 木材产值 林、副产品产值林业生产产出指标 薪炭产值 净现值(NPV) 内部收益率 生 态 林 的 效 益 评 价 指 经 济 效 益 林业投资效益指标 林地利润率 收益成本比 二氧化碳固定率 公众对生态林价值的认识 增加的农民收入 可量化社会效益指标 增加就业的工人工资 社会进步系数 生态林的游憩价值 对公众精神与健康的影响 社 会 效 益 潜在社会效益指标 产生结构的变化率 森林覆盖率 灌草总盖度 生态林各类型面积与区域面积之比 生态林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 稳定性维持指标 人为干扰程度 生态林乔木层生物量 丰富度与相对丰富度 受威胁物种数量 均匀度与优势度指数 破碎化指标 生物多样性指标 Simpson 指数、Shannon-Weiner 指 数 拦截暴雨径流率 林地蓄水容量 水质改善程度 流域输沙模数 土壤侵蚀面积/区域面积 土壤侵蚀模数 土壤容重 土壤总孔隙度 水土保持功能指标 土壤有机质含量 标 体 系 生 态 效 益 改善和调节小气候指标干燥度 平均风速改变率 释放氧气量 高温天气减少的天数 美化环境功能指标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图 1 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 总结总结 诚然,本文建立的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指 标的选取,社会效益指标涉及的面很广,不宜搜集齐全,有些指标亦很难进 行货币化计量。尤其是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尚未确切的计量。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王爱民公益林综合经济效益内涵的界定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J经济师,2004(12) 2李卫忠公益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D北京大 学,2003 3严慧超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与可持续经营研究D北京中国农 业大学,2005 4米锋、李吉跃、杨家伟等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北京林 业大学学报,第 25 卷第 6 期,2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留学预备课程与心理辅导合同轻松入门留学生涯
- 离婚房产子女继承权确认及过户服务协议
- 离婚协议中宠物权益保护及抚养责任分配样本
- AGV与仓储管理系统集成方案
- 传媒类院校专业课程改革路径分析与实践
- 新能源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2025年安全防护技术报告
- 送姜糖水活动方案策划
- 美术建筑课程导入方案设计
- 居然之家简单活动策划方案
- 嘉峪关古式茶楼施工方案
- 《脑性耗盐综合症》课件
- 【绥化】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体彩中心招聘体彩专管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2025-2026学年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 保管员工勤技师综合测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投资协议书对赌协议范本
- 2025年1月浙江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 煤炭信息化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汽车销售培训课程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
- 2025天津地区国机研究院所属子公司财务总监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题库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