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癫痫及其临床合理用药 齐晓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及新型抗癫痫药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用法用量、不 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 2. 熟悉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3. 了解癫痫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病因学分类 内容介绍 1. 癫痫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分类 2. 癫痫的药物治疗 3. 药物治疗原则、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 T_e 一、癫痫概述一、癫痫概述 B_e (一)定义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以脑部神经系统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 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它是一种起源于大脑并反复发作的运动、感觉、自主 神经、意识和神经状态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癫痫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刻板性等特性,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二)病因 遗传、年龄、觉醒与睡眠周期、内分泌的改变可影响癫痫的发作。发热、过量饮水、过度 换气、饮酒、失眠、饥饿、强烈情感活动、精神激动、受惊等可诱发癫痫的发作。某些脑 部疾病(如结节性硬化、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病等)和全身或系统性 疾病(缺氧、低血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高血压脑病等)可引起癫痫。 (三)发病机制 癫痫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癫痫具有两大特征:临床发作、脑电图上的痫样放电。正常人由于感冒、发热、电解质失 调、药物过量、长期饮酒戒断、睡眠不足等也可有单次发作,但不能诊断为癫痫。 (四)临床表现 癫痫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全身抽搐、愣神发呆、运动、感觉、精神 异常、局部肌肉抽动。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存在共性与个性。 1. 共性 (1)发作性:癫痫突然发生,持续一段时间后迅速恢复,间歇期正常。 (2)短暂性:发作持续时间非常短,数秒或数分钟,除癫痫持续状态,很少超过 5min。 (3)重复性:癫痫都有反复发作的特征。 (4)刻板性:就某患者而言,发作的临床表现几乎一致。 2. 个性 不同类型癫痫所具有的特征是一种类型的癫痫区别于另一种类型的主要依据。 【我的笔记】 (五)病因学分类 1.原发性癫痫 脑部无可以解释症状的结构变化或代谢异常。遗传可能是主要因素,据研究,特发性 EP 近 亲患病率为 2%6%,明显高于一般普通人群。 2 继发性癫痫 由于多种脑部病损和代谢障碍等引起。 癫痫发作根据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因资料不足或不能归 入上述各类的发作。 (1)因资料不足或不能归入上述各类的发作 包括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失神发作持续状态、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部分性 癫痫持续状态、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发生的发作。 (2)全面性发作 全面性发作包括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失张力发作。癫痫的 全面性发作大部分与遗传有关,弥漫性大脑损害如缺氧、中毒等也可引起全面性发作。发 作时伴有意识障碍或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神经源痫性放电起源于双侧大脑半球。 (3)部分性发作 发作的起始症状从一侧大脑半球开始,EEG 监测的痫性放电源于一侧大脑半球。根据是否 有意识障碍,分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 癫痫病诊断一经确立,应根据医师的判定给予治疗,75%左右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部分患 者可以通过外科治疗。 (六)治疗目标 根除、控制癫痫发作或减轻、减少发作;保护、恢复大脑机能;尽可能保证病人身心健康 地生活、工作、学习。 【我的笔记】 二、癫痫的药物治疗二、癫痫的药物治疗 B_e 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痫发作的主要手段,无明确病因或虽有病因但不能根除者及病因治疗后 仍有发作者,都需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原则 1.起始用药 大多数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就应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对首次发作或 1 年以上发作 1 次者, 在告知患者及家属抗癫痫药不良反应和不治疗可能的后果情况下酌情选择用药。 2.合理选药 依据发病类型和癫痫综合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及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来源、价格等进 行个体化治疗。选药不当不仅治疗无效且可能加重癫痫发作。 药物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既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又无明显不良反应为止。 3.单药和合理的多药治疗 单一药物治疗是基本原则。如治疗无效,可换用另一种单药,但应有一定的过渡期。单药 治疗无效者,必要时可考虑联合用药。 根据药物性质将日剂量单次或分次服用。对于半衰期长的药物可 12 次/日,半衰期短的 药物可 3 次/日,如卡马西平。联合用药应尽量避免将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合用,尽量避开 有相同不良反应药物的合用。 4.正确处理和观察不良反应 (1)定期随访,常规体检。 (2)用药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 (3)用药后每月复查血常规,每季度复查肝肾功能,至少持续半年。 5.合理决定终止治疗的时间 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完全控制 35 年后,失神发作停止 12 年后可考虑停药。决定停药 后应有一个缓慢减量的过程,一般不应少于 11.5 年。复杂部分性发作可能需要长期服药。 6.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合作 应让癫痫患者和家属了解用药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以及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二)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主要包括钠通道调节作用、-氨基丁酸调节作用、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和兴奋性氨基酸 释放的调节作用几个机制。 特发性全面发作一线用药包括: (1)肌阵挛:包括丙戊酸钠、拉莫三嗪。 (2)失神发作:包括丙戊酸钠、乙琥胺、拉莫三嗪。 (3)单纯部分发作:包括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奥卡西平、拉莫三嗪。 (4)复杂部分发作:包括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奥卡西平、拉莫三嗪。 (5)继发性全面发作:包括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奥卡西平、拉莫三嗪、丙戊酸钠。 (6)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包括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托吡酯。 (7)失神发作、肌阵挛:包括丙戊酸钠、拉莫三嗪。 【我的笔记】 (三)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抗癫痫药 1. 丙戊酸钠 (1)药理作用 增加 GABA 合成和减少 GABA 降解,从而升高抑制性神经递质 GABA 的浓度,降低神经元兴 奋性而抑制发作;抑制 Na+通道;作用于神经元突触后感受器,加强 GABA 的抑制作用;直 接作用于对钾传导有关的神经膜活动。 (2)药代动力学特点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饭后服用可延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 10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80%94%。主要在肝内代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脏排出,少量随粪便排出。T1/2为 710 小时,有效血药浓度为 50100g/ml,与血浆蛋白呈非线性结合,能通过胎盘和分 泌入乳汁。 (3)适应证 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也用于单纯部分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4)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每日 6001200mg,分 23 次服用。每日最大量为每日 1.82.4g。 小儿常用量:每日 2030mg/kg,分 23 次服用。或每日 15mg/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 510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5)不良反应 常见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肠道痉挛、月经周期改变。 (6)药物相互作用 与抗凝药(华法林、肝素)合用,增加出血危险;与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合用,延长出血 时间;与苯巴比妥合用,后者代谢减慢,增加镇静作用。与氯硝西泮合用可防止失神发作, 少数病例诱发失神状态;与苯妥英合用,使两者血药浓度改变;与卡马西平合用,二者血 药浓度降低,半衰期缩短。 【我的笔记】 2. 卡马西平 (1)药理作用 增强钠通道灭活效能,限制突触后神经元和阻断突触前 Na+通道,限制突触前、后神经元 动作电位的发放,阻断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 T-型 Ca2+通道的作用。增强中枢去甲 肾上腺素能神经活性、促进抗利尿激素(ADH)分泌或提高效应器对 ADH 的敏感性。 (2)药代动力学特点 口服吸收缓慢且不规律;有效血药浓度为 412g/ml;血浆蛋白结合率约 76%;经肝脏 代谢,能诱发自身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 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单次剂量口服 T1/2平均 为 36 小时(2565 小时) ;长期服药,T1/2平均为 1217 小时。72% 经肾脏排出,28% 随粪便排出。能通过胎盘、能分泌入乳汁。 (3)适应证 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疗效优于其他抗癫痫药。对失神发作、 肌阵挛发作无效。可抗外周神经痛、抗躁狂、抑郁症,改善某些精神疾病的症状,抗中枢 性尿崩症。 (4)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初始剂量每次 100200mg,每天 12 次,逐渐增加剂量至最佳疗效。 小儿常用量:儿童 1020mg/kg,维持血药浓度在 412g/ml。 (5)不良反应 常见视力模糊、复视、眼球震颤、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若药量过量,可出现肌肉抽 动、震颤、角弓反张、反射异常、心跳加快、休克。 (6)药物相互作用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可降低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而影响疗效;具有肝代谢酶诱导作用,使 合用的抗凝药血药浓度降低,半衰期缩短,因此应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可降低合用的 含雌激素的避孕药、环孢菌素 洋地黄类等的作用;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引起肝脏中毒; 红霉素、西咪替丁、异烟肼抑制本品代谢,引起本品血药浓度升高,出现毒性反应。 【我的笔记】 3. 苯巴比妥 (1)药理作用 镇静、催眠、抗惊厥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单突触和多突触传递,增加运动皮质的电刺激阈值,提高癫痫发作阈 值,抑制放电冲动从致痫灶向外扩散。 (2)药代动力学特点 口服吸收快,有效血药浓度为 1040g/ml,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为 40%;T1/2成人为 50140 小时,小儿为 4070 小时;65%经肝脏代谢,可刺激肝微粒体酶活性;代谢物及 部分原形经肾排出体外;可透过胎盘,可从乳汁分泌。 (3)适应证 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 失眠、麻醉前给药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用法用量 成人:镇静、抗癫痫:每次 0.0150.03g,每日 3 次;抗惊厥:钠盐肌注,每次 0.10.2g;癫痫持续状态:肌注一次 0.10.2g;缓慢静脉注射一次 0.25g,每日 0.5g 以内。 小儿:镇静:每次 2mg/kg;抗惊厥:每次 35mg/kg; (5)不良反应 具有头晕、困倦等后遗效应;久用产生耐受性及成瘾性;多次连用警惕蓄积中毒;少数病 人可出现皮疹、药热、剥脱性皮炎等过敏反应;注意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引起癫痫发作甚 至持续状态。 (6)药物相互作用 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可引起肝脏毒性;使对乙酰氨基酚、双香豆素、洋地黄毒甙、环孢 菌素等药代谢加速。与苯妥英钠合用,其血药浓度变化不定;与卡马西平合用,此两种药 物血药浓度降低,T1/2缩短;与丙戊酸钠合用,后者1/2缩短,肝毒性增加,本品血药浓度 增高。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引起血压下降。 【我的笔记】 4. 苯妥英钠 (1)药理作用 对大脑皮层运动区有高度选择性抑制作用;通过稳定脑细胞膜功能及增加脑内抑制性神经 递质 5-羟色胺和 -氨基丁酸的作用,防止异常放电的传播;在脑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较 慢。 (2)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吸收,但慢而不规则;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 1020g/ml;在血液中约 90%与血浆 蛋白结合;口服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约 79%;易透过血脑屏障,脑中心药物浓度较血中高 23 倍。口服,消除半衰期平均 22 小时。长期服用 T1/2 为 1595 小时,甚至更长。主 要经肝脏代谢,经肾排泄,碱性尿排泄较快。为零级药代动力学典型药物 (3)适应证 复杂部分性发作(颞叶癫痫、精神运动性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 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4)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一次 50100mg,每日 23 次,每日 100300mg;极量:一次 300mg,一 日 500mg。 小儿常用量:体重 30kg 以下,按每日 5mg/kg 给药,分 23 次服用;每日不宜超过 250mg。 (5)不良反应 常见行为改变、笨拙或步态不稳、思维混乱、发音不清、手抖、神经质或烦躁易怒,停药 很快消失。过量,易出现视力模糊或复视、嗜睡、幻觉、恶心、语言不清,大剂量对小脑 有毒性损害。 (6)药物相互作用 氯霉素、异烟肼减低苯妥英钠的代谢;长期应用对乙酰氨基酚者,合用本品可增加肝脏毒 性且疗效降低。含镁、铝或碳酸钙的制酸药应与本品相隔 23 小时分开服用;与卡马西平 合用时,通过肝药酶代谢而降低后者的血药浓度。 【我的笔记】 (四)新型抗癫痫药 1. 奥卡西平 (1)药理作用 奥卡西平为卡马西平的 10-酮基的结构类似物,是前体药;在体内大部分(70%)代谢为有 活性的 10-羟基代谢物;阻断脑细胞的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稳定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膜, 抑制神经元重复放电,降低经突触传递的兴奋冲动。本品和 MHD 使钾离子内流增加,对 钙通道有调节作用。 (2)药代动力学特点 口服易吸收,服用剂量在 3002400mg/d 时,MHD 血浆浓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95%以代 谢物形式从肾脏排出,4%从粪便排出。本品 T1/2约 2 小时,MHD T1/2约 9 小时。老年人 MHD 血浆峰浓度和 AUC 值较年轻人高约 30%60%。儿童 MHD 消除半衰期缩短为 59 小 时。 (3)适应证 复杂部分性发作、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单药治疗。 难治性癫痫的辅助治疗。 (4)用法用量 成人:开始剂量 300mg/d,可逐渐增量至 6002400mg/d;剂量超过 2400mg/d 时,神经 系统不良反应增加。 小儿:从 810mg/kg . d 开始,可逐渐增量至 600mg/d;以上每日剂量均应分 2 次服用。 (5)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常见复视、胃肠功能障碍、皮疹、共济失调、眼震、易激惹。 (6)药物相互作用 影响其他抗癫痫药代谢,降低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升高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 与上述抗癫痫药合用时,可降低 MHD 药物浓度。 【我的笔记】 2. 加巴喷丁 (1)药理作用 为人工合成氨基酸,结构与 -GABA 相近;随 Na+通道,经过肠黏膜和血脑屏障,结合于 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影响神经细胞膜的氨基酸转运。 (2)药代动力学特点 口服易吸收;脑脊液浓度约为稳态血药浓度的 20%;生物利用度与剂量有关,口服单剂量 300mg,生物利用度为 60%;但剂量增加,生物利用度反而降低。广泛分布于全身,胰腺、 肾脏分布尤多。在体内不代谢,以原形经肾排出,排泄率与肌酐清除率成正比。T1/2为 57 小时,肾脏损伤时,排泄减慢,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 (3)适应证 部分性癫痫发作和继发全身性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12 岁以上) 。 小剂量有镇静作用,可改善精神运动性功能。 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某些部分性癫痫发作可用作辅助治疗。 可用于部分性癫痫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 (4)用法用量 成人:第一天 300mg,睡前服;第二天 600mg,分 2 次服;第三天 900mg,分 3 次服。 (5)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常见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疲劳;过量可出现严重腹泻、复视、 头昏、嗜睡、口齿不清, 甚至死亡。 (6)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抗癫痫药(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避孕药不相互干扰;最 好不与抗酸药合用。 【我的笔记】 3.拉莫三嗪 (1)药理作用 减少钠通道的钠内流,增加神经元稳定性;抑制脑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释 放,抑制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特异性作用于 Na+通道,不影响正常神经元活动,基本 不影响认知功能。全面发作女性患者优于丙戊酸钠。 (2)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完全,不受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可达到 100%,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 55%,表观 分布容积为 0.91.3L/kg。主要经肝脏代谢,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平均 血浆半衰期为 29 小时。 (3)适应证 主要用于其他抗癫痫药不能控制的部分性和全身性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 (4)用法用量 成人:初始剂量 25mg,每日 1 次,2 周后每日 50mg,每日 1 次。每 12 周增加剂量一次, 直至达到最佳疗效。有效剂量为 100200mg/d,每日一次或分 2 次服用。 (5)不良反应 常见头痛、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复视、共济失调、皮疹、恶心、呕吐等。 新型抗癫痫药 (6)药物相互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管理常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AB卷
-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国际经济政策解析与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新)
- 市政工程协调管理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2030年银行信息化产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针织女装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证券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茶艺会馆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船舶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投资运作模式研究报告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 2024年临期食品创新创业计划书
- 2023钢膜结构停车棚施工合同协议书
- 电力行业安全检查表(文档-)(正式版)
-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协议书 标准版
- 小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三维模型构建
- 乔木栽植施工方案
- 直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 企业零代码应用开发白皮书-2023.03
- 物业公司投标文件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