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2015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015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2015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2015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揭阳市 2015 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的答案无效。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联 袂 /妩 媚 沼 泽 /迢 远 慰 藉 /狼 藉 B 濒 危 /摒 弃 垂 涎 /诞 生 殷 红 /殷 切 C 裙 裾 /拮 据 聒 噪 /恬 淡 着 装 /不 着 边际 D 绥 靖 /骨 髓 缄 默 /信 笺 裨 益 /稗 官野 史 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从南京市溧水区区委书记姜明,到建邺区区委 书记冯亚军,短短数周,多名官员 亦步亦趋 ,纷纷落马,中央反腐决心清晰可见。叫好的同时也要警醒,决心能成就一时之效,完善制度方可长治久安 。治国先治吏,治吏必从严。政府官员心怀敬畏, 谨言慎行 ,权力才不会失范,民心才不会失散。“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 人亡政息 。” A亦步亦趋 B 长治久安 C谨言慎行 D人亡政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山市的镇办企业,引进了不少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先后试制和生产了多种家用电器等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产 品,占领了市场。 B市场上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消费者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 C 如果说中西方在长久以来的国家交往中,始终或多或少互存“敌意”的话,从深层次来看,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 D狼种群数量的迅速下降,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国际濒危物种公约已将狼列入其中,我国也将狼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瓦莱里在人与贝壳一文中说:“无知是一种无价之宝, 。你随意翻阅一部字典或编撰一部辞书,便会发现每一个字都遮掩着一个无底洞。” 有的人则由于不知如何利用它而任意荒废 然而绝大多数人却将它任意处置 我们应该在那些自认为最了解的领域内探索自己的无知 这真是天大的错误 有的人通过学习破坏了它 人们本应珍惜它的一点一滴 A B C D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5题。 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球少涉儒学,善律令。阳嘉中,举孝廉,稍迁繁阳令。 复辟公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桂阳黠贼李研等群聚寇钞,陆梁荆部,州郡懦弱,不能禁。太尉杨秉表球为零陵太守。球到,设方略,期月间,贼虏消散。而州兵朱盖等反,与桂阳贼胡兰数万人转攻零陵。零陵下湿,编木为城,不可守备,郡中惶恐。掾吏白遣家避难,球怒曰:“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子而沮国威重乎?复言者斩!”乃悉内吏人老弱,与共城守,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 杀伤众。贼复激流灌城,球辄 于内 地势反决水淹贼。相拒十余日,不能下。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球募士卒,与尚共破斩朱盖等。 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日食免。复拜光禄大夫。明年,为永乐少府,乃潜与司徒河间刘郃谋诛宦官。 初,郃兄侍中鯈,与大将军窦武同谋俱死,故郃与球相结。事未及发,球复以书劝郃曰:“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今曹节等放纵为害,而久在左右,又公兄侍中受害节等,永乐太后所亲知也。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以次收节等诛之。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又,尚书刘纳以正直忤宦 官,出为步兵校尉,亦深劝于郃。郃曰:“凶竖多耳目,恐事未会,先受其祸。”纳曰:“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郃许诺,亦结谋阳球。 球小妻,程璜之女,璜用事于宫中。节等颇得闻知,乃重赂于璜,且胁之。璜惧迫,以球谋告节, 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 帝大怒,策免郃,郃与球及刘纳、阳球皆下狱死。球时年六十二。 (选自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有删改) 5 对下 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期 月间,贼虏消散 期待 B 会中郎将度尚 将 救兵至 率领 C 乃 潜 与司徒河间刘郃谋诛宦官 暗中 D 尚书刘纳以正直 忤 宦官 触犯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远射千余步,杀伤众 数月,日食免 球辄于内 地势反决水淹贼 A 所 以 因 B 其 以 于 C. 所 其 于 D 而 因 与 7 对文中划曲线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节因共白帝 /曰郃等常与藩国 /交通有恶意 /数称永乐声势 /受取狼籍 /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 /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 /谋议不轨 B 节因共白帝曰 /郃等常与藩国 /交通有恶意 /数称永乐声势 /受取狼籍 /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 /卫尉阳球交通 /书疏谋议不轨 C 节因共白帝曰 /郃等常与藩国交 通 /有恶意 /数称永乐声势 /受取狼籍 /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 /卫尉阳球交通书疏 /谋议不轨 D 节因共白帝曰 /郃等常与藩国 /交通有恶意 /数称永乐 /声势受取狼籍 /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 /卫尉阳球交通 /书疏谋议不轨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桂阳一带曾经寇贼横行,陈球就任零陵太守后,尽职尽责,致力于消除贼患,最终通过放水淹贼的方法,消灭了李研等贼寇。 B 州兵朱盖与胡兰一同反叛,合力进攻零陵,零陵地势低洼,城防简陋,难以防守,城中兵弱,无法独立击退 人数众多的叛军。 C 光和年间,宫中宦官在朝廷的势力极为强大,陈球联合司徒刘郃、尚书刘纳、卫尉阳球,欲合谋诛灭曹节等宦官,拯救朝政。 D 陈球希望自己小妾的父亲程璜能够参与诛灭宦官的秘密行动,但程璜胆小,把陈球的计划出卖给了曹节,以致陈球等均被害。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 ( 1)将 下 列 句子翻译 为现代汉语 。( 7 分) 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子而沮国威重乎?( 4 分) 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 3 分) ( 2)请找出 能够表现陈球“善用计谋”的 三件事 。 ( 3 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7 分 ) 郡圃春晚 韩琦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注: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堂堂:公然地。毫无顾及地。 ( 1) 诗的颔联中“又”、“还”有何表达作用 ?(3 分 ) ( 2) 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愁”的内涵。 (4 分 )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6 分) ( 1)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_, _,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 ( 2)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_, _。 (王勃滕王阁序 ) ( 3) _, _。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 ( 4) _, 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题。 华东师范大 学在考察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抽样调查中问到:“你是否同意:人们的价值观各不相同没什么好坏对错之分”?竟有将近六成的受访者同意这一看法,这惊人的数字,赤裸裸地折射出当今中国价值观的危机,突出表现是各种伦理的底线不断被突破。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维系社会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个危机,重建当今中国的道德和信仰?这关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重建当代中国的伦理规范,二是当代中国需要怎样的价值与信仰。“伦理规范”和“价值信仰”这两个概念既有密切的相关性,又存在区别。伦理学将伦理道德分为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前者 涉及社会秩序的维系,是法律背后的伦理道德支撑,没有规范伦理,“法”就是外在的、强制性的,人们不认可就不会自觉遵守。 与社会性的规范伦理相对应的,是个人的德性伦理。这涉及到当代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价值信仰?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好的价值观?伦理规范与其背后的价值信仰是不可分离的。孔子讲“仁”与“礼”,“仁”作为一套价值观,需要通过社会伦理之“礼”得以实现。而一个“礼”的社会,又有赖于众人内在的德性。孔子之后,分为孟荀两家。孟子着重修身和心性的内在德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的礼治。那么,伦理规范和德性伦理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当现代社会祛除神魅之后,好与正当这两组价值开始分离。好属于德性伦理,正当属于规范伦理。当代中国在私人领域已经相当开放,默许并宽容人们具有各自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方式,问题在于“什么是正当”这一规范伦理,也随着各种道德价值观的解体而崩溃,变得模糊起来。虽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上有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这些法律和道德规范背后的伦理源头被掏空了,缺乏一个具有超越的客观性或历史正当性的伦理价值体系的支撑,因此,它们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而没有内化为自觉 的、天经地义的良知。另一方面,在制订这些法律和道德规范的时候,缺乏公众的普遍参与和公共讨论,因而,这些规范虽然在内容上是善的,在产生程序上却是外在的、强制性的,无法成为公民的自我立法。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各种法律和道德规范无所不在,甚至细微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这些规范并不为公众所真正信仰,只要缺乏有效的行政权力的监视,人们便会毫无顾忌地违法,而不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和良知义务。 在日常生活之中,普遍地违背公共道德和公共规范,并不意味着公众普遍丧失道德感,而只是他们将价值相对化和实 用化了。实际上最基本的价值和良知还是有的,我们常常用以衡量社会、批判别人,虽然很多人内心仍有这套价值标准,但它已不再成为人们坚定的绝对的信仰,而变得可以视具体场景灵活变通运用。从社会整体而言,价值的实用主义体现在功利主义的公共道德观,“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来衡量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道德性,从社会个体来说,在不同的语境下实用地、灵活地理解和运用价值标准,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潜规则。比如,如何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颇为尴尬的问题。一方面,家长们灌输那些千年不变的大道理,教孩子做正人君子,但遇到具体的事 ,大道理不管用,他们又不得不向孩子传授高度变通的小道 理。久而久之,在这种普遍的价值实用主义的氛围之中,人们便习惯了按照道德的双重标准、乃至多重标准生活,道德人格趋于分裂而又不自觉地按照某种实用理性统一起来。(节选自许纪霖 如何重建中国的伦理与信仰一文,有删改) 12 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 分 ) A在当下的中国,各 种伦理的底线不断被突破,其原因是维系社会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B 规范伦理可以 维系社会秩序,对法律起着支撑作用。 C孔子所说的“仁”是规范伦理,“礼”是德性伦理,二者关系紧密。 D 在生活中,很多人的内心已缺乏最基本的价值和良知,做事情只根据具体场景灵活变通。 E在现代社会,“正当”属于规范伦理,“好”属于德性伦理,但“正当”并不一定就是“好”。 13 下列关于“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 A当代中国人的德性伦理,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伦理规范。 B孟子着重修身和心性,就是重视伦理规范;荀子强调外在的礼治,重视德性伦理。 C规范伦理比德性 伦理更重要,因为它让我们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D一个人的价值信仰决定了一个人的德性伦理。 14 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会出现 一些法律和道德规范不为公众真正信仰的现象?( 4 分) 15 我们每个人激烈地批评、讨厌所谓的开后门、拉关系,但当有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很多 人第一反应就是找关系,我们相信“拼爹”,也“恨爹不是钢”。结合文章的观点,谈谈这一现象反映的问题。( 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 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题。 永远的纤绳 钱国丹 弟弟打电话来,说母亲一跤摔了个脑震荡,休克了半个月都不曾苏醒,医生说很可能会变成植物人。 我的心一点一点地往下沉。我知道,再好再强壮再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斗不过岁月无情和造化捉弄,何况我的平民母亲? 母亲的刻苦,母亲的为人,方圆百里有口皆碑,如今她年过八旬,又是种菜又是栽花,把家里收拾得纤尘 不染。这一次,她就是给邻居送丝瓜的路上,被一条狼狗冲了个仰面朝天的。 我一直以为,婚姻就是一根纤绳,把夫妻二人拴在一起。或者说它拴在“当家的”身上,拖着的是“家庭”这只船,虽然也有“荡悠悠”的风光,但更多的却是责任,是奋力“背纤”。 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是男人背的纤 。 我的父亲是音乐教师。他天赋极好,填词作曲、吹拉弹唱都行。当年的父亲还是个热血青年, 抗日救亡啊,解放战争啊,他用音乐来冲锋陷阵,奔波在白色恐怖的敌后。那些年,母亲总是提心吊胆,一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 最温馨的记 忆,要算我 6 岁那年的春天。刚刚代表人民政府接收完柳市小学的父亲,踩着那架咕哒咕哒的旧风琴,教我唱“解放区的天”,母亲则在一旁,很幸福地看着。可谁又能料想得到,余音绕梁词犹新,父亲就被打成了“反革命”关进了大牢。那一年,他还不满 29 岁。 父亲的纤绳戛然而断,我们家顿时就橹折舵裂。母亲义无反顾地拾起断绳,用女人柔弱的肩,背起了全家九口的纤绳,开始了艰苦跋涉。父亲的冤案长达 31 年,这 31 年,多少风浪,多少险滩,母亲的船没有沉没,没有触礁,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把父亲、把我们兄弟姐妹 7 人,一个个送到安全的岸上。 如今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双目紧闭,知觉全无,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她显得那么苍老,那么衰弱,几茎枯槁的白发在空气中微微颤动。 床边不缺人 。子孙、亲戚、友人、学生,走了一拨,又来一拨,使得单人病房像过节似的热闹。寸步不离守候着的是我的父亲。父亲非常镇静,非常安宁,那是种大彻大悟的宁静。我知道,母亲如果永远睡着,父亲将重新背起纤绳,牵着母亲双双走向永恒。 父亲一边抚着母亲那只因扎针而淤血的胳膊,一边贴近她的耳边,呼唤着:阿莲,醒醒,阿丹来了。 母亲没有反应。 父亲已经呼唤了半个 月了,母亲仍旧浑浑沌沌。父亲不气馁,他说,阿莲,我们唱歌。母亲当然不会唱,父亲独自哼了起来,小白杨、为了谁、回娘家,一曲又一曲。 我忽然觉得,纤绳已变成一根拔河的绳子,站在这一边的是我的父亲,而那一边的却是威力无边的死神。 时间在父亲的歌声中缓缓流淌。那天下午,阳光明媚,外面突然鼓乐大作,原来是医院墙外的一对年轻人在举行婚礼,喇叭啊,锁呐啊,张扬着疯狂的纤夫的爱。爸对妈说:阿莲,我们也唱纤夫的爱。墙外的音乐如火荼,爸爸合着节拍唱着: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 奇迹出现了:妈妈那条刚刚挂 好大针的手一动,又一动,然后,那胳膊便伸出了被窝,跟着音乐的节奏,缓缓摆动。妈的嘴也开始翕动,幅度极小,没有声音,父亲凑近了她,听着,听着,身子一挺,兴奋地说:醒了,你妈她醒过来了,她在唱歌呢。 这场拔河比赛,父亲赢了。 两位耄耋老人,两颗白发苍苍的脑袋,他们唱着,把一首轻佻的歌,唱出生死悲壮,唱出地久天长。 (选自钱国丹散文集踏歌的麻雀) 16 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对人物的塑造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回答。( 4 分) 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是男人背的纤。 床边不缺人。 17 文中“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本说明。( 5 分) 18 文章以“永远的纤绳”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 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题。 轶事之外的辜鸿铭 陈平原 对于文人学者来说,没有轶事可供传诵,是一大遗憾。反过来,轶事太多,同样也是一大遗憾。相对而言,后者或许更可悲,餐桌上的轶事,由于被过度消费,甚至成了阅读的巨大障碍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辜鸿铭。 近代以来的读书人,对于辜氏奇特的身世以及非凡的语言能力,还有诸多妙语,比如辫子、茶壶、三寸金莲等,不乏拍案叫绝者。可一句“文坛怪杰”,就基本上将其“消费”掉了。由于国人对于文人轶事持久不衰的强烈兴趣,名满天下的辜鸿铭,其实没有多少及真正的听众。辜氏晚年自称京城一景,想来不无凄清落寞的感觉。满城争说辜鸿铭,这与西山看红叶或动物园里欣赏“国宝”大熊猫,差别不是太大。对于观赏者来说,有几人关心“观赏对象”的喜怒哀乐? 辜氏著述大都用英文写作,这也妨碍国人的真正了解,造成 这种尴尬的局面。直到近两年,作为思想家的辜氏,方才逐渐浮出水面。这种公众阅读兴趣的转移,很大程度应归功于辜氏著述中译本的陆续问世。国人对于辜氏的关注,开始超越“轶事”,转向“精神”。 辜鸿铭的学术生涯,以严厉批评西方汉学家起步,并非偶然。首先是充满民族歧视与文化偏见,其次则是缺乏对于中国人“文学和哲学原则”的整体把握能力。前者衍化出一系列“抗议型”著述,最著名的莫过于 1901 年结集的尊王篇。谴责列强的对华政策,与此同时,为中国政府以及中华文明辩护。为了批驳列强作为侵略依据的“黄祸说”,辜氏重新分 辨“文明与野蛮”:生活水平只是构成文明的条件,而不是文明本身;文明的真正含义,在于培养彬彬有礼悠然自在的有教养者。黄种文明有其同样值得骄傲的存在价值。 随着危机的缓解,辜氏对于中华文明的评价日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辜氏的立论更是由“争平等”转为“救世界”。 借用中国人的精神导论中一句话:“实际上,我的确相信,欧洲人民于这场大战之后,将在中国这儿,找到解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 由辩护者转为传道者,辜鸿铭后期的著述,主要是赞美、推销儒家文化。辜氏文章虽不长,却可以牵涉中西政体、法律、宗教、语 言、文学等大题目。早期的中西文明比较,需要悟性、直觉以及整体把握能力。辜氏在这方面,确有所长。比如,关于儒家不是宗教却又扮演宗教职能、关于汉语简洁且适合于传情、以及中国人“永远有一种带诗意的宁静而具幸福感的精神状态”等。只是将这种赞美转化成为现实生存处境(包括小脚、辫子、太监、八股、纳妾等)辩护,则难避“自大”、“昏庸”之讥。 如何面对处于强势且咄咄逼人的西洋文明,是每个 20 世纪中国读书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不过在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辜氏所受到的非议最多,其“重新出土”面临的阻力也最大,更重要的是源于 其文体及论述策略。辜氏为人为文,语不惊人死不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采用箴言体、笔记体写作,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必论证,只求奇警,文章必然以气势而不是逻辑或学识取胜。常被论者提及的“旁征博引”,也只是相对于其时国人的西学水平而言。至于“国学”,更非辜氏所长。这就难怪“五四”以后,随着大批留学生归国以及专门研究机构的成立,辜氏随意性很强的中西比较,不再被学界所赞赏。 相对于辜氏在国内的政治活动,我更欣赏其在国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功绩。除了论语、中庸的英译,中国人的精神(英)、呐喊(德)、 辜鸿铭论集(日)等的出版,毕竟为国外读者提供了与汉学家和传教士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 在西方语境下谈论中国文化,自然是 希望借东方文化补救西方文化的缺失。这种读者的锁定,决定了辜氏对东方文化的评价,必然与以改造中国、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知识者大相径庭。在我看来,二者各有其合理性,当年新文化提倡者的批判锋芒,并不因辜氏的重新出土而黯然失色。 谈辜氏,不该只限于“轶事”,更有“精神”必须认真对待。 (节选自中华读书报) 19 轶事之外,作者讲述了辜鸿铭哪些方面的情况?请根据文本概括。 ( 4 分) 20 辜鸿铭一直以来不被真正理解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回答。( 5 分) 21 文章结尾说“谈辜氏,不该只限于轶事,更有精神必须认真对待。”辜鸿铭有哪些“精神”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请结合文本说明。( 6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共 12 分。 22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 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 (6 分 ) 23 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 10 字,不多于20 字。 ( 6 分) 六、本大题 1 小题,共 60 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教育周刊报道:某小学一位六年级学生将家里的图书带到教室出租给同学阅读,很快就挣了三十几元钱。对此, 校内外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要求: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 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揭阳市 2015 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2 分 1 B( A. u/; b/ 2 A(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 走,你快走我也快走,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这与“贪官纷纷落马”的语境不符。 B长治久安: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C谨言慎行:指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D人亡政息:指执政的人死去(或不在其位了),他所推行的政事也就废止了。) 3 D( 致 “ 占领 ” 缺主语, “ 仿造 ” 应改为 “ 制造 ” ; 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累赘 ) 4 C (句的“珍惜它”承原文“无价之宝”,“本应”引出下文的转折,是上句“处置”的表现,指出上述做 法的错误,并提出建议。 ) 二( 35 分) 5 A 期:满一个(月) 6 A 7 C( 节因共白帝曰: “ 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 ” ) 8 C(A 文中没有交待陈球具体是以什么方法消灭李研等贼寇的;水淹的方法是用来暂时挡住朱盖的叛军的。 B 不是朱盖与胡兰同时起兵反叛,而是朱盖起兵反叛后联合胡兰进攻零陵。 D 陈球没有希望程璜参与他们的计划。 ) 9 ( 1) 太守分掌国家的虎符,接受任命(治理)一个地区,难道可以只考虑(自己的)妻 子儿女却败坏国家的威势吗? 4 分。“分”、“顾”、“妻子”,各 1 分;大意 1 分。 您是国家的栋梁,国家将要倾覆了,您不扶持,还要(您)这辅助的人干什么呢?(或:怎么样用那个辅助的人呢?) 3 分。“倾危”、“相”,各 1 分;大意 1 分。 ( 2) 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 。 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水淹贼 。 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 , 以次收节等诛之。 (每件事 1 分,共 3 分) 【参考译文】 陈球字伯真,是 下邳郡淮浦县人。陈球年轻时就广泛阅览儒学经典,擅长于律法政令。 阳嘉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渐渐升迁为繁阳 县令。 后来陈球 又被公府征召,(经过)考试及官吏考核成绩优秀,被授予侍御史的官职。这时候,桂阳狡猾的贼寇李研等人聚集贼众强抢掠夺,横行荆楚一带,当地州郡官军怯懦软弱,不能禁止(他们)。太尉杨秉上表推荐陈球为零陵太守。陈球到任后,制定征讨的方法与策略,一月之间,李研等贼虏就被消灭驱散了。州兵朱盖等人反叛,跟桂阳的贼寇胡兰等几万人转而攻打零陵。零陵地势低洼潮湿,用木桩排列起来作为城墙,不能守卫防备,郡中的人惊慌失措。下属官吏对陈球说,要他遣散家属避难,陈球发怒说:“太守分掌国家的虎符,接受任命(治理)一 个地区, 难道可以只考虑(自己的)妻子儿女却败坏国家的威势吗?再说(这种话)的人就杀头!”于是(陈球)集合所有官吏,包括年老体弱的,与他共同守卫城池,给粗大的木头安上弦作成弓,把长矛装上羽毛制成箭,拉动机关发射,可以射到一千多步以外,被这种武器杀伤的贼虏很多。贼虏又引河水灌进城内,陈球就在城内借助地势反过来放水淹贼。双方对抗了十多天,贼虏没法攻下(零陵)。适逢中郎将度尚率领救兵赶到,陈球招募士卒,与度尚一起击破了朱盖的部队,并斩杀了朱盖。 光和元年,(陈球)升为太尉,几个月后,因为出现日食现象被免去官 职。(后来)又被授予光禄大夫的官职。第二年,就任永乐少府,于是暗中与司徒河间人刘郃谋划诛灭宦官。 起初,刘郃的哥哥侍中刘鯈,和大将军窦武一同谋划(诛灭宦官),都被宦官杀死,所以刘郃与陈球联合起来(共同谋划)。事情没有到动手的时候,陈球又写信劝刘郃说:“您是宗室的后代,地位在三公之首,被天下的人所敬仰,是国家的卫护者,难道可以随声附和容忍(宦官专权)不加反对?现在曹节这些人极为放肆成为(朝廷的)祸害,况且(他们)一直在皇上的左右,还有您的哥哥刘侍中也被曹节等人害死,这些都是永乐太后知道的。现在可以上表 调卫尉阳球做司隶校尉,依次收捕曹节等人(然后)杀掉他们。(这样),国家的政令(重新)出自圣明的君主,天下太平,很快可以到来。”同时,尚书刘纳因为正直触犯了宦官,降职为步兵校尉,(他)也对刘郃尽力劝说。刘郃说 :“凶恶的宦官有很多耳目,只怕事情还未准备好,就先被他们祸害了。”刘纳说:“您是国家的栋梁,国家将要倾覆了,您不扶持,还要(您)这辅助的人干什么呢?”刘郃答应了,也与阳球一同谋划。 陈球的小妾,是程璜的女儿,程璜在皇宫里面做事。曹节等人稍微得知了(一些刘郃等人的谋划),就对程璜用重金贿赂,并且威胁 他。程璜很害怕,又被胁迫,(就)把陈球的谋划告诉了曹节,于是曹节等人对皇帝说:“刘郃这帮人经常与藩国交往互通,有不好的企图。多次宣示永乐太后的声望势力,接受(贿赂)很多。步兵校尉刘纳和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往互通书信,图谋商议犯法作乱。”皇帝大怒 ,下诏罢免刘郃,刘郃与陈球及刘纳、阳球都被关进了监狱并被处死。陈球当时六十二岁。 10 (1)前以“尽日”有时”加以修饰,紧扣诗句中的“闲”字,表现景物的不断重复、单调可厌, (1 分 )表达出诗人心境的烦闷、孤寂。 (2 分 )(或答:“又”、“还”,表现花鸟由飞而歇,先 见后藏,突出了景物的衰飒、寂寞,体现了诗人心境的烦闷、孤寂。 ) (2)春水满塘,春花坠地,浩荡春光正堂堂逝去,有伤春之愁; (2 分 )诗人桑榆晚景,因病戒酒,终日闲置,是一种难耐的折磨。 (2 分 ) 11 11( 1)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每小题 2 分,有错漏则该小题不给分,共 6 分。 ) 三 ( 16 分) 12 A 在第一段,为“原因之一”,过于绝对; C 孔子所说的“仁”是德性伦理,“礼”是规范伦理,两 者颠倒; D 在第五段,人们的内心仍有这套标准,可见不缺乏最基本的价值和良知。) 13 A( B 孟子着重修身和心性,是德性伦理;荀子强调外在的礼治,是伦理规范。 C 根据第四段可以归纳出德性伦理比规范伦理更重要。 D 根据第三段,应该为“涉及”,用“决定”过于绝对。) 14 这是因为:这些法律和道德背后 缺乏 一个超越客观性或历史性的 价值信仰体系的支撑( 1分) ,它们 没有内化为自觉的良知( 1 分) ;(照抄“由于这些法律和道德规范背后的伦理源头被掏空了,缺乏一个具有超越的客观性或历史正当性的伦理价值体系的支撑”或“它们对于许多 人 来说,只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而没有内化为自觉的、天经地义的良知”最多 1 分, 必须点明“伦理源头”是“价值信仰”, 1 分。 )这些法律和道德规范在制订的时候, 缺乏公众的普遍参与和公共讨论( 1 分) ,在 产生程序上却是外在的、强制性的 ,无法成为公民的自我立法( 1 分 )。(加粗字体为得分点,意思对即可) 15 这种现象反映出公众将道德感等 价值信仰相对化和实用化( 1 分) 。我们内心拥有最基本的价值和良知,但这些价值标准已不再是我们坚定的绝对的信仰,而变 得可以视具体场景灵活变通运用( 1 分)。 我们常常用 内心的价值标准来衡量社会 、批判别人, 所以我们激烈地批评、讨厌所谓的开后门、拉关系 ( 1 分) 。但 社会整体和个体的价值实用主义( 1 分) 又使得我们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做出找关系等行为来, 导致我们按照道德的双重标准、乃至多重标准生活 。(加粗字体为得分点,意思对即可) 四 ( 15 分)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16 衬托我家由母亲“奋力背纤”,突出母亲的坚强和责任心。( 2 分) 父母受人关心敬重,侧面表现父母为人好(或:衬托父亲“寸步不离守候”,突出父亲对爱情的执着和坚毅)。( 2 分) 17 ( 1)勤劳,刻苦、能干:八十岁了还在种菜栽花,把家里收拾一尘不染。( 2)乐善好施:把自己种的丝瓜送给邻居。( 3)勇敢坚强,有担当 (有责任心):面对父亲的冤狱,沉重的家庭负担,母亲并没有逃避,以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 4)忠于爱情:与父亲相亲相爱不离不弃。( 1 点 1 分, 2 点 3 分, 3 点 5 分。) 18 ( 1)纤绳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联结起父母的事迹,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2 分) ( 2)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父母对家庭的责任与爱比作拉纤,表现了这份责任与爱的持久与沉重,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2 分) ( 3)写 出了父母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他们矢志不渝的爱情及坚毅品质的礼赞,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