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中医治疗_第1页
肺癌的中医治疗_第2页
肺癌的中医治疗_第3页
肺癌的中医治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癌的中医治疗肺癌的中医治疗 全网发布:2011-06-23 20:48 发表者:周晓园 (访问人次:1902) 肺癌属祖国医学中“肺积”、“息贲”、“肺疽”等病证的范畴。难经早在两千 年前提出:“肺之积,曰息贲”,后东医宝鉴痈疽篇曰:“痈疽发于内者,当审脏 腑,如中府应隐隐而痛者,肺疽也”,以“疽”字论定了肺癌的恶变性质。杂病源流犀 烛积聚症瘕痃癖源流对肺癌形成的病理机制作了精辟的论述:“邪积胸中,阻塞气道 ,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论述“积”症病因时指出:“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 踞之”。张景岳则明确认为: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肺积主要由于正气虚损,阴 阳失调,邪毒乘虚入肺,肺失宣降,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津失输布,聚而为痰,痰凝气 滞,瘀阻脉络,致痰气血瘀毒胶结,日久而成肺积。 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内因,肺癌发生后,如不能及时治疗,又会伤 肺气耗肺阴,使机体正气更虚,又促使癌肿进一步扩散及发展。早期肿瘤尚小,正气尚盛 ,正盛邪轻,多可采取以攻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调的原则。中期肿瘤发展至一定 阶段,邪盛正气亦伤,多处于“势均力敌”阶段,宜取攻补兼施的原则。晚期病情更重, 正气衰弱,“正虚邪盛”,治宜以补为主,或大补小攻,或先补后攻的原则,即“扶正所 以祛邪”。 资料表明,我国肺癌病人以中、老年人居多,确诊时,大多数已属中、晚期,此时正气亏 虚是患者的一大共性,即使早期患者经手术后,正气亏虚亦属常见,故中医治疗应以扶助 正气为主,祛邪消积为辅,扶正是根据患者气血阴阳的盛衰,而益其不足;祛邪是据痰凝 、气结、血瘀、热毒等的亢盛,而祛其有余。近年来“养正积自消”的治疗原则已逐渐成 为共识,中药治疗着力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及自身抗癌能力为主,辅以抗癌中药,达到控 制肿瘤、改善症状的目的。 分型辨治 1、 气阴两虚型 主证:咳嗽少痰,痰粘色灰白,不易咯出,咳声低弱,或痰带血 丝,或胸痛隐隐,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自汗或盗汗,恶风,纳呆,口干不多饮 ,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治则:益气养阴,解毒消积。 方药:肺积 I 号方:黄芪 15 克、太子参 15 克、白术 12 克、北沙 参 12 克、麦冬 12 克、半夏 9 克、川贝母 9 克、橘红 12 克、桔梗 12 克、炙杷叶 12 克、连 翘 12 克、白花蛇舌草 30 克、半枝莲 15 克、芦根 18 克、丹参 12 克、砂仁 12 克、全蝎 9 克(研冲)、蜈蚣 2 条(研冲)、甘草 6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注: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喜润恶燥,故肺脏之病变最易耗气伤阴,久病者尤为明显 ,故肺积的虚证以气亏、阴津不足最为多见。此型患者绝大多数为肿瘤中、晚期,体质虚 弱,气阴两亏,临证治疗用益气养阴药时,应注意“虚不受补”。益气不宜过于辛热,以 防补气有余而生内热,参、芪为益气佳品,多配炒白术、云苓、山药、薏苡仁等,疗效甚 好,亦可酌情配连翘等清热之品;养阴之品不要过于滋腻,以防生湿生痰。肺积患者慎用 生地、熟地,二药虽为补阴之主药,但一则责其滋腻,因肺的病变多伴有痰湿内蕴,滋腻 之品易助湿生痰,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二则生地性寒凉,肺积患者多年老体弱、脾虚纳 呆,恐伤及脾胃而影响食欲或致腹泻。笔者常用南沙参、北沙参、童参、麦冬、天冬、元 参、女贞子、枸杞子等清润之品以养肺阴。久病患者常有“动则气急”等病变由肺及肾的 “肾不纳气”表现,对于有肾虚咳喘的,可采用养阴清肺与补肾纳气同治的方法,加菟丝 子、肉苁蓉、补骨脂等肺肾同治。 2、气虚痰湿型 主证:咳嗽痰多,质稀色白,气短喘促,动则更甚,少气懒言,胸闷纳呆,神疲乏力,面 色白光白,恶风畏寒,自汗,或颜面或下肢浮肿,大便溏稀,舌质淡胖或边有齿印,苔白 或白腻,脉濡缓或濡滑。 治则:益气健脾,化痰解毒。 方药:肺积 II 号:黄芪 15 克、党参 15 克、炒白术 12 克、云苓 12 克、陈皮 12 克、半夏 9 克、浙贝 9 克、瓜蒌 12 克、桔梗 12 克、薏苡仁 30 克、苏子 9 克、莱菔子 12 克、白花 蛇舌草 30 克、连翘 12 克、炙紫苑 12 克、炙冬花 12 克、丹参 12 克、全蝎 9 克(研冲)、 蜈蚣 2 条(研冲)、甘草 6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注:此型患者多为久病、体型肥胖合并肺部感染者。肺气亏虚,痰湿中阻,往往出现胸闷 胃呆,舌苔厚腻,或黄或白,此时不要误认为湿邪阻滞、中运气阻,而一味用芳香开泄、 或渗湿、或燥湿,这样易使肺气更伤,而犯“虚虚”之弊。要注意患者气虚为本、痰湿为 标,治疗应以补气扶正为主要原则,佐以化痰祛湿。湿邪痰饮内阻,有虚实之分,虚者必 兼气短、乏力、动则更甚、自汗等证,临证不难区别。“治病必求其本”,故当以补肺益 气、健脾祛湿为主,佐以止咳化痰,方能收效。 3、肺虚热毒壅结型 主证:咳嗽剧烈,痰稠色黄或白,或痰中带血,气短喘促,发热, 口苦口干,胸闷胸痛,恶风畏寒,自汗或盗汗,乏力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暗红 苔黄腻或黄燥,脉细数或滑数。 治则:补肺清热,化痰解毒。 方药:肺积 III 号方:太子参 15 克、白术 12 克、云苓 15 克、薏苡仁 30 克、浙贝母 12 克 、川贝母 9 克、半夏 9 克、前胡 12 克、桔梗 12 克、桃杏仁各 9 克、桃仁 9 克、丹参 12 克 、鱼腥草 15 克、全瓜蒌 15 克、黄芩 12 克、仙鹤草 30 克、半枝莲 30 克、蚤休 12 克、陈 皮 12 克、甘草 3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注:由于肿瘤本身和肿瘤导致的阻塞症状,肺积患者极易出现肺部感染,尤其在疾病的中 、晚期。此时患者正虚邪盛,应注意“攻有所过,补有所壅”。故治疗时不能只治感染而 不顾正气亏虚之本,用药亦不易过重,若一味强调清热解毒、燥湿化痰,肺部感染难以彻 底治愈,或虽可暂时有所好转,但有可能因寒凉之品进一步损伤正气,使感染难以彻底控 制而致反复发作。笔者体会,此时治疗宜选用益气扶正、健脾燥湿化痰但不辛燥的药物, 如党参、炒白术、云苓、山药、薏苡仁、陈皮扶正之品,再配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痰药物 ,方能有显效。若有条件,选择细菌敏感、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联合应用则效果更好。 3、 痰毒瘀滞型 主证:胸痛背痛,痛有定处,如针刺、紧束感,咳嗽不畅,或吐 血痰,气促胸闷,口干苦,乏力,大便秘结,或面晦暗,唇青紫,杵状指,舌黯红或紫或 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苔厚腻,脉弦细或弦细数。 治则:利气化瘀,解毒散结。 方药:肺积 IV 号方:炒桃仁 12 克、川芎 12 克、赤勺 12 克、当归 12 克、黄芩 12 克、大 黄 6 克、连翘 12 克、柴胡 12 克、元胡 12 克、蒲黄 9 克、五灵脂 9 克、莪术 9 克、炒枳壳 12 克、丹参 12 克、红花 12 克、白花蛇舌草 30 克、醋香附 12 克、全蝎 12 克(研冲)、 蜈蚣 2 条(研冲)、甘草 6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注:胸痛为肺积患者常见症状,“痛者,不通也”,气滞、血瘀、痰阻、毒结而致气血脉 络不通是引起胸痛的病因。“肺主诸气”,“肺朝百脉”,正气不足,邪毒乘虚而入,邪 滞于肺,则气失通畅,血行受阻,致气血瘀滞;肺不布津,津液停聚,郁积为痰浊。痰浊 壅肺,肺气受阻,又加重血瘀,痰瘀二者既相互转化又互为因果,易形成恶性循环。气滞 、血瘀、痰湿、毒结等互结,瘀久又会生热,故此时治疗不可见痛止痛,而应以活血以通 血瘀、理气以行气滞、祛痰以化痰阻、解毒以祛毒结、佐以清热、佐以通络止痛,使气血 脉络通而不痛,方为止痛上策。 4、 化疗胃热型 主证:恶心,呕吐,纳呆,胃胀或胃中烧灼感,口干不饮,饮或 食入即吐,呕吐涎沫,甚吐胆汁,头晕,乏力,舌红苔薄黄或干,脉细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益胃,化痰止吐。 方药:化疗反应汤:法半夏 9 克、竹茹 12 克、陈皮 12 克、枳实 9 克、厚朴 12 克、木香 9 克、黄连 12 克、干姜 6 克、炒白术 12 克、茯苓 12 克、白叩 12 克、大黄 6 克、生黄芪 9 克、党参 12 克、甘草 3 克。生姜三片为引,水煎服,每日一剂。 5、 放疗阴虚型 主证:除肺积的相关症状外,出现口干舌燥,咽部干痒,小便黄 赤,大便偏干,或伴发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清热养阴 方药:放疗养阴汤:生地 12 克、当归 12 克、川芎 9 克、赤芍 12 克、沙参 12 克,麦冬 12 克、五味子 9 克、银花 24 克、连翘 12 克,黄芩 12 克、元参 15 克,炒桃杏仁各 12 克,川 贝 9 克、桔梗 12 克、芦根 18 克、丹参 12 克,半枝莲 15 克,甘草 6 克。 注:肺积放疗时由于易损伤机体组织、血管、粘膜、淋巴管等,造成食管的急性炎症、狭 窄、粘连、溃疡等以及肺脏的间质炎症,和颈部淋巴结放疗时引起的腺体、淋巴管的破坏 等,临床多表现为热毒伤津、肺阴不足的症状,故治疗应以清热、养阴为主。由于机体要 对破坏的组织进行修复,所以微循环的重建非常重要,故方中加入丹参、赤芍、鸡血藤等 活血药物对于改善症状有很好的作用。 由于患者的素质及病情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但患者以某一种证型为主的现象却是常有 的,其表现也多是主证、客证相兼,交错出现。故治疗必须遵守辨证论治的原则,分清主 次,衡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确定扶正与祛邪的轻重分量,才能收效,绝对孤立地专用一 种治法而成功的例子是没有的。 症状辨治 1、 痰多难咯:生半夏、生南星、川贝母、天竺黄、海蛤壳、全栝楼、牛黄、白芥子、竹 沥等。 2、 咳嗽:桔梗、栝楼皮、前胡、炒杏仁、葶苈子、马兜铃、米壳、紫苑、款冬花、佛耳 草等。 3、 咯血:侧柏叶、白茅根、白芨、大、小蓟、茜草根、藕节炭、三七粉、花蕊石、仙鹤 草等。 4、 胸背痛:元胡、三七粉、八月札、乳香、没药、藤梨根、七叶莲、熊胆、细辛等。 5、 发热:白薇、羚羊角、鬼针草、银柴胡、地骨皮、金银花、败酱草、鱼腥草、连翘、 生石膏等。 6、 黄脓痰:皂角刺、生薏仁、冬瓜仁、桔梗、黄芩、栝楼、浙贝、知母、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