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大学语文教师的三条建议 注:选自站长正在写作的母语高等教育研究 ,其中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建议包括读书、 教研、教学三个方面,这里所选的是教学方面的建议。 大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人们通常都以课堂教学的效果来评价教师。徐中玉 说:“现在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这个结果必须由老师来负责。大学语文这门课对老师要求很 高,同样一本教材,有的人教得非常好,换个人就索然乏味。 ” 笔者不是很同意这个说 法,笔者认为教师是教材的执行者,教材才是第一位的,假如教材写的是“以人为本”“和而 不同”,教师教得再好那也不是大学语文课。但是这只是笔者个人的观点,从我们的评价机 制来说,从大多数人的观点看,确实认为课上得不好,就是教师的责任,所以不能不研究 这个问题。这里想给教师几条教学方面的建议。 一、向名师学习 以往人们有一个认识误区,总以为大学语文教师今不如昔,人们津津乐道的都是民国 大师如何教大一国文,如闻一多、朱自清、刘文典、余冠英、俞平伯、浦江清、沈从文、 王力、游国恩、陆侃如、钟敬文等等等等,可以开出一大串名单,而说到今天的大学语文, 则认为没有人愿意教,只是一些新毕业的青年教师在那里凑数。事实并非如此,大学语文 30 年,也有一批专家学者始终坚守在大学语文课堂,我曾经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三 届年会上发言说,大学语文 30 年,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解决学科性质问题,最大的成绩是一 门没有解决学科性质问题的课能够坚持 30 年,这里除了靠全体大学语文同行的坚持,还靠 的是徐中玉等老一辈学者的垂范,这份名单我们同样可以扩展,如:徐中玉、谭帆、齐森 华、方智范、陈洪、李瑞山、周志强、王步高、杨建波、周金声、赵卓,只是由于距 离产生美,大家才总觉得今天身边的这些专家学者不如民国大师,这是一种错觉。假如能 够穿越回民国年间,近距离观察这些大师,就会发现他们也有无奈的时候,例如: 1920 年代中期,梁启超应邀到清华学校讲课,希望把他想象中的教育理念,落实到现 代大学里面去。他希望跟学生们有更多的直接交流,能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 可讲了几年课,梁启超说自己失败了。上课开口,下课走人他当时住在天津,每星期 和学生也就见一两次面,无法深入交谈。这种状态,和他当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跟康有为念 书,完全不一样。传统中国书院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在一起共同生活,这种教育状态,现 在已经不存在了。 大一国文教学同样有很多问题,如:沈从文不善讲课,刘文典长期旷课,闻一多一学 期只讲一首诗歌,叶圣陶一口吴侬软语,要重复几遍学生才能听清这些故事假如发生 在今天,恐怕就不会被学校当局和学生谅解,乃至有人说在今天高校评价体制下,这些大 师肯定会被下课。而今天的大学语文名师,虽然没有民国大师这样奇异纷呈的个性,但在 认真教学方面恐怕更能中规中矩,适于青年教师学习。比如东南大学教授、正在清华讲学 的王步高就讲: 我站在讲台上,经常有一种敬畏的感情,当年这里是王国维、陈寅恪、朱自清、闻一 多们站的地方,我站在这里,论学术水平,我跟他们是有很大的距离的,但是,论敬业精 神,我跟他们不但没有距离,我应该比他们更认真,更努力,更投入。 王步高应邀到清华开大学语文课,连续几年都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课”,他把自己 的经验总结为“教学四境界”,说:第一境界是科学认知的境界,就是用科学方法教育学生, 达到较好的教学质量;第二境界是“有我与传道的境界”,教书育人,不仅是你给学生进行 谆谆教导,而是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一起,把自己投入进去,要有一种“有我”的境界;第三 个境界是研究性教学的境界,这个不是我的创造发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是经常有 人提起的,但对于清华这样高素质的学生,如何进行研究型教学,我已经形成一篇论文了; 第四个境界是教学艺术的境界,艺术境界简单的说是叫学生如坐春风,如醉如痴。要 想争取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每节课都是成功的。我在清华上课之后,一下了课离开课堂, 我就给我今天自己这个课打分,有许多课已经达到这节课的过去的最好水平了,但距离我 设置的艺术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 假如我们能把这些大学语文名师的经验都好好总结一下,对青年教师一定可有很大的 启发。 二、少谈些“方法”,多一点学养 大学教育与中小学不同,大学教学不讲究那么多的技术、方法,通常我们看到的大学 名师课堂,都是以演讲式为主,很少有中小学那样的互动,如提问、分组讨论、模拟情境 等等,即使有答问和讨论,也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很少有中小学课堂那样的刻意设计。大 学教学,靠的是教师自身的学养,学养高,就赢得学生的尊敬,学养不高,即使搞再多的 花样,学生也不会买账。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民国大师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在学生中 却仍然有那样高的声誉,他们往往能仅仅通过一次课,就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发生终身的兴 趣。 北大原副校长王义遒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一文中说:“北大的好老师的教学风格确 实是五花八门。我记得我当教务长的时候,第一个请教朱德熙先生(前北大副校长,语言 学家)关于教学的问题。朱先生说,大学的教师只要有学问就能讲好,用不着讲教学方法。 后来的例子也印证了这种说法。 ”当然,不是真的就没有教学方法,而是建立在个人学养基 础上的“教无定法”,例如: 以动听的语言、动人的故事和情节引人入胜; 以资料详实、旁征博引而吸引学生; 以深入浅出、对学生体贴入微而使人信服; 以诙谐的词语、洒脱的风度使学生倾倒; 以严密的逻辑、确凿的实证而令人神往; 以博采众长、深刻见地,使学生回味无穷; 与学生会心交流,在问答争论中使他们掌握课程; 以朦胧的意境、疑惑的口吻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 以其高屋建瓴、天马行空的气概让学生领略科学之无涯; 当场使学生似在云里雾里,课后阅读资料,大彻大悟。 现在我们看见很多大学语文的论文,都在探讨所谓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不是不要讨 论教学方法,但是我们从这些论文中看出一些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把“方法”看成是外在 于学养的锦囊妙计,似乎只要一讲“方法”,就立马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其实任何最好的方 法往往也就是最辛苦的方法。比如王步高提出一种“回头看”的备课法,他的很多课都已教 了很多年,而且有录像,也有录音,甚至已经出版了专著,但是他每次备课的时候,仍然 都要把以前自己的讲稿重看一遍,这样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保证今天重新讲的不低于原有 的水平,站在自己过去的肩膀上,回头看,看看自己过去上课的录像,自己上课的录音整 理稿,保证自己不停的在超过自己。他说:“我不敢说我能超过别人,天下之大,胜似我的 人太多了,尤其是我们老一辈的学者,超过我的人太多了,但是我想我不停的超过自己。 ” 这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态度”。 第二个误区,就是以为国外的好方法我们也都能用,比如创设情境、师生互动、分组 讨论、研究式学习等等,这些方法固然是好方法,但是人家是建立在小班化基础上的,当 一个班只有几个学生,十几个学生时候,自然而然就形成互动,形成讨论,只有傻瓜才会 对着几个人十几个人做演讲。但是,中国高校搞扩招,搞创收,一些公共基础课的班级已 经大到上百人,几百人,你再试试课堂互动看。笔者是试过的,曾经在一次期中考试中采 用了师生一对一的交流方式,结果四个星期还没有考完,后面的学生只好找课外时间草草 进行。即使国内的“方法”,也要看是哪一层次的,有的“方法”本来只适用于基础教育,我 们也不恰当地照搬,结果搞得很幼稚。中小学课堂那种一问一答,分组讨论, “研究性学习”, 那种演戏一样的观摩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我们不作评价,但是大学生应该有大学生的学 习方法,研究的前提是进图书馆,看书,查阅资料,要永远记得马克思的话:“在科学上没 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三个误区,就是过分讨好学生。没有一门学科像大学语文那样急于讨好学生的,搞 了那么多的调查,要学生回答喜不喜欢这门课,征询他们这门课还有没有必要开这都 是缺少学科自信的表现。学习是艰苦的事情,不能仅凭喜欢、有趣。爱因斯坦是说过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这句话的前提是情趣高尚,爱因斯坦最大的兴趣就是耽于科学遐思, 所以他有资格说这话。假如是只对电游、翘课有兴趣的学生,恐怕还是要先请他端正学习 态度,然后在学习中逐渐培养兴趣。如今一些高校对教师的考评制度也助长了这种讨好学 生的风气,让学生给老师打分,导致一些老师不敢管学生。如今高校对学生 BBS 之类管理 很严,甚至关闭,唯有评价老师的事情高度*,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让今天的学生来给大 学校长、教育部长打分,也难保不叫他们下课。还有一些媒体也来添乱,说什么大学语文 要上成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最初确实瞄准高校人群,请周汝昌、叶嘉莹、杨振宁、霍金等 大师来讲课,结果在央视考评中差点被末位淘汰,后来改变风格,改为面向 15-60 岁的普 通人群,起用黄立群、易中天等人,大讲宫廷黑幕、三国权术,才大获成功。大学语文除 非决心放弃自己的学科定位,走娱乐至死路线,否则这样那样的方法还是少一点的好。 三、把大学语文上成“语文”课 这是笔者正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还是文学类、文化类、 人文类的,要能编出真正的语文类教材,真正的母语高等教育教材,恐怕还需要有一个过 程。那么,我们就不妨讨论一下在现有教材情况下教师如何上课。 语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提升学生的母语水平,这应该是大学语文的教 学原则,教师备课上课,都要紧紧抓住这个重点。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例,第 一课论语有三个思考练习题: 一、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二、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 三、 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显然,只有第二题才是真正的语文题,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这里。然而课文导读中没有一 句提及论语的语言问题,那么教师备课时就只能辛苦一点,可以上“智网”用“论语”检 索,再用“语言”作二次检索,就可以找到近百篇相关资料,例如:论语的语言观 谈论语中的语言哲学 浅谈论语语言的美学价值 论语的语言艺术摭谈 近百年来论语语言研究述评 试论论语语言的诗性建构 准确 生动 精练 浅析论语十则的语言特色 论语的简约优美的语言艺术 论语语言论 论语论语 论论语的语言艺术价值 论语语言对后世文学语言的影响 “辞达而已矣”论语语言特色之一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语言特色之 二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论语语言特色之三等等,凭借这些资料,就能够设 计出很好的语文教学内容。 即使第一题第三题也可以进行改造,比如论语中的“仁”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 同的解释,这正是汉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不像“逻各斯至上”的西方语言,任何词语 一定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从来也不会脱离语境去下定义。教师们备课时可以收集一下 论语中“仁”字的这个情况,让学生了解我们母语的这一性质。第三题也可加以改造, “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可以改成“论语对今天的语文 学习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那么上面收集到的论文所讲的,如“辞达而已矣”“不学诗, 无以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等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料。 假如连改造的余地也没有(由于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不明确,教材常有这样的情况) ,也 可以想办法把课上成语文课,只是教师备课上课更要辛苦一点。语文是一种形式教育,它 以所有其它学科的内容为课文内容,所以在语文教材中出现文学的、政治的、哲学的、历 史的、地理的、博物的、科学的等等内容是很正常的,但是只有从语言文字角度讲解这些 课文,它们才是语文课文,只有落实到听说读写训练的思考练习题,才是语文作业题,这 就是大学语文教师要比其它学科教师辛苦的地方,他们不能照本宣读,他们必须进行再创 造。 【注释】 大学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超市搬迁方案范本
- 2025广东茂名市化州市第二批就业见习岗位招聘4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护肤品采购合同模板
- 银行债权承揽方案范本
- 2025年股份公司云南钒钛精矿质量技术要求及合同主要条款
- 燃油锅炉安装施工方案
- 诊所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余姚初三英语试卷答案及答案
- 云南文旅亮化施工方案
- 2025江苏泰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教师4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创新成果转化高效推进承诺书6篇范文
- 自卸车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冶金行业事故回放课件
- 5年(2021-2025)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浙江专用)
- 电气检修班组安全培训课件
- 2024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完整版)
- 不再举报协议书6篇
- 空管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四合一检测仪使用课件
- 药物中毒的护理与急救
- 兄弟分户房屋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