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210430 学时:48 学分:3 先修课程:广告学概论 、 经济法概论 、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经济应用文写作是经济类有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 践性强,实用性突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应用类文章写作的基本理论,具备阅 读、分析、写作常用经济应用文的能力,以适应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并为毕业作业的 写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经济应用文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明确法定公文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及格式,掌握常用法定公文的写作方法。 理解和掌握事务文书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写作方法。 理解经济新闻的涵义和种类,掌握经济新闻的结构、内容及写作注意事项。 明确产品说明书的涵义和作用。 明确经济预测报告的概念、种类,掌握经济预测报告的结构、内容及写作要求。 理解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概念、作用和种类,掌握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 理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念、特点、作用,了解其写作方法。 明确经济合同的概念、作用、特点及种类,掌握经济合同的写作方法。 理解招标投标文书的概念、种类及写作要求,掌握招标通告和投标书的写作方法。 掌握审计报告的概念、特点、种类、结构和内容。 理解涉外经济文书的涵义、作用及种类,掌握涉外经济合同的写作方法。 理解经济诉讼文书的概念、作用及种类,掌握起诉状和答辩状的结构、内容。 理解股份制文书的涵义,了解几种常用股份制文书的一般写法。 掌握经济工作研究的概念、特点、结构和内容。 明确经济论文的概念、性质和基本特征,掌握经济论文的写作方法,学会评析经济论文。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1教材:经济应用文写作,邓红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9 月出版。 2参考资料: 新编财经写作,尹伊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2 年 7 月出版。 经济应用文写作,刘葆金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修 订:刘晓峰 卢静 周桂华 审 定:梁士伦 商务礼仪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207410授课学时:16 学时 学 分 数:1 先修课程:公共关系学 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 商务礼仪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普遍应用性。通过介绍商务礼仪 的基本知识、礼仪技巧以及商务场合中的各种礼仪规范,使学生了解商务礼仪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 的重要性;了解在日常商务交往中应注意的要点,并能正确运用各种礼仪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 身的礼仪素质,使其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做到事事合乎礼仪,处处表现自如、得体。 二、 教学内容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商务礼仪的含义和原则,明确商务礼仪的重要性、作用、影响力。 了解商务着装礼仪的原则,掌握服饰搭配的技巧。了解男士西装正装的相关内容 ,掌握领带 的基本打法 ,掌握领带西装正装扣子的系,了解女士着装礼仪,掌握女士套装的选择及搭配,皮 鞋与袜子的搭配。 理解仪态礼仪的含义,掌握正确的站、走、坐姿及表情、手势要求。了解仪态的禁忌。 了解见面礼仪的内容,掌握见面时正确的称呼礼仪、问候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 仪和礼节,能灵活运用于商务交往中。 掌握商务性接待与拜访的礼仪规范和要求。 了解商务言谈的内在要求及言谈的礼仪和技巧。了解语言沟通的相关内容,掌握商务交谈的要 领和交谈时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宴会的不同种类;掌握宴请者和赴宴者应遵循的礼仪规范。掌握正确的中餐就餐方法 , 掌握正确的西餐就餐方法 。商务宴会、舞会和茶会活动中商务人员应遵循的各项礼仪规范。 掌握接听、拨打电话的礼仪,并能灵活运用于商务交往中。了解使用手机注意的事项。 了解办公室内布置礼仪、办公室人员举止礼仪、办公室接待礼仪和公共区域、交通工具的礼仪规范 及应注意的一些办公细节。 明确馈赠的礼仪礼节及应注意的事项。掌握商务馈赠时的时机把握、地点确定,馈赠时的礼品 选择和馈赠禁忌。 理解一般会议和各项专题会议的含义。 了解各项会议在具体进程中的礼仪规范。 掌握会场布 置的礼仪要求以及商务人员参加各种会议的一般礼节。培养成功组织会议的能力,以及在商务会议 中具有良好表现的技巧。 了解商务谈判各个阶段的礼仪要求;掌握谈判开局阶段、明示阶段、较量阶段、妥协阶段、达 成协议阶段的礼仪常识;掌握商务成交签约礼仪规范。 了解应聘礼仪的相关内容 ,掌握简历制作的方法 ,掌握面试礼仪的要点 。 了解东西方主要交往国的社交礼仪、服饰礼仪、餐饮礼仪及习俗忌讳等。 三、 教材和参考资料 1.现代商务礼仪教程 金正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2.商务礼仪杨亦编著、 蓝天出版社、2003年9月 3.现代实用社交礼仪熊经浴主编、金盾出版社、2003 年6月 4.新职员的基本礼仪 日本经济新闻社编 日本经济新闻社 2003 年 4 月 修 订 人:卢 静 伍燕妩 周桂华 审 定 人:梁士伦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204740 学时:64 学分:4 先修课程: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该课程为非会计专业本科而开设, 主要阐述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术等内 容。并学习一定的专业财务会计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奠 定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账务处理程序和利用一般的财务 指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等。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掌握会计假定、会计一般准则、熟练掌握会计动态要素、会计静态要素、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在企业中在地位和作用. 理解会计目标和职能、会计对象、会计方法。 要求重点熟练掌握会计要素分类、会计科目及账户分类,借贷记账法及会计分录处理。 熟练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借贷记账法运用、总分类核算与明细分类核算及账户的平行登 记。 熟练掌握企业供应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财务成果业务及其他业务的一般性财务处理。 熟练掌握筹资活动、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掌握企业结算方法的种类及应用、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 了解企业增值税的内容、掌握增值税的核算。 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分类。 掌握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内容、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熟练掌握企业会计循环过程,过账、试算平衡、调账、结账。 理解会计账薄的意义和种类。 掌握账户的不同格式、序时账户、分类账户、和备查账户的登记规则。手工操作下的错账的更 正。 掌握各种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熟练运用会计账薄。 掌握财产清查的作用、种类;财产清查的基本的方法、财产的盘存制度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掌握永续盘存与实地盘存两种工作制度,并能熟练进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掌握会计账户按经济用途分类、一般性掌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明确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 掌握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会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程序。 了解多栏式日记账会计处理程序、日记总账会计处理程序。 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 掌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去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掌握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会计工作组织、会计机构的一般设置、会计人员的一般配备、会计 工作的管理体制、会计机构及会计核算体制、会计工作规范。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1教材: 会计学原理 陈少华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2参考资料: 会计学原理 , 汪涛、冯建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会计学原理 , 吴水澎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会计学原理(新编) ,徐文彬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年 会计辞典 ,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 年 财务会计 刘尚林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修 订:蒋训练 唐湘华 吴德琪 审 定:梁士伦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209340 学时:64 学分:4 先修课程:微积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微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微观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 正确认识和分析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科学地加以借鉴和应用;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功能与用途;熟练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机 会成本,稀缺性,存量与流量。 熟练掌握需求、供给与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理解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单个厂商的供给与市 场供给,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供给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的关系;掌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的形成和变化。 熟练掌握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和实现,收入变动与价格变 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掌握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分析;理解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 分析之间的关系,理解以基数效用论和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需求曲线推导。 熟练掌握具有一种、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分析,生产者均衡的原则和生产者均衡的实现; 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经济和规模收益的变化,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及其关系,扩展线和生 产要素价格变动的总效应。 熟练掌握经济成本及其分类,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成本最小化原则,收益 函数、利润函数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长期成本的含义;理解包络线与扩张路径,熟悉影响长期 成本变化的因素。 理解有关生产函数分析、成本结构分析、投入最佳组合的分析等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的发 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的实际意义。 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完全竞争市场的厂 商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长期均衡与长期供给曲线。 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理论: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完全垄断市场的收益规律,完全 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理论:垄断竞争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 衡;非价格竞争。 掌握寡头垄断市场理论: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与特点;寡头垄断市场价格与产量的决定;寡头 模型: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 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掌握博弈问题的刻画与分类。了解博弈的标准型表示形式;扩 展形式的博弈;不完备信息条件下的博弈。 熟练掌握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掌握劳动市场与工资的决定;资本市场与利息的决定;资源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管理者要素 价格的决定。 熟练掌握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理解有关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分析、土地供给有固定性的分析、利息和利润作用的分析等对我 们有效利用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工资、利息等经济杠杆所具有的借鉴和知道意义。 掌握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分析: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条 件;社会福利函数分析。 掌握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目标;理解公共物品与公共部门政策,价格管制政策;了解其他 微观经济政策:反垄断政策;福利政策;环保政策。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1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21 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4 年 9 月第三版 2参考资料: 微观经济学 ,黄亚均、郁义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7 月第 1 版 微观经济学教程李建琴、史晋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年 9 月第 1 版 微观经济学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9 月第 1 版(英文版) 微观经济学朱善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4 月第 2 版 修 订:章美锦 胡爱国 钟生根 审 定:赵晷湘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202140 授课学时:64 学时 学 分 数:4 先修课程:经济学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原理作为系统研究各类组织中一般管理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管理类与经济类各 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习其它专 业课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课堂教学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以及学生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等多种 形式,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对于管理学有关内容的学习,按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管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2)掌握管理学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3)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及最新动态; (4)熟悉管理基本方法和某些重要而具体的方法; (5)通过案例分析等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管理理论的具体运用。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第一篇 总论(建议学时:总论(建议学时:1212 学时)学时)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1. 掌握管理的含义、特征及性质 2. 理解管理与环境的关系 3. 理解管理的职能与重要性 4. 理解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 5. 掌握管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与特点 6. 了解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到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各个时期管理思想的基本 内容、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 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 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管理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掌握如何应用; 2. 熟悉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 等 第二篇第二篇 管理的计划职能(建议学时:管理的计划职能(建议学时:1212 学时)学时) 第四章 管理决策 1. 明确决策的含义及其在管理中的地位 2. 掌握决策制定过程的步骤和基本要求 3. 了解各种具体的定量决策方法的原理 4. 了解各种决策方法管理决策活动 5. 理解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行为特征 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1. 了解管理计划是什么和管理计划为什么重要 2. 识别和分析各种类型的计划,并说明各类计划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掌握计划编制的程序和主要原则 4. 熟悉战略性计划的制定过程 第六章 计划的实施 1.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2.掌握目标管理的过程 3.熟悉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 4.了解 PERT 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第三篇第三篇 管理的组织职能(建议学时:管理的组织职能(建议学时:1212 学时)学时) 第七章 组织的设计 1. 掌握组织的含义、分类和有关组织的基本理论 2. 理解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含义 3. 熟悉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内容及影响因素 4. 系统掌握组织结构及其类型 5. 了解组织变革与创新内涵 6. 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了解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第八章 人员配备 1. 掌握人员配备的概念与原则 2. 掌握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3. 熟悉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考评的内容及培训方法 4. 了解管理人员的选聘与考评的程序及方法。 第四篇第四篇 管理的领导职能(建议学时:管理的领导职能(建议学时:1212 学时)学时) 第九章 领导与领导者 1. 掌握领导的本质与内容; 2. 熟悉领导与管理、领导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差异,理解明确领导权力与本质; 3. 掌握基本的领导理论与有效领导的要求; 4.4. 了解基本的领导艺术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十章 激励理论与方法 1. 掌握激励的含义与作用,了解激励的心理机制与具体形式 2. 理解有关激励的基本理论 3. 掌握激励的原则与方法 4. 领会激励的内在规律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沟通 1. 理解沟通的过程和类型 2. 了解人际沟通的动因,熟悉人际沟通行为的特点和表现 3. 掌握组织沟通的类型和方法 4. 了解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表现以及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5. 掌握提高沟通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篇第五篇 管理的控制职能(建议学时:管理的控制职能(建议学时:8 8 学时)学时) 第十二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1. 理解控制的含义及控制的主要原则; 2. 理解建立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 3.掌握主要的控制类型; 4.熟悉控制的基本过程。 第十三章 控制方法与技术 1. 熟悉与灵活应用常用的控制方法 2. 从经济性、有效性的角度分析比较综合控制方法与局部控制方法 3. 了解现代控制的信息技术方法。 第六篇第六篇 管理的创新职能(建议学时:管理的创新职能(建议学时:8 8 学时)学时) 第十四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概述 1.掌握管理创新的概念; 2.了解管理创新的过程和内容; 3.了解组织进行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4.熟悉管理创新的操作模式 第十五章 管理技术创新 1.掌握管理技术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2.了解管理技术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性; 3.熟悉管理技术创新的途径,了解应该如何实现组织内部的管理技术创新; 4.了解我国现阶段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的方向。 第十六章 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创新 1. 理解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2.理解跨文化问题的产生及管理; 3. 掌握如何建立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4.了解中国、美国、日本管理模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自的特点。 第十七章 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 1. 了解知识经济背景下管理创新的特点与趋势 2.了解未来管理变革的发展趋势 3.了解组织的创新体系。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推荐教材: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四版) ,周三多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 管理学 ,梁士伦、姚泽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 2.参考书目 管理学 ,美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 管理学 (第十版) ,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年 第五项修炼 ,彼得圣杰著,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年 管理学基础实训教程 ,单凤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业务流程再造 ,J佩帕德、P罗兰著,中信出版社,1999 年 修 订 人:梁士伦 雷建忠 伍燕妩 审 定 人:姚泽有 市场营销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208140 授课学时:64 学分数:4 先修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法学基础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市场营销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本课程讲述市场营销一般原理与营销实践,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对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和营销策略有较全面的了解和领会,学习应用市场营销原理与策略开展市场营销实践活动,并 能运用市场营销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市场研究和市场开发。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基本要求:课程基本要求: 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管理学 、 微观经济学 、 法学基础等课程。 学习了本课程以后,在“识记“、“理解“、“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 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基本要求是: 1.识记:应能识记市场营销的有关概念、原理、策略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非。 2.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的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营销策略, 能表述基本内容和基本道理,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3.分析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应用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营销策略,分析 和诠释营销实践中的现象,掌握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计划与市场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技能。 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4 学时) 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的内涵以及从卖方角度定义的市场概念;领会和理解与市场营销相关的一系 列基本概念;了解市场营销的产生和发展;认识市场营销学的学科性质;学会研究市场营销的主要 方法。 2、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4 学时) 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内涵与任务;理解顾客满意的含义;掌握现代营销观念的精髓;了解市场 营销管理哲学的演变进程;理解建立市场导向战略和创建知识型企业的含义。 3、规划企业战略与市场营销管理(4 学时) 了解战略规划的一般过程、企业战略的层次,知道如何对企业的总体战略进行规划;了解经营 单位的战略规划;掌握市场营销组合的内涵及特点。 4、市场营销环境(4 学时) 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与构成;了解微观营销环境与宏观营销环境对营销活动的影响; 理解营销环境与营销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学会从环境分析中寻找营销机会及避开环境威胁。 5、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4 学时) 熟练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了解消费者市场的特点及 购买行为模式。 6、组织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2 学时) 了解组织市场的概念、类型、特点;掌握对生产者市场购买行为的分析;了解中间商市场购买 行为的分析;了解非盈利组织市场及政府采购市场的购买特点。 7、目标市场营销策略(4 学时) 掌握市场细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学会通过对细分市场进行评估而选择目标市场;掌握目标市 场的含义及其目标市场战略;理解市场定位的含义,学会使用市场定位的方法进行合适的市场地位。 8、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4 学时) 掌握竞争者分析的内容,了解竞争者的特点;理解确定竞争对象和竞争战略原则的方法;掌握 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及市场利基者的战略。 9、产品策略(6 学时) 掌握产品整体的概念;理解产品组合策略的内容;掌握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理论,学会依据产品 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市场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了解新产品开发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理解新 产品开发的意义。 10、品牌与包装策略(4 学时) 掌握品牌的内涵,理解品牌对企业营销的重要作用;了解品牌与商标的区别、商标及域名的注 册,了解驰名商标的认定;了解品牌的设计的内容;掌握品牌的主要策略;了解包装在现代营销中 的作用,了解包装的设计思想,了解商品包装策略。 11、价格策略(4 学时) 了解影响定价的因素;掌握定价的主要方法;掌握定价的基本策略;了解企业变价的相关市场 反应及其采取的相应对策。 12、分销渠道(3 学时) 掌握分销渠道的类型结构;掌握和理解分销渠道决策,学会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实体分配,了 解渠道管理的内容;了解批发与零售的区别和具体形式。 13、促销策略(4 学时) 理解促销的实质含义;掌握促销组合的制定决策;了解各种促销方式的内容、特点及适用条件。 14、市场营销计划、组织与控制(4 学时) 掌握市场营销计划的构成及撰写;了解营销组织的主要类型,掌握营销组织设置的原则;了解 市场营销控制的主要方法;了解市场营销审计的内容。 15、国际市场营销(3 学时) 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含义,了解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区 别,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及其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学会选择和进入国际目 标市场的方法;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16、服务市场营销(3 学时) 掌握服务营销的内涵,服务营销的特征与要素;了解服务质量内涵与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了 解服务有形展示的含义、作用及其管理;了解服务产品的定价、分销及促销策略。 17、市场营销的新领域与新概念(3 学时) 了解 21 世纪初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新发展与新动向, 了解绿色营销、整合营销、关系 营销、网络营销、营销道德的含义。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1. 建议教材 市场营销学 ,梁士伦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市场营销学 ,吴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2. 参考书目 营销管理 ,(美)菲利普科特勒(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竞争优势 , (美)迈克尔波特(著) ,华夏出版社 市场营销手册 ,郭国庆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 品牌推广 ,陈云岗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修 订:周桂华 郑灿雷 雷建忠 审 定:梁士伦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204540 学时:64 学 分:4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 高等数学 考核方式:闭卷 修订人:赵晷湘 章美锦 邓芳 审 核 人:赵晷湘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学科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对增进学生 对西方国家国情和社会经济运行的了解,提高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为学生今后参与经济 建设和经济管理打下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使学生较 全面深入地掌握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如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通货膨 胀、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等,并要求学生能辨别这些理论和政策的利弊,然后把有用的部分结 合我国的国情用于经济建设。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掌握宏观 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相互关系。 了解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产生、内容与特点;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理解国民收 入核算的主要总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的联系与区别;熟练掌握国民收入 构成的基本公式。 了解均衡产出、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和投资乘数的含义;理解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理解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掌握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熟练掌握三部门经 济中的各种乘数。 了解 IS 曲线、LM 曲线的含义与形成;理解 IS 曲线、LM 曲线的移动及其对均衡收入和均衡利 率的影响;掌握决定投资与利率的主要因素;熟练掌握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 ISLM 模 型。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与主要目标;理解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含义与内容;掌握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效果,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熟练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的混合使用。 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了解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及类型;理解以凯恩 斯理论为基础的两个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理解经济增长理论 的新发展;掌握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熟练掌握关于经济增长的争论。 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及应对措施;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 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掌握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掌握通货膨胀率与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 熟练掌握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1、教材:西方经济学 ,第三版(宏观部分) ,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参考资料: 宏观经济学 ,卜海 姚海明 华桂宏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宏观经济学原理 ,王秋石,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经济学原理 ,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统计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208640授课学时:64 学时 学 分 数:4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是为大学经济学类与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的 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统计思想、 知识,结合实际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 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理解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统计研究的基本 方法,重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2、一般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了解统计调查的方法、重点掌握抽样方法和调查方案的 制订、问卷制作原则,同时了解数据的计量尺度与数据的类型。 3、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要重点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熟练掌握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次数 分配数列的编制,并学会用统计表、图来表示统计资料,掌握用 Excel 作频数分布表和图形。 4、理解集中趋势各测度值的计算方法、掌握集中趋势不同测度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理解离散程 度各测度值的计算方法、掌握离散程度不同测度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理解偏态与峰度测度方法、 掌握用 Excel 计算描述统计量并进行分析。 5、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事件的关系、理解概率的定义,掌握概率的性质;了解随机变量及其分 布、抽样和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理解抽样分布与总体分布的关系;理解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6、了解常用的抽样方法;了解点估计的概念和估计量的优良标准;熟练掌握一个、两个总体参数 的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 7、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掌握假设检验的步骤、 会对一个总体参数、两个总体参数检验、 利用置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掌握利用 P - 值进行假设检验。 8、理解相关与回归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多元线性相关与 回归分析;非线性相关与非线性回归分析,会用 Excel 进行回归分析。 9、理解指数的概念与分类,掌握总指数的编制方法;熟练利用指数体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因素分析; 了解实际中常用的几种经济指数。 10、掌握时间序列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时间序列及其构成因素;掌握长期趋势变动分析的方法、 季节变动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 ,袁卫、庞皓、曾五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第 2 版次 参考书:统计学原理 ,主编黄良文,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15 版次 管理统计学 ,徐国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应用统计学 ,卫海英,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 月第 2 版 统计学 ,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统计学 ,宋光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 1 版 统计学 ,美David Freedman、Robert Pisani、Roger Purves、Ani Adhikaris 著,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7 年 10 月第 1 版 基础统计美罗伯特.约翰逊、帕特里夏.库贝著 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6 月第 1 版 统计学的世界美戴维.S.穆尔 中信出版设 2003 年 11 月第 1 版 统计学原理 谢启南 韩兆洲,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4 月第 21 版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韩兆洲、王斌会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4 月第 1 版 修 订 人:杨菁 吴德琪 黄莉芳 审 定 人:梁士伦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205740 学时:64 学分:4 先修课程:法学基础理论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经济法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在我国,经济 法学是一门出现不久的年轻的法律科学。它的出现是我国法学上的一个新分类和新发展。学习经 济法,旨在通过对经济法律规范的学习和研究,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理论,提高对经济法的本质、 作用原理和经济法实务的认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个全 面的了解,系统掌握我国经济法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的原理分析和解决 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了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渊源和体系,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本 质,地位和基本原则。了解经济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种类和特征,掌握经济法的主体、内容和客体,熟悉经济法律关系的运行管理和保护。 理解公司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熟练掌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 变更和终止的法律规定,掌握股票发行、债券发行的主要内容,了解公司财务、会计的法律规定及 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公司的具体法律问题。 了解有关合伙企业的立法概况,熟练掌握合伙企业的概念、设立、财产、与第三人的关系、入伙、 退伙以及解散与清算的有关法律规定,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合伙企业的各种具体法律问题。 了解个人独资企业法的立法概况,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法律特征、设立、事务管理、权 利和义务,并能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了解新旧企业破产法的主要区别,掌握企业破产界限、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债权人会议、 和解和整顿、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企业破产的实际问题的能 力。 掌握合同法的概念、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概念、合同的法律特征、合同的订立。熟练掌 握合同的履行、担保、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撤销的主要内容,明确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掌 握合同法其他规定的主要内容。并能在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合同法律知识。 了解我国工业产权立法的一般原理与基本制度,掌握商标权、专利权取得的条件、申请程序、 权利内容与权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践中有关问题。 了解证券法的立法概况、证券活动和证券管理的原则,掌握证券的种类、发行条件、程序、交易的 一般规则。 了解金融法律关系和金融法体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外汇管理及票据的立法概况,掌握中 央银行、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监管及法律责任,外汇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熟练汇票、 本票、支票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相关的金融问题。 熟练掌握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特征。掌握违反商业 道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内容。了解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的必要性 和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执法程序,培养学生维护社会公平竞争秩序的公德意识。 熟练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及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 运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立法目的。了解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方法。了解争议解决的办法和 法律责任。 掌握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认证等概念及生产者、销售者的责任和义务。掌握违反产品质量法 的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了解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和产品质量认证监督制度。 了解会税收、计和审计概念,熟悉税法、会计法和审计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和原则,掌握税收 征纳、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审计程序和法律责任。 了解仲裁法的立法概况及经济司法的基本内容,理解并掌握经济仲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仲裁委员会、仲裁庭的组成、仲裁程序,以及经济案件的管辖和审判程序,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1、教材:经济法王晓明、李国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7 月第一版 2、参考资料: (1) 新编经济法教程沈了平 雷兴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2) 经济法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曲振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修订人:卢 静 郑灿雷 刘晓峰 审定人:梁士伦 金融学原理金融学原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10205540 学时:学时:64 学分:学分:4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金融学原理是金融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必修课。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国际化及我国 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金融学学科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上不断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在此背景下 金融学原理的内容体系在不断的增添新的内容以反映金融领域内的新理论,新现象、新实践。 本课程切合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发展,结合传统的货币银行学与现代金融学来阐述金融基础理论、 基本的金融实务及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和国际 金融的基本原理,熟悉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外汇业务和信托与租赁业务的具体内 容和运作原理,对货币供应与需求、货币均衡、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国内均衡问题 以及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系列宏观方面的金融学问题有一定的 认识和结合我国经济生活实际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理解和掌握货币的起源、货币形态的演变历程、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层次的划分 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重点掌握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的职能及其发展过程、货币 制度及其类型。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理解信用的概念和本质,掌握信用的几种主要形式,理解并掌握信用工具的含义和类型,理解 信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点掌握信用及其特征,现代信用形式中的最基本的信用形式,信用工 具的种类。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了解利息的形成,理解并掌握利息的本质和作用,理解利息率的特征及其形式,理解主要 的几种利率决定理论,明白利率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重点掌握利息的本质和作用、利息率的 特征及其形式、主要的几种利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体系 了解金融中介机构及其存在的基础,了解西方国家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理解并掌握我国的金 融机构体系;重点掌握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五章 中央银行 理解并掌握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明白金融市场的功能、理解并掌 握金融创新的含义、原因和内容;重点掌握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分类及金融创新的含义、 原因。 第六章 国际金融体系与金融全球化 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类型,了解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发展 趋势;重点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分类。 第七章 商业银行 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发展、基本性质和职能,理解并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 务、中间业务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 间业务的概念和具体内容。 第八章 货币市场 理解并掌握货币市场概念、特点及货币市场的主要子市场的构成要素、特点及其运行原理; 重点掌握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和国库券市场的特点及其运行 原理。 第九章证券市场 理解并掌握资本市场的概念、特点及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基金等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级 和二级市场运作原理,了解证券投资分析和投资组合理论;重点掌握债券、股票、基金等 金融工具的发行和交易运作原理。 第十章 保险市场 理解并掌握保险市场的概念、特点、功能、分类、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了解中国保险 市场的发展现状;重点掌握保险市场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 第十一章 外汇市场 理解并掌握外汇与汇率的概念、汇率的标价方法、影响汇率的因素、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 主要的外汇交易类型;重点掌握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及主要的外汇交易类型 。 第十二章 货币供求 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理解并掌握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含义,理解货币需求的数量 界定、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及货币层次的划分;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含义、货 币需求的数量界定、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及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 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理解并掌握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含义,理解货币需求的数量 界定、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及货币层次的划分;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含义、货 币需求的数量界定、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及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 理解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货币政策的效果;重 点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1.指定教材:金融学 , 朱新蓉 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年 2.参考资料: (1)曹凤岐, 货币金融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2)曹龙骐, 金融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3)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中国人大出版社 2000 年 修 订:刘兆平 审 定:邱晓明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203640 学时:64 学分:4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商法 西方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 金融市场学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门课程为财经类、金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课程。国际金融学研究的 是国际间的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其主要内容有: 收支的平衡和调节; 汇率、汇率制度、外汇管 制、外汇交易、外汇风险;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金融机 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国际金融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要求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 理论和基本实务,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要求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影响及其调节;了解: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西方国际收支理论。 2、外汇与汇率。要求掌握:外汇的定义、标价方法和种类、汇率的决定与调整;了解:西方 国家的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的类型、外汇管制、人民币汇率问题。 3、外汇市场和外汇交易。要求掌握:即期外汇交易和远期外汇交易、套汇和套利;了解:外 汇风险的概念和类型及管理;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支付工具及基本方式。 4、国际储备。要求掌握:国际储备概念、作用及管理;了解: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及管理。 5、国际金融市场。要求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作用、发展的新趋势、国际货币市场和 国际资本市场、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了解: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及特 点、亚洲货币市场。 6、国际资本流动。要求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长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了解: 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格局及形成原因、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我国的利用外资和外债问题。 7、国际货币制度。要求掌握: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了解: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货币 体系、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欧洲货币体系。 8、国际金融机构。要求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世界银行集团的结构、国际复兴开 发银行(简称世界银行) 、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及其他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国际金融学 刘军善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国际金融 钱荣坤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国际金融 刘书年主编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国际金融实务和案例 陈湛匀主编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修 订:胡爱民 审 定:邱晓明 国家税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204430 学时:48 学分:3 先修课程:经济学 会计学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培训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测试卷(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难点详解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定向训练试题(含解析)
- 2024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经典例题【网校专用】附答案详解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筛查与初步评估方法
- 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体系与早期干预
- 买车按揭贷款合同(标准版)
- 2025年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与资源整合报告:江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保护研究
- 2025年新能源微电网稳定性控制与微电网电力系统稳定性保障措施优化策略报告
- 2025年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与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研究报告
- GB/T 30106-2013钟表防水手表
- GB/T 24432-2009假肢费用赔偿鉴定
- 厨房设备采购安装合同标准范本(2篇)
- 多模态语篇分析课件
- 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
- 旧楼加装电梯安装合同范本
- 支气管舒张试验
- 道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
-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参考模板范本
- 水机施工技术交底
- 骨科手术分级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