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乡镇机构改革_第1页
苏木乡镇机构改革_第2页
苏木乡镇机构改革_第3页
苏木乡镇机构改革_第4页
苏木乡镇机构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木乡镇机构改革,是中央和自治区深化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减轻农牧民负担 的重要内容,是从源头和制度上防止农牧民负担反弹的关键环节,是转变政府 职能、调整农村牧区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化、加快城镇化、促进发展的重要措 施。 今年 5 月,凉城县作为自治区 12 个旗县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县之一,高度重 视,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操作过程慎重稳妥,全县的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做 到了循序渐进,平稳过渡,人心不散,工作不乱,扎实推进,同时有力促进了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切实做到了机构改革与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截至目前,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完成 30 亿元,财政收入完成 19918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7359 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 2880 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中,该县成为自治区进人第五届中国 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 19 个县市之一,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 91 位,是自治区进入全国基本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 26 个县市之一。 合理区划乡镇合理区划乡镇 有效整合资源有效整合资源 凉城县从 2001 年撤乡并镇机构改革后,由 20 个乡镇精简为 14 个。截至 2005 年,全县乡镇实有党政领导 124 名,一般工作人员 783 名。作为乡镇机构 改革试点,该县按照自治区关于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及时成立了乡 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政府县长、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 抽组相关部门领导任成员,负责具体改革工作。 按照凉城县建设一流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规划(纲要)和 “四化三县一循环,富裕和谐进百强”战略构想,县委、政府将全县划分为北 部煤炭运输和餐饮服务带、南部能源工业及相关产业集群带、中部环岱海旅游 三个经济发展带。在乡镇区划设置中,充分考虑各乡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将区 划设置统筹于经济发展规划和三个区域带中,着眼于开发经济资源,完善产业 结构,促进区域发展,进一步有效整合资源。如撤并原城关镇、三苏木乡和厢 黄地乡 10 个村委会设为岱海镇,将环岱海文化遗址群和岱海湖、温泉、卧佛山 等旅游景点全部纳入区划之中,一方面努力打造高原环湖文化旅游城的旅游文 化品牌,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另一方面东扩南进,强化建制镇的集聚、 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按照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全 县由 14 个乡镇设置为 5 镇 2 乡,通过“公推公选”与干部考察、短期目标考核 相结合,最终确定任用了 14 名乡镇党政正职,配备了 37 名乡镇党政副职,乡 镇领导配备后精减了 48.4%,改革后乡镇行政定编 240 人,比原编制 300 名精 简 20%;事业定编 220 名,比原编 300 精简 36%,加上三站编制,行政事业一般 人员定编 523,比原有人数 783 名精简近 40%。 转变乡镇职能转变乡镇职能 增强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功能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努力促进乡镇政府由“无 限政府”转为“有限政府”,“全能政府”转为“责任玫府”,“管理政府” 转为“服务政府”,“人治政府”转为“法治政府”,从而实现政府职能的进 一步转变。 该县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内设机 构,各乡镇由过去平均 12 个精简为行政“三办”,即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 和社会事务办;事业“五站一所”,即农业综合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科 技信息服务站、林业工作站、畜牧兽医站、国土资源所。内设机构减少 62%, 而服务功能却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要求并结合乡镇职能转变,各乡镇为增加农民收入, 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由农业综合服务站牵头,深入各村组引导组织专业 生产,帮助成立农副产品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日前,全县 共成立专业协会 39 个,秋季以来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 6800 吨,人均增收 200 多元。同时,各乡镇大力组织开展农村适用科技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 80 多期(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和乡镇干部 4800 多人(次),一个明显的变化 就是 80%的乡镇干部能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乡镇干部们纷纷说:“机构改革了, 职能转变了,不学点服务群众的真本事就跟不上时代步伐了。” 强化班子建设强化班子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提高执政能力 去年,该县公开选拔 74 名科级领导干部,搭建起了公开选用领导干部的竞 争平台,营造了“赛场选马”的干部选拔环境,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选拔 和任用工作机制。今年 7 月,结合乡镇机构改革,该县聘任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考试中心公开选拔乡镇计生站站长和中心校长及部分中学校长。随着改革的深 入,10 月 20 日,按照“公推公选”办法,由县委委员、县直单位、乡镇主要 领导民主推荐了 7 名乡镇党委书记和 7 名乡镇长;10 月 27 日,再次通过自治 区党委组织部考试中心,对乡镇 54 名副职组织笔试、面试,选拔了 37 名乡镇 党政副职无论是公推公选还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该县始终坚持以德才兼备、 群众公认为标准,以“公推公选”结果、“公开选拔”考试结果干部考察结果 和短期目标考核的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主要依据,并且张榜和在媒体上公布, “阳光操作”进一步增强了透明度,有效遏制了“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乡 镇机构改革后,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 37.6 岁,文化程度全达到大专以 上,执政能力明显增强。 积极稳妥推进积极稳妥推进 以人为本操作以人为本操作 乡镇机构改革的人员分流直接关系到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容易引发各 种社会矛盾,也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成败。 凉城县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和谐稳定的原则,妥善处理各 种矛盾和问题,首先建立“预警机制”,把工作重心下移,把解决矛盾关口前 移,充分调查研究针对问题确定症结,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各乡镇结合第 二批先进性教育的开展,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深刻领会改革的内涵实质,从战 略高度领会乡镇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积极面对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全部过程 进行“阳光操作”,通过公开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开展平等竞争, 尽可能避免矛盾的产生;开展“人性化安置”。针对每个人的工作实际情况, 提供带薪学习培训、带薪下派工作、按比例计发工资离岗、提前退休等多种形 式的安置方法并且把最低生活补助提高到 80%包底,确保分流人员必要的生活 费用,充分考虑改革的力度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按照分步实施的工作安排, 目前,各乡镇正在开展一般工作人员的竞争上岗工作。 促进经济提速促进经济提速 有效减负增收有效减负增收 针对改革可能带来的人心浮动、工作混乱等局面,按照“预警机制”的要 求,县里制定了短期目标考评办法,每月定期分阶段考核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 干部的工作实绩、干部到岗、出勤、履行职务、工作努力创新等情况。县委在 5 月份改革开始之时就宣布把短期目标考核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各乡镇掀起了“比、学、赶、超” 等工作热潮,把精力花在了创业上,把思想集中在工作上,形成了聚精会神搞 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现在,乡镇完成财政收入 3727 万元,同 比增长 260%。 乡镇机构改革带来了四个“由多变少”的现状,即乡镇数量由多变少,内 设机构由多变少,领导职位由多变少,工作人员由多变少。随之也带来了公用 经费、人员工资的节约,仅此两项,全县每年可减少财政支出 180 多万元。此 外,改革后,乡镇普遍成为大乡大镇,可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财力上项目, 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减负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 2001 年 撤乡并镇后,原东十号小乡并入厢黄地乡,撤并后,厢黄地把大部分退耕还林 任务落实到了原十号境内,使原本致富无门的农民通过这一项工程,年人均增 收 1800 多元,加上种草养畜,人均收入 2400 多元,走上了致富之路。经过全 县上下广泛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半年多时间的探索实践,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 作顺利展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文/刘俊平) 岱海镇岱海镇 岱海镇成立于 2005 年 11 月,因乡镇机构改革由原来的城关镇、三苏木乡和厢黄地乡 的 10 个村委会合并而成,三苏木除园子沟和兵坝营于 2009 年 4 月 29 日又划归岱海旅游区 办事处。岱海镇是凉城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的中心镇之 一。位于凉城县中部,东接麦胡图镇,西与永兴镇,蛮汉镇毗连,北倚洞金山脉与卓资山 县接壤,南临岱海水域并与六苏木镇相连,镇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越,区 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全镇总土地面积 368 平方公里,东西长 25 公里,南北相距 30 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10.6%,辖 15 个村委会,9 个居民委员会,有 107 个村民小组,49 个居民小组,全镇总户 数 19606 户,人口 67862 人,其中农业户 7865 户,人口 28913 人,占全镇总人口的 50.4%,非农业户 11741 户,人口 38949 人,占全镇总人口的 49.6%,全镇少数民族 16 个, 人口 4241 人,占总人口的 0.053%,其中蒙古族 524 人,满族 769 人,回族 199 人。各少 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和谐相处,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全镇现有在职职工干部 214 人,离退休干部 63 人,离岗退养 4 人,在职行政干部 62 人,事业干部 152 人,有党 (总)支部 47 个,其中,农村党支部 18 个,乡直机关支部 13 个,社区党总支部 9 个,非 公有制经济支部 7 个,全镇现有党员 1176 名,其中农民党员 370 名,流动党员 235 名。 岱海镇气候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5 ,年降水量 350mm450mm,年日照时数为 3026,有效积温 2500C,无霜期一般为 125 天左右,全年有 3 个月平均气温稳定在 15 以上,温暖期与作物生长期相吻合。 该镇地势北高南低,呈不规则的“菱”形,北面山区紧靠洞金山山脉,南部滩区紧临 岱海滩岸边,全镇山区面积 226 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的 61.4%,滩区面积 142 平方公里, 占全镇面积的 39.6%,现有耕地 10.5 万亩,其中水浇地 4.15 万亩,旱坡地 10.25 万亩。 森林面积 136 平方公里,覆盖率达 37%以上,其中,天然林面积 7.8 万亩,封山育林 1.3 万亩,人工造林 7.4 万亩,摸拟飞播造林 0.6 万亩,退耕还林种树种草面积 6.34 万亩,全 镇现有农防林 4.1 万亩,果园面积 2178 亩。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一步加大。境内交通便利,道路纵横交错,呼阳、凉左、集凉、 麦凉等六条公路穿镇而过,有乡级公路 114 公里,村级公路 429 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大,全镇现有机电井 573 眼,筒井 509 眼,截伏流工程 16 座,修防渗区 36000 米,山区一线 90%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全镇共建日光温室大棚 610 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近一步加大。建沼气池 218 座,建节水灌溉工程一处 6000 亩,埋设 低压管道 7600 米。 以农区畜牧业为中心的农村经济工作成效显著。奶牛、寒羊产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规模进一步扩大,牲畜总头数达到 13.9 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达到 7737 头,进站奶 牛 4941 头,有奶站 47 座,建奶牛养殖园区 7 处,寒羊达到 6.9 万只,其中基础母寒羊 5.3 万只,优质种公羊 91 只,建寒羊养殖园 2 处。建多寒杂交改良 16 个。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镇招商项目 13 个,引资额达到 1.4 亿元,初步形成圪臭沟高载 能工业园区、西厢经济建设开发区、西厢粮食贩运园区为体系的工业、流通园区。全镇现 有工商企业 22 家,私营企业 29 家,个体工商户 4500 户,各类企业产值达到 2.1 亿元,以 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为重点,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按照“五横、五纵、两环”、四大出口的镇城总体布局和“三化”要求,投资 1.3 亿 元,修建街心公园一处,完成岱海植物园改造工程一处,完成呼阳路东面出口延伸 1500 米 以及青林、胜利路的东扩工程,铺设排洪管道 7210 延长米,硬化人行道 85700 平方米,栽 植路旁风景树 1200 株,新上路灯 594 盏,维修旧灯 200 多盏,新建公厕 20 座,维建公厕 30 座,使市镇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镇共有 8 所中心小学,8 个教学点,86 个教学班,2160 名在校 学生,教职工 196 名,其中民办教师 2 名,专任教师学历人数符合规定要求的比例为 100%,全镇校舍建筑面积为 1.56 万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面积 6.75 平方米,现有图书 2.15 万册,生均 9.5 册,教师图书 3405 册,人均 38 册,教学仪器、电教设备、音、体、 美、劳动、卫生、少先队员活动教材全面按标准配齐。全镇现有村级卫生院 2 所,现有在 职职工 24 人,主治医师 1 人,医师 8 人,医士 9 人,其它人员 5 人,卫生院工作逐步走上 了正规,临床治疗、卫生防疫、儿童接种等各项工作得到正常开展。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一定会转化为经济优 势,带动岱海镇的腾飞。 天成乡天成乡 (1)天成乡基本概况 凉城县天成乡位于乌兰察布市南部,呼阳公路 142 公里处。东与丰镇市接壤,南与山 西省相邻,属浅山丘陵区,境内交通便利,呼阳公路穿乡而过,大准铁路横穿全乡 8 个村 委会,为发展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地理优势。全乡辖 26 个村民委员会,150 个村民小组, 27672 口人,其中常住人口 18490 人、5760 户,总面积 498 平方公里,耕地 11.7 万亩,其 中水浇地 1.3 万亩,2000 年至 2006 年六年来全乡共退耕 50032 亩,还林 74108.5 亩,粮 食总产量达到 6000 万斤,年末牲畜头数 11.2 万头(只),其中牛 4283 头、奶牛 2400 头, 羊 84280 只、寒羊 68200 只,人均纯收入达到 4450 元。 我乡现在干部 154 人,其中在职干部 121 人,离退休干部 33 人。 行政编制 31 人,事业编制 37 人。 (2)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设情况 一是以稳粮增收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建设了绿色种植基地。坚持因地制 宜、适地适种,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突出地方种植特色,壮大主栽作物规模, 创造性地规避自然灾害,使种植业面积稳中有增,去年全乡完成播种面积 11.7 万亩。坚持 为养而种,玉米种植面积达到 5 万亩,人工优质牧草面积达到了 5 万多亩,农作物秸秆转 化利用率达到 65%,为高效舍饲养殖业奠定了坚实的饲草基础。坚持为卖而种,积极响应 建设乌兰察布“薯都”的号召,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全乡达到 4 万亩以上,特别 是充分发挥覆膜薯种植优势,建成了东起樊家 OO,西至干草忽洞的万亩覆膜薯种植带,并 且迎接了区、市等各级、各有关部门领导的参观调研,既壮大了规模,又提升了特色效应。 坚持特色种植,继续扩大莜麦、荞麦、蚕豆等杂粮杂豆作物和烤烟、甜菜、蔬菜等特色作 物种植规模,播种面积近 2 万亩,逐步形成规模生产和特色优势。 二是以提质增效为目的,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建设了高效养殖基地。养殖业仍以奶牛、 肉羊、禽类为主,认真落实国家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布局,扩张规模,提升效益,努力 实现数量扩张型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奶牛养殖上,坚持鼓励扶持个体养殖与引进规 模养殖并举,养殖规模提而不减,去年全乡奶牛达到 2400 头以上;肉羊养殖上,按照“限 量、舍饲、提质、增效”的思路,在全乡范围内发展舍饲养殖,落实风沙源项目,新建暖 棚圈舍 1000 平米,年内肉羊出栏达到 17 万只以上,基础母羊存栏 7 万只以上;禽类养殖 上,坚持引进与扶持并重,以现有 1 万只以上规模的青龙湾、樊家 OO 和安家营养鸡场为龙 头,进而逐步覆盖全乡农户,去年全乡达到了 8 万只以上。与此同时切实加强了兽医技术 培训、良种扩繁、疫病防治、棚圈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服务工作,牲畜重点疫病防疫率达到 100%,有力地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预计畜牧业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 65%以上。 三是以增效增收为目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了农畜产品加工转化销售增值。充 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壮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和农民经纪人、农 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队伍,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畜产品转化 增值,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我乡的小杂粮市场,在全市乃至全区都有名气,经过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大集散地,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发展规模,每年交易量达到数 十万吨,去年销售本土产杂粮杂豆 16000 多吨,薯类 2 万多吨,有力地拉动了全乡及周边 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增值,进一步延伸了农牧业产业链条,形成产、购、贮、加、销一体化 的经营模式,加快了农牧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 的同时,认真落实兑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具补贴和生态工程补贴等各 项惠农政策,实现了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去年人均收入达到 4450 元,较 2007 年纯增 300 元。 四是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切实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改善生态环境, 认真实施了各类生态建设项目。同时加大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抚育管护力度,去年补植 沙棘 230 万株,杏树 2 万株,容器柠条 25 万株,发放柠条籽 8000 多斤,种草 5200 亩,完 成荒山造林和恢复植被工程 5800 亩,风沙源项目围封工程 5000 亩。继续加大禁牧防火力 度和打击盗伐林木力度,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建设成果。始终坚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进一 步强化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乡完成流域治理 1000 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 1000 亩,新 打机电井 3 眼,新增灌溉面积 600 亩,使全乡的灌溉面积达到了 2.2 万亩,节水灌溉面积 达到 9800 亩。新上前营、八号村自来水工程各 1 处,解决了 180 多人、1500 多头(只)牲 畜的饮水困难。争取到上级交通部门新修了后滩冀家 OO、水泉庄大圐圙、天后路 后营三段约 10 公里高标准沙石路,天成六苏木通乡油路顺利动工,去年完成了基 础工程,今年 8 月份可通车,使全乡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五是以增加税收和发展后劲为目的,大力实施了全方位招商引资。 去年一年来,我乡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加财税收入、加快全乡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实施了 全方位招商引资战略,共引进注册了金昊正有限责任公司等 5 家商贸企业,引资额达到 2 亿多元,这些项目的引进为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增加了我乡税收收入, 全乡税收收入完成了 3010 万元。 (3)社会事业情况 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资源得到了整合,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逐年提 高。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三年来,在全乡范围内就读学生累计享受“两免一补” 资金突破 30 万元,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工作顺利开展,全乡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 85%以上,群众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 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优质服务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落实了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 扶助政策,兑现了独生子女奖励费,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人口与计生 指标全面完成。民政救济工作得到加强,弱势群体救助落到实处,全乡享受五保、低保人 数达到了 1460 人。敬老院条件进一步改善,孤寡老人老有所养,入院集中供养老人达到 35 人。全面推行了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增强了办事透明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 时推进了一系列干部管理考核制度,使乡村两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在奥运期间为了防止电力系统和设备遭受外力破坏,全乡两级干 部按各自分工,明确职责,加大巡查力度,确保了我乡境内送京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 别是警民联防和乡村巡逻护村制度的进一步全面完善,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4)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按照县委和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乡去年在三个行政村开展了“公推直选”党支 部书记试点工作,通过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公推候选人、直选党支部书记等 程序,圆满成功了试点村的选举工作,同时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整顿工作,使党组织的凝 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提高,真正使党支部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 用。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了发展党员工作,去 年新发展党员 3 名,为增强党的活力注入了新鲜血液。切实加强了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 设,充分利用闲置教室,在原来配齐配强 7 个村两委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去年又修建了 2 处村两委活动场所,有效地改善了部分村支部活动场所的条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大 力开展了以“生态文明、和谐凉城”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的文明程度 进一步提高,并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提高了全民的思想 道德水平。 (5)远景规划 按照天成乡新农村建设规划图,在全乡 26 个村委会分年度建设,具体建设内容: 1、修缮天成街道。在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修缮路面,埋设下水管道,改善村民和个体 经营户的生产生活环境。 2、修缮道路。进一步管护好安家营至马王庙、后滩至双山、呼阳路至干草、天后路至 后营、后营至冀家 OO 等高标准沙石路。同时修缮好天成至狮子村村级道路,彻底解决全乡 行路难问题。 3、人饮工程。在维修好原有的人畜饮水工程的基础上,计划新修狮子村、永兴梁、八 号等村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好这两个村吃水难问题。 4、实现零无电村。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在没有电的二号村委会的十四号村架设 低压线 2 公里,解决该村常年无电的问题,使全乡实现零无电村。 5、紧紧挂靠国家投资项目,加强我乡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我乡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永兴镇永兴镇 永兴镇位于凉城县西南部,东、南、北分别与岱海镇、六苏木镇、蛮汉镇接壤,西与 首府呼和浩特市相毗邻。境内交通便利,丰准铁路、兴托高速公路、呼阳公路横贯全镇, 东距县城 22 公里,西离呼市 70 公里,是晋、蒙两地重要的经济传输纽带和桥梁。全镇辖 11 个村民委员会,83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45 万人。总土地面积 363.9 平方公里,有耕 地 4.5 万亩(其中水浇地 2 万亩),有林地 19.1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35。 丰富的物产资源,优越的投资环境 境内资源富集,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花岗岩、金刚砂、铁矿、金矿等,具有较大的 开发潜力;以玉米、马铃薯、奶牛为主的农牧业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中奶牛存栏 1.2 万头,日产鲜奶 40 吨;特色产品远近闻名,主要有三庆的马铃薯、天然蘑菇,永兴老豆腐、 永兴湖鲜鱼,板城香葱、北棚大蒜等。 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情风貌 永兴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01 年老虎山古人类遗址被 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载着永兴 6000 多年前的历史。清朝初年设“宁朔卫”, 雍正年间,改设宁远厅。19141937 年曾是凉城县政府所在地,一度成为全县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了打通进入绥远的通道,在这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 “田家镇惨案”,屠杀我平民 299 人。之后,这里几易其名于 2001 年 8 月与三庆乡、多纳 苏乡合并为永兴镇。 深厚的文化积淀,蕴育了这方热土淳朴的民俗风情,同时,也造就了这方人民勤劳善 良的传统美德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多少年来,他们用智慧的双手缔造了美好的生活, 共同推进着全镇的文明、和谐、富裕、进步。 和谐的新型集镇,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永兴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各族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下,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凉城精神,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如今,全镇农 牧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服务体系日 臻完善,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龙盘虎踞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今天的永兴镇,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积 极承接经济社会的大好来势,精心谋划未来的美好蓝图,各族儿女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农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已逐步确立了产品规模化种养、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 产业格局,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两项作物占总播面积的 80。 高效养殖业效益逐步提升,奶牛存栏已达 1.2 万头,建设标准化奶站 座,日产鲜奶 40 吨, 肉羊存栏 3.8 万只,农民年人均来自奶牛、肉羊产业的收入达 2500 元。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发展设施农业和实施户用沼气实现有机结合。今年,争取农业 综合开发项目,使全镇新增喷灌设施 12 套,新增保灌面积 6000 亩,新建大棚 座,新打机 电井 8 眼,新上防风林带 6400 延米,埋设低压管道 2 万料,新修沼气池 130 座。 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维修乡村道路 90 公里,修建人畜饮水工程 18 处,自来水覆盖了 80以上的村户,有线电视、电话覆盖全镇。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共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 10 万亩,天然保护工程 43830 亩,全镇森 林覆盖率达到了 30,林草覆盖率达到了 60。 惠民政策有效落实,05 年免征农业税,06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700 元,新建卫生院 1 座,完善村卫生室 19 个,全镇低保、五保、医保等各类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 数累计达 10607 人,保障功能日趋完善。 蛮汉镇蛮汉镇 一、概况概况 蛮汉镇位于凉城县西北部,西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和林格尔县盛乐镇毗邻,北靠乌兰 察布市卓资县,南接凉城县永兴镇,东连凉城县岱海镇,距凉城县所在地岱海镇 45 公里, 呼阳公路 102 线经镇政府所在地越近而过,出行方便。地形地貌特征东部山区,中部丘陵 区,西部平坦,气候条件冬长夏短,昼夜温差大,无霜期在 120 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 300-400 毫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镇总土地面积 58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4.5 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 3.8 万亩。全镇辖 18 个村委会,109 个自然村,总人口 27134 人, 其中,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等多种少数民族 3754 人,占总人口的 11%,2008 年 底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 4500 元,全年财政收入 1118.15 万元。 近年来,经过政府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群策群力,大力调 整改变种养业结构,现已形成了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地方特色的玉米、奶牛、林草、蔬菜、 肉羊、杂粮杂豆产业。特别是厂贡梁小米和菜园子马铃薯已取得绿色食品标志,驰名中外, 远销呼和浩特。全镇年产粮食 0.5 亿斤,小牲畜 78000 头只,比去年同期增长 13%,尤其 是奶牛数量,在两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更是与日俱增。日产鲜奶 60 吨,为企业供应鲜奶,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出栏肉羊 1.6 万只,庞大的农牧业生产规模,为镇经济发 展步入了快车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基础建设方面,全镇通乡油路 90 公里,80%的村用上自来水,2007 年结束了无电历 史,无线信号覆盖全镇,有卫生院 2 处,村级卫生院室 3 处,各卫生院卫生室都配备有行 医资格的医师和专业技术的医护人员,每个卫生院分别拥有 10 张床位,同时可安排 10 位 病人住院治疗,规模虽小,但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在群众事业方面,我镇共有中学校舍 1 处,小学校 23 处,新建高标准校舍 2 处,维修 改造校舍 3 处,各个学校都拥有高素质教师队伍,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 技术,为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远景规划远景规划 1.经济建设方面 切实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坚持绿色、特色、高产、高效的发展方向,在稳定粮食 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设施农业和高效畜牧业的比重,千方百计增加农 民收入。 2.社会事业方面 一是计划生育工作要常抓不懈。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全面强化,全力打造平安乡镇。 卫生工作要进一步发展,医疗点覆盖面大力扩大,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提高,群众看病难和 看病贵问题逐步解决。重视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切实抓好乡镇文化站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 程,普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切实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 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 好风尚。三是社会保障工作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 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完善低保体系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完善 分类施保办法,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改善五保户供养条件,提高 供养标准。要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扩大保险覆盖面。进 一步加大捐资助学力度,落实优抚补助政策,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和弱 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 六苏木镇六苏木镇 一、概况一、概况 六苏木镇位于凉城县西南部,共辖 22 个村委会、178 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 1.3 万 户,总人口 4 万人,总土地面积 5 8 8.5 平方公里,耕地 13.7 万亩,其中水浇地 5 万亩, 境内受益水库 6 座,有机电井 170 眼。历年累计退耕 64845 亩,还林 100442 亩,种草 60000 亩,农牧业基础条件比较好,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滩区种玉米养奶牛、山区种马 铃薯、退耕种草养寒羊的主导产业和发展以红萝卜、烤烟、“123”苹果、蔬菜等特色种植 业的生产格局。 二、经济发展现状二、经济发展现状 六苏木镇围绕八大主导产业,即“玉米、马铃薯、烤烟、甜菜、林果业、蔬菜、奶牛、 寒羊”发展农村经济。现已种植玉米 5 万亩;林果业以“123“金红苹果示范园区为主向南 山一线延伸,现面积已达到 4700 亩;蔬菜以设施农业为主,大土台 50 座塑料大棚、马莲 滩 3O 座日光温室凸显成效,05 亩塑料大棚年收入 300O 多元,0.5 亩目光温室年收入 8000 多元,马莲滩蔬菜基地 60 座日光温室正在搭架扣棚,预计入冬即可种植;预计种植 马铃薯 4 万亩、甜菜 1.5 万亩、烤烟 1000 亩;奶牛业虽然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 养殖数量有所下降,但仍存栏 7000 多头;山区一带重点发展肉羊养殖业,现肉羊存栏 4 万 只。 三、远景规划三、远景规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 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订单产业、 亮点产业、避灾型农业;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和管理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带动 各项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产业链条、致富链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麦胡图镇麦胡图镇 一、麦胡图镇概况 凉城县麦胡图镇位于东经 11245、北纬 4038,地处呼和浩特市、集宁市、大 同市的三角地带。全镇面积 22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9.83 万亩,其中水浇地 6.9 万亩,林 地 8.4 万亩,天然和人工草场 8.6 万亩。全镇辖 13 个村委会 94 个自然村,总户数 8869 户, 总人口 32500 人,其中农业人口 2.7 万人,镇区常住人口 6500 人。民族构成为汉族、蒙古 族、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各占总人口的 95.54%、2.43%、1.86%和 0.17%。全镇的基本地 形特点是“南北两山中间夹一滩”,土质为粟钙土、灰褐土、盐土和其它,各占 42%、40%、12%和 6%。该镇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 356 毫米,年最 大降水量 590.6 毫米,最小降水量 201 毫米,年平均气温 5.2 摄氏度,一月平均气温零下 13.3 摄氏度,七月平均气温 20 摄氏度,无霜期为 125 天左右。 种植业以玉米、马铃薯、甜菜、烤烟、温室蔬菜为主,今年种植玉米 4.5 万亩、马铃 薯 2 万亩、甜菜 5000 亩、温室蔬菜 2000 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瓜 果蔬菜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养殖业有奶牛、肉羊、生猪和池塘养鱼。全镇现有奶牛 7800 头,运营奶站 11 座,有肉羊杂交点 6 处,有规模养猪场两个,私人养猪规模上百口的 5 家, 养羊专业户 20 户,肉羊存栏 3000 多只。全镇牲畜饲养量达到 12.5 万头(只)。目花渔业养 殖继续发展壮大,现有养鱼大户 11 户,有鱼塘 27 个,面积 2200 多亩。同时发展池塘垂钓、 旅游项目。 特别是我镇从 2006 年开始发展温室蔬菜,目前已建成温室 600 座,占地 2000 亩,有 效的整合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温室一年可种 3-4 茬,每座温室年收入 1.5 万元左右。下一步发展订单蔬菜、蔬菜仓储外运等,市场开发前景十分看好。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04 年投资 300 万元实施集镇供水工程,6500 多城镇 居民吃上了自来水。全镇现有 65 个村吃上自来水。去年争取 280 万元项目资金新修 2500 延长米排洪、排污工程,投资 30 万元建起了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海滨广场,新建公厕一座。 坚持不懈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去年新打配套机电井 35 眼,新增保灌面积 3000 亩,全镇现 有机电井 341 眼。今年,在三合村新建喷灌圈 420 亩。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2、社会事业日臻完善。麦胡图中学是全县仅有的 2 所乡镇中学之一,现有教职工 65 人,在校学生 550 人,2004 年新建三层教学楼,今年现已动工建设四层宿舍楼。麦中更名 为凉城县第五中学正在审批当中;始建于 1947 年的麦胡图小学于 2003 年由北京卫戍区投 资建设了新校舍,现有教职工 57 人,在校学生 879 人。近年来教育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得 到极大改善,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去年新建镇卫生院,更新了设备,今年正在新建村 级卫生服务室,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解决了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2008 年 265 人享受到合作医疗的成果,2009 年参合人数达 2.2 万人,参合率 90%以上。 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山西客商高喜平,规划建设投资三亿、养牛万头的海高 牧业,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现有 2000 头奶牛入园,完成投资 1.3 亿元,消化吸收农 村富余劳动力 60 多人,带动草玉米规模化种植,农民种植草玉米每亩收入 1000 元,粮饲兼 用玉米每亩收入 1000 元,两项为农民增收 500 多万元。引进富民和惠民两家生猪生产项 目,投资 600 万元。其中富民养猪厂已购进种猪 30 口。引资 300 万元建设小杂粮加工生 产项目。投资 2 亿元的水泥熟料生产项目,即将在三合小宝岱沟开工上马。投资近亿 元的铁矿开工运行。 4、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麦胡图街面有商铺门脸 210 多间,商业买卖、建材市场、餐饮 服务等琳琅满目,集贸市场比较繁华,不仅满足当地消费需求,还为紧临的卓资县、丰镇 市的部分乡镇提供了服务。岱海东岸有滑雪场、垂钓旅游区、民俗馆,旅游业日益兴盛。 由于重大项目的开工上马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5、小城镇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2008 年 3 月麦胡图镇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发 展改革试点小城镇”。 全国试点小城镇共 278 个,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仅有 3 个,我镇是其 中之一。这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县、镇两级领导非常重视, 经多方讨论形成了麦胡图镇发展改革试点方案和2008 年20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 规划。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全面起动。 6、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去年共发放粮食直补 380 万元,优质后备母牛补贴 50 万元, 农业保险资金 28 万元,农民享受农机具补贴 18 万元。农村低保、城市低保、五保、优抚 对象近 3000 人,享受补助共计 215 万元。全年共发放惠农资金 691 万元。 2008 年完成财政收入 110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45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4620 元,增长 10%;居民储蓄存款累计上亿元;全年粮食总产达到 6000 万公斤。 滑雪厂位于麦胡图镇东南方向滑雪厂位于麦胡图镇东南方向 100100 米处米处 (三)远景规划 1.主要经济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GDP) 20082010 年 GDP 年均增长 25.94,2010 年 GDP 达 9.2 亿元,人均 GDP 达 2.6 万元。 20102015 年 GDP 年均增长 16.21,2015 年 GDP 达 19.5 亿元,人均 GDP 达 4.9 万元。 20152020 年 GDP 年均增长 10.82,2020 年 GDP 达 32.6 亿元,人均 GDP 达 6.9 万元,力争综合经 济实力进入全区城镇前列。 (2)财政收入 20082010 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50.75,2010 年财政收入达 0.25 亿元, 20102015 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29.20,2015 年财政收入达 0.9 亿元。 20152020 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7.32,2020 年财政收入达 2 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 2010 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0.32 亿元。 2015 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0.63 亿元。 2020 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5 亿元。 (4)城乡人民人均收入 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680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4 万元。 2015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2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5 万元。 202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8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2 万元。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 亿元。 2015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5 亿元。 202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2.5 亿元。 (6)产业结构 2010 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 25:47:28 。 2015 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 18:51:31。 2020 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 12:56:32。 2.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2020 年,城镇化率达 75以上,城镇燃气普及率达 80%,供水普及率达 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达 85%,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 3.2 平方米,镇区人均居住面积达 40 平方米左右,人均绿地面积达 13 平方米,电话普及率达 100 %,有线电视覆盖率达 99%。 3.社会发展目标 在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过上富裕生活,社会事 业全面繁荣。 2020 年,科技普及率达 98%以上,幼儿入园率达 85%以上,小学入学率达 100%,初中入学率、毕业率 分别达 99 %和 90%,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0 年以上。将全镇建成民族优秀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展示岱 海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大镇,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100%。充分构筑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农村合 作医疗制度人口覆盖率达 89%,卫生院规范化管理率达 80%,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 80%,计划免 疫儿童五苗接种率达 95%。稳定低生育水平,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0.5%以内,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35 。 曹碾满族乡曹碾满族乡 曹碾满族乡位于凉城县东南部,属马头山区,与山西省左云、右玉接壤,交通便利, 境内两条科左、厂鹊公路,是构通蒙晋两地的主要通道,全乡 21 个村委会,143 个村民小 组,常住人口 13800 人,总土地面积 608.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5 万亩,无霜期一般在 120 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 350-450mm 之间,年平均气温在 2-5,是个典型的旱作农业 乡。2009 年共完成播种面积 8.5 万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 4.2 万亩,优质杂粮杂豆种植 面积 2.8 万亩;六月末全乡牲畜头数达 5.3 万头(只),其中肉羊达 3.1 万只;历年累计 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 11.9 万亩。几年来,我乡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 以提高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调整种养结构,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大力 培育马铃薯、杂粮、肉羊和林草等几大特色产业,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实现了农村经济以 种植业为主向高效养殖业为主、单一农村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农村经济呈现 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岱海旅游区办事处岱海旅游区办事处 一、概况 岱海旅游区办事处于二九年四月组建成立,位于凉城县东 15 公里处。东与麦胡 图镇毗邻,南与电厂隔海相望,西与岱海镇接壤,北靠洞金山卧佛。总土地面积 168.5 平 方公里,呼阳油路横贯东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距丰镇 59 公里,南距煤都大同 110 公里,西距首府呼和浩特 107 公里。 二、社会经济现状 岱海旅游区办事处现辖 6 个村委会(三苏木、五苏木、元山子、苏义、西营、松树沟) 、44 个自然村,总户数 3340 户,11480 人,民族以汉族居多,其它少数民族有蒙族、满族、 回族等。办事处地形特点整体平坦,北部多山。经济以农业为主,现有耕地 54540 亩,其 中水浇地 2 万亩,农作物以马铃薯、玉米、甜菜、杂粮豆为主;畜牧业以奶牛、肉羊、猪、 鸡、渔业等为主。六月末牲畜饲养量 3.8 万头,其中奶牛存栏 3600 头,运营奶站 6 座,日 产鲜奶 40 吨;肉羊存栏 18500 只。赵家村作为乌兰察布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集休闲、娱 乐、旅游、观光、山水、人文为一体的农家乐,远离城市的喧,感受新农村气息。 目前,办事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线电视覆盖率 100%,程控电话、移动、联通信 号覆盖率 100%,林、渠、路配套。 三、远景规划 办事处从成立伊始,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翔实全面地制定了五年发 展规划。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以岱海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目前入住办事处的重点企业有:金隅岱海庄园、永顺渔业、码头、温泉洗浴 城等。办事处将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全民招商,网上招商,使引资企业招得来、留 得住、能发展。继续以具有凉城特色的草原湖泊,人文古迹,地文旅游,生态公园,疗养、 避暑、度假康体旅游资源为重点,扩大旅游面。 蓝天迷人,湖水多娇,年轻的岱海旅游区办事处张开热情、好客的双臂,欢迎社会各 界有识之士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创业。 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配套推进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