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二章练习题 1 文学常识填空_第1页
老子二章练习题 1 文学常识填空_第2页
老子二章练习题 1 文学常识填空_第3页
老子二章练习题 1 文学常识填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老子,姓 ,名 ,字 ,是我国 时期的思想家, 创始人,他所写的 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2、老子又称 、 ,是 家的 主要经典。书中提出了以 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 证思想,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 生。 二、解释加点词语意思: 1.有无相生( ) 2难以相成( ) 3.长短相形( ) 4.高下相倾( ) 5.万物作焉而不辞( ) 6.生而不有( ) 7.为而不恃( ) 8.成功不居( ) 9.知人者智( ) 10.强行者有志( ) 11.自胜者强( ) 12.死而不亡者寿( ) 三、理解性默写: ()作者在开头阐述美丑善恶对立关系的语句: () 文中表明圣人品格能力超过常人的句子是: ()文中最能表达老子虚心忘物,忘句妄相,不见有为之迹,不应教化 之名,以道德高 于天下的句子: ()知人者智中能体现知己知彼意思的句子是: ()知人者智中阐述胜人胜己之意的句子是: ()知人者智中能体现知足常乐之意的句子: () 知人者智中能体现奋斗是理想的阶梯之意的句子: ()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在 中与此意境相近的句子是: 四、阅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答相应问题。 1.共列举了哪些对常见的矛盾?目的是要说明什么规律? 六对: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对: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 说明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道理,从而说明了对立统一是说明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道理,从而说明了对立统一是 普遍的规律。普遍的规律。 2、这一章可以给统治者哪些借鉴意义呢? 答:治国应顺其自然,不居功自傲,实行答:治国应顺其自然,不居功自傲,实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3、“无为而治”指的是什么都不去做吗? 答:不是;道家的答: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心于为无心于为”。 无心即没有特别的意念,顺其自然。老子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清静无为,无心即没有特别的意念,顺其自然。老子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清静无为, 2 顺其自然,不要肆意妄为,扰民害民,应让老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顺其自然,不要肆意妄为,扰民害民,应让老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 朴,甚至让老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才是做到最好。否则就会招致朴,甚至让老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才是做到最好。否则就会招致 更大的反抗,引起天下大乱。更大的反抗,引起天下大乱。 4、读经典,可以从经典中获取适合我们的精神给养,读完这一章,你 有什么收获?(启示) 答:我们要抛弃贪婪和私欲,不居功自傲,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对待人和答:我们要抛弃贪婪和私欲,不居功自傲,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对待人和 事。事。 5、老子中的那个观点与科学中的对称性原理相仿? 答:相对相生的观点。答:相对相生的观点。 6、世间万物还有哪些是相反相成的?请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再研究 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答:(答:(1)阴阳相合;男女相伴;生死相依;水火相克;祸福相依;功过)阴阳相合;男女相伴;生死相依;水火相克;祸福相依;功过 相抵;相抵;(2)它们之间是互相依存又彼此对立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是互相依存又彼此对立的辩证关系。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在于说明什么道理? 答: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道理,(无为而无不为)。答: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道理,(无为而无不为)。 8、第一章中,老子为我们展现出一位中国古代积极进取的自觉地辩证法 大师的精神风貌,又道出了他的核心世界观和人生观,试着把这种观点概 括出来? 自觉的对立统一的相互比较和转化观。自觉的对立统一的相互比较和转化观。 9.如何理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体现的“无为”与 “不言”? 道家的道家的“无为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心而为,即没有特别的意念,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心而为,即没有特别的意念, 顺应自然,然后以顺应自然,然后以“不言不言”的方式教导,让其自由发展。圣人明白这些道的方式教导,让其自由发展。圣人明白这些道 理,于是无所作为,缄默不语,让一切自然发展。理,于是无所作为,缄默不语,让一切自然发展。 五、阅读知人者智,回答相关问题。 1、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这一章 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 答: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答: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2、知人者智所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谈的是人的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答:主要谈的是人的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 3、知人者智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请就这方面谈一谈 自己的思想收获。 3 答:(答:(1)“自知者明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必须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才能了,要了解自己,必须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才能了 解自己,因为一般说来,当局者迷,能对自己做出客观估价的人才是真正解自己,因为一般说来,当局者迷,能对自己做出客观估价的人才是真正 的智者。(的智者。(2)一个人心中的自己,跟别人所看到的自己,常常有差距。)一个人心中的自己,跟别人所看到的自己,常常有差距。 如: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面对妻、妾、看、客的赞扬并没有得意中的邹忌面对妻、妾、看、客的赞扬并没有得意 忘形,亲见徐公后他幡然自知,忘形,亲见徐公后他幡然自知,“自以为不如自以为不如“。他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他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 的智者。的智者。 4、“明”与“智”有哪些区别? 答:答:“智智”为聪明有智慧,为聪明有智慧,“明明”是英明,是英明,“明明”要比要比“智智”更高一个层更高一个层 次。次。 5、从做人的修养来说,“自知”和“自胜”,“知足”和“强行”的深 层含义是什么? 答:人要经常地省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矢志力行,这样才答:人要经常地省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矢志力行,这样才 能进一步开展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能进一步开展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 6、你能以历史上的人物事迹为例来说一说“死而不亡者寿”的意义吗? 答:例如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北伐的大计因为他的不幸病逝而最终没有答:例如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北伐的大计因为他的不幸病逝而最终没有 成功,但他那种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得到了后世永远成功,但他那种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得到了后世永远 的敬仰和奉行。诸葛亮身虽死,但其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的敬仰和奉行。诸葛亮身虽死,但其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7、老子一直都在讲自然大道,包罗万象,把人、自然、万事万物都 概括了进去,而且总纲的道就是所有事物的规律,了解了规律,就能按规 律办事。横竖看天下,概莫规律能囊括矣。有很多成语、名言都是出自与 此,如玄之又玄、无为而治、金玉满堂、视而不见、六亲不和、以柔制刚、 以德报怨等等,都是源于老子,你还能写出一些出自老子的成语 吗? 芸芸众生芸芸众生 大器晚成大器晚成 大智若愚大智若愚 天网恢恢天网恢恢 少思寡欲少思寡欲 出生入死出生入死 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 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功成身退功成身退 受宠若惊受宠若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鸡犬相闻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老死不相往来 8.请结合知人者智一文谈谈老子在个人品行修养方面的思想。 老子提倡做人要老子提倡做人要“自知自知”“”“自胜自胜”“”“知足知足”“”“强行强行”,并且要经常审视自,并且要经常审视自 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要矢志力行。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要矢志力行。 9古人也认为人是“死而不亡”的认为人死后并没有消失,所以才有祭 拜祖先灵魂之举,者与老子的观点是否一致? 不一致。祭拜祖先灵魂之举是认为人死后灵魂没有消失,有一点迷信,是不一致。祭拜祖先灵魂之举是认为人死后灵魂没有消失,有一点迷信,是 表达对逝者的追思;老子表达对逝者的追思;老子 “死而不亡死而不亡”是强调人死后精神美德是可以长是强调人死后精神美德是可以长 存下来的,才是真正的长寿。存下来的,才是真正的长寿。 10.“知足者富”中的“富”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里的这里的“富富”不是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万贯家财,而是指你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