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_第1页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_第2页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_第3页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评价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项目完成人及单位:项目完成人及单位:浙江中医学院 陈华德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耳尖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传统的针灸特效疗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 作用。应用此疗法治疗高血压、发热、头痛、眩晕、神经衰弱等病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可被 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一、疾病简介一、疾病简介 高血压病可纳入祖国医学“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多变,涉及心、肝、肾诸 脏,但其变动在肝,根源在肾,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其主要发病机理。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最主要证 型,据统计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比例约占 87.33%。 二、适应症二、适应症 年龄在 1870 岁之间。 属于高血压 2 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三、禁忌症三、禁忌症 此疗法禁忌应用孕妇及哺乳妇女、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身体特别虚弱及有 出血倾向者。 四、特色四、特色 耳尖放血法和西药合用,有其独到的作用特点。既能增强西药的降压作用,又能弥补其症状疗效,消除或 减轻其副作用。所以,耳尖放血疗法是一种简单实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中医针灸疗法。 五、治疗方法简介五、治疗方法简介 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 12mm 深, 随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临床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一般 是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大概每侧穴位放血 510 滴,每滴如黄豆般大小。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耳尖放血疗法治疗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 肝阳上亢证是中医辨证的一个客观证型,临床上常见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患。据统 计,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比例约占 8733,并且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 型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高血压病证型。 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学的一种传统的针灸特效疗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 镇痛降压的作用。其特点是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不良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诊断标准 1西医标准 高血压诊断和临床分类及危险性分层标准,根据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 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定的相应标准来确定。 2中医标准 参照中国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 年发布),主要证 候为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具有以上 4 项主症者,即可辨为肝阳上亢证。 适应证 本疗法适应年龄在 1870 岁之间,属于高血压 2 级低、中、高危险层,并有中 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原发性高血 压。 禁忌证 此疗法禁忌应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 精神病患者,身体特别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 操作方法 1器械 一次性无菌采血针。 2操作步骤 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先用手指按摩耳郭使其充血,严格的碘酊和酒 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 12 毫米, 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郭,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 取血滴。临床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一般是根据病情、体质而定。每侧穴位放血 510 滴,每滴直径约 5 毫米(如黄豆般)。 3治疗时间及疗程 1 周治疗 3 次,12 次(1 个月)为 1 个观察疗程。 4关键技术环节 针刺前要先对病人的耳郭进行揉按,使其充分充血;注意进针的深度,进针过 浅则出血困难,过深则创伤较大,以刺入皮肤 12 毫米为宜,尽量使其自然出血, 而又不损伤其他组织。 5注意事项 医生手指和病人治疗部位严格消毒,防止感染;病人治疗时取仰靠坐位,防止 发生晕针;挤压时不能局限于耳尖局部,应从较远的范围向耳尖进行轻微的挤按, 尽可能减轻或消除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6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当病人耳郭小而薄、血液循环不佳、出血量不足时,为了达到一定的放血量, 对耳尖部位进行挤压,有时会导致放血部位小血肿。这时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 血肿部位 1 分钟,以防止血肿变大。一般血肿会在 2 天以后消失。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 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及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医疗 技术水平,决定在“十五”期间投资巨额专项资金实施“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整 理与研究项目”(简称“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该项目计划在 5 年内在全国 筛选 100 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确有疗效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 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在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评价临床效应和建立规范的临床研究方 法和技术标准后,向全国推广。“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系“百项中 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 (二)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由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组织实施、由以浙江中医学院陈华德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而总 结出来的,为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课题组曾采用耳尖放血治疗高 血压病 360 例,并与口服络活喜片和耳尖放血+口服络活喜片进行临床对照观察, 发现耳尖放血+口服络活喜片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最好,总有效率达到 93.33;而 单纯耳尖放血的疗效又明显高于单纯口服络活喜片,总有效率达 80。 1.定 义 耳尖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是用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 血液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之功。其特点是疗效明显, 作用迅速,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2.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 (1) 年龄在 18 岁到 70 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的 患者。它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或者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 渴,脉弦等。 禁忌症: (1)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2)年龄在 18 岁以下及 70 岁以上的患者; (3)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者。 3.治疗原理 耳尖放血 为什么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呢?因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而耳与脏腑关系密切,耳尖穴的周围,散在着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 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的支脉、支别;足太阳膀胱经则至“耳 上角”,与耳尖穴有着更直接的关系。耳尖放血具有祛风清热、镇肝潜阳、清脑明 目之功。研究证明,耳尖放血可以影响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 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进而降低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同时,该疗法 还能减轻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 4.临床技术操作(1)器械准备:一次性无菌 采血针、2的碘酊、75的酒精、消毒干棉球、止血钳、无菌指套或手套。(2) 体位: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以坐位为佳。(3)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 耳尖穴。耳尖穴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4)操作步 骤: 按摩耳郭:先用手指按摩耳郭使其充血。 消毒:医者双手消毒后 戴上无菌指套或手套后(指套一般只戴接触穴位的指头即可),先用棉球蘸取碘酊 仔细擦拭穴位及其四周,再用酒精棉球擦拭以严格消毒。 针刺手法:医者左 手固定耳郭,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约 12mm 深,随即出针。 放血: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郭,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出血量一般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而定。每次放血约 510 滴,每滴如黄豆大小,约 5 毫米直径大小。 (5)疗程:一般是隔日治疗 1 次,一周治疗 3 次,12 次(即 1 个月)为 1 个疗程。初次治疗取双侧耳尖放血,以后两耳隔次交替操作。5.技术 要领 (1)针刺前要先对病人的耳郭进行揉按,使其充血; (2)注意进针的深 度,以刺入约 12mm 深为宜,以不穿透软骨膜为度; (3)每侧放血 510 滴, 每滴如黄豆大小,约 5 毫米直径大小。 6.注意事项 (1)局部要严格消毒,以 防止感染; (2)刺入的时候要迅速,以防疼痛; (3)放血量要恰当; (4)挤压要注意方法,不能在局部挤压,要从远端向近端慢慢地轻轻地挤压,以 防血肿产生; (5)当有血肿发生时要及时按压,应该用消毒干棉球按压出血点 1 分钟左右,以防血肿扩大。 耳尖放血疗法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副作用, 是一种安全有效、易学易用的治疗高血压病的中医针灸疗法。 参考资料 (一)高血压病简介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以头痛、头晕、头 胀、颈部有扳住感、耳鸣、眼花、健忘、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为 临床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多见的基础性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