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502-1985 粮食、油料检验 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法》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用于规范米类粮食的加工精度检测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大米等谷物产品加工后品质评价,具体涉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和评估米粒在加工过程中去除糠层的程度,以此作为判断加工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

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样品制备过程,包括取样、分样及试样的准备步骤;描述了使用目测与仪器相结合的方式对加工精度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具体操作流程;明确了不同等级大米应达到的加工精度要求,并提供了相应的分级标准;还指出了记录数据、计算结果以及报告编写的要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5502-2008
  • 1985-11-02 颁布
  • 1986-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5502-1985_ 粮食、油料检验 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法_第1页
GB 5502-1985_ 粮食、油料检验 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法_第2页
GB 5502-1985_ 粮食、油料检验 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5502-1985_ 粮食、油料检验 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油料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法of of of 502接与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比较,符合哪等标样,定为哪等。00红石碳酸溶液:称。95%的乙醇,再加入盐基品红1g。待溶解后,用水稀释到500m l,充分混合后,贮存于棕色瓶中备用。酸溶液:度95%入盛有400后加水稀释到1000苏丹一11约。4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中不加挑选地各数出整米50粒,分别放入两个蒸发皿内,用清水洗去浮糠。倒出清水,各注入品红石碳酸溶液数毫升,淹没米粒,浸泡约20s,米粒着色后,倒出染色液,用清水洗2净水。酸溶液荡洗二次,每次约30s,倒出硫酸溶液,粒留皮部分呈红紫色,胚乳部分呈浅红白色。苏丹一11乙醇溶液染色法按上法数出整米50粒,用苏丹一,乙醇饱和溶液浸没米粒,然后置于70浴中加温约5米粒着色。然后倒出染色液,用50%乙醇洗去多余的色素。皮层和胚芽呈红色,胚乳部分不着色。家标准局1985子等。W),按质盘标准的规定逐粒鉴别,从中拣出乳白粒,称重(白粒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乳白粒式中:w:乳自粒重量,9。W试样重量,o 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3其他米精度检脸小米、黍米、被米等米类的加工精度均以标准样品对照检验。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商业部粮食储运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