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三二十三 三个太阳三个太阳 0101 积累运用 1 1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亘古( ) 混沌( ) 吞噬( ) 铠甲( ) 伫立( ) 翩跹( ) 紧蹙( ) 粗犷( ) 2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方框里。 惊心动魄 晶莹惕透 沉默寡言 软缠硬摩 晕投转向 千载难逢 沤心沥血 载歌载舞 错别字 改正 3.3.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船越往南行,风越硬,心越_(激动 躁动 冲动)不安。她老在问自己:我 是 去南极吗?真是去南极吗? (2)每画一样,脑子里都要闪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心里都要引起一阵 _(激动 躁动 冲动)。 (3)她的心底老有一种东西在撞击着、_(激动 躁动 冲动)着。 4 4(哈尔滨中考)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 并改正” 。) B地铁 5 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 “状况” 。) 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将“提高”改为“加强” 。) 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 5 5阅读“夜里,整理完好几张速写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段落,说说这些文字 描写了怎样的场面?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6 6依照示例,仿写句子。 暴虐的狂风像是一头怪兽,咬牙切齿,要把长城站、乔治岛撕碎、吞噬。 暴虐的狂风像是_。 7 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迄今为止,人类在南极已经发现了 200 多种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 足够全球人类持续使用数百年。美国国家地理报道,专家发现南极洲不是不毛的极地 沙漠,而是一个丰富又复杂的环境,甚至可能有繁荣旺盛的“生命绿洲” ,其面积超过一个 半大的美国。 材料二:英国和智利提出在南极“圈地”的请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南极 冰盖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 6 米,淹没一些沿海城市,包括纽约、孟买和上海。 ”潘基文 说,当全人类面临共同环境威胁时,想办法找解决之道比“圈地”更重要。 材料三:据报载,阿根廷“探索者”号游轮在南极海域沉没,其泄漏的燃料,造成南 极大陆近海出现 8 公里长、5 公里宽的污染带,给当地的海洋生物生存造成巨大威胁。 材料四:据报载,我国“南极环保三剑客”正式出征南极,开始极具意义的南极环保 宣传活动,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南极展开环保宣传活动。 (1)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三点) (2)针对材料二、三,请写一条相关的标语。 0202 拓展阅读 于志学:南极写生,企鹅为伴 王健 经过 20 多个小时的环球长途飞行,再从阿根廷最南端的乌斯怀亚港乘船穿越西风带, 与惊涛骇浪搏斗十余天后,最终抵达南极中国长城站。站在无垠的冰原上,企鹅环伺在身 畔,于志学意兴大发,画了厚厚的两大本速写,并以 78 岁高龄成为迄今为止登上南极的年 龄最大的中国人。 去南极采风、考察,是于志学多年以 来的夙愿,也是其“三极(南极、北极、珠峰)绘 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也是汉文化的一个空白点。 中华文化的建设标准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不所不融” ,所以南极应该有中华文化的声 音。而作为中华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国画,也必须要在南极题材方面有所建树。 就这样,于志学踏上了他的南极之路。这条路是如此的遥远而又艰辛,遥远到需要跨 越几乎整个地球,艰辛到穿越西风带时随时会有翻船的危险。于志学从乌斯怀亚港乘海精 灵号前往南极,十余天的行程中,穿越西风带的情景最令他难忘。于志学说,那几天,巨 浪连续不断地打上甲板,船体在不停地摇晃中,船舱的台灯是固定在床边的桌子上的,睡 觉的时候必须一只手紧紧抓住台灯,在睡梦中才不会从床上被晃下来,结果还是被晃下来 两次,眼镜也摔碎了 到达南极后,于志学被南极奇异的风貌震撼了。雪山冰峰层峦叠嶂,蓝色的海洋相伴 其间,如若乘橡皮艇巡游,远处的群峰与近处的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浮冰相映,企鹅、 海豹嬉戏于身边,这一切,顿时会令你产生“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观”的感叹! 南极之冷,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不但有气温上的冷,更有视觉上的冷,满眼冰山。 零星漂浮到浮冰区外的冰山已经足够吸引人眼球,越接近南极大陆,被海冰冻结而静静矗 立的冰山越来越多,形态各异,圆锥体的山峰、长方形的平台冰山在阳光的折射下摆 出各种千奇百怪的蓝色造型,让人为之目眩神迷。 几千年来,白色在中国画理论中,没有形成很好的论述,而于志学的冰雪绘画,第一 次对中国画中的白色绘画提出了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于志学说,这次南极采风的一个重要 任务,就是对自己过去 40 多年来形成的白色绘画体系和光学说进行印证。而这次采风,使 得自己对中国画中光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 于志学说,南极的所见所感,印证了自己以往 40 多年建立的白色绘画体系和对光的理 论,同时又有所加强。回来后,他把自己“墨有韵,白有光”的经典理论进行了修正,增 添了一句话,变为“墨有韵,白有光,白是光的世界” 。 除了冰雪和光的感受之外,南极的生命,也令于志学感触颇多。于志学的冰雪画中, 一直都是有生命存在的,他的冰雪世界,是寒冷的世界,但绝不是冷漠的世界。他的画中 的企鹅、小屋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中,于志学也感受到了生命对环境、 对时间顽强的适应性。企鹅孵蛋、海豹吃企鹅,都是难得一见的景象,于志学把这些场景 都记录了下来。 8 8于志学坚决要去南极考察的原因是什么? 9 9去南极之路,存在哪些艰辛? 1010说说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111于志学来到南极后,有哪些收获? 二十三 三个太阳 1 1gn dn sh ki zh xin c gung 2.2.惕剔 摩磨 投头 沤呕 3.3.(1)躁动 (2)激动 (3)冲动 4.4.C(解析:C 项应将“提高”改为“培养” 。 ) 5.5.描写了肆虐的暴风雪以及艰苦的搏斗场面,这些文字反衬了人物艰苦卓绝、不怕牺牲 的团队精神。 6.6.示例:一头狮子,横冲直撞,要把整片荒原撕烂、咬碎 7.7.(1)示例:南 极矿产资源丰富;南极面临被污染的趋势,对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人类对南 极的开发会改变南极的环境,导致气候变暖,冰盖融化,最终危及人类;人类已经意识到 开发南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 (2)示例:保护南极,就是保护我们 人类自己! 8.8.去南极采风、考察是其“三极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同时为了中 国画题材的广泛,为了传播中华文化,于志学坚决要去南极考察。 9.9.需要跨越几乎整个 地球;穿越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ed工程安装合同范本
- 蒲庙租房合同范本
- 涉外投资经营合同范本
- 建筑装饰合同范本
- 小型叉车租赁合同范本
- 红酒销售供货合同范本
- 出土方合同范本
- 社区实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小区外管网合同范本
- 生产工人的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硅烷交联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蔬菜购买包地合同协议
- 公益岗考试试题及答案
- 叉车基本技能培训课件
- 2024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笔试真题解析
-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 2025年语文考试大纲
- 高三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 TCESE 3-2024 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技术技能标准
- 包装行业产品物料报废处理流程
- 2025年中国参茸滋补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