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ppt课件_第1页
生长素ppt课件_第2页
生长素ppt课件_第3页
生长素ppt课件_第4页
生长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芦溪中学高三生物组 肖茂全 1、植物的激素调节 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体液调节(2)神经调节 (3)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4)人体内环境与稳态(ph、水盐、血糖、体温 调节、免疫 ) 3、微生物的调节(三诊才考) 高考地位: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题和简答题均可涉及 考查形式多样:基础知识识记、实验设计与分析、新情境题型、坐标曲线图 、表格数据分析等 能力要求较高:识记能力、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综合 应用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图文转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 复习目标: 1、植物的向性运动 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4、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植物激素的定义与其他植物激素 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教材P79) 练 习 窗台上的植物 出墙的红杏 一、 植物的向性运动 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向光性和向地性的具体意义见教材) 向光性、茎背地性、根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等 是指植物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 定向运动。 注意:运动的方向可能与刺激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 1.概念: 2.举例: 3.意义: 4、植物的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的比较 注:感性运动也是植物运动的一种方式,但不能 等同于向性运动。昆虫也具有向性运动吗? 区 别别共性 向性 运动 感性 运动 刺激 运动 方向 形成 原因 实例 单一 不定 定向 局部 不均匀 生长 根向地 茎背地 含羞草感震 都属于应 激性,都 是对环境 的变化产 生的适宜 反应,是 适应环境 的不同方 式 二、生长素的发现 有关结论: 外因: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内因: 单侧光 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 项 目 胚芽鞘尖端 下面一段 胚芽鞘 的尖端 能否感光(单侧光): 能否合成生长素: 能否生长: 生长素的合成与光照的关系: 生长素的合成与单侧光的关系: 生长素的运输情况: 能 能 能(直立或弯曲) 不能 不能 无关 无关 横向运输和 极性运输 不能 极性运输 胚芽鞘 二、生长素的发现 有关实验探究的强调: 1、明确实验题目(假设实验的题目) 2、找准实验变量(实验的处理方法) 3、认准实验组和对照组 4、注意等量性原则 5、准确把握不同科学家实验的结论 6、注意无关变量的控制 二、生长素的发现 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二、生长素的发现 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锡箔小帽罩住尖端 锡箔罩住尖端下部 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二、生长素的发现 胚芽鞘生长与尖端有关 保留尖端 切除尖端 二、生长素的发现 二、生长素的发现 注意:琼脂不能感光、不产生生长素、但能透过生长素(没有横 向运输,在重力影响下向下运输) 实验组 对照组 结 论? 生长素(IAA) 1、化学本质: 2、元素组成: 3、产生部位: 4、分布: 5、运输: 方式: 方向: 横向运输:只发生在尖端 极性运输:尖端和尖端以下(由形态学上端 下端) 吲哚乙酸 C、H、O、N 主动运输 教材P79 生长素(吲哚乙酸)的结构式 H H C C HCHC C C HCHC C C C C H H C C CHCH CHCH 2 2 COOHCOOH N N H H IAA(非蛋白质哦 ) 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理作用: 使细胞纵向伸长生长 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作用特点: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与什么有关? 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植物的种类 3、曲线图: (内容?) 什么样的浓度才算是低浓度或高浓度? 与生长素浓度、植物器官的关系: 10-1010-410-810-610-2 0 促进生长抑制生长 c/molL-1 根 芽 茎 G F E D C B A 对根分析: 低浓度: 高浓度: AC段说明: CE段说明: EG段说明: AE段说明: 促进生长最适宜的 浓度: 哪两个点生长素浓 度不同,但促进效果 相同? 2、低浓度和高浓度是相对的。 3、敏感度:依次为根、芽、茎 与植物种类的关系: 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4、两重性现象的举例: (2)顶端优势: 注意: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顶芽高吗? 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合成生长素吗? 根尖也有顶端优势现象吗? (1)根的向地性 定义、原理、解除办法、应用 注: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不能体现生 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 图形分析:领航P68 五、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 2、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种类、优点)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3)防止落花落果 (4)除草剂 变式实验1、琼脂块类 变式实验2、云母片类 不 生 长 也 不 弯 曲 备注:云母片、玻璃片不能透过生长素 变式实验3、旋转器类 备注:装置均为中速均速旋转 假定实验后回到原位置 向 小 窗 生 长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 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 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 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 运输 解析: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主要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 芽周围,浓度过高抑制了其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分极性运输 和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横向运输 是受单一方向的刺激如单侧光、重力等影响的生长素的运输。果实的生 长发育是受种子产生的生长素作用的结果。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 主动运输,但进入琼脂块是自由扩散。 答案:B 2从下图所示的实验 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 是( )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单侧 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形态学的上端(顶端) 答案:A 3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 特性 C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解析:无子番茄的获得需要在番茄自然受粉前就进行;生长 素的极性运输始终进行,不因外因改变而变;向光性是茎的体 现,生长素对茎的向光侧和背光侧都起促进作用,而两重性强 调“低促高抑”;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答案:D 4在植物细胞中,吲哚 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吲哚 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吲哚 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 作用的蛋白质 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 乙酸的合成 解析:色氨酸是用于合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其至少含有 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在同一碳原子上。吲哚乙酸又名生 长素,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低,故在胚芽鞘中也不能大 量合成,色氨酸是合成吲哚乙酸的原料,其过量不会抑制吲哚 乙酸的合成。 答案:B 5为了验证 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 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 ,对照实验 的 设计 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 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 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 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 面的同一侧 解析: A项为验证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实验。验证 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物质,不应用胚芽鞘尖端本 身,而用含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的琼脂块和不放尖端的 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进行对比,故C项正确。 答案:C 6下面是研究植物向光性运动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组图 , 其相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上述实验 中,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同一品种且 长势 相同的胚芽鞘 B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 置c和a对照 C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应设 置b和c对照 D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 置c和e对照 解析: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当探究植物向光 性产生的内因时,实际上就是探究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否在胚 芽鞘的尖端,因此应设置b和c对照;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 因时,在该题实际是探究光的作用方向,因此应设置c和a对照; 答案:D 7下图一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