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与防护 主 讲 人: 专 业: 学 历: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第二章 不同行业的 生产性有害因素 第二章 不同行业的生产性有害因素 一、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水泥制造业 砖瓦制造业 一、 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的 职业危害与防护 矿山职业危害因素 (一) 生产性毒物 (二) 生产性粉尘 (三) 生产性噪声和振动 (四) 不良气象条件 (一)生产性毒物的危害与防护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CO) 理化特性 四无气体 比重 0.97 易燃、易爆 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氨水 爆炸界限12.5%-74%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CO) 接触机会: 矿山爆破产生的炮烟 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 发生火灾时,不完全燃烧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 X轻度中毒HbCO10%: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 花,并可有恶心、呕吐、心悸和四肢无力等症状,轻度 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者。 X中度中毒HbCO30%:除上述症状外,初期尚有多汗 、烦躁、步态不稳和皮肤粘膜樱桃红,出现意识模糊, 甚至进入浅至中度昏迷. X重度中毒HbCO50%:除有轻、中度中毒全部或部分 症状外,患者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昏迷可持续十几小 时,甚至几天,可出现阵发性和强直性痉挛。重度中毒 一般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上消化道出血、心肌损害及 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CO)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急性CO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经 约2-60天的“假愈期“,又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 a)精神及意识障碍呈痴呆状态,谵妄状态; b)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帕金森氏综合征的表现; c)锥体系神经损害(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 d)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或癫痫。 头部CT检查可发现脑部有病理性密度减低区;脑电图检 查可发现中度及高度异常。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CO) 慢性影响 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引起神经和 心血管系统损害,常见的有神经衰弱综合征, 以及心肌损害和动脉粥样硬化。 当空气中CO浓度为0.1%-1.0%时,人会失去知 觉而死亡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CO) 治疗原则:重点是纠正脑缺氧。 移离现场 及时急救与治疗 轻度中毒者,吸氧及对症治疗 中度、重度者吸氧(最好高压氧治疗)。重度视 病情给予消除脑水肿、促进脑血液循环,维持呼吸 循环功能及镇痉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加强护理,预 防并发症和迟发脑病 迟发脑病者,给予高压氧、糖皮质激素、血管扩 张剂等,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CO) 预防 设立CO报警器; 防止管道漏气; 生产场所加强通风; 加强个体防护,普及自救、互救知识; 进入危险区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CO)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H2S) 理化特性 无色气体,具有腐败臭蛋味,蒸气比重1.19, 易积聚在低洼处。可燃,易溶于水、乙醇、汽 油、煤油和原油.呈酸性反应。能与大部分金属 反应形成黑色硫酸盐 爆炸界限4%-44%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H2S) 接触机会 木材腐烂及酸性矿井水与硫铁矿作用可 产生硫化氢,经久封闭的废巷道内可有硫 化氢积存 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爆破及导 火线燃烧 毒作用表现 1急性中毒 (1)轻度中毒:出现眼胀痛、畏光、咽干、咳嗽,轻度头痛、 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检查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 干啰音 (2)中度中毒: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 碍;或有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 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等。肺部可闻干性或湿性啰音,X线表现肺 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 (3)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或“电击样 ”死亡。 2慢性影响 呼吸道慢性炎症,致角膜糜烂或角膜炎。全身可出现类神经症、 中枢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可损害周围神经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H2S)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H2S) 急救措施急救措施 基本原则是立即脱离现场,就地及时治疗。脱去污 染衣服,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同时就地应用解毒剂 。呼吸、心跳骤停者,按心脏复苏方案治疗。 可用浸过氯水溶液的棉花或毛巾放在嘴和鼻旁,因 氯是它良好的解毒物 预防预防 生产过程应注意设备的密闭和通风,设置自动报警器 硫化氢及含硫的工业废水排放前必须采取净化措施。 在疏通阴沟、下水道等有可能产生硫化氢的场所,应 事先尽量通风。 进入高浓度场所,应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并应有专人 在外监护。 工人可口服较长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氨基苯丙 酮作预防药。成人口服90180mg,有效时间45h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H2S)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褐红色气体,有窒息气味 比重1.57 性质较稳定,较难溶于水 来源来源 主要来源于爆破时产生的炮烟、柴油机 工作时的废气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NO2) 毒作用表现毒作用表现 对眼睛、呼吸道及肺组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遇水生成硝酸,能破坏肺及全部呼吸系统。起初无 感觉,6-24h后出现中毒征兆,即使在危险浓度下, 起初也只是感觉呼吸道受刺激、咳嗽。肺水肿发展 出现严重的支气管炎、呼吸困难、吐黄痰、发生肺 水肿、呕吐等症状,以致很快死亡 浓度达0.004%时出现喉咙刺激、咳嗽、胸疼现象; 0.01%时,短时间出现严重咳嗽、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等症状;0.025%时,短时间内致死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NO2)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无色、有强烈硫磺味及酸味的气体 溶于水,于水蒸汽接触生产硫酸 比重2.2,常存在于巷道底部 来源来源 在开采含硫矿床的矿井时,硫化矿物被水分解 产生的硫化氢和含硫矿物的缓慢氧化、自燃和 爆破作业等可产生SO2。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SO2) 毒作用表现毒作用表现 空气中含量为0.0005%时,嗅觉器官能闻到刺 激性气味 0.002%时,有强烈的刺激,可引起头痛和喉痛 0.05%时,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短期 间内即死亡 我国矿山安全规程中规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不超过0.0005%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SO2) 急救措施急救措施 脱离现场 对症治疗 因可引起肺水肿,要避免用人工呼吸 当必须用输氧复苏时,只能输入不含 CO2的纯氧 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SO2) (二)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护 生产性粉尘 定义: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生产过程中形 成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 微粒。 固体物质的破碎 或机械加工 可燃性 物质的 不完全 燃烧 某些物质加 热产生的蒸 气在空气中 冷凝或氧化 生产性粉尘来源 生产性粉尘来源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 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职业病目录(尘肺) 职业病目录(尘肺) 生产性粉尘 根据矿山的性质,存在的粉尘有矽尘、石 棉尘、石墨尘、滑石尘、云母尘、陶瓷尘 、水泥尘。 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每一道工序 都有不同程度的粉尘危害 其中以掘进、天井、采准、回采、运输和 刻槽等工种为著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一般较高,如钨矿、 锑矿、金矿含量在50%左右 1. 1. 呼吸系统疾患:呼吸系统疾患: (1)尘肺(pneumoconisis):是指长期吸入 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 身性疾病。 (2)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 钡、铁等)吸入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 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纤维性改变,对健 康无明显危害,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无进展 ,X线胸片阴影可逐渐消退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3)呼吸系统肿瘤:吸入二氧化硅(结晶型,石英或 方石英)、放射性物质、镍、铬酸盐等粉尘可引起肺肺 癌癌;吸入石棉粉尘可引起肺癌肺癌和间皮瘤间皮瘤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2.2.局部刺激:局部刺激:粉尘侵入呼吸系统后,对呼吸道粘膜 可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引起鼻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如果粉尘侵入眼睛,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混浊、眼 睑水肿和急性角膜炎等症状;粉尘侵入皮肤后,可堵 塞皮脂腺、汗腺,造成皮肤干燥,易受感染,引起毛 囊炎、粉刺、皮炎等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3.3.中毒作用:中毒作用:吸入铅、锰、砷等毒物粉尘,可 引起全身中毒。如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 后,能很快被吸收入血流,引起中毒; 4.4.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接触棉、大麻、对苯二胺等粉尘 可致变态反应,出现支气管哮喘、湿疹等。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生产性粉尘的控制措施 尘肺综合性预防:尘肺综合性预防:“八字”方针,即“ “革、水、密、革、水、密、 风、护、管、教、查风、护、管、教、查” ”。 革:革:即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水:水:即湿式作业 密:密:即密闭尘源 风:风:即通风除尘 护:护:即个人防护 管:管:即防尘管理制度 教:教:即宣传教育 查:查:即查尘和查体 (三)生产性噪声和振动 的危害与防护 噪声的危害与防护 噪声:频率和强度无规律的组合形成的 声音 噪声:凡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 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各种机器 和工具发出的噪声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一)听觉系统:(一)听觉系统: 听力下降。 生理性听力损失(1)听觉适应:短时间接触 强噪声,主观感觉耳鸣、听力下降,检查听阈 可提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 恢复(2)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 环境,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超过15dB,甚 至3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需较长时间,如数 小时甚至二十几小时后,听力才能恢复 如不采取措施,听觉疲劳继续发展,可导至病 理性永久性听力损失,即所谓噪声性听力损伤 或噪声性耳聋 职业性噪声性耳聋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接触 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力损伤, 为我国法定职业病 急性噪声性听力损伤又称暴露性耳聋,多因爆 破、火器发射或其他突然发生的巨响而致的耳 聋。常出现剧烈的耳鸣、头痛,听力丧失,因 前庭受刺激而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二)神经系统(二)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 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中枢调节功 能减弱,表现为皮肤划痕试验反应迟钝 ,血压不稳,血管张力有改变。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三)心血管系统(三)心血管系统 在噪声作用下,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出现心 率加快或减缓,血压不稳。有研究发现,心电图异常 (四)消化系统(四)消化系统 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消瘦,胃液分泌减少 ,胃肠蠕动减慢。 (五)其它(五)其它 有报道认为对内分泌、血液、免疫等有影响 对作业人员注意力的影响,并可影响劳动效率导致事 故,同时导致作业人员交谈和思维能力受影响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一)制订工业企业卫生标准 主要从保护听力出发,即劳动者在该 强度的噪声条件下反复接触,不会对 语言听力有明显的影响,这类标准只 能保护大多数人,不包括敏感者。 (二)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 (三)合理规划和设计厂区与厂房 产生强烈噪声的工厂与居民区以及噪声车间和 非噪声车间之间应有一定距离(防护带),采 用吸声材料以降低车间内部的噪声强度;门、 窗、地板应采用隔声结构以防止车间内噪声向 外传播;产生噪声的机器必须在机座下、地基 上装设减振装置。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四)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 1吸声: 用多孔材料贴敷在墙壁及屋顶表面 ,或用多孔板作为吸声的墙壁结构 2消声:是防止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用于 风道和排气管。 3隔声: 用一定的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 封闭,以达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常见的有 隔声室、隔声罩等。 4隔振: 为防止振动性噪声,必须在机器或 振动体上设隔振或减振装置。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五)个体防护 主要保护听觉器 官。常用的有耳 塞、耳罩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耳塞、耳罩、帽盔 (六)听力保护措施 定期健康体检,特别是听力检查。对听力明显 下降者,应及时调离噪声作业岗位并定期检查 (七)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 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以恢复听觉疲劳。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振动的危害与防护 振动(vibration):是指一个质点或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 于一平衡位置来回重复的运动。 振动的类型 1局部振动 常称作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是 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 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 2全身振动 是指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人 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 至全身。 风动工具(柳钉机、凿岩机、风锤等),电动 工具(电钻、砂轮、电锯、电动机等),运输 工具(内燃机车、摩托车等),其他机械(混 凝土搅拌机等)都能产生振动。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一)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1神经系统 表现为皮肤感觉迟钝,痛觉和振动 觉减退。 2心血管系统 40300Hz的振动可引起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 力的改变 早期手部特别是手指皮肤温度降低,遇冷皮肤温 度降低更为明显,且恢复时间延长,重者手指遇 冷变白(白指)。心电图异常,高血压。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3骨骼-肌肉系统 手部肌肉萎缩,多见于鱼际肌和指间肌。 手握力和手指捏合力下降。可发生肌纤维颤动 和疼痛。40HZ以下的大振幅冲击性振动可引起 骨和关节改变,主要发生在指骨、掌骨、腕骨 和肘关节。 4听觉器官 以125500Hz的低频部分听力下 降为主。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5免疫系统 血清中白蛋白含量下降, 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6内分泌系统 对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 和血流速度可发生不良影响。振动还可 引起甲减等 振动的防护措施 1、隔振:在机械设备下面装置减震器或减振材 料以减少或阻止振动传入地基的一种技术措施 常用的减振器有弹簧类、橡胶类、软木、毡板 和油压减振器等 2、阻尼:是用阻尼材料涂刷在薄板的表面以减 弱薄板的振动、降低噪声辐射的有效措施。 阻尼材料的配料可分为填料(蛭石粉、石棉绒 )和粘合剂(各种漆、沥青、环氧树脂等)。 (四)不良气象条件 的危害与防护 不良气象条件(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 指在生产车间或露天作业工地 等作业场所,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 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 2的作业。 夏季矿山地面作业及有地热的井下工作 面都属于高温作业场所 不良气象条件(高温作业) 危害危害 高温作业可使体温升高,水盐代谢平衡 紊乱,循环系统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增 多,NS受抑制及尿液浓缩、肾负担加重 高温作业对人体损害主要是中暑 不良气象条件(高温作业) 危害危害 1)热射病: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 制失调所致。突然发病,体温升高40,先大量出汗,后 “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 统症状。死亡率甚高。 2)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明 显的肌肉痉挛,以四肢肌肉及腹肌等肌肉为多见,尤以腓 肠肌为最。对称性,间歇性。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 3)热衰竭:多数认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 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致脑部暂时 供血减小而晕厥。起病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 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 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 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不良气象条件(高温作业) 防暑降温措施防暑降温措施 加强作业现场通风换气,疏散热源 隔热降温 加强个体防护 轻症:迅速离开高温环境,通风阴凉处休息,含盐饮料 ,必要时给予V滴注 重症热射病,迅速降温、维持循环呼吸功能,必要时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热痉挛,及时服含盐饮料,必 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V滴注。热衰竭,使患者平 卧,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含盐饮料,对症处理。 对从事高温作业人员定期体检 不良气象条件(低温作业) 对机体的影响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生产合同协议书
- 光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课件
- 银行合同协议书图片
- 入股协议书范本合同简易
- 设备操作规程试题及答案
- 正规拆迁合同协议书
- 种树合同协议书
- 汽车投资协议书合同
- 电力转让合同协议书书
- 佣金合同协议书
- 台球厅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议9篇
- 景观艺术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天津美术学院
- 超市设计计算书
- GB/T 38108-2019碱土金属高温脱氯剂氯容试验方法
- 《浅谈深圳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论文10000字
- mRNA差别显示技术解读课件
- 202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矿山基础安全管理课件
- 医学课件-大便失禁的原因及其处理教学课件
- 5吨龙门吊安装与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PKPM桁架、支架、排架建模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