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口腔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站 一、职业素质 (3分) (一)医德医风 (二)沟通能力 (三)人文关怀 考试时注意 1. 医师仪表、仪态和着装:仪表端庄;仪态稳重;工作衣、口 罩、帽子和手套整洁,穿戴正确。(1 分) 2. 交叉感染的控制:戴手套前做好椅位和灯光的调节,戴手套 后避免交叉感染。(1 分) 3. 爱伤意识:实行每一项操作前,向被检查者做适当的说明。 检查动作轻柔,以免引起被检查者的不适和损伤。(1 分) 二、基本诊治技术-无菌操作 (4分) 1.洗手、戴手套 洗手前修剪指甲 七步洗手法(流动水洗手) 戴手套 2.口腔黏膜消毒 消毒剂 浓度记清 1%碘酊 0.1%氯己定 0.5%碘伏 干棉球擦干术区 消毒方式 从内向外 二、基本诊治技术-口腔检查 (17分) 口腔全面检查 必考项 1. 椅位调节:正确调节牙科治疗椅和照明灯。(0.5 分) 2. 医师体位:取坐位于牙椅的右前方或右后方,肘关节与 患者口腔在同一平面高度。(0.5 分) 3. 患者体位:取仰卧位,检查上颌牙时患者咬合平面与地 面成 4590 角,检查下颌牙时咬合平面尽量接近水平 面。(0.5 分) 4. 探诊:应选择 5 号镰形探针。探诊顺序依次为右上象限、左上象 限、左下象限、右下象限,行全口牙的检查。(0.5 分) 5. 左手持口镜,右手拿探针,右手无名指为支点。(0.5 分) 6. 探针三弯端检查牙齿邻面,大弯端检查牙齿其他面。(0.5 分) 7. 扪诊:根尖部扪诊手法:用示指指腹扪压根尖部牙龈。(0.5 分 ) 8. 脓肿扪诊手法:用两指轻轻交替压迫脓肿可能发生的部位,检查 是否有波动感。(1 分) 9. 叩诊:选择带有平头末端的手持金属器械,如银汞充填器柄。( 0.5 分) 10. 用器械平头垂直向和水平向轻轻叩击牙齿。(0.5 分) 松动度分级需牢记 12. 松动度:选择镊子。(0.5 分) 13. 用镊子夹住前牙牙冠或抵住后 面中央窝。(0.5 分) 14. 做唇(颊)舌向、近远中向和上下向摇动牙齿,观察牙齿松动 度。(0.5 分) 15. 口镜的使用:用左手拇指、示指和中指握持口镜,使用适当力 量用口镜镜面部位牵拉口角。(0.5 分) 16. 让口镜反射使光线集中于被检查部位,转动口镜至合适位置, 被检查部位被观察到。(0.5 分) 17. 用口镜反映不能直视的检查部位。(0.5 分) 检查表需熟悉 检查表需熟悉 1. 口腔特殊检查 牙髓温度测验(4 分 ) 1. 医嘱说明: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的感觉,并请患者在有感觉时示意。 (0.5 分) 2. 隔离测试牙区域,棉球擦干待测牙面。(0.5 分) 3. 冷测:小冰棒或商品冷测罐;热测:烧热的牙胶棒。(0.5 分) 4. 测试位置:刺激源放置在牙齿的正常唇(颊)面中 1/3 处。(0.5 分) 5. 选择对侧同名正常牙作为对照牙,先测对照牙,再测测试牙。(1 分 ) 6. 测试反应描述 正常:患牙的反应程度和时间与对照牙相同。 敏感:反应速度快,疼痛程度强,持续时间较长。 迟钝:测试后片刻才有反应,或施加强刺激时才有微弱的感觉,还可包 括迟缓反应疼痛。 牙髓活力测试(4分) 1. 牙髓温度测试,对照牙 16 冷测反应为有凉感。测试牙 26 冷测反应凉感,但冷水接 触龋洞可引起中等程度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测试牙冷测 结果应为 A. 敏感 B. 迟钝 C. 正常 D. 无反应 答案:C 2. 牙髓温度测试时,对照牙 46 热测反应为短暂轻度疼痛。测 试牙 36 热测反应为无感觉,加强刺激后仍无感觉。则测试牙热 测结果应为 A. 敏感 B. 迟钝 C. 正常 D. 无反应 答案:D 3. 牙髓温度测试时,对照牙 45 冷测反应为酸痛感,反应短 暂。测试牙 35 冷测反应为 轻微疼痛,反应短暂。则测试牙冷测结果应为 A. 敏感 B. 迟钝 C. 正常 D. 无反应 答案:C 4. 牙髓温度测试时,对照牙 46 热测反应为短暂轻度疼痛。测 试牙 36 热测反应为刺激 物接触牙面 12 秒后感觉疼痛。则测试牙热测结果应为 A. 敏感 B. 迟钝 C. 正常 D. 无反应 答案:B 2. 口腔特殊检查 社区牙周指数(4分) 1.检查区域 2. 以改良握笔式握持 CPI 探针。(0.5 分) 3. 将探针轻缓插入龈沟或牙周袋内,探针与牙长轴平行,紧贴牙根。(0.5 分) 4. 将探针沿牙颊(唇)舌(腭)面龈沟从远中向近中行提插式移动,以感觉龈下牙石 ,查看牙龈出血,并根据探针上的刻度观察牙周袋深度。(0.5 分) 5. 检查所有指数牙的颊(唇)舌(腭)面有无遗漏。(0.5 分) 6. 指数牙计分:每区段一个计分,后牙区段中两个指数牙以较重情况的牙计分,将计 分填写在记录表中。 计分标准: 0= 牙龈健康 1= 龈炎,探诊后出血。 2= 牙石,探诊可发现牙石,但探针黑色部分全部露在龈袋外。 3= 早期牙周病,龈缘覆盖部分探针黑色部分,龈袋深度在 45mm 。 4= 晚期牙周病,探针黑色部分被龈缘完全覆盖,牙周袋深度在 6mm 或以上。 X= 除外区段(少于两颗功能牙存在)。 9= 无法检查。(1.2 分) 例题 患者,男,成年人,CPI 检查牙周组织后发现,16,17 牙周探 诊深度为 5mm,11 未探及牙周袋,但有探诊后出血,26,27 牙 周探诊深度为 7mm,36,37 缺失,31 牙周探诊深度为 4mm,46 ,47 牙周探诊深度为 4mm。检查结果记录为 3. 口腔特殊检查 牙周探诊检查(4 分 ) 1. 器械选择:牙周探诊用牙周探针,探查根面牙石和根分叉病 变时用普通探针。(1 分) 2. 改良握笔式,口内或口外支点。(0.5 分) 3. 探诊力量轻,探针与牙长轴平行,沿根面深入牙周袋或龈沟 ,以提插方式移动探针,探邻面时紧贴接触点探入,略向龈谷 方向倾斜,有一定顺序。(1 分) 4. 探查位点:探诊包括六个位点,近中颊、颊面、远中颊、近 中舌、舌面、远中舌。(0.5 分) 5. 探诊内容: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水平、探诊出血、根面牙 石和根分叉病变。(1 分) 4. 口腔特殊检查 颞下颌关节检查(4 分) 1. 面形检查:面部是否对称。(0.5 分) 2. 下颌运动检查:开口型、张口度、有无弹响。(1 分) 3. 双手示指分别置于双侧耳屏前和外耳道内检查髁突动度。(1 分) 4. 检查髁突后区和髁突外侧是否有压痛;检查颞肌、咬肌、翼外肌等咀嚼 肌群的收缩力,是否有压痛,双侧是否对称。口内检查颞肌前份(下颌支 前缘向上)、翼外肌下头(上颌结节上方)和翼内肌下部(下颌磨牙舌侧 后下方和下颌支内侧面)。操作时应戴手套或指套。(1.5 分) 5. 口腔特殊检查 下颌下腺检查(4 分 ) 1. 患者取坐位,检查者立于患者右前方或右后方。(1 分) 2. 扪诊手法:双合诊,一手示指置于舌下区,另一手指放于同 侧下颌下区,由后向前触诊。操作时应戴手套或指套。(1 分) 3. 下颌下腺腺体和导管质地,有无结石;导管口有无红肿,挤 压腺体后,唾液分泌情况。(1 分) 4. 淋巴结触诊:描述淋巴结大小、质地、活动度、压痛和有无 黏连。(1 分) 第二站 1.口腔基本操作 必考 BASS 刷牙法(3 分) 1. 毛端放在龈缘处,刷毛指向根尖方向,与牙体长轴呈 45 角 ,将刷头轻微加压,使 刷毛部分进入龈沟内。(0.4 分) 2. 以 23 颗牙为一组,短距离(约 2mm)水平颤动牙刷 46 次,然后将牙刷向冠方转动,拂刷唇(颊)舌(腭)面。(0.6 分 ) 3. 刷上下前牙舌(腭)面时将刷头竖放于牙面上,自牙颈部向切 缘拂刷。(0.4 分) 4. 牙刷移至下一组牙(23 颗)时注意重叠放置。(0.2 分) 5. 刷咬 面时,刷毛指向咬 面,稍用力前后来回刷。(0.2 分) 6. 按一定顺序刷全口各个牙面,不要遗漏。(0.2 分)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10 分) 1. 上颌牙弓 平面与地面呈 45 角。(0.5 分) 2. 嘱患者半张口。(0.5 分) 第二考站 口腔基本操作与急救技术 17 3. 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移行沟进针。(2 分) 4. 注射针与上颌 平面呈 45。(1 分) 5. 边进针边向后、上、内移。(2 分) 6. 进针深度 22.5cm。(1 分) 7. 有回吸动作。(1 分) 8. 注射量 1.52ml。(1 分) 9. 麻醉效果:用探针刺上颌后牙颊侧牙龈无痛感。(1 分)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10 分) 1. 下颌牙弓和 平面与地面平行。(0.5 分) 2. 尽量大张口。(0.5 分) 3. 进针点: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 34mm,颊脂垫尖处。(2 分 ) 4. 注射针与中线约 45,针筒位于对侧前磨牙区,注射针高于下颌 平面 1cm。(1 分) 5. 以进针方向向深部刺入。(2 分) 6. 针尖达下颌支内侧骨面,约 2.5cm。(1 分) 7. 有回吸动作。(1 分) 8. 注射量 1.52ml。(1 分) 9. 以下唇麻木为判定麻醉效果标准。(1 分) 离体磨牙复面洞制备术(20 分) 必会 1. 左手固定离体牙,牙合面始终向上,不能随意翻转。(1 分) 2. 右手持笔式握持机头,右手以无名指或中指为支点。(1 分) 3. 由边缘入钻,先预备邻面洞,再向牙颈部加深的同时向颊舌方向扩展。(1.5 分) 4. 由邻面向牙合面中央扩展,形成鸠尾。(0.5 分) 5. 点磨,喷水冷却,直接进入欲达深度,钻针方向始终与牙长轴平行。(1 分) 6. 邻面部分:略呈梯形(牙合方小,龈阶大),龈阶位于釉牙骨质界牙合方 1mm 左右( 1 分) 7. 龈阶深:釉牙本质界内 0.5mm1mm。(1 分) 8. 洞宽:颊舌洞缘位于外展隙轴角内,颊舌壁略外敞。(1 分) 9. 合面部分:鸠尾峡部位于颊舌尖之间,轴髓线角的内侧。(1 分) 10. 鸠尾峡部小于邻面洞宽,峡与邻面洞宽比例为 23 或 12。(1 分) 11. 峡部小于膨大部洞宽。(1 分) 12. 膨大部位于中央窝,颊舌侧对称膨出。(1 分) 13. 膨大部小于邻面洞宽。(1 分) 14. 牙合面深度:釉牙本质界下 1mm。(2 分) 开髓术(20 分)必会 1. 器械选择:高速涡轮机、低速手机、裂钻、球钻、探针、10 或 15 根管锉。(0.5 分) 2. 握持方式及支点:左手将离体牙固定握持,操作中牙合面始终朝向上方,不能随意翻转。(1 分) 3. 右手持笔式握持机头。(0.5 分) 4. 右手以无名指作支点。(0.5 分) 5. 操作动作及程序:点磨,钻针方向始终与牙长轴平行。(0.5 分) 6. 于合面中央窝进入,逐渐扩大、加深开髓窝洞,制成一近髓深洞。(0.5 分) 7. 穿髓,揭髓室顶。(0.5 分) 8. 修整髓室侧壁和根管口(如:去除牙本质领)。(0.5 分) 9. 定位根管口,探查根管。(0.5 分) 10. 开口位置洞形(7 分) (1)下磨牙:牙合面中央偏颊侧的椭圆形或类长方形。 (2)上磨牙:牙合面中央窝圆三角形或斜梯形。 11. 髓室顶去净:探针小弯端不能勾住髓室顶边缘。(3 分) 12. 髓室侧壁与根管口和根管冠段直线相连,髓室底完整。(3 分) 13. 所有根管口暴露清晰,持根管器械自开髓口可直线顺畅探入根管。(2 分) 龈上洁治术(10 分) 1.患者体位:洁治上颌牙时患者的上颌牙弓牙合平面与地面呈 4590 之间,洁治下 颌牙时下颌牙弓 平面与地面平行。(0.5 分) 2. 医师体位:根据洁治的牙位不同,医师可在患者的 7 点至 2 点位。医师的肘部高度 与患者的头部水平一致。(0.5 分) 3. 前牙:直角形洁治器或大镰刀形洁治器。后牙:一对牛角形洁治器(或称:弯镰刀 形洁治器),颊舌侧选择正确。(1 分) 4. 改良握笔法握持洁治器。(1 分) 5. 中指或中指与无名指紧贴作为支点。(0.3 分) 6. 口内支点在邻牙上,尽量靠近治疗区。(0.2 分) 7. 支点稳固,用力时不得失去支点。(0.5 分) 8. 牙刃关系:洁治器工作面与牙面角度在 4590 之间,洁治器尖端紧贴牙面,不得 刺伤牙龈。(1 分) 9. 用力方式:肘、腕部用力,以支点为中心,力传至器械,去除牙石,个别精细部位 可用指力。(1.5 分) 10. 用力方向:向冠方用力,也可向颊、舌水平方向用力,但不得向牙龈方向用力。(1 分) 11. 洁治后检查和处理:用尖探针检查邻面和龈缘下 12mm 有无残留牙石。(0.5 分) 12. 用 3%H2O2冲洗或擦洗洁治区域。(0.5 分) 13. 牙石去除干净。(1 分) 14. 牙龈无损伤。(0.5 分) 牙槽脓肿切开引流术(10 分)执业医师 ,助理医师不考 1. 口述已完成局部麻醉,麻醉显效后开始操作。(1 分) 2. 1% 碘酊棉签局部消毒。(1 分) 3. 于龈颊沟膨隆最低处切开黏膜,切口方向与前庭沟平行。(2 分) 4. 切口深达骨面,见脓液流出。(1 分) 5. 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无明显脓液。(2 分) 6. 脓腔内置橡皮引流条,引流条末端少许露在脓腔外。(2 分 ) 7. 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患者不适。(1 分) 下颌第一磨牙拔除术 1. 爱伤观念。(1 分) 2. 病人下颌咬合平面与地面平行,其高度应在医生肘关节以下。(2 分) 3. 医生一般应站在患者的右前方,平稳站立,全身放松。(1 分) 4. 认真检查病人或根据病历核对患牙,判断该牙拔除的必要性和适应症。(1 分 ) 5. 仔细询问病人全身病史,排除拔牙禁忌症。(0.5 分) 6. 选择恰当的麻醉药物。(0.5 分) 7. 口腔检查器、口腔黏膜消毒剂、棉签。(0.3 分) 14 2016 国家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轻巧夺冠实践技能考官手册 8. 口腔黏膜注射针头的注射器。(0.3 分) 9. 牙龈分离器、口腔外科专用刮匙。(0.5 分) 10. 选择下颌磨牙拔牙钳。(0.6 分) 11. 棉卷、棉球等敷料。(0.3 分) 12. 一般选用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颊长神经阻滞麻醉。(1 分) 13. 病人大张口,下颌咬合平面与地面平行,以左手手指或口镜提拉口角,用干棉球擦 干,消毒注射区黏膜,牵引注射处的黏膜,使之绷紧,以减少穿刺时的疼痛,(0.5 分) 14. 先告知病人注射之初可有微痛,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第二前磨牙之 间,与中线呈 45,注射针应高于下颌咬合平面 1cm,并与之平行。进针点在翼下颌皱襞 中点稍外侧,一般推进 2.5cm 左右可触及骨面,注入麻药 11.5ml,再将注射器退出 1cm,注 射麻药 1ml,即可麻醉舌神经,可在退针时,边退边注射麻药,直至黏膜下为止,或可在患牙颊侧前 庭沟注射局部浸润麻醉以麻醉颊长神经。(0.5 分) 15. 在进针过程中,注射针不能触碰其他组织,如颊、舌、牙等。(0.5 分) 16. 推注麻药之前应有明确的回吸动作,麻药推注速度应缓慢平稳,退针速度快而流 畅。(0.5 分) 17. 在拔牙之前应仔细与病历和患者核对牙位。(1 分) 18. 清除大块牙石,消毒患牙牙龈,检查麻醉效果。(0.5 分) 19. 使用牙龈分离器,正确使用分离器的工作面,应该有支点。(1.5 分) 20. 放置牙钳时,钳喙长轴应与所拔除牙之长轴平行,钳喙应充分向根方伸展,夹紧患牙。(1 分) 21. 拔牙动作主要为颊舌向摇动,松动后向上、颊侧方向牵引拔牙,也可向舌侧上方牵 引拔除,拔出时应注意对牙龈和对颌牙进行适当保护。(2 分) 22. 检查牙根完整性。(0.4 分) 23. 使用刮匙探查取出拔牙窝内残片、牙石、肉芽组织等,但不做剧烈的搔刮动作。 口内缝合术(20 分)执业医师,助理医 师不考 1. 术者站立位,一手持镊子,另一手持持针器。(1 分) 2. 用镊子夹住一侧皮片的中分拉起。(2 分) 3. 在距切口处 23mm 处垂直进针(2 分) 4. 旋转过针。(2 分) 5. 再进行另一侧皮片拉起进针,旋转过针。(1 分) 6. 用左手持针,缓慢拉线后,用持针器打结。(2.5 分) 7. 再手握持针器,用左手食指推进结头,控制好缝线的松紧度,再用持针器反向打结, 然后再打第三个结。(2.5 分) 8. 在切口中央缝合后,两侧各追加缝合,进针、拉线、打结同上。(3 分) 9. 缝合时针距和边距对称、均匀。(2 分) 上下颌牙列印模制取(20 分) 1.调整椅位,头托支持、固定患者头部;取上(下)颌牙列印模时,使上(下)颌 牙弓、牙合平面与地面平行。(1.5 分) 2. 取上颌印模时,患者的上颌与医师肘部相平或稍高,医师在后位;取下颌印模 时, 医师上臂中分与患者下颌大致相平,医师在前位。(1.5 分) 3. 嘱患者放松配合。(0.5 分) 4. 取上颌印模时嘱患者深呼吸防止恶心;取下颌印模时嘱患者配合抬舌。0.5 分 ) 5. 口内比试:选择成品牙列印模托盘放入患者口内,检查大小是否与患者的牙弓 长、 宽、高适合,如不适合可进行适当修改。(2 分) 6. 大小选择:托盘与牙弓内外侧应有 34mm 的间隙。(1 分) 上下颌牙列印模制取(20 分) 7. 翼缘不妨碍唇、颊、舌活动。(1 分) 8. 托盘适合牙弓弧度。(1 分) 9. 牵开一侧口角。(1 分) 10. 将称盛有印模材的托盘旋转放入患者口内就位。(1 分) 11. 托盘就位后,在印模材硬固前,进行适当的唇、颊、舌功能整塑。(2 分) 12. 保持托盘稳定至印模材完全硬固。(1 分) 13. 取出手法正确,不使用暴力。(1 分) 14. 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患者不适。(1 分) 15. 牙列印模完整。(1 分) 16. 边缘伸展适度,系带切迹清除。(1 分) 17. 印模清晰、无气泡。(1 分) 下颌第一磨牙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20 分) 1. 仿头模下颌牙列呈水平位,稍高于术者肘部,术者位于仿头模右前方 7、 8 点位置; 或仿头模下颌牙列与地面呈 45,术者位于仿头模右后方 11、12 点位置。 (1 分) 2. 握笔式持高速涡轮手机。(0.2 分) 3. 支点:无名指或中指(在硬组织上)。(0.3 分) 4. 合面、颊舌面指示沟用 1 号车针。(TR13)(0.3 分) 5. 合面预备用 1 号或 2 号车针。(TF22)(0.3 分) 6. 合面、颊舌面预备用 1 号车针。(0.3 分) 7. 邻面打开接触区用 3 号车针。(TR11/TF11)(0.5 分) 8. 邻面预备用 1 号车针。(0.3 分) 9. 精修完成用 1 号车针。(0.3 分) 10. 操作动作:喷水冷却,间断磨除。(0.5 分) 12. 按 面形态预备 1mm 深导沟。(0.5 分) 13. 按指示沟深度磨除沟间牙体组织。(0.5 分) 14. 制备颊侧轴面近中、中央和远中 3 个指示沟。指示沟的颈缘位于龈上 0.5mm,形成35 的内聚角,末端深度为 0.5mm。(0.5 分) 15. 磨除沟间牙体组织,同时形成龈上 0.5mm、宽 0.5mm 的凹形肩台。(0.5 分) 16. 制备舌侧轴面近中、中央和远中 3 个指示沟,指示沟的颈缘位于龈上 0.5mm,形成35 的内聚角,末端深度为 0.5mm。(0.5 分) 17. 磨除沟间牙体组织,同时形成龈上 0.5mm、宽 0.5mm 的凹形肩台。(0.5 分) 18. 在保护邻牙的前提下打开接触区。(0.5 分) 19. 再形成与颊舌侧边缘连续的边缘(龈上 0.5mm,宽 0.5mm 的浅凹形)和 35内聚角。(0.5 分) 20. 形态修整。(0.5 分) 21. 咬合检查。(0.5 分) 22. 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患者不适合组织损伤。(1 分) 23. 各线角光滑、圆钝。(1 分) 24. 面均匀磨除 1mm( 面间隙)。(1 分) 25. 保持 面形态。(0.5 分) 26. 形成功能尖斜面。(0.5 分) 27. 各轴面无倒凹。(1.5 分) 28. 聚合度适合。(1 分) 29. 为 0.5mm 宽的浅凹形边缘,位于龈缘上 0.5mm。(1 分) 30. 颈部边缘光滑连续。(0.5 分) 31. 近中邻牙无损伤。(1 分) 32. 远中邻牙无损伤。(1 分) 2. 急救技术-吸氧 1. 向患者解释吸氧目的,洗手,戴帽子、口罩。(1 分) 2. 用手电筒检查患者鼻腔,必要时用湿棉签清洁两侧鼻孔,协助患者取得舒适 体位。 (1 分) 3. 查看氧气表,确定氧气瓶的氧气量,检查氧气接管及面罩是否完好、通畅。 (1 分) 4. 打开氧气瓶总开关。(1 分) 5. 置氧气面罩于患者口鼻部,调整好位置,松紧带固定,松紧适度。(1 分) 6. 将氧气接管连接于面罩的氧气进孔上,视病情调节适宜的氧流量。(1 分) 7. 清洁患者面部,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1 分) 8. 操作前后告知,与患者沟通时态度和蔼,操作中动作轻柔,体现爱护患者的 意识, 操作结束后能告知患者注意事项。(1 分) 调节氧流量(小儿12L/MIN, 成人24L/MIN, 重症缺氧46L/MIN) 给氧方式: 单双侧鼻导管法,鼻塞法,鼻漏斗法,氧气枕法, 高压氧舱。 人工呼吸(10 分) 1. 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用纱布等清除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及异物。(1 分) 2. 将患者平放于硬质的平面上,仰卧,迅速解开其领口和腰带。(1 分) 3. 一手抬起患者颈部,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压迫患者前额保持其头部后仰位置,使 患者下颌和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1 分) 4. 一手将患者的下颌向上提起,另一手以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孔。(1 分) 5. 深吸气后,将口唇紧贴患者口唇,把患者的口完全包住。(1 分) 6. 深而快的向患者口内吹气 23 次,每次应持续 1 秒钟以上,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 起。(1 分) 7. 此时,立即脱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与实施路径
- 人工智能在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估中应用
- 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实施方案
- 英语高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公安局驻地反侵袭应急预案
- 电力监控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第14课 守护精灵-控制逻辑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清华大学版
- 广告营销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Can I help you Lesson 12说课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手表专业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3年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考试题库
- 八纲辨证-课件
- 房产归属协议书范本
- 服务类合同补充协议
- 学生休学申请表(新)
- 350吨履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露天采石场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 TSG-R0005-202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22版)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考研英语翻译
-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制图杨皓第四版习题集答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