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章 白喉棒状杆菌 n教学目的: n掌握白喉杆菌的致病物质、致病机制 、预防、形态特征 概述 n白喉杆菌(C. diphtheriae)是棒状杆 菌属中致病性最强的细菌,是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白喉(diphtheria)的病原菌 。 n白喉杆菌在患者鼻、咽、喉等部位繁殖 并产生强烈外毒素,引起感染,局部形 成假膜和全身中毒症状。 CORYNEBACTERIACORYNEBACTERIA白喉杆菌白喉杆菌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Rod,clubed-shaped Bacterium (causes diphtheria), (SEM x24,000) Copyright Dr Dennis Kunkel, University of Hawaii. Used with permission 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 nG+ n菌体细长微弯 n一端或两端膨 大呈棒状 n字母样排列 n异染颗粒 一、生物学性状 2、培养特性 n0.03%-0.04%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 n黑色菌落 n抵抗力强 n干燥假膜中 3月以上 n青霉素和广 谱抗生素敏感 生物学性状 n变异:白喉杆菌无毒株被带毒素基 因(tox+)的棒状杆菌噬菌体所感 染而成为溶原性细菌时,便可产生外毒 素并可遗传下去。 一、生物学性状 3、变异 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 n白喉外毒素(diphtheria toxin):是一种毒 性强、具有高度抗原性的蛋白质。由A、B两个 肽链经二硫键连接而组成。A链抑制易感细 胞蛋白质的合成。 B链本身无毒性,其功能是吸附于细胞膜上, 以协助A链进入易感细胞内。 n作用: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引起组织变性与 坏死。 二、致病性2、所致疾病 n传播途径:白喉杆菌患者或带菌者鼻咽腔 飞沫、污染物品传播。 n致病过程: n白喉杆菌 鼻咽粘膜繁殖 炎症 假膜 n 白喉外毒素 喉炎气管炎 n 血(毒血症) 假膜脱落, n 窒息死亡(早期) 心肌炎、软腭麻痹、声嘶、 肾上腺功能障碍、血压下降等症状(晚期) This child has diphtheria resulting in a thick gray coating over back of throat. This coating can eventually expand down through airway and, if not treated, the child could die from suffocation CDC 1-3岁幼儿 三、免疫性 n白喉的免疫依赖于抗毒素 n获得方式: n天然主动免疫白喉病后、或经过隐性感染 n天然被动免疫新生儿由母体通过胎盘可被 动得到抗毒素而获得免疫力。 n人工主动免疫预防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 免疫力可维持3-5年, 6-8个月儿童接种 n人工被动免疫流行期间注射白喉抗毒素。 需要皮试 有效期3周 特异 性预 防 n白喉的防治原则是包括三个方面。 1对白喉病人及密切接触的患儿应注射抗毒 素进行紧急预防,同时应注射白喉类毒素以延 长免疫力。 2对白喉患者的治疗要早期、足量注射白喉 抗毒素。 3抗菌治疗应用青霉素、红霉素。 四、预 防 第11章 分支杆菌属 n因分支生长趋势得名 n抗酸染色红色 n专性需氧,生长缓慢 n分类:结核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 菌、麻风杆菌。 概述 第1节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病原菌,俗名结 核杆菌,对人类有致病性的有人型,牛 型结核杆菌。 19931993年年WHOWHO宣布:结核病处于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全球紧急 状态状态”,预测未来,预测未来1010年:年: 每年有每年有30003000万人万人受到感染,受到感染,900900万人万人发病发病 ,300300万人万人死于结核。每秒钟就有死于结核。每秒钟就有1 1个人个人 感染结核,每天有感染结核,每天有27002700多位妇女多位妇女死于结死于结 核,每年有核,每年有1717万儿童万儿童死于结核。死于结核。 一、生物学性状 n1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 有时见到分枝状。 n结核杆菌通常难以着色,但在加温条件 下经苯胺染料染色后不易被3%盐酸酒精 脱色。此即细菌抗酸性。经抗酸法染色 后结核杆菌呈红色(如图)。 抗酸染色 n初染:石炭酸复红液/10min或蒸染5min 水洗; n脱色:加3%盐酸乙醇,倾动玻片至无色脱出 水洗; n复染:碱性美蓝液1min,水洗 n结果:抗酸菌染成红色, 细胞及其他细菌染成蓝色。 结核杆菌形态 结核杆菌的形态 一、生物学性状 n2、抵抗力: 三耐(干燥、酸碱、染料) 尘埃中传染性持续810天 干痰中 68月 三怕(湿热、紫外线、酒精) 6030min可杀死;(巴氏消毒法) 在70%75%乙醇中数分钟即被杀死 对抗结核药易产生耐药性 一、生物学性状 n3、培养特性: n专性需氧 n生长缓慢(约18h/一代),培养2-6周 n营养要求高(含蛋黄、甘油、马铃薯等的罗氏 培养基) n4、变异性:结核杆菌易发生菌落、毒力和耐 药性等方面的变异。如卡介苗(BCG)就是牛 型结核杆菌毒力变异株。(1908年-1921年) 230次传代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n结核杆菌不产生任何内、外毒素以及侵 袭酶。其致病性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n细菌在组织中顽强增殖引起炎症 n代谢产物的毒性 n机体对其产生免疫损伤(超敏反应)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n1致病物质:其毒力可能与脂质、荚膜、蛋白质有关 : n(1)脂质:含量越高,致病性越强 n磷脂:促使单核细胞增生,抑制蛋白酶分解,形成结核结节 和干酪样坏死 n分枝菌酸苷酶:与该菌抗酸性有关,减弱溶菌酶、抗体等 杀菌物质的杀伤作用 n索状因子:可损伤细胞线粒体和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抑 制粒细胞游走和引起慢性肉芽肿 n蜡质D:刺激机体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 n硫酸脑苷酯:抑制吞噬体和溶酶体结合 n(2)蛋白质:结核菌素 (3)荚膜 2、所致疾病 n多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粘 膜等)、多部位、多脏器;以肺结核为最 多见。好发部位是通气较好的肺尖 n难点: 分原发、原发后感染 原发感染 n特点:初次感染,儿童多发,感染灶易 扩散 n 各类结核病均发生在原发感染后 自然治愈倾向大 潜伏期长(结核感染与发病分离) 原发感染 n致病过程:结核杆菌 侵入肺泡,在吞噬细 胞内迅速增殖 细胞裂解,细菌释放 产生渗出性炎性病灶(肺原发病灶,原发病灶,有向全身 扩散的倾向) n机体免疫力低下,结核菌通过淋巴管进入肺门淋巴结 致肺门淋巴结肿大原发综合征(多表现为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形成哑铃状病灶。) n n 90%90%以上的原发感染可形成纤维化和钙化而痊以上的原发感染可形成纤维化和钙化而痊 愈愈 n n 少数免疫低下者结核杆菌经血流、淋巴管扩散少数免疫低下者结核杆菌经血流、淋巴管扩散 致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等。致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等。 呼吸道 原发后感染 n多发于成年人 n原发感染后遗留的潜在病灶复燃(内源性) n从外界再次吸入(外源性) n机体经初染,已有细胞免疫能力 病灶局限 n此期病灶易发生干酪样坏死、空洞 n结核杆菌可随痰排出,传染性强 3、免疫性(难点) n结核的免疫为有菌免疫或称传染性免疫。即只 有当结核杆菌在体内存在时才有免疫力,当体 内结核杆菌消失时,抗结核免疫也随之消失。 故将这种免疫称传染性免疫或有菌免疫。 n结核菌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无保护作用, 结核病的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机体对结核杆 菌产生细胞免疫的同时,也产生迟发型超敏反 应。结核迟发型超敏反应和免疫反应是由不同 亚群细胞介导的两个独立反应,可发生在同 一感染机体。 TD,TC TD TC 传染免疫(有菌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与型超敏反应并存 免疫特点 结核菌素试验 n由于感染、免疫、超敏反应同时存在,可通过 检测机体对结核菌素的超敏反应来了解机体对 结核杆菌的细胞免疫水平。 n原理: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菌体成分,有两种 :一种为旧结核菌素(OT):是结核菌肉汤培 养物加热灭菌后的浓缩滤液 一种为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是旧结 核菌素的沉淀物 重点 结核菌素试验 n原理:注入机体皮内后如受试者已感染过结核 杆菌,结核菌素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 在局部释放淋巴因子,形成超敏反应性炎症, 出现红肿、硬结。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 则无局部超敏反应发生。 n方法:取OT或PPD5单位注射于前臂掌侧皮内, 经48-72h检查反应情况。注意局部有无硬结, 不能单独以红晕为标准。 结核菌素试验 n结果判断: n局部红肿或硬结直径5 mm 阴性 n局部红肿或硬结直径 5-15 mm 阳性 n 15mm或不足15mm但有水泡、出 血、坏死、淋巴管炎 强阳性 Tuberculin test 结核菌素试验 Contact dermatitis vs tuberculin reaction 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 n阴性反应:未受感染,机体对其无免疫 力 n阳性反应:机体曾感染过或已接种卡介 苗,对结核杆菌有免疫力。 3岁以内儿 童未接种卡介苗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 灶 2)强阳性: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是 诊断结核病的特异指征 结核菌素试验 n阴性反应应考虑下述情况:如受试者处于 n原发感染的早期,尚未产生超敏反应; n正患严重结核病(如全身性粟粒性结核或结核 性脑膜炎),机体丧失反应能力; n受试者正患有其他传染病(如麻疹等); n极度虚弱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n老年人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 n用于卡介苗接种前后检查结核免疫的转 变,测定免疫效果 n作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 n测定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n在未接种卡介苗人群中作 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n1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取标本直接涂片进行 抗酸染色、镜检,找到抗酸杆菌可初步诊断。 n2分离培养 n3免疫学诊断:主要有下述两种试验,(1) 结核菌素试验;(2)ELISA n4PCR法:检测痰、胸水或关节液中有无结核 杆菌核酸。 四、防治原则 n1特异性预防:接种卡介苗BCG。 n接种方法: n新生儿可直接接种 n1岁以上须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接种 n接种后23个月做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表示接种 成功;阴性者需补种,免疫力可维持6-10年 n2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链霉素、对氨 基水杨酸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n“DOTS”:直接督导短程疗法 思考题 n结核菌素试验的用途是: nA 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 nB 判断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nC 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nD 作为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nE 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感染的 流行病学调查 答案:ABCDE 思考题 n人体对结核分支杆菌的免疫特点是: nA 为有菌免疫 nB 以体液免疫为主 nC 以细胞免疫为主 nD 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 nE 可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答案:ACE 思考题 n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可以表明机体 : nA 接种卡介苗成功 nB 已感染过结核分支杆菌 nC 对结核分支杆菌发生II型超敏反应 nD 对结核分支杆菌发生IV型超敏反应 nE 对结核分支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答案:ABDE 教学目的 n掌握结核杆菌 n抗酸染色 n免疫特点(传染免疫、有菌免疫、细胞免疫、细胞 免疫与型超敏反应并存) n致病特点(入侵途径、受累组织器官、原发感染和 原发后感染) n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用途) n熟悉结核杆菌:形态、培养特性、分类、防治 原则(卡介苗) 第2节 麻风分枝杆菌 n为抗酸菌,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及密切接触 等传播。潜伏期6月-5年,长者20年 n患者为传染源,侵犯皮肤、粘膜及外周神经系统 n症状:皮肤形成红斑结节,融合可呈“狮面状” ,神经变粗变硬,可导致感觉运动障碍。 n胞内寄生菌,机体对该菌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 n防治:无特异性预防措施 用砜类、利福平、丙硫异烟胺等 Granuloma in a leprosy patient 麻风病人身上的肉芽肿 第12章 动物源性细菌 n布鲁菌属 n鼠疫耶尔森菌属 n炭疽芽孢杆菌属 第12章 动物源性细菌 n学习目标: n1、叙述布鲁菌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传 播途径。 n2、简述鼠疫耶尔森菌属的所致疾病及传 播途径。 n3、叙述炭疽芽孢杆菌的致病物质、所致 疾病及预防。 布鲁菌 0.6-1.5 m 布鲁菌属 n可引起动物和人布鲁菌病。母畜传染性流产。 n我国流行牛、羊、猪布鲁菌。 布鲁菌属 n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透明质酸酶 n传播:多途径(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 及眼结膜等) n所致疾病:布鲁菌病,发热特点为波浪热 n布鲁菌 人体 吞噬细胞内 淋巴结 血流 初次菌血症(发热) 肝脾淋巴结及 骨髓等(T恢复正常) 血流 二次菌血 症(发热) n微检:1)血清学试验(发病1-7天后血清中出 现凝集素);2)布鲁菌素试验 n防治:加强病畜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及预防接 种 鼠疫耶尔森菌属 nG小杆菌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 原体 n鼠蚤叮咬传播 n鼠疫又称“黑死病”,临床以急性毒 血症、出血倾向、淋巴和血管系统损 害为特征,一般先流行于鼠、兔、旱 獭等啮齿动物,通常以蚤类为媒介而 传染给人类。鼠蚤接触感染了鼠疫杆 菌的动物后,再叮咬人类,鼠疫杆菌 随之侵入人体。 n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 V/W抗原 鼠疫毒素:外毒素, 菌体裂解后释放,引起局部坏死和 毒血症,主要作用于全身周围血管 及淋巴管致微循环障碍。患者临死 前皮肤高度发绀呈黑紫色,故有“ 黑死病”之称。 n临床类型: n腺鼠疫局部淋巴结肿大。继而坏死和脓肿 n败血型鼠疫病情险恶,可于数小时至2-3 天内休克死亡 n肺鼠疫多见于流行高峰。痰内有大量病菌 。可因休克、心脏衰竭等于2-3天内死亡。 免疫性与防治 n免疫性: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n检查:严格执行烈性传染病的病原菌管 理规划 n防治:灭鼠灭蚤 抗生素治疗(氨基糖苷类、四环 素、磺胺等) 炭疽芽孢杆菌属炭疽病 n一、生物学特性 n革兰阳性大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 3-10 m 致病性与免疫性 n致病物质: n荚膜:抗吞噬 n毒素 水肿因子 三者同时存在 保护性抗原 引起典型炭疽中毒症状 致死因子 n作用机制:损伤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增强血管 壁的通透性,微循环灌注量减少,血液呈高粘 状态,易DIC和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n所致疾病:草食动物及人炭疽病 n传播途径: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等 n临床类型: n皮肤炭疽:98%。在皮肤局部形成小结、水 疱,继而脓疱,中心形成黑色坏死焦痂,伴 高热寒战。发展为败血症而死亡。 n肺炭疽:吸入感染,多发于皮毛工人。寒战 、高热、呼吸困难、胸痛及全身中毒症状 n肠炭疽:食入未煮熟病畜肉,起病急,全身 中毒症状,伴呕吐、大便带血、腹胀痛等, 2-3天内发展为毒血症而死亡。 免疫性 n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n微检:渗出液、血液、痰、粪便等标本 。 n动物尸体严禁解剖 n隔离处死、焚烧或深埋病畜。 n防治:接种炭疽减毒疫苗。治疗用青霉 素等。 第13章 其他致病菌 流感嗜血杆菌 百日咳鲍特菌 绿脓杆菌 空肠弯曲菌 军团菌属 螺杆菌属 绿脓杆菌 n为假单胞菌属的代表 n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土壤中最普遍的细菌之 一。 n人的皮肤、肠道和呼吸道均存在 n水溶性绿色色素,为条件致病菌 n接触传播 n继发于烧伤、手术、癌症患者感染 n也可混合感染、医源性感染及院内交叉 感染 绿脓杆菌 军团菌属 n1976年美国费城召开退伍军人集会时,爆发 n所致疾病: 肺炎型:肺炎症状伴胃肠道又中枢神经症状 流感型:肌肉痛、发热、寒战、头痛等 肺外感染型 n细胞免疫 n治疗: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利福平 第四节 螺科菌 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Hp) 与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慢性胃炎、消化性溃 疡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公考真题2025
- 贵州公考真题2025
- 2025年标准内审员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咨询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省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参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水稻环保标签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稻产业扶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全国燃气安全生产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智能化畜禽养殖决策支持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开发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CST2差异化评课模型及其应用案例
- 人教版3到6年级单词表打印版(小学必背单词3000打印版)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书法竖的写法
- 网络综合布线实用技术第3版任务3综合布线工程网络方案设计课件
- 工程财务决算审计服务方案
- 自考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新版
- Q∕GDW 11612.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 哈工大单片机张毅刚课件 第3章
- 净化实验室施工组织方案
- 110KV变电站负荷及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