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基础与儿童保健  ppt课件_第1页
儿科学基础与儿童保健  ppt课件_第2页
儿科学基础与儿童保健  ppt课件_第3页
儿科学基础与儿童保健  ppt课件_第4页
儿科学基础与儿童保健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 儿科学系 儿保科 1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讲课目录 绪论 生长发育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偏离 儿童营养与儿童保健 第一章 绪 论 3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目的要求 v 熟悉儿科学任务和研究范围。 v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 v 一般了解儿科学的基础与临床特点。 v 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 意义。 v 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v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包括测量 方法、正常值、计算方法等)。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小儿年龄分期。 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的测量及评估 。 难点: 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各项指标的测量方法。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英文词汇】 pediatrics 儿科学 Infancy 婴儿期 toddlers age 幼儿期 preschool age 学龄前期 Adolescence 青春期 weight 体重 Height 身长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学(pediatrics) 是一门研究小儿(从胎儿到青 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 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 医学科学。 服务 对象 不同年龄期的儿童 8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学的研究内容 v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不断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水平和社会 适应性能力。 v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免疫接种 、先天性遗传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普及 教育等) 发育儿科学 预防儿科学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v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 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不断降低 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 率。 v总之,研究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 儿科学的研究内容 临床儿科学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v按照各年龄时期: 儿科学的研究内容 围生医学 新生儿医学 青春期医学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切为了的儿童 为了儿童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儿童 儿科学宗旨: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基础医学方面特点 解剖: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 机能:生理功能趋渐成熟 病理:相同的致病因素在不同年龄 可引起不同的病理反应 免疫:稚阳体 邪易干 心理:不断塑造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临床方面特 点 疾病种类:不同病因引起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 临床表现:反复、波动、变化多断 诊 断:各年龄阶段的小儿患病种类、临 床表现都有独特之处, 治 疗:细致护理; 预 后:易于康复 预 防:成人期疾病在儿童期预防; 年龄分期 15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胎儿期 指从受孕到出生,( 从受精算起为40周,280天)。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新生儿期 至胎儿娩出脐带结 扎到满28天的时期。 婴儿期 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又 称乳儿期。 18医学课件 幼儿期 1周岁满3岁之前。 19医学课件 学龄前期 3周岁到入小学前(6-7岁)。 20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从入小学起(6-7岁)到 青春期前,相当于小学 学龄期。 学龄期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青春期 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岁20 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 龄比男孩早2年左右。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 辛亥革命以前 战国至西汉时代皇帝内经记录了儿科病症 。 司马迁史记在扁鹊仓公列传中首次提 到小儿医。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儿科诊疗。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我国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 辛亥革命以后 20世纪40年代各大城市开始设立儿科。 1943年著名儿科学家诸福棠教授出版首部实 用儿科学,并多次再版发行。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我国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培养初级卫生人员,推广科学育儿。 发展保健网络,促进儿童发展。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 扩大儿科队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显著提高,婴儿死亡率显 著下降。 第二章 生长发 育 26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生长(growth)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系 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以用测量方法表 示其量的变化。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组织、器 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变 化。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影响因素: 内因 1.遗传 2.性别 3.内分泌 4.营养 5.孕母情况 6.疾病 7.生活环境 外因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长 v体重(weight) 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 重量。 v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由于摄人不足、 胎粪排出和水分丢失等可出现暂时性体重 下降(3%-9%),约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 以后逐渐回升,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 重。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重 第一个增长高峰:第一个月可增加1-1.5kg; 3月龄的婴儿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6kg), 12个月龄时婴儿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9kg), 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时体重约 为出生时的4倍(12kg);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稳定,年增长值约2kg 。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 重 q 312月婴儿体重(kg)年龄(月)+92 q16岁儿童体重(kg) =年龄(岁)2+8 q712岁儿童体重(kg) =年龄(岁)7- 52 q212岁儿童身高(CM)=年龄(岁) 6+77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长 身高(height)或身长 指头顶到足底的 全身长度。 3岁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 测量,称身长。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身高(长)测量法 体重测量法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身高(长)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 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为25cm,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年 左右,即2岁时身长约85cm。 2岁以后身高(长)增长平稳,每年约5- 7cm。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身高(长) 2-12岁身高(长)的估算公式为: = 年龄(岁) 6+77cm 身高在进入青春早期时出现第二个增长高峰 ,其增长速率达儿童期的2倍,持续2-3年。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身高(长) 女孩进入青春期较男孩约早2年,故女 孩在10-13岁时常较同龄男孩为高;但因 男孩的青春发育期虽开始晚,而持续时 间较女孩长,故男孩最终成人身高通常 较女孩为高。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 长 坐高 是由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高度,3岁儿 童取仰卧位测量,称为顶臀长。坐高的增长 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 由于下肢增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加快,坐高 占身高的百分数即随年龄而下降,由出生时 的0.67降到14岁时的0.53。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指距 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 离,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正常人指距 略小于身高值,如指距值大于身高值1- 2cm,则有长骨生长异常的可能。 体格生长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头围 测量 头围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胎儿期脑发育居全 身各系统的领先地位. 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约33-34cm; 在第一年的前3个月和后9个月头围都约增长6cm ,故1岁时头围为46cm; 体格生长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头围 生后第2年头围增长减慢,2岁时头围48cm ; 5岁时为50cm; 15岁时头围接近成人;约为54-58cm。 头围测量值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胸围的大小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 出生时胸围平均为32cm左右,比头围小1-2cm;1 岁左右胸围等于头围;1岁以后胸围应逐渐超过头 围,头围与胸围的增长曲线形成交叉。 头围、胸围增长线的交叉时间与儿童的营养和胸 廓发育有关,发育较差者头、胸围交叉时间延后 。 体格生长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长 上臂围值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 发育水平,反映了小儿的营养状况。 1岁以内上臂围增长迅速,1-5岁期间增长缓慢。 在无条件测体重和身高的地方,可测量上臂围以普 查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13.5cm为营养良好; 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 出生 3月 1岁 2岁 5岁 体重(kg) 3 6 9 12 18 身高(cm) 50 66 75 85 105 头围(cm) 34 40 46 48 50 胸围(cm) 32 41 46 50 55 体格生长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头、躯干和下肢在各年龄期所占 身高的比例不同。 脊柱和下肢等各部分的增长速度 不是一致的,生后第一年头部生长最 快,脊柱次之;至青春期时下肢增长 最快。 身体比例的变化 体格生长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中点发生变化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在成人时,头、躯干、上 肢和下肢分别增长了2、3、4 、5倍。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长的评价 充分了解儿童各阶段生长发育的规律 及特点和正确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给 予适当的指导与干预,对促进儿童的健 康成长十分重要。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长的评 价 衡量体格生长的常用方法如下: 1)均值离差法: 2)百分位、中位数法: 3)标准差比值法(Z评分,Zscore, SDS):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长的评价 4)指数法:即用两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 。 常用者为Kaup指数,即体重(kg)身高(m)2, 亦称为体块指数(BMI),指数值在生后68个月 内随月龄而增加,1岁以后随年龄而下降,正常 男孩指数均值为12.71-17.84, 女孩为12.67-17.31。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生长曲线图评价法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长评价要求 (1)采用规范的测量用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力 求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 (2)必须定期纵向观察,以了解儿童的生长趋势 ,不能单凭一次检查结果就作出结论。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长评价要求 (3)根据不同的对象选用合适的参考人群值。 (4)体格生长评价内容应包括发育水平、生长 速度和匀称程度三个方面。评价身材是否匀 称;Kaup指数可指示体型匀称度,是否过胖 或过瘦等。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 发育 骨骼发育 头颅骨发育 颅骨随脑的发育而增长,故 较面部骨骼发育为早。可根据头围大小,骨 缝和前、后囟闭合迟早等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面骨发育 婴儿期的颅骨较大、面部较短的圆胖脸形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3-4个月时闭 合;前囟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 2.0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 骨化而变小,约在l-1.5岁时闭合; 后囟在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 于生后6-8周闭合。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 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症等,前囱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 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疾病 ,而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脊柱的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发 育。生后第一年脊柱增长快于四肢,一岁以后 四肢增长快于脊柱。新生儿出生时脊柱仅呈轻 微后凸;3个月左右随着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 颈椎前凸;6个月后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1岁 左右开始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通过X线检查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 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及其融合时 间,可判断骨骼发育情况、测定骨龄。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及其融合时间, 可判断骨骼发育情况、测定骨龄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其出生后的出现次序为: 头钩骨三角月,大小多角舟状豆 。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牙齿的发育 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共20个)和 恒牙(共32个)。 生后4-lO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尚 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最晚2.5岁出齐。 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人生有两副牙齿 乳 牙(20个 ) 恒 牙(32个)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1岁时的乳牙萌出 3 岁时的颌骨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牙齿的发育 恒牙的骨化则从新生儿时开始,6岁左右 开始萌出第1颗恒牙即第1磨牙,位于第2乳磨 牙之后;自7-8岁开始,乳牙脱落代之以恒牙 ,12岁左右萌出第2磨牙;18岁以后出现第3磨 牙(智齿),但也有终身不出此牙者,恒牙一般 在20-30岁时出齐。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思考题 1 试述小儿年龄分期的方法? 2 小儿疾病在病种分布与临床表现上有何特点 ? 3 小儿生长发育有何规律? 4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5 体重、身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参考书籍和文献】 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 卫生出版社 儿童保健学,第二版,刘湘云主编,江苏 科技出版社 中华儿科学杂志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童神经心理 发育及偏离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目的要 求 1. 掌握感知运动、语言的发育。 2. 了解心理活动的发展。 了解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及学习障碍。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点和难 点】 重点:感知、运动和语言的发展。 难点:心理活动的发育。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英文关键词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生长发育 developmental pediatrics 发育儿科学, psychometry 心理测量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神经心理功能的发育包括感知、运 动、语言、情感、思维、判断和意志性 格等方面,以神经系统发育和成熟为物 质基础。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领先于其他各系统 ,新生儿脑重平均为370g,占其体重的10-12 ;己达成人脑重(约1500g)的25左右。出生后第 一年脑的生长发育特别迅速,l岁时脑重达900g, 为成人脑重的60;4-6岁时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 85-90左右。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新生儿神经细胞数目已与成人相同, 但其树突与轴突少而短。出生后脑重的 增加主要由于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 的增多、加长,以及 神经髓鞘的形成和 发育。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约在4岁左 右完成。故在婴儿期中各种刺激引起的 神经冲动传导缓慢,且易于泛化,不易 形成兴奋灶,易使其疲劳而进入睡眠状 态。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脊髓随年龄而增长。脊髓下端在 胎儿期在第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 至第1腰椎,作腰椎穿刺时应注意。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新生儿和婴儿肌腱反射较弱,腹壁反射和 提睾反射也不易引出,到l岁时才稳定。3-4个 月前小儿肌张力较高,Kernig征可为阳性,2 岁以下小儿Babinski征阳性亦可为生理现象。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二、感知的发育 感知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 选择性地取得信息的能力,其发育对其 他能区的发育可起重要促进作用。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视感知发育 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有对 光反应;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可短暂注视 物体,但只能看清15-20 cm内的事物。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1个月可凝视光源,开始有头眼协调,头可 跟随移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转动90 ; 3-4个月时喜看自己的手,头眼协调较好, 可随物体水平转动180 ; 6-7个月时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 向转动;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8-9个月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 ; 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 2岁时可区别垂直线与横线; 5岁时己可区别各种颜色; 6岁时视深度已充分发育。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听感知发育 v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 v生后3-7日听觉已相当良好, v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 ; v7-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区别语言的意义; v13-16个月时可寻找不同响度的声源, v4岁时听觉发育完善。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听知觉发育与儿童的语言发育直接 相关。听力障碍如果不能在语言发育 的关键期得到确诊和干预,则可因聋 致哑。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在婴幼儿期可用简单的发声工具或听力 器进行听力筛查测试;年长儿可用秒表、 音叉或测听器测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检测可较精确判断儿童的听觉。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味觉: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4-5月对食 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为味觉发育关键时刻 ,此期应适时添加各类食物。 嗅觉:出生时嗅觉中枢与神经末梢已发育成 熟, 3-4月时能区别愉快与不愉快的气味;7-8 月开始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皮肤感觉的发育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 度觉和深感觉等。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 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的触觉已 很灵敏,而前臂、大腿、躯干则较迟钝 。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新生儿已有痛觉,但较迟钝; 第2个月起才逐渐改善。 出生时温度觉就很灵敏。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三、运动的发 育 运动发育或称神经运动发育,可分 为大运动(包括平衡)和细运动两大类。 运动的发育既依赖于感知等的参与,又 反过来影响其他能区及情绪的发育。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运动的发育规律 : (1)自上而下为随意运动的规律 (2)由近及远 (3)先泛化后集中,从不协调到协调 (4)先正面动作后反向动作 运动发育的规 律: 1.头尾规律 93医学课件 1.头尾规律 2.由近到远 运动发育的规 律: 94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大运动的特点 二抬 四翻 六会坐, 七滚 八爬 周会走。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1)抬头 (stand head): 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l-2秒; 3个月时抬头较稳; 4个月时抬头很稳,并能自由转动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 坐 (sitting) 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 住独坐; 8个月时始坐稳,并能 左右转身。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3) 爬 (creeping) 89个月时可 用双上肢向前 爬。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爬对婴幼儿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v一方面锻炼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 v另一方面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a. 提高接触事物的能力 b. 提高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概念的形成 c. 提高交流的能力 d. 促进感觉统合发展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4)站(standing)、走(walking)、跳 (jumping) 11个月时可独自站立 片刻; 15个月可独自走稳; 24个月时可双足并跳 ; 30个月时会单足跳。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手肌发育成熟的规律: (1)先手掌尺侧握物,然后挠侧,再用手指; (2)先4指对掌心一把抓,然后拇指对示指钳; (3)先握取(不随意), 然后主动放松(随意 )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细动作(fine moter)的发育 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可自行玩手,看到 物体时全身乱动,并企图抓扒,碰击桌上或悬 挂着的物体; 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 能将一物体从一手转移到另一手;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细动作的发育 9-10个月: 可用拇、食指拾物,喜撕纸; 12-15个月:学会用匙,乱涂画; 18个月: 能叠2-3块方积木; 2岁: 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开始学用筷子 。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四、语言的发育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用以表 达思维、观念等心理过程,与智能关系密切, 是儿童全面发育的标志。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语言的发育要经过 发音 理解 表达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新生儿已会哭叫,以后咿呀发音,逐渐听 懂理解别人的话,当婴儿说出第一个有意义 的字时,意味着他真正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 。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般1岁时开始会说单词,以后可组成 句子,先会用名词,而后才会用动词、代 名词、形容词、介词等;从会讲简单句到 复杂句。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五、心理活动的发展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觉、记忆、思维、 想象、情绪、性格等众多方面。初生小儿 不具有心理现象,待条件反射形成即标志 着心理活动发育的开始,且随年龄的增长 ,一直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早期的社会行为 2-3个月时小儿以笑、停止啼哭、伸手等行为以及 眼神和发音表示认识父母。 3-4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社会反应性的大笑,这是 小儿早期参加游戏的表现; 7-8月的小儿可表现出认生;对玩具发声;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早期的社会行为 9-12月时是认生的高峰; 12-13个月小儿喜欢玩变戏法和躲猫游戏。 18个月的儿童逐渐有自我控制能力,成人在附 近时可独自玩很久。 2岁时不再认生,易与父母分开; 3岁后可与小朋友做游戏,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注意的发展 婴儿期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 、语言的丰富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逐渐出现 有意注意。 5-6岁后儿童能较好的控制自己注意力。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将所学得的信息贮存和“读出” 的神经活动过程,可分为感觉、短暂记 忆和长久记忆3个不同的系统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思维的发展 1岁以后的儿童开始产生思维 在3岁以前只有最初级的思维形式 3岁以后儿童开始有了初步抽象概括性 思维;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思维的发展 6-11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综合分 析、分类比较等抽象思维方法,具 有进一步独立思考的能力。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想象的发展 新生儿无想象能力; 1-2岁儿童仅有想象的萌芽, 学龄前期儿童仍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 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到学龄期才迅速发展 。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情绪、情感的发展 新生儿因生后不易适应宫外环境,较多 处于消极情绪中,表现不安、啼哭,而哺 乳、抱、摇、抚摸等则可使其情绪愉快。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情绪、情感的发展 婴幼儿情绪表现特点常为时间短暂,反应强烈 ,容易变化,外显而真实。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不愉快因素的耐受性 逐渐增加,能够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情绪遂趋 向稳定。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个性和性格的发展 婴儿期由于一切生理需要均依赖成人,逐渐 建立对亲人的依赖性和信赖感。 幼儿时期已能独立行走,说出自己的需要 ,故有一定自主感,但又未脱离对亲人的依赖 ,常出现违拗言行与依赖行为相交替现象。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个性和性格的发展 学龄前期小儿生活基本能自理,主动性 增强,但主动行为失败时易出现失望和内疚 。 学龄期开始正规学习生活,重视自己勤 奋学习的成就,如不能发现自己学习潜力将 产生自卑。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个性和性格的发展 青春期体格生长和性发育开始成熟,社交 增多,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但容易波动,在感情 问题、伙伴问题、职业选择、道德评价和人生 观等问题上处理不当时易发生性格变化。 性格一旦形成即有相对稳定性。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表现在感知 、运动、语言和心理过程 等各种能力及 性格方面,对这些能力和特征的检查称为 心理测试。 DQ正常值= 100 15 发育年龄 实际年龄 100发育商= 8月 18月 100此例DQ= 44 DQ 意义 130 上(优秀) 115-129 中上 85-114 中 70-84 中下 70 下(低下) 122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能力测验 筛查测验 (1)丹佛发育筛查法(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DDST主要用于6岁儿 童发育筛查,实际应用时对4.5岁的儿童较 为适用;共103个项目,分为个人社会、细 运动与适应性行为、语言和大运动四个能区。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能力测验 绘人测试:适用于5-9.5岁儿童。要求小儿依据自 己的想象绘一全身人像,计分内容包括身体部 位、各部比例和表达方式等。 图片词汇测试(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PPVT):适用于4-9岁个人与集体的一般智能筛查 。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诊断测验 Gesell发育量表:适用于4周至3岁的婴幼儿。 从大运动、细动作、个人社会、语言和适应 性行为五个方面测试,结果以发育商(DQ)表示 。 Bayley婴儿发育量表:适用于2-30个月婴幼儿 。包括精神发育量表(163项)、运动量表(81项) 和婴儿行为记录。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诊断测验 StandfordBinet智能量表:适用2-18岁儿童 。 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WPPSI): 适用于46.5岁儿童。 Wechsler儿童智能量表修订版(WISC-R):适用 于616岁儿童,内容与评分方法同WPPSI。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适应性行为测试 智力低下的诊断与分级必须结合适应性 行为评定结果。国内现多采用日本“婴儿- 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此量表适用 于6月-15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评定。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心理行为异常 一、儿童行为问题 屏气发作 、 吮拇指癖、咬指甲癖 、 遗尿症、 儿童擦腿综合征 、 注意力缺乏多动症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心理行为异常 二、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属特殊发育障碍,是指在获得和 运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特殊技能 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出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 征。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复习思考题 1. 小儿运动发育规律是什么? 2. 试述小儿语言发育规律。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参考书籍和文献 v儿童保健学,第二版,刘湘云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 v儿童精神卫生,陶国泰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2000 v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v中华儿科学杂志 第三章 儿童营养与儿童保 健 132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目的要 求 1了解小儿营养物质代谢的特点及营养需要 。 2掌握婴儿与幼儿的具体喂养方法。 3. 了解各年龄期保健的原则。 4. 掌握小儿的预防接种。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母乳喂养的优点。 各年龄期保健重点。 难点: 辅食的添加原则和程序 小儿预防接种。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英文词汇 breast 母乳 milk 牛奶 nutrition 营养 child health care 儿童保健 preventive pediatrics 预防儿科学 planed immunization 计划免疫 小儿营养 Child Nutrition 136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包括四项内容: 平均需要量 EAR 推荐摄入量 RNI 适宜摄入量 AI 可耐受摄入量 UL 一个人群的RNI=EAR+2SD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营养素分为: 能量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 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人体依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三大营养素供给能量,它们在体内的实 际产能量为: 碳水化合物 16.8kJ/g (4kcal/g) 脂 肪 37.8 kJ/g (9kcal/g) 蛋 白 质 16.8kJ/g (4kcal/g)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对能量的需要 基础代谢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活动所需 生长所需 排泄的消耗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般可按下列方法估算: 婴儿每日为418 kJ (100kcal)/kg ,以 后每增加3岁减去42 kJ (10kcal)/kg,到 15岁时为 50kcal/kg。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 成分;保证各种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调节生理、生化活动。占总能量的 10%-15%。 宏量营养素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n 脂肪:提供能量、提供必需脂肪酸、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防止散热、机械 的保护作用。占总能量的25%-30%。 n 碳水化合物:主要的供能物质。婴 儿膳食中应占总能量的50%-60%。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水:每日水的需要量,乳儿150ml/kg ,以后每3岁 减去25 ml/kg,9岁时为75ml/kg ,成人为50ml/kg 膳食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 其他膳食纤维 营 养 平 衡146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母乳喂养(breast feed)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一 般健康母亲的乳汁分泌量常可满足4-6 月以内婴儿 营养的需要。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 产后4-5天以内的乳汁称为 初乳; 产后5-14天为 过渡乳 ; 产后14天以后的乳汁为 成熟乳。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人乳的特点 人乳 牛乳 酪蛋白:乳清蛋白 1:4 4:1 凝块(-酪蛋) 小 大 牛磺酸 425mgL 低 (牛乳的10-30倍) 营养丰富 1、蛋白质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碳水化物 人乳中的碳水化物主要是乙型乳糖,利于脑 发育;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产生B 族维生素;促进肠蠕动;并把乳糖分解成乳酸 ,使大便呈酸性,从而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有利于钙的吸收。 人乳的特点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3、脂肪 人乳能量的50由脂肪提供。人乳的脂肪颗 粒小,还含有脂肪酶故较易消化和吸收。人乳含 有较多的亚油酸(一种必需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为婴儿髓鞘形成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所必需 ,有利于脑发育;牛乳则主要含饱和脂肪酸。 人乳的特点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4、矿物质 人乳中电解质浓度远比牛乳低,这是 和婴儿肾脏不能承受较大的溶质负荷相 适应的。 人乳的特点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v 人乳含钙量低于牛乳,但其吸收率远高于牛 乳,且钙磷比例合理故有利于钙的吸收; v人乳中铁的吸收率(49)也远高于牛乳(10) 。 v人乳中的锌主要和小分子多肽结合,其利用 率高。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人乳含维生素A、C、E较多,在初乳中更为 丰富,但人乳所含的维生素K仅为牛乳的14 ,单纯依靠母乳喂养的婴儿在满月以后可能发 生维生素K缺乏。 5、维生素 人乳的特点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生物作用: 1. 缓冲力小,不影响胃液酸度,利于酶发 挥作用; 2. 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 3. 生长调节因子。 人乳的特点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其他 母乳喂养还有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有 利于婴儿心理健康的优点。 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机 会。 人乳的特点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母乳喂养的优点 1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死亡率 2降低婴儿患病率 3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性 4经济、方便、省时省力、温度 适宜 5增进母婴感情 6其他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 产前准备 成功的哺乳则需孕妇身心两方面的 准备和积极的措施 。 产后阶段 哺乳期应不断增强哺乳信心, 主 张在正常分娩、母婴健康情况良好的条件下尽 早开奶(瑞典为生后10-15分钟) 。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 2个月婴儿每天哺喂6-7次以上;3-4月者 大约6次左右;以后渐减。每昼夜哺乳6次者 ,血液催乳素浓度可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哺乳应注意的事项: 要保持乳腺,尤其是乳头的卫生。若乳儿 哺喂后能安静入睡,体重增加速度正常,而 且吸吮时能听到咽奶的声音,则表示奶量充 足,反之则不足。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不宜哺乳的几种情况: 凡是母亲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肾炎 、糖尿病、恶性肿瘤、结核病或心功能不全等 均应停止哺乳;产妇患精神病、癫痫等亦应停 止哺乳,乳母患急性传染病时,可将乳汁挤出 ,经消毒后哺喂。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部分母乳喂养 4个月婴儿采用部分母乳喂养时母乳哺喂次 数一般不变,每次先哺母乳,将乳房吸空,然 后再补充乳品或代乳品,这样才有利于刺激母 乳分泌,此为补授法 。 4-6个月婴儿,为断离母亲开始引入配方奶或 兽乳时宜采用代授法。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喂4 个月的婴儿时,可采用其他动物乳如牛乳 、羊乳、马乳等或其他代乳品喂哺婴儿, 称为人工喂养。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牛乳的特点 乳糖含量低 宏量营养素比例不当 肾脏的溶质负荷 缺乏各种免疫因子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牛乳的改造 配方奶粉:重量比均为1:7,如盛4.4g奶粉 的专用小勺,一勺宜加入30ml温开水 全牛乳的家庭改造 加热 加糖 加水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6个月以内 奶量摄入估计 配方奶粉摄入量估计 100g供能约500kcal(2029KJ),婴儿能 量需要量约为100kcal/(kg.d),故需婴儿 配方奶粉20g/(kg.d)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例:6个月以内 奶量摄入估计 设有4月龄乳儿,体重6kg, 每昼夜按需液量150mlkg、能量100kcalkg, 则:总能量为600kcal,100ml牛奶的能量为67kcal,加入 8%糖后的热量约为100kcal。给含8糖的牛奶600ml即可 满足能量需要; 总液量900ml,减除600ml牛奶量外 应再加水900-600300ml;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注意事项: 1. 婴儿的食量有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 2最好分次配制,以确保安全。 3加糖不是为了增加甜味,而是补充碳水化物和热 能的不足。 4其他 奶液的温度应与体温相近,乳儿的姿势和防 吐方法、哺喂次数和时间间隔等均与母乳喂养相同。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对4个月的乳儿,单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其生 长发育的需要,即使是人工喂养者也因胃容量有限 ,不能单靠增加牛乳量来满足其营养需要。一般说 来,当每日摄入的奶量达1000ml,或每次哺乳量 200m1时,即应添加辅助食品,以保障乳儿的健康。 婴儿的食物转换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婴儿的食物转换的目的: 1. 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 2改变婴儿食物的质量以满足其生理需要并为断乳作 好准备。 3. 有利于咀嚼功能的训练,促进语言的发展。 4. 逐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婴儿从吸吮奶瓶到 用匙喂食,以至用杯、碗、筷,逐步从授食过渡到自 食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婴儿的食物转换的原则 从少到多 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添加蛋黄,宜由l 4个开始,5-7天后如无不良反应可增加到l312个 ,以后逐渐增加到1个; 由稀到稠 如从乳类开始到稀粥,再增稠到软饭 由细到粗 如增添绿叶蔬菜应从菜汤到菜泥,乳牙萌出 后可试食碎菜; 由一种到多种 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不能同时 添加几种; 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添加辅食品的具体步骤 母乳所含的维生素C 、D不足,故从生后2周起即可逐步添加浓鱼 肝油和维生素C,但不作为辅食对待。 从4月龄起,添加米汤以促进淀粉酶的生成并 补充B族维生素。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7-9个月的婴儿多已出牙,故应及时添加饼 干、面包干等固体食物以促进牙齿的生长和 培养咀嚼、吞咽等良好习惯。 在粥和烂面的 基础上,可添加碎莱、肝类、全蛋、禽肉、 豆腐等食品,以使食谱丰富多彩、莱肴形式 多样,增加小儿食欲。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10-12个月时,因消化功能进一步完善,故在 上述食谱的基础上可添加瘦肉。肉类不宜煎、 炒、爆,应剁成碎末加入粥内或面条内同煮, 以利消化吸收。羊肉中的脂肪熔点较高,难以 消化,故应在年龄稍大后,再行添加。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婴儿期易出现的问题 溢乳 食物引入不当 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不足 进食频繁 喂养困难 儿童保健 Child Health Care 176医学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child health care) 研究各年龄期小儿的生长发育、营养 保障、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的综合学科。 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利因素,促进 和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胎儿期及围生期儿童的保健 新生儿保健 婴儿期保健 幼儿期保健 学龄前期保健 学龄期与青春期保健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各年龄期的保健 胎 儿 期 病理生理特点: 1.宫内生长 2.孕母的各种不利因素均可干 扰胎儿的发育 保健方法: 1.围生(产)期保健; 2.胎儿监测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