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中西医诊疗规范 ppt课件_第1页
尿路感染的中西医诊疗规范 ppt课件_第2页
尿路感染的中西医诊疗规范 ppt课件_第3页
尿路感染的中西医诊疗规范 ppt课件_第4页
尿路感染的中西医诊疗规范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尿路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太仓市中医医院肾内科 概述 n尿路感染是指尿路内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繁殖引起的尿 路炎症。是常见的感染疾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 易发生在年轻女性,已婚女性发病率为5,与性生活 有关。孕妇细菌尿发生率达7。小于50岁的男性少见 。常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包括 输尿管炎和急、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 炎和膀胱炎。本病的发病率随增龄而增高,女性多于 男性。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癃闭”、“腰痛”的范畴 。 临床表现 n急性膀胱炎 较多见,占尿路感染总数 的5070。主要症状为排尿时尿路烧 灼感或疼痛,常伴有尿频、尿急、尿失 禁、夜尿和膀胱区不适;无全身症状, 偶可有腰痛、低热、神志模糊。体检常 有耻骨弓上压痛。尿可有臭味且发混浊 ,约30的患者可发生肉眼血尿。 临床表现 n急性肾盂肾炎 突然发生一侧或两侧腰痛,可放射 到髂窝或耻骨弓上部位。约30的患者合并膀胱炎, 可有排尿困难等膀胱刺激征。全身症状明显,寒战、 高热、恶心、呕吐常可见到 。可伴随败血症低血压。 通常在脊柱肋缘角有触痛。尿可发混,尿蛋白微量或 ,尿沉渣镜检有脓(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 和微生物,可见白细胞管型。可有暂时性尿浓缩功能 减退。罕有伴随发生急性肾乳头坏死者,患者尿中可 排出脱落的肾乳头,可导致急性肾衰竭,这种情况特 别易发生在糖尿病及有尿路梗阻的患者。 临床表现 n慢性肾盂肾炎 半数病人以前可有类似急性肾盂肾 炎样表现,起病时症状较轻微、不易发现。多数人有 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亦有部分病人 既无全身症状又无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仅有面色萎 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低热、腰痛、体重减轻。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繁多。 临床表现 n无症状型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可无临床症状,仅表 现为无症状性菌尿,这在有原发病(尤其是糖尿病和 脑血管病),泌尿生殖道生理或结构异常及留置导尿 的病人特别多见。 西医诊断标准 n尿路感染的诊断:(参照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 术会议通过的标准) n 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 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2天内应重复培养1次。 n 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检查,白细胞 10/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 n具备上述、可以确诊。如无则应再作尿 菌计数检查,如仍105/ml,且两次细菌相同者 ,可以确诊。 西医诊断标准 n 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无论菌数多少 ),亦可确诊。 n 作尿菌培养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中段尿(尿 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 革兰氏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 路感染症状,亦可确诊。 n 尿细菌数在10410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 10410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 养来确诊。 上、下尿路感染的诊断 符合上述尿路感染标准兼有下列情况者。 n 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 炎。 n 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 为膀胱炎。 n 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尿中 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n 经治疗后症状已经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停药 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n 经治疗后仍留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 X线肾盂造影有异常表现者为肾盂肾炎。 急、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n 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经抗菌治疗效果不佳, 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复发者,多为慢性 肾盂肾炎。 n 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 能)减退,能排出其他原因所致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n 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 缩小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鉴别诊断 全身感染性疾病 有些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不明显 ,而全身性感染症状较突出,易于误诊为流行性感冒 、疟疾、败血症、伤寒等发热性疾病。如能详细询问 病史,注意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及肾区叩击痛,并作 尿沉渣细菌学检查,不难鉴别。 鉴别诊断 n急腹症 有些病者可无尿路的局部症状,而表现似急 腹症,如发热、血白细胞增高、腹部局限性疼痛等, 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女性附件炎等。通过详细询问 病史及作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则可鉴别。 鉴别诊断 n肾结核 有些尿路感染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者易误诊为 肾结核,但肾结核膀胱刺激征更突出,晨尿培养结核 杆菌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而尿普通细菌培 养为隐性。IVP可发现肾结核病灶X线征,部分病者可 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可资鉴别。但要注意肾结核 常可与普通尿路感染并存。普通尿路感染经抗生素治 疗后,仍残留有尿路感染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高 度注意肾结核的可能性。 鉴别诊断 n1其他 非细菌尿路感染患者有尿频、尿急、 尿痛及尿检异常,但多次尿培养无有意义的细 菌尿。应怀疑为衣原体或支原体的感染。患者 常有不洁性交史。 尿路感染抗生素选用的基本原则 n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 一般来说,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来选 用抗生素,无培养结果之前,应选用对 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n选用在肾内和尿液内药物浓度高的抗生 素。 n联合使用抗菌药 严重感染时一般选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 疗效判定标准 n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发,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 辑。1993 n1. 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检查2次恢复正常,尿菌阴 性,并于第2、6周复查尿菌1次,均为阴性,为近期治愈;追踪6 个月无复发者为完全治愈。 n2.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基本消失,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 常,尿菌阴性。 n3.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尿常规显著改善,尿培养偶有 阳性。 n4. 无效 症状及尿检改善不明显,尿菌定量检查仍阳性,或于 第1、6周复查时尿菌为阳性,且为同一菌种 尿路感染的中医辨证论治 n病因病机 n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n辨证论治 n中成药治疗 n外治法 病 因 病 机 n病因 感受湿热 感受湿热疫毒之气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外阴不洁 ,秽浊之邪乘虚而入,湿热毒邪客于膀胱,湿热熏蒸而发病。 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脾胃运化功能失 常,湿浊内生,蕴久化热,湿热下注。 肝郁化火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火郁下焦,膀 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 肾气亏虚 老年人肾气亏乏,无力推动膀胱,湿热滞留膀胱; 或膀胱湿热邪气上犯于肾,又使肾气受损,二者互为影响,互为 因果。 病因病机 病机 n膀胱湿热 膀胱系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湿热毒邪,客于膀 胱,热邪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 。 n湿热中阻 饮食不节,辛热伤胃,胃伤及脾,脾气不足,水 湿运化失司,湿热之邪滞于中焦,湿热下注膀胱,诸症由此而生 。 n肝胆湿热 肝气失于疏泄,气郁化火,气火郁于下焦,肝脉绕 阴器,过少腹,肝胆湿热下注,壅遏膀胱,气化失司,气机不畅 ,亦可促发本病。 n肾虚 老年肾虚体弱,或病程较久,反复发作,加重肾虚,进 一步耗伤肾阴,阴虚火旺,湿热久滞,水道通利不畅湿热下迫膀 胱发为本病。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n1.2.1膀胱湿热证 小便频数,点滴而下,尿色黄赤,灼热刺痛 ,急迫不爽,痛引脐中,腰痛拒按,或伴恶寒发热,苔黄腻,脉 滑数。 n1.2.2肝胆郁热证热证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 食,小腹痛,尿急、尿频、尿痛,苔薄黄,脉弦数。 n1.2.3中焦湿热 寒战高热,午后热盛,大便秘结或溏,脘腹痞 满,胸闷不饥,不欲饮,腰痛,小便混赤,尿时涩痛,苔黄腻, 脉滑数。 n1.2.4肾阴不足 湿热留恋证 头晕耳鸣,腰酸痛,低热,手 足心热,咽干唇燥,小便黄赤混浊或刺痛,舌质红,无苔,脉细 数。 辨证治疗-膀胱湿热证 n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泻火。 n方剂:八正散加减 n药用:瞿麦20g,萹蓄20g,通草15g,车前子15g滑石15g, 栀子10g,生大黄5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5g 。 n加减:腹胀便秘甚者加用枳实,并加重大黄用量以通 腑;腹满便溏者,去大黄以减泻下之力;小腹坠胀者 ,加川楝子、乌药以疏肝气;伴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 尿者,加白茅根、小蓟、生地以凉血止血;伴有腰痛 者,加熟地、枸杞、薏米、杜仲以补肾利湿。 辨证论治-肝胆郁热证 n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n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n药用:龙胆草15g,黄芩15g,栀子10g,泽泻15g, 通草15g,车前子15g,当归15g,柴胡15g,生地 20g,甘草5g。 n加减: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后下入煎以通便; 小便疼痛较剧、灼热、舌质红者,酌加黄柏、 竹叶、滑石等以清火利湿。 辨证论治-中焦湿热证 n治法:化湿清热。 n方剂:三仁汤加减。 n药用:杏仁15g,薏米15g,白叩15g,厚朴15g,半 夏10g,通草30g,滑石15g,竹叶15g,黄芩10g,地 丁30g,金银花30g,车前草15g。 n加减:呕恶重者,加竹茹10g清中焦热而利湿 ;大便溏者,加茯苓、泽泻以分利水湿;大便 秘者,加大黄后下以清热通下而燥湿。 辨证论治-肾阴不足、湿热留恋 n治法:滋阴补肾,清热利湿。 n方剂:知柏地黄汤加减 n药用:知母10g,黄柏10g,丹皮15g,茯苓20g,泽 泻15g,生地15g,石韦20g,车前草20g。 n加减:骨蒸潮热者,加青蒿、鳖甲入里达表, 引邪外出,以除骨蒸;目花干涩者,加枸杞、 菊花以滋养肝肾,清热明目;咳嗽喘逆者,加 麦冬、五味子以敛肺滋肾降逆。 中成药治疗 n三金片 每服3片,日3次。 n癃清片 每服8片 ,日3次。 n鱼腥草注射液 主要成分为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 适用于膀胱湿热。 n清开灵注射液 每次4060ml加入5或10葡萄糖注 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 日1次。适用于膀胱湿热证。 外治法 1.敷贴疗法 莴苣菜1握,黄柏100g。两味混合 ,捣烂如膏,取药膏如枣大,放胶布中间,敷 贴神阙、小肠、膀胱俞、每穴1张。每日换药1 次。适用于膀胱湿热证。 n2.薰洗疗法 土茯苓30g,马鞭草30g,败酱草 30g,贯众30g,白头翁30g,上药水煎20分钟后, 放入冰片2g取药液1000ml,入盆,薰洗少腹及 阴器,每日1次。适用于膀胱湿热证。 尿路感染的预后 n无合并症的尿路感染90以上可治愈。膀胱炎可致上 尿路感染,但几乎没有证明其可致肾功能损害。成人 无合并症的肾盂肾炎罕有致肾功能损害及慢性肾疾病 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