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爆发的调查 黑龙江省某县镇的城西小学 师生1107人, 分五个年级二十一个班。 1971年7月15日, 在学生中发生一些胃肠炎及 少量疑似伤寒病人。 7月19日和20日, 则发生大量疑似伤寒病人。 该情况引起当地有关部门及防疫单位的重视,省 也派出了又医疗和防疫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以小学 校为病房进行就地治疗并进行了有关的流行病学调 查分析。 接到上述疫情后,首先应做那些爆发调查准备 工作? 1 准备好各种调查备用品(调查卡片、取样器材等 ); 2 消毒、杀虫、灭鼠药品; 3 疫区处理器械; 4 治疗预防药品、器材; 5 了解疫区有关情况; 6 熟悉疾病的微生物学传染病学(临床、流行病学 )。 到达现场后,要初步了解情况,然后马上进 行调查。 (一)核实诊断:(临床、实验、流行病学)同 一次爆发的病例,临床表现大同小异,所以可 根据部分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实验室结果,迅速地做出正确综合诊断。 可用实验室的方法确诊一部分病人,其他人 可用临床诊断的方法; 特别要注意该病表现出来流行病学特点, 核实诊断。 临床表现: 起病急、寒战、高热(91.9), 头痛(61.2), 头晕(75.8 全身不适(45.7),恶心(48.1), 呕吐(27.7),腹痛(72.9), 肝脾肿大(47.0),腹泻(34.8), 尚有便秘和皮疹。 病程短较,退热时间快,一般入院治疗七天后即开 始下热。 在451名住院病人中除两名合并肠穿孔外,绝大部 分经过良好。 根据以上材料, 你考虑是什么病? 3流行情况: 城西小学师生的伤寒罹患率: 参加劳动的1107名师生中511名发病。 511/ 1107 10046.2 伤寒罹患率为46.2。 讨论: 1.此次流行是否是爆发?为什么? 2.请推断此次流行的感染日期, 根据感染日期范围还应了解哪些情况? 2. 462名患者日别发病情况(表1) 15 7月 16171819202122232425 112132330787971522410 25 2627282930311 8月 2345合 计 24 1061367343311462 用几何均数法计算: Anti log 0.9775=9.495(天 n用中位数计算: l :中位数组下限 N:样本例数 fl:中位数所在组之前一组的累积频数 fmd:中位数组的例数 i :组距 从7月15日到8月5日(22天)共有642名师 生患伤寒病。 其中多数病例集中在16/725/7(占80 以上), 而7月20日到7月22日(仅三天)就有225 例病人,占病人总数的50,发病日期高度 集中,均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342天, 平均1214天),发病曲线呈直线上升,故 符合爆发的特点。 这次爆发的感染时间范围:7月12日左右。 为寻找可疑的感染地点,在这次爆发的感 染时间范围 ,7月12日左右这个时间内 ,应向城西小学了解师生的生活活动情 况。 n1. 有无聚餐及其他集体活动, n2. 饮水情况, n3. 还应了解发病的学生家中有无同类病人, n4. 其他学校有无该病流行, n5. 该校的环境卫生及既往传染病流行情况, 城西小学位于城西部,校舍为砖瓦结构的平房,校园 场地宽阔,情况良好,无传染病流行。 于1971年7月12、13及16日组织了三五年级(十一 个班)师生共637人(其中教师为17名)赴该镇城西大 队的一、四、七小队的所在地矫家屯进行义务劳动 (其中三年一班仅去劳动一天)。 主要是拔草和间谷子苗。 学生一早即步行赴劳动场地,傍晚步行回镇。 自己带午饭,三、四、五年级分别在四、一、七小队 食堂休息吃饭。 表2 城西小学下乡劳动与未下乡劳动师生发病情况 人数 患病数 发病率 下乡参加劳动师生 637 511 80.20 未下乡参加劳动师生 470 3 0.64 X 2 )()()( )( 2 dbcadcba nbcad + 穧- 688 df 1 X2688 df1 P 0.01 可见师生发病与否和是否下乡参加过劳动 有很大关系,这就说明本次爆发的感染地点 可能在矫家屯。 根据伤寒的传播途径的特点, 可能的传播因 子有食物、水、苍蝇、日常生活接触。 苍蝇和日常生活接触不可能引起这样高发 病率的爆发。 去参加劳动的师生早晚来回步行,午饭自 带,无聚餐史,分别在四、一、七小队食堂 休息吃饭。 年级及就餐地点 患病人数 非患病人数 合计 三年级在四队食堂 145 29 174 (除三年一班外) 四年级在一队食堂 168 38 20 五年级在七队食堂 163 21 184 合计 476 88 564 X2=3.87df=2P0.1 可见各年级发病与食物及就餐地点无关。 可见各年级发病与食物及就餐地点无 关。 在劳动中饮用水,用帆布袋装入矫家 屯大井的水,送至田头。 未下乡劳动的师生中发病的3人是同 年6月份曾去过矫家屯进行文艺演出,当 时曾饮用过该屯的大井水。 故所有病例均是去过矫家屯,并饮过 矫家屯大井水者。 推测爆发与饮矫家屯大井水有关。 城西小学去矫家屯参加劳动各年级发病情况 表4 城西小学参加劳动的各班级发病情况 班 级 参加劳动人数 患病人数 发病率 % 三年 1班 56 25 44.6 2班 57 49 85.9 3班 60 51 85.0 4班 57 45 78.9 四年1班 51 43 84.3 2班 55 47 85.4 3班 50 37 74.0 4班 50 41 82.0 五年1班 62 51 82.3 2班 62 58 93.5 3班 60 54 90.0 在同一年级中由于矫家屯参加劳动的天数多少不 同,其发病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以两个发病率最 低者比较: 年级 患病 未患病 总计 发病率() 3.1 25 31 56 44.6 4.3 37 13 50 74.0 合计 62 44 106 X2=9.4df=1P0.001 可见发病与参加劳动多少有关(3.1仅去劳动一天) ,间接说明发病与饮矫家屯大井水多少有关。 井水检查 杂菌数:730920个/ml以上。 大肠菌值小于0.4ml。 讨论: 1. 以上情况介绍对于分析本次爆发流行 有何帮助? 2. 还应了解哪些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初步认为城西小学的这次伤寒 爆发的传播因子可能是矫家屯大井水。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你认为下一步应做哪些 工作? 必须边调查边采取措施,初步防治措施如下: 组织措施: 省、地、县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当时的中 心重点工作,成立了防治领导小组及防病指挥部。 技术措施: 隔离病人、治疗病人;以城西小学的全部教师作为病 房,集中隔离了90以上的现患,采用中西医免费治 疗。 密切观察曾去过矫家屯劳动而未发病的师生,定期 访视,并接种三联疫苗。 对接触者进行访视并进行预防接种。 水源消毒: 对矫家屯大井投漂白粉级进行清淘,国家投资将大 井改为手压机井。 大力开展卫生宣教,清理粪便,灭蝇及清除垃圾。 n 为证实本次爆发流行确实与矫家屯有关 ,以便进一步查明传染源及传播因子,就 有必要去矫家屯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那里 是否有同城西小学相吻合一致的爆发流行 及有无其他说明将近几天井水被污染的事 实根据。 n传染源及传播因子的调查 n到矫家屯调查这次伤寒爆发的传染源及传播因子。 n到矫家屯之后,首先调查哪些内容? n矫家屯 的一般情况: 1. 矫家屯为该县城城西大队一、四、七小队的所在地,共 106户,总人口数为522人。 在该屯东面为第六小队。 矫家屯环境卫生较差,全屯没有一个合格的厕所,垃圾粪便 到处皆是,苍蝇很多,居民卫生习惯不良。全屯有南北两眼 大井,六眼自家小井。南井水由于水量不足,又在屯的边缘 ,因此主要供给各小队食堂和牲畜饮用;北井位于屯中心, 70住户饮用该井水。两井均无井上设备(井台、井裙、井 盖和公共柳罐都没有),且此井地势低,井壁破旧不堪,壁 上青苔丛生,家禽和各种杂物有时掉入井内,也无人过问, 平时脏水倒流。当有雨时,井南地势高、坡度大,雨水冲刷 地面,污水顺沟倾泻入井,污染更为严重。 7月初下了一场暴雨,井水受到严重污染,于8月4日井水 做了消毒,其后改成机井。流行前矫家屯有大量肠炎及腹泻 患者发生。 通过对矫家屯情况的介绍可使我们看出: 1该屯卫生情况很差,环境卫生差,粪便管理 不当,苍蝇密度高。 2水井被污染严重:无井上设备,污水倒流, 于7月11日暴雨后井水受到严重污染。 3居民卫生习惯不良,流行爆发前矫家屯已有 大量肠炎及腹泻患者。 1. 利用矫家屯按户普查登记表统计该地历年发病情况及 1971年各月的发病情况。 (1)矫家屯伤寒历年发病情况 年份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发病率 1 1 2 0 1 0 1 3 3 27 107 矫家屯71年3月到8月份伤寒发病情况 月份 3 4 5 6 7 8 计 病例数 1 0 3 6 81 16 107 由此可见,该屯是伤寒的老疫区,长期 存在伤寒病人及带菌者。 矫家屯1971年38月伤寒日别发病情况 年龄组 0- 5- 10- 15- 20- 25- 30- 40- 50- 计 人数 69 77 49 55 59 37 61 49 65 521 患者数 9 16 8 21 16 8 15 5 9 107 发病率% 13.0 20.8 16.3 38.2 27.2 21.6 24.6 10.2 13.8 20.6 n由此可见,发病多集中于1540岁之间, 因为这些人多为劳动力,可能为在田间劳 动时饮生水机会多的缘故。 1971年矫家屯男性不同年龄伤寒发病情况 年龄组 0- 5- 10- 15- 20- 25- 30- 40- 50- 计 人 数 28 34 35 38 32 24 41 25 43 290 患者数 8 5 4 15 12 5 9 1 7 66 发病率 28.6 14.7 16 39.5 37.5 20.8 22.0 4 16.6 22.8 1971年矫家屯女性不同年龄伤寒发病情况 年龄组 0- 5- 10- 15- 20- 25- 30- 40- 50- 计 人数 41 43 24 17 27 13 20 24 22 231 患者数 1 11 4 6 4 3 6 4 2 41 发病率% 24.4 25.6 16.7 35.3 14.6 23.1 30 16.7 9.1 17.5 (一) 防治工作概况 1. 隔离病人:以城西小学和矫家屯为点,抽调 大批医务人员建立病房,集中隔离90以上的 现患,并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的扩大蔓延。 2. 改良水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