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系列讲座 珍爱生命 拥抱青春 之一:做网络的主人 互联网在今天 CNNIC调查报告显示上网用户总数截止2005年7月已经达到1.03亿 网络用户规模及增长趋势 网民的职业分布状况(%) 我们在网上干什么 网络带来了什么? 1、交流的平台不再单一 2、网络语言开始出现 3、最大的信息源地 4、虚拟化的人格产生 5、与网络相结合现实生活 6、依靠网络陌生的人产生 7、现实与虚拟2大社会产生 网络和青少年 我国为互联网第二大使用国,青少年网民约1650万,占 60%,其中40%以玩游戏为主。 我国中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比例高、时间长,平均每周 使用8.98小时,假期高达21.34小时。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生率高达15,人数超过244万,网 络已成为部分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 我国5%-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依赖倾向,其中青 少年中网络依赖倾向约占7%。 2005.11.22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 张炳富、涂敏霞广州青少年网络生活的调查报告 时间:2005年5月 地点:广州五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 二的学生812名 结果: 平均每天上网时间:5小时以上的 10.1% 最长一次上网时间:9小时以上的 36.3% 一周有上网行为的天数:5天以上的 19.4% 上网原因 非学习原因 55.7% (聊天 27.2%,玩游戏 14.6%, 下载歌曲影片 13.9%) 网络成瘾(IAD) 一、定义 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所 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 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 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 间、耐受性提高、出现戒断反应等 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 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1994年美国纽约市心理医生依凡 金伯格 (I.Goldberg)首先提出将 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IAD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 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简称PIU)。 二、种类 (1)网络游戏成瘾 指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游 戏或编写程序。例如沉溺于 网络游戏。 (2)网络关系成瘾 指沉溺于通过网上聊天结 识朋友。例如沉溺于QQ、 MSN等聊天工具。 (3)网络信息成瘾 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 例如无法控制地想打开网页想获取更多消息 。 (4)网络交易成瘾 指以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着迷于在网上 贸易或者拍卖、购物。例如过分使用当当、 卓越、ebay等网上购物场所。 (5)网络色情成瘾 指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网络色情文 学。例如沉迷于浏览黄色网站。 三、诊断 1996年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Nmber Young 设定一组评估网络成瘾 症的检测标准: 1、我会全神贯注于网际网络或线上服务活动,并且在下线后仍继续想着 上线的情形。 2、我觉得需要花更多时间在线上才能获得满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网络使用但总是失败。 4、当企图减少或停止使用网络我会觉得沮丧、心情低落或易发脾气。 5、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总比预期的要长久。 6、我为了上网而宁愿冒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工作机会损失的 危险。 7、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涉入网络的程度。 8、上网是为了避开问题或释放一些感觉诸如无助罪恶感焦虑或沮丧。 以上八项问题若有五项回答是,就符合网络成瘾症诊断。 若每周上网时间超过四十小时,则更加符合诊断确定性。 美国IAD评估网瘾的标准 1.每个月上网时间超过144小时,即一天4小时以上 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3.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 4.上网是为逃避现实、戒除焦虑。 5.不敢和亲人说明上网的时间。 6.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7.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久。 8.花许多钱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 9.花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满足。 只要有5项以上的回答为“是”,即说明上网成瘾。 综合标准 一、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二、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 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 手机、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三、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功; 3、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 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上网达到或超过6个 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上网时间长网络成瘾 出于非工作学习目的每天上网6小时以上,这 是网络成瘾的一个时间标准。 上网状态持续了三个月以上,才能构成网络成 瘾的病程标准。 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的能力因长期上 网而受损。 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者冲动感,对网 络产生心理依赖;如果减少或者停止上网时就 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 、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这是诊断其为网络成 瘾的必备标准 IAD带来了什么? 1、损害身体健康 (1)损害骨骼:在操作电脑时时,由于键盘有一定 的高度,手腕必须背屈一定角度,这时腕部便处于非 常不自然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姿势中,必然会导致 肌肉骨骼系统的疾患。类似的部位还有腰、颈、肩、 肘部等。研究表明,长时间上网容易罹患颈椎病、腕 管挤压综合症等。对青少年来说,还会影响身高,有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的身高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 。 (2)植物神经紊乱,由于过度使用网络,大脑神经 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 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体内激素水平 失衡,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患,如心血管 疾并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 (3)影响视力: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屏 ,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消耗过多导致视力 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 (4)其它影响: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饮食下降 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大量吸烟、饮酒等。 (5)危及生命:在封闭的网吧中上网容易缺氧, 造成血氧不足或心脏、脑部供氧不足。此外,过度 疲劳还会造成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而心脏供氧不足,就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发生的 ,甚至诱发危险。严重时会致人死亡。 2、影响心理健康 (1)影响人格塑造:通过16PF(卡特尔16种 人格特质调查)测试,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区 别于非成瘾者在自我开放性及世故性上得分显 著较低。也就是说,网络成瘾者在人格上有较 大的缺憾。 (2)出现心理障碍:焦虑、抑郁、强迫等。 (3)诱发不良情绪:情绪低落、无愉快或兴趣 丧失、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 评价降低和自控能力下降、思维迟缓、社会活动 减少等。 (4)阻碍社会化:由于网络游戏占据了我们生 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自 己与社会、与他人的交往,以至于与家人、朋友 疏远,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主要表现为,社会 交往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 杂多样化的行为。 3、阻碍学业完成 高科技作弊:“作文克星”,语言表达能 力衰退 因为上网逃课、逃学、不完成作业。 过度上网,导致精力不济,上课走神。 4、妨碍正常生活 (1)破坏亲子关系:父母对于我们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当 我们开始沉溺于网络时,学业的荒废是家长最痛心最担忧的 ,面对这个问题,再耐心再民主的家长也会与子女产生对抗 ,家庭大战也就无奈爆发了。 (2)滋生是非:网络中鱼龙混杂,也许正在和你聊天的那 个人明天就能给你带来极大的灾难。 (3)越轨行为:网吧中的精神环境也是诱发犯罪和遭受严 重侵害的根源。在网络中,我们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 打交道,形成网络中行为的虚拟性和去抑制性,完全脱离了 社会性的道德监督,我们开始放纵,并最终泛化到现实之中 ,成为犯罪。 触目惊心的“网瘾”案例: 视网膜裂孔 2006年7月11日,高三毕业生小宇因高考过后几乎全部时间都在 进行疯狂的网络游戏导致视网膜裂孔。他每天平均玩10个小时以上的 网络游戏,玩的最多的是网络游戏“”和魔兽世界。 杀害亲人 2003年6月15日,北京某县17岁的初中学生李阳(化名),为筹集 玩网络游戏的钱款深夜潜入叔叔家,将爷爷、奶奶、叔叔等一家五口 杀害,其中一人身中60多刀。 家庭暴力 15岁的王军(化名)已有4年的“网瘾”,经常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地 玩游戏。4年来,他花在网络游戏上的钱近20万元。每次他向父母要钱 ,不给就揪着父母的头发打,甚至用刀砍伤父亲。现在,父母只好在 外面租房子住。 血洗网吧 只因网络游戏中一把虚拟的武器,双方在网上发生口角,继而冲 突升级,19名青少年手持各种凶器将对方所在的网吧“血洗”,5名无辜 者被砍,3人重伤当场昏倒。 离家出走 两年“网瘾”的孙鹏(化名)岁迷上了梦幻西游,整日整夜 地“泡”在网吧里。去年春节前,他私自拿了元离家出走,在外 地网吧过了一个星期,钱花得所剩无几的时候才回来。 仇恨老师 江苏省某市一位岁的花季少女,因沉溺于网络游戏偷同学的钱 被老师批评,心理扭曲的她于是仇恨老师,疯狂报复,用菜刀将老师活 活砍死。 跳楼自尽 天津市塘沽区岁男孩张潇艺,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站在 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 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中的那些英雄朋 上网猝死 2002年4月,南昌某中学一名高二学生,整整6天6夜泡在网吧玩游戏, 结果兴奋过度猝死 模拟杀人 2004年7月,湖北省襄樊市两名年轻人模仿网络游戏的“杀人场面” 将一名流浪儿童杀死。 怎样预防网络成瘾 1、正确认识网络“网络是把双刃剑”。 2、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激光辅助吻合技术-洞察及研究
- 创业培训课件实地调研
- 刀片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煤矿典型机电事故讲解
- 计算机进制讲解
- 学校宿管招聘面试题目及答案
- 动静结合写作手法课件
- 2025国企宣传岗面试题及答案
- 动量守恒的几种模型课件
- 动车组司机安全培训心得
- 超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课件
- 拉西地平原料制药课程设计说明书
- 小学体育-小学二年级《单双脚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居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 ××领导班子及成员分析研判报告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B/T 2518-200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
-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主编项贤明
-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轻质隔墙工程施工课件(-)
- 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