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管理(课件)_第1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管理(课件)_第2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管理(课件)_第3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管理(课件)_第4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管理 2008年巴黎国际耐药学术会精萃 国家教育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暨第二临床学院 任任 红红 教授教授 1 1 HB耐药基本问题-概念与标准 治疗应答与耐药出现的规范概念及标准 相关基本概念基因耐药,病毒学突破,生化突破 原发耐药与继发耐药 原发治疗失败与继发治疗失败 完全应答 部分应答:Suboptimal response Partial response Inadequate response Endpoint virologic response 2 2 HBV耐药基本问题-检测方法 检测的方法及价值: 标准HBVDNA检测 What?When?Where? HBsAg和HBeAg定量 cccDNA水平 基因型和表型检测的意义 国际耐药Databases 3 3 HBVDNA Testing须面临的问题 何时进行检测? 或许在达到最佳抗病毒效果前就要进行, 但还需要对始于基线并贯穿于治疗过程的 检测方法进行临床试验。 如何进行检测? 理想的检测方法应是高度敏感且能定量。 在何种标本中进行检测? 如果在临床试验中将肝内检测包括在内的 ,我们或许能对耐药有更多认识。 4 4 耐药管理必要性和现实性 耐药频现-临床基本问题 规范相关概念,定义及方法 客观分析现有临床耐药数据 不同的监测人群 不同的检测方法 不同的统计分析 耐药管理时间前移新观念-有效耐药管理 5 5 耐药的结局:个体 DNA抑制减弱 eAg血清学转换减少 初始组织学改善的恶化 疾病进展:肝硬化或者更差 炎症发作,或是严重加剧 肝移植失败:移植物排斥和死亡 多重耐药性肝炎 进一步治疗方案选择受限 6 6 表面抗原a决定簇变异 疫苗失败 LAV耐药性HBV的水平传播/垂直感染 原发耐药性肝炎 多药耐药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自然史的改变-个体/群体 耐药的结局:公共卫生 7 7 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点 最小的DNA病毒之一-约 3.2kb 变异率较高的DNA病毒- 准种 高效利用自身复制模板 特殊稳定形式-cccDNA 8 8 HBsAg 被 膜 部分双链 DNA A(n) 感染性HBV 病毒颗粒 (-)-DNA 感染性HBV 病毒颗粒 mRNAcccDNA DNA 多聚酶 逆 转 录 酶 被包裹的前基 因组 mRNA Lai et al., J Med Virol 2000 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周期 9 9 HBV的生命周期 HBV自发突变 cccDNA原发耐药突变 HBVHBV感染目前不能治愈感染目前不能治愈 . . HBVHBV耐药变异株贮存于耐药变异株贮存于cccDNAcccDNA中中 1010 The HBV Nucleoside Analogs Pipeline Drug Phase Company Lamuvudine(3TC) Approved GSK Hepsera(adefovir dipivox) Gilead Entecavir BMS Telbivudine(L-dT) Idenix/Novartis Emtricitabine(-FTC) Phase Gilead Tenofovir DF Gilead Clevudine(l-fmau) Phase Gilead/Triangle Elvucitabine(-L-Fd4C) Achillion Valtorcitabine(val-LdC) Indenix Amdoxovir(DAPD) Triangle Racivir(FTC) Pharmasset LB80380 LG Life Sciences -L-FddC Pre-clinical Biochem GSK 1111 核苷(酸)类似物的三个结构组团 L-核苷组: 拉米夫定 恩曲他宾 替比夫定 克拉夫定 磷酸无环核苷类似物组 阿德福韦 替诺福韦 环戊烷/戊烯组 恩替卡韦 abacavir/carbovir 1212 LVDETCLdTClevudine ADVTDF ETV L- 核 苷 无环磷酸盐化合物 环戊烷/烯 耐药的分子基础 抗HBV核苷类药物的分类 1313 耐药形成的分子机制 NA 结构相似,突变相似 分子基础:药物结构-耐药分子机制-突变位点 耐药途径 耐药发生率 基因屏障 耐药突变株,复制力减弱. 代偿性突变,修复复制能力 耐药Patterns and Dynemics: 突变机制 复制能力及适应力 复制空间 选择性压力 1414 目前已知不同核苷类药物的耐药 位点 845 a.a. 终末蛋白间隔区 POL/RT RNaseH ABCED 1 183349 (rt1) 692 (rt 344) YMDDF_V_LLAQ_ I(G)II(F ) 拉米夫定耐药 L80V/I L180M M204V/I A181V 替比夫定耐药 L180M M204I 阿德福韦耐药V84M A181T/V V214A N236T S85A Q215S 恩替卡韦耐药 S184G S202I M250V LDVr(204V+L180M) + I169T 1515 目前主要耐药途径 阿德福韦、拉米夫定 L180M+M204V+N236T 多药耐药 阿德福韦、拉米夫定rtA181T/V共享耐药 无环磷酸盐化合物 (阿德福韦, 替诺福韦) rtN236T 236 L-核苷 (拉米夫定、替 比夫定) 环戊烷/烯(恩替卡韦) rtM204V/I204 引起耐药突变位点途径 1616 耐药是核苷类似物的共性 LAM-R ETV-R in LAM-refractory pts Incidence of Resistance (%) 71% 0 20 40 60 80 Year 1 Year 2Year 3Year 4 LAM 29% ETV Year 5 32% ETV-R in HBeAg+/- naive patients Ldt 21.6% ADV-R in HBeAg - Ldt-R in HBeAg+ Ldt-R in HBeAg - 1.1% ADV 8.6% 1717 NA临床耐药数椐客观分析 不同监测人群: 例:LdT基因型耐药发生率-rtM204I HBVDNA可测范围:11%和5% 病毒学突破人群: 5%和3% 病毒学反弹人群: 3%和2% 不同检测方法:LVD-RFLP ETV.LdT.ADV-直接测序 INNO-LiPA,Prysequincing 不同计算方式: 耐药累计发生率:ETV.ADV.LDV ITT分析:LdT 1818 替比夫定48周时基因耐药主要是 rtM204I突变 耐药:DNA水平较治疗时最低点上升一个对数值 Breakthrough 替比夫定组组(n=680) 拉米夫定组组(n=687) 变变异位点 N %变变异位点 N % M204I 27 4 M204V/L180M 0 0 M204混合 1 0.1 小计计 28 4.1 M204I 34 5 M204V/L180M 25 3.6 M204混合 16 2.3 小计计 75 10.5 1919 与最低值相比上升一个对数级 (breakthrough)的患者中104周时累计耐药发 生率 替比夫定组组(n=680) 拉米夫定组组(n=687) 氨基酸变变化 N %氨基酸变变化 N % M204I总总数 107 15.6 M204V/L180M总总数 0 0 M204混合 12 1.8 小计计 119 17.4 M204I总总数 108 15.7 全部M204V/L180M 65 9.5 M204混合 33 4.8 小计计 206 30 2020 LdT耐药数据小结 标志性变异位点: rtM204I rtM204V只有和rtL180M同时存在时才能导 致耐药优势株形成. 一年时的耐药率为4-8%;二年为10-25% -此结果比拉米夫定低,但比阿德福韦、恩 替卡韦、替诺福韦高 因此从耐药管理角度考虑左旋核苷不是最 佳治疗选择? 2121 ADV耐药数据小结 长期数据主要来自于HBeAg阴性患者 48周时,尽管病毒耐药率低,但次优 (Suboptimal response)反应率较高. 48周的多数次优应答不是耐药株所造成. 基线的多态性(Gene polymorphism)-ADV 主要的耐药变异位点:rtA181V,rtN236T rtA181V变异位点及共同通路值得继续研究 2222 恩替卡韦耐药数据 高耐药基因屏障 Naive病人:1-5年:0.2%-1.2% LVDr病人: 1-5年:6%-51%-变成为低 耐药基因屏障. 累计基因耐药发生率 日本耐药数据 中国三年数据 2323 TDF耐药数据小结 HIVHBV共感染患者的长期经验:6年安 全性经历 大多数队列研究中没有发现耐药,即使 是与LAV/ENT联用 rtA194T变异位点的结果尚有争论 临床试验和小规模队列研究对单药治疗的 短期经验表明: 观察期内没有耐药发生 替诺福韦耐药基因屏障.突变位点.耐药途径 2424 有效控制耐药:如何将耐药风险降到最低点 ? 是预防耐药还是治疗耐药? 耐药管理时间前移 晚期挽救治疗 早期挽救治疗 理想预测模型 延迟耐药发生 2525 目前降低耐药风险的治疗策略 耐药预防:初始患者,选择强效、低 耐药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欧美日 本主流观点 耐药预防:初始联合治疗:降低耐药发 生但方法有限. 耐药预测:根据早期应答,调整治疗. 治疗路线图. 2626 预防耐药的途径-理论上 最大化抗病毒能力: 增加最大可耐受剂量 选择最有效的方案(联合用药) 更多核苷类似物 使病毒耐药基因屏障更高 避免单药序贯治疗 选择需要多个位点变异才耐药的药物 选择初治患者 增加药代动力学屏障 治疗依从性 以前用药情况 “升阶梯”用药 肝硬化等用药特殊情况 2727 HBV耐药的预防(1)-操作中 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在治疗高病毒血症、ALT正常,处于免疫耐 受期的患者时请三思 增强患者依从性 选择可依赖的实验室 选择高基因屏障、强效抗病毒药物 选择低基因屏障药物时宜联用;或是用于 病毒载量较低者且要密切监测早期反应 2828 监测早期病毒学反应 对于未达最佳疗效的患者要调整方案 一旦出现原发耐药要立即调整方案 要根据药物间的优势互补特性,没有交叉 耐药和测序数据选择正确的第二个或是第 三个用药-两个低耐药基因屏障药物联合 HBV耐药的预防(2)-操作中 2929 耐药的预测-治疗路线图概念 持续病毒血症是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的强 烈预测因子。-HBVDNA水平 耐药的预防及预测应依赖于病毒抑制的最 大化-HBVDNA低于检测下限。 对病毒抑制水平的评价要求严格的病毒载 量监测-HBVDNA低于 60IU/ml(300copies/ml) 3030 治疗的时间进程-全程管理完整路线图 起点:利益与风险的平衡 拐点:个体的优化治疗与监测管理 终点:疗程不确点;终点可确定 扰干素有疗程无终点而口服核苷无疗程有 终点 判定标准缺陷:HBVDNA.HBeAg和组织学 确定或從新确定ALT正常值 3131 观点之一 完整,完善及理想的治疗路线图概念 循证医学依据 “早期病毒学应答”概念与预测作用 HCV-疗程固定短期(1年).清除病毒 HBV-疗程不定长期(数年).抑制病毒 缺乏理论支持 耐药预测-管理时间前移-至少筛选出适合病人. 实际应用价值 高耐药基因屏障药物_-无法预测耐药发生 尝试或纠错概念 3232 观点之二 从耐药管理角度考虑使用低耐药基因屏障 药物单药治疗是否是“短视行为”? 此类药物对HBV施加了很大的选择压力 任何单药序贯治疗可能都不是最佳选择 从整体治疗策略和将来的有效性来看, 降低了有效药物的益处。 费用:短期来看是便宜,但换药时却很 贵。 3333 观点之三 早期“加药”和早期“换药”的潜在风险: 降低后续治疗药物的疗效 增加后续药物的耐药风险 形成多药耐药性肝炎 3434 L-核苷类药物(LDV/LdT)耐药早期加药 救助治疗策略 指南建议 加用阿德福韦或替诺福 韦 停用LVD或Ldt,转用 Truvada 停用LVD/Ldt,改恩替 卡韦 中国现状 首选加用阿德福韦(换用 ?) 停用LVD或Ldt,改恩替卡 韦 4-5年内不会有替诺福韦 和Truvada上市 保护204途径对中国的乙肝治疗更重要 3535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Lok ASF and McMahon BJ,Chronic Hepatitis B:AASLD Practice Guidelines.Hepatology 2007;45:507-539 Hoofnagle JH,Doo E,Liang TJ,et al.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Summary of a Clinical Research Workshop.Hepatology 2007;45:10056-1075 Lok ASF,Zoulim F,Locarnini S,et al. Antiviral Drug-Resistant HBV:Standardization of Nomenclature and Assay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ement. Hepatology 2007;46:254-265 Keefe EB,Zeuzem S,Koff RS et al.Report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Roadmap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Recriving Oral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Clin Gastroenterol Hepalol 2007;5:890-897 Pawiosky JM,Dusheiko G,Hatzakis A et al. Virologic Monitoning of Hepatitis B Virus Therapy in Clinical Trials and Practice:Recommendations for a Standarized Approach. Gastroenterology 2008;134:405-415 APASL 2008 HBV Guidelines Update. 3636 联合治疗争论之一 联合还是单药序贯 联合优势:降低耐药风险 相加的病毒学应答? 联合缺点:费用增加:cost-effectiveness 药物毒性:safety-长期安全性 对于一些新药物: 强大 高基因屏障 良好耐药数据 (profil) 3737 联合治疗争论二 联合方案和标准 联合疗法-用什么方案 核苷核苷 核苷核酸 PEG-干扰素NA 分子结构不同 变异位点不同 耐药途径不同 无交叉耐药 3838 联合治疗争论三: 联合治疗暂不能实施 HBV不是HIV HIV耐药突变迅速:HIVdays HBV-months (decades) 从公众卫生来讲: HBV人群less politially active与HIV群体不一 HBV耐药迄今仍无长期良好的临床数据 难以通过可用数据作出决定 HBV药物:仅一类换 耐药研究联合方法:发展缓慢 缺乏动机 3939 联合治疗: 理论基础 借鉴HIV感染的经验 需要更强、更快、持久抑制HBV 治疗前,HBV存在单个/两个位点(原发耐药)变异, 这可解释大多数单药治疗失败(耐药)的原因 治疗前,三个以上的耐药突变位点难以被发现,多需要 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因此,起始联合治疗de novo 将是 一种最佳选择 4040 HBV联合治疗:理论上模式选择 选择 效应相加 无交叉耐药 长期安全 效/价比值好 De-novo VS early add-on 根据病人(subgroups)的个体化方案 临床试验,长期数据 4141 HBV联合治疗现实问题 使用最强效药物单药治疗同时使耐药率保持较低 单药治疗初治病人: 90%可达上述目的 拉米夫定单药: 80%病人需要联合 恩替卡韦:1-5年数据 替诺福韦:1年HBV数据/长期HBV/HIV数据 保险与费用限制: 如 ETV+TDF in USA:13000 /year 4242 Combination Therapy -己有的方案及结果 LAM+LdT vs. LdT Antiviral activity inferior Drug resistance rate higher.1年基因耐药:10% LAM+ADV vs. LAM Antiviral activity similar LAM resistance rate lower but sill unacceptably high 2年耐药发生率15% FTC+ADV vs.ADV Inconclusive due to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