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与心理障碍课件_第1页
抑郁与心理障碍课件_第2页
抑郁与心理障碍课件_第3页
抑郁与心理障碍课件_第4页
抑郁与心理障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抑郁与心境障碍 -警惕创造性的抑郁症 潘集阳 教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精神心理科精神心理科 睡眠障碍中心睡眠障碍中心 警惕!创造性抑郁! 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和“抑郁症”有过零 距离接触,他们那充满艰辛和成就的一生, 其实也就是竭力把抑郁症隐藏在后面的痛苦 一生。盛名背后的孤独往往是生命不能承受 之轻,而他们的伤逝更是一种永远的遗憾。 如同溺水的人在海草的纠缠中挣扎一样,他 们曾经极力地企求帮助,但却很少有人能走 出这片心灵的迷宫,或狂躁或伤感的情绪不 断地吞噬着他们脆弱的心灵与肉体,于是便 有很多人在同抑郁角斗中遭到失败后,最终 以惨烈的绝望方式而告终。 警惕!创造性抑郁! 大文豪 海明威 天才科学家 达尔文 大画家 梵高 伟大领袖 丘吉尔 影视巨星 玛丽莲梦露 身边的案例 压力太大 中国富豪选择自杀 (北京讯)中国富豪自杀调查报告显示,面对商业压力 一些富豪选择死亡。 据中国企业家记者调查并报道,2005年1月1日 ,山西鑫龙稀土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赵恩龙从四层 楼跳下死亡,年仅52岁;时隔两天,陕西金花集团副总 裁、金花股份副董事长徐凯在西安某酒店上吊自杀,终 年56岁。 就在相关调查结束之际,又传出黑龙江辰能哈工大 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总经理赵庆斌于1月13日跳楼自杀。 因为消息封锁甚严,所以未能及时见报。 而1月3日运城日报对赵恩龙自杀的解释是“因 晨练不慎发生意外”。由此似乎有理由相信 “1980年以 来中国约有1200名企业家自杀”的说法与其他身份 的自杀者一样,这是被忽略或者被有意忽略的一群人。 压力太大 中国富豪选择自杀 1993年3月9日,上海大众公司总经理方宏跳楼自杀;同 年,茂名永丰面粉厂老板冯永明在家中割腕弃世;1997 年7月28日,贵州习酒老总陈星国举枪自尽;2003年9月 7日,黄河集团老总乔金岭上吊身亡。 年仅29岁的冯永明在遗书中写道:“现实太残酷, 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我将到另一个世界寻找我 的安宁和幸福。”他所恐惧或者厌恶的生存状况是他所 在的阶层时刻都要面对的。无须专家指点,轻易可以想 像,为什么企业家们比普通人更焦虑。 冯永明的遗书可以解释赵恩龙的死。而所患疾病( 抑郁症)与上海大众公司总经理方宏相同的徐凯证明, 此种疾病导致自杀并非鲜见。 为什么企业家会觉得看似成功的生活不值得再经历 ?以上两个个案能给出的也只是两个答案。今人悲观的 是,即使他们能够复生,人们是不是已经找到说服他们 放弃自杀的理由? 中山大学女教授抑郁成疾跳楼自杀 杨杨教授教授在旁人眼中是个典型的女强人在旁人眼中是个典型的女强人 07年春节前夕,44岁的中山大学女教授 、硕士生导师杨静(化名)自杀身亡, 带给亲人、朋友及学生永远的伤痛和怀 念。 1999年,37岁的她评上了教授,是当时 广东工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2002年, 杨静作为突出人才调到中山大学管理学 院。 在旁人和父母眼中,杨静的人生履历写 满“优秀”二字。 曾先后在国内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90余 篇、出版专著达12本之多,曾获部委级 一等奖,自杀前更担任着广东省政府发 展研究中心重大决策论证专家的要职 邻居说,杨静平日比较开朗,“有时走 路嘴里还哼着歌”。“她很有钱,有房 有车” 另一名邻居说,杨静个子较高,容貌姣 好,是个很会打扮的人。在邻居们眼中 ,她是个女强人、成功人士。 一个人把自己外在的堡垒修的越坚固,那他 内在要保护的东西也越脆弱、越黑暗、越混 乱。 抑郁患者应该做的不是怎样消灭自己内心的 黑暗和阴影,怎么去消灭无助和无聊,而是 怎么去打破自己的坚强的外壳,勇敢的承认 自己的黑暗和阴影,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失败 和不足,开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她自杀的原因1/3是她的个性所致, 1/3源于工作压力,另外1/3则是婚姻不 顺影响。”生前的同事和学生猜测她走 上绝路的原因 “抑郁”是杀死杨静的元凶 一般发现:事业成功的中年白领容易发 生心理危机,产生抑郁。 有抑郁倾向的人需要理解和倾听,来自 亲友的理解和关心,是拯救抑郁症患者 最直接、首要的方法 人大博导家中跳楼身亡 余虹,余虹,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1957年生于四川,复旦大学中国语言年生于四川,复旦大学中国语言 文学学科文艺学专业博士后,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文学学科文艺学专业博士后,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海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工作海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工作 2007年12月5日13时,余虹在其居住的四季青 桥世纪城小区10楼一跃而下 一篇题为一个人的百年的文章四海传诵 ,成为对生命礼赞的经典,因为它的作者以 一种“非正常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跳 楼自杀 一个国内多所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全 国重点学科文艺学带头人,有着我们这样世 俗社会所梦寐以求的光环与文化资本符号的 学者 余虹曾于9月13日更新最后一篇博客一个人的百年 ,其中写道: 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 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 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 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 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 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 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 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苟 且偷生的那种活。 余虹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 “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人们必须经历 并承受世界之深渊。但为此就必须有入 于深渊的人们。” 海德格尔诗人何为 警惕!创造性抑郁! 是什么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那么多人中 豪杰、古今圣贤呢? 这就是创造性抑郁! 什么是创造性抑郁? 在生活中,因为遇到不同的事情,我们 都会经历心情的变化。 但什么时候这样的变化变得戏剧化且难 以控制?什么时候会导致一个人不能正 常工作、学习、社交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称之为心境障碍了。 认识双相障碍(双相抑郁) 对许多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都发现了 双相特性,抑郁症患者中有1/5的人还有 明显的轻躁狂或躁狂表现。 事实上,有一半的双相障碍的患者初诊 被误诊为抑郁症;多数病人在抑郁表现 起病后5年内由单相变成双相障碍,有 些患者发病10余年才能得到确诊。 双相抑郁心情图表 症状表现 躁狂相: 情感高涨、易激惹、暴躁。 活动增加、精力旺盛 比平常思维速度明显加快 话多 很有雄心壮志 性欲旺盛 睡眠减少、睡眠需要也减少 症状表现 抑郁相: 情绪低落、情感淡漠 活动减少、精力下降 比平时思维速度明显减慢 话少 对生活失去兴趣 性欲下降 悲观、绝望、无助 负罪感、无价值 自杀观念 食欲下降、睡眠改变 症状表现 混合状态:兼有抑郁和躁狂(或轻躁狂)症状 最典型的例子包括:在躁狂症的高峰期暂时转为哭 泣,或在抑郁阶段发生思维赛跑现象. 双相障碍患者中至少有1/3的人,其全部病情发作,或 发作中一部分时间,呈现这种混合状态。又称焦虑性 躁狂(dysphoric mania),亦即以抑郁症状为主导的 躁狂症. 女性和有抑郁气质的人常易罹患焦虑躁狂.滥用酒精 或镇静催眠药物可引起或加剧这种混合状态 认识双相障碍 当人们在躁狂期时,他们充满了能量, 感觉良好,并不会寻求帮助; 而在抑郁的时候,他们才寻求帮助,而 他们在描述自己的症状的时候也只会提 及他们抑郁的一面。 不容易诊断为创造性抑郁症的原因:不容易诊断为创造性抑郁症的原因: 危险因素 抑郁起病时间早(25岁) 产后抑郁 抑郁频繁发作 躯体治疗(例如,抗抑郁药物,光照治疗, 睡眠剥夺治疗,电休克治疗)后心境迅速 好转 连续三代的心境障碍家族史 与单相(抑郁)障碍相比 双相抑郁障碍发育和社会功能的损害更 为多见 发作时间较短(36个月) 起病早,发病更为突然 周期(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也要短些 双相障碍的快速循环形式其发病周期尤 为显著(每年常有4次以上的发作) 双相型:交替出现完全躁狂和严重抑郁 常以抑郁形式起病,在病程中至少有一 个以上的躁狂或兴奋阶段。 抑郁期既可紧邻躁狂期前后,也可与躁 狂期相隔数月或数年 双相型:抑郁和轻躁狂交替发作 轻躁狂期,患者心境明亮,睡眠需要减退,精神 运动性活动超过患者的通常水平;转换常受 昼夜节律因素的影响,可季节性复发。嗜睡 和进食过度是典型表现。 抑郁阶段可出现失眠及食欲不佳. 轻躁狂对部分患者而言有适应性,因为患者会 感到精力充沛,自信,社会功能超常发挥.许多 患者往往在抑郁发作的末期感到情绪高涨。 (挥霍无度,冲动性滥交以及滥用兴奋剂等) 双相型:严重抑郁发作且有双相 障碍家族史 常表现出轻微的轻躁狂倾向; 这种特质称作情感增盛(hyperthymic) (亦即紧迫,野心勃勃,追逐名利) 病因及风险因素 双相障碍常常在青少年起病,但也可以 在儿童期及成人期发病 不同民族、背景的人群发病率没有太大 差异 大脑中的一些特殊物质改变可能相关 体内激素水平可能也有影响 其他疾病可能引发双相障碍 人为什么会患抑郁症?(1) 2003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 分校以及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研究团队,精神科专 家与遗传学家完成合作研究,在科学发表文章 指出,5羟色胺转运子基因(5HTT)决定了一个 人是否容易受到压力影响而变得抑郁。 5羟色胺(血清张力素)是脑中一种重要的神经传 递物,负责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讯息。己知有抑郁 、攻击行为及冲动倾向的人,其脑中5羟色胺的含 量确实较低。而5羟色胺转运子是一种蛋白质,负 责将释放到细胞间突触之中的5羟色胺回收到细胞 内,结束神经冲动讯号。 人为什么会患抑郁症?(2) 研究人员发现5HT基因上代表“此基因开始 ”讯息的启动子区域,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型 ,一种较短,一种较长。 由于每个人身上有两套5HT基因,分别来自 父亲与母亲,因此可能带有两个短的、一短 一长或两个长的对仍基因。 其中,较短的基因与容易被生活中的连续 压力击垮相关、而较长的基因则可提供较 强的抗压性。 基因、环境共同诱发抑郁 基因形态与环境压力的交互作用,引发抑郁 症,并非单单是基因或环境因素导致。如果 研究对象在10岁之前曾经遭受虐待,又带有 两个短基因,可预测成年后会变得抑郁。 研究人员说:“我们并非找到导致疾病的基 因。在人们面对不可避免的生命逆境时,会 产生负面的心理状态。而我们相信这个基因 能影响人们抵挡逆境的能力。 为什么双相障碍的早期诊断很重要 关系到双相障碍能否得到及时治疗 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双相障碍,一些人 并不寻求帮助因为他们觉得害羞。其他患者 则被误诊为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正确的治疗可以更好的控制双相障碍,同时 使患者过上正常的生活 正确的认识双相障碍可以帮助患者得到正确 的诊断 随着年龄的增加,双相障碍会越来越严重, 如果一年超过4次循环,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 ,难以治疗,因此早期的治疗非常重要 为什么双相障碍的早期诊断很重要 患者年轻的时候即有双相障碍的症状患者年轻的时候即有双相障碍的症状 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更容易造成酒精依赖或者其他物质滥用更容易造成酒精依赖或者其他物质滥用 使双相障碍变得更加复杂,难以治疗使双相障碍变得更加复杂,难以治疗 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 失眠可以导致抑郁症 目前已经证实失眠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 重要的危险因素 过去临床上提倡为抑郁症患者有效治疗 失眠,目的是为了减轻抑郁症状。 现在知道了失眠是引发抑郁症的一个危 险因子,就应该强调,积极治疗人群中 的失眠,减少发生抑郁症的人数。 目前失眠还没有得到公众和医生们的应 有重视。 失眠可以导致抑郁症 其中在美国最著名的一项研究是通过对失眠 和非失眠两组人群进行长达40年的随访观察 结果发现,患有失眠的人抑郁症的患病率是 没有失眠者的3倍。 研究提示,在失眠和抑郁症之间,可能有着 共同的发病基础或机制。 虽然目前还无法准确地揭示它们,但大多数 研究者认为,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都在下丘 脑和垂体,是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 制某一环节出了问题。 与双相障碍相关的其他疾病 1、进食障碍(厌食症或食欲亢进) 2、注意缺陷及活动过度综合症 3、惊恐障碍 4、社交障碍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您认识双相障碍 1、您是否经历心境不稳? 2、您是否经历过思维特别灵活,难以停 止? 3、您是否经历过睡眠减少,但并不觉得 睡得不够? 4、您是否有近亲患有双相障碍或抑郁症 呢? 自评抑郁量表 (SDS) 没有或 有时 大部分 绝大部分 很少有 有 时间有 时间有 1我感到情绪沮丧,郁闷 1 2 3 4 *2我感到早晨心情最好 4 3 2 1 3我要哭或想哭 1 2 3 4 4我夜间睡眠不好 1 2 3 4 *5我吃饭象平时一样多 4 3 2 1 *6我的性功能正常 4 3 2 1 7我感到体重减轻 1 2 3 4 8我为便秘烦恼 1 2 3 4 9我的心跳比平时快 1 2 3 4 10我无故感到疲劳 1 2 3 4 *11我的头脑象往常一样清楚 4 3 2 1 *12我做事情象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 4 3 2 1 13我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 1 2 3 4 *14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 4 3 2 1 15我比平时更容易激怒 1 2 3 4 *16我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 4 3 2 1 *17我感到自己是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人 4 3 2 1 *18我的生活很有意义 4 3 2 1 19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1 2 3 4 *20我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 4 3 2 1 双相障碍的触发因素 很多双相障碍患者的发病是因为生活中发生 的事件。不愉快的、令人难过的,有时甚至 是开心的事都能引发双相障碍 每个人的诱因不同,其中包括: 1、没有规律的睡眠 2、滥用酒精或毒品 3、停药 4、开始抗抑郁治疗 5、其他疾病 双相障碍的触发因素 有时诱因甚至是: 季节更替 放假 生病 和家人或朋友意见不合 工作不顺利 婚姻 读大学 开始一个新的工作 对于双相障碍认识的误区 误区:没什么可以控制双相障碍 事实:双相障碍不能完全治愈,却完全 可以控制,8090的人通过药物或其 他治疗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误区:双相障碍很容易诊断 事实:双相障碍并不很容易诊断。有时 是因为患者对于病情的表述;有时是因 为患者经历病情特殊的事情 对于双相障碍认识的误区 误区:双相障碍的患者一生都要在医院 治疗 事实:大多数患者是在院外治疗,只有 少部分因为病情比较严重而需要短期如 院治疗 误区:双相障碍的患者不能工作 事实:适当的治疗可以使患者完全正常 的生活 对于双相障碍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就可以停止治 疗 事实:双相障碍常常需要终生治疗,并 不能因为感觉好些就停止治疗 误区:双相障碍都是因为有触发因素 事实:双相障碍常常有诱因,但有时是 病程的自然发展,不需要任何诱因 治疗方法 治疗 虽然没有彻底治愈的办法,但该病完全 可以治疗并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准确诊断后,8090的患者疗效 显著。 治疗 第一个用于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于20世 纪50年代研制出来,今天很多的药物, 同时也有很多不同的疗法可以治疗双相 障碍,双相障碍的患者可以很好的生活 、工作。 双相障碍的治疗比较多样化,对于一个 人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另一个人就未必 有效 双相障碍治疗目标 美国精神科协会作出了双相障碍治疗的指南, 建议长程使用心境稳定剂同时可短程合并使 用抗抑郁剂。 治疗目标如下: 控制抑郁及躁狂的症状 减少心境变化的次数 帮助患者尽量感觉良好 减少一些仍然可能成为问题的次要症状 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治疗 三种基本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 3、加强教育 药物治疗 情绪稳定剂:能有效延迟或解除躁狂与 抑郁的交替 抗抑郁剂:常用于患者的抑郁相,但单 独使用会增加转躁的风险 抗精神病药物:常用于治疗躁狂以及精 神疾病引起的双相障碍;单用或联合使 用 其他药物:当患者失眠或觉得紧张时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作用是帮助您更认识自己, 帮助您得到信息、支持、以及帮助您如 何表达自己 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 1、一对一心理治疗 2、分组讨论 3、疾病教育 4、进行社交练习 加强教育 患者以及与患者重要相关的人士往往须参加集体治 疗,让他们一起了解双相障碍的特点、社会后果。争 取获得家人的支持对预防严重复发很重要. 患者,特别是双相型障碍患者,可能不依从情感稳 定剂的治疗,因患者抱怨这些药物“治疗过度“,认为 自己不如以前灵活,失去创造性. 让患者及其家人了解情感稳定剂在治疗过程中发挥 的重要作用.情感稳定剂总体上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参 与人际,学习,职业和艺术活动的机会. 如何帮助您身边的双相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